囫囵吞枣成语典故

更新时间:2023-05-15 10:50:35 阅读: 评论:0

囫囵吞枣成语典故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下面为大家带来囫囵吞枣成语典故,快来看看吧。

囫囵吞枣

【出处】(宋代)圆悟禅师《碧岩录》。

【释义】囫囵:整个儿,完整的。把枣整个吞咽下去。比喻在学习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思考地笼统接受。

【成语典故】

从前有一个呆子,家中很有钱。有一次,他到市场上去买水果优良作风。摊主不厌其烦地向人们介绍各种水果的日本假期好处。呆子听了很高兴,一下子买了很多的水果,坐在市场旁大吃起来。

正在他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一位医生路过,见他这种吃法,就对他说:“小伙子,梨可不能多吃,虽然它对牙齿有好处,但你吃多了会伤脾的。”呆子一听,就不再吃梨,而是一个接一个地看男女吃枣子。医生又说:“红枣虽然对脾有好处,但吃多了会伤牙的,所以也不能多吃。”

呆子听了医生这些话后,不知如何是好了,都不敢吃了。呆呆地坐在那里想了很久,过了一会儿,他兴奋地说:“我有办法了,吃梨的时候,只用牙齿咀嚼,而不咽到肚子里,这样对牙齿有好处,又不会伤脾;而在吃红枣时,我不用咀嚼,就一口吞进肚子里,这样可以不伤牙齿,又对脾有好处。”说完,就把红枣一个一个地扔进嘴里,囫囵地吞下去了。医生见此情景,忙说:“你这样把梦见自己上厕所枣囫囵吞下去,肠胃不能消化和吸收,对脾也是没有好处的。”

【成语点评】

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能苛求在短期内有明显的.提高。如果不了解这一点,只会增加自己的负担,还不知道为何成绩没有提高。学习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安排学习计划,并切实遵守它;要扎扎实实打好基础,不可囫囵吞枣,急于求成;认真读书,精于思考;遵循“无疑——有疑——解疑”的过程,即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点滴中不断地积累。凡事欲速则不达,只要养成稳扎稳打的习惯,就一定会让你受益匪浅。

囫囵吞枣造句:

1、阳痿症状今天心烦意乱,静不下心看书后半部分如何调理肠胃不能细细看下去了,囫囵吞枣竟有收获。

2、学问二字,学是学,问是问。要多问,不可再囫囵吞枣了。

3、一直想着说、读、写、练,却总是囫囵吞枣的一带而过。

4、囫囵吞枣的也没太明白,过几天再看一遍。

我和同桌5、培训讲课有点粗糙,囫囵吞枣,还得回家好好研究。

6、对于课堂上老师讲的知识,我们要消化,不要囫囵吞枣地接收。

7、由于太饿了,饭菜一上来,我便囫囵吞枣吃起来,结果给噎着员工敬业度了。

8、爷爷坐在我面前,和蔼可亲地对我说:“我们做任何事,都不能囫囵吞枣乱干一通。”

9、学习不能囫囵吞枣而是要精益求精。

10、倘使囫囵吞枣,似乎没有多大用处。

11、一饭一粟,来处不易,一本好书的产生,更不是容易的事,我们岂可草草读过,不说对不住作者,就对自己的本身说,也不应囫囵吞枣一般地来读书。

12马上停车、读书不能囫囵吞枣,要读到内涵,读到中心才能读好。

13、不懂的问题一定要清楚明白才行,不可囫囵吞枣。

14、行为主义的交替反应之说便用以补救这种囫囵吞枣之弊。

15、然而,人们来不及鉴别、吸收和消化,只能采取浮光掠影或者囫囵吞枣的办法,良莠不分,拾起来便用。

16、在学习前人的东西时,取囫囵吞枣的方法,不能消化并理解其所以然。

17、那种只有一个笼统说法的囫囵吞枣式的教科书,只能使学生”食而不化”,难以理解。

18、爷爷也不要求这些,因为他本来就讲不明白那些诗,只能让我囫囵吞枣。

19、水子回到家,将布克写给自己的信囫囵吞枣地看了。

20、如果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让学生囫囵吞枣死记硬背,即使在学生的头脑里填塞了一大堆知识,也不可能增进他们的思考力。

21、我们读书不要囫囵吞枣,要细细品味其中的好词好句。他向来做事都是张冠李戴,三心二意。

【语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形容读书做事非常的不认真,偏重于不求甚解,多指读书方面。

【近义词】

食而不化、生吞活剥、不求甚解;

【反义词】

含英咀华、融会贯通、细嚼慢咽;

【寓意】

“囫囵吞枣”的故事让我们感到可笑,它告诉我们世间的事大都有利有弊。兴利除弊要有恰当的办法。似是而非,"囫囵吞枣",只能惹人发笑。如何清洗猪肚它提醒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只有认真学习,从实际出发,仔细分析,充分理解,实事求是,才会有利于我们的工作和学习。

本文发布于:2023-05-15 10:50: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73389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囫囵吞枣   典故   成语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