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目张胆四字成语故事

更新时间:2023-05-15 10:10:47 阅读: 评论:0

明目张胆四字成语故事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成语吧,成语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华文化的精华,都有哪些经典的成语呢?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明目张胆四字成语故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明目张胆四字成语故事

中国古代监察官的`杰出代表韦思谦,河南阳武(今新乡市原阳县)人,在唐高宗时期曾任监察御史、岜沙苗寨御史大夫。他一生刚直不阿,以为国家“明目张胆”而闻名,史载“疑狱剧事,多与参裁”,甚为唐高宗和武则天器重。

唐代的监察中国大学网机制呈现出系统化和完善化的特点,形成了组织完备、分工清楚、产假请假条模板职责明确的御史台和谏官制度。监察御史肩负监督百官的职责,韦思谦在任职期间十分注意同王公大臣交往的分寸,始终秉持“特立”的行事风格。

韦思谦由应城县令升任监察御史,受到皇帝赏识的他行***雷厉风行,治下颇有建树,有人向他请教,他坦然地说:&l电脑键盘锁dquo;御史出朝,若不动摇山岳,震慑州县,诚旷职耳。”意思是说:御史带着朝廷的使命出巡,若不使山川动摇,州县震慑,那就是不称职。这反映了韦思谦忠于职守、严格***、坚决肃贪的决心。在他历任监察御史、御史大夫和宰相职务期间,一直不改耿直本色、尽职尽责,使朝纲振举、朝廷肃然。

但韦思谦的仕途并非始终一帆风顺。由于他忠于职守、不畏谗讥,自然得罪了不少权贵。中书令褚遂良在买卖土地中,利用职权谋取不泽泻的副作用正当利益。韦思谦上书弹劾,褚遂良被贬为硝普钠同州刺史。褚遂良官复原职后,报复韦思谦,把他赶出京城,贬为清水县令。有朋友就来劝告他,今后要做事圆滑一点,不要那么认真,以免遭人暗算,韦思谦却神色自若地回答:“大丈夫当正色之地,必明目张胆以报国恩,焉能碌碌保妻子邪?”

韦思谦任御史大夫时,将***田仁会因与侍御史张仁炜不合,诬告他。唐高宗亲自过问此案,张仁炜因为恐惧,回答得语无伦次。韦思谦挺身而出,向唐高宗表示,作为同事,他十分了解张仁炜的为人,并证明张仁炜无罪。最后,唐高宗采纳了韦思谦的意见。

成语明目张胆的意思

【拼音】:míng mù zhāng dǎn

【释义】张胆:放大胆量。原来形容有胆有识;敢作敢为。现在形容干坏事毫无顾忌;公开放肆。

【语出】《宋乡野村夫史&middo居高临下t;胡宏传》:“臣下僭逆;有明目张胆显为负逆者。”

【正音】张;不能读作“zhànɡ”。

【辨形】张;不能写作“仗”。

【近义】明火执仗

【反义】鬼鬼祟祟

【用法】含贬义。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结构】联合式。

【出端午的诗句处】《晋书·王敦传》,又见于《新唐书·韦思谦传》。

【成语故事】

唐高宗时有一位大臣名叫韦思谦,做人正直,时常会劝谏皇上,有话就会直说。他考上进士之后,被任命为应城县令,后来升为监察御史。

有一次,他发现中书令(即宰相)褚遂良以低廉的价钱强行购买邻人田地,正直的韦思谦也不害怕他官位高,势力大,立刻上书举发他。因为证据明确,朝廷不好公开庇护大臣,只好把褚遂良调出京城,降职有什么症状为同州刺史。

过了一段时间,褚遂良又被重用,恢复了中书令的官职。褚遂良便找了理由报复韦思谦,把他贬到外省,当一名县官。有人替韦思谦打抱不平,暗中去慰问韦思谦。他仍然不改初衷,慷慨激昂。他正言道:“大丈夫应该有话就说,明目张胆而不畏强权,致力报效国家。

本文发布于:2023-05-15 10:10: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7331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