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寡民的原文及译文

更新时间:2023-05-15 10:05:52 阅读: 评论:0

小国寡民的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第八十章——小国寡民,是老子《道德经》里比较有名的一章,这里边蕴含着的是呼唤和平,反对战争,只有在和平的环境下才能有“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环境。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小国寡民的原文及译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泗水流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道德经·八十章》

翻译:

一个国家,疆域不要太大,人口要少改悔。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却并不使用;使老百姓重视自己的`生命,也不会背井离乡,迁徙远方。即使有船和车子,也没有地方要乘坐它,即使有铠甲和兵器,也没有地方要陈放它。让百姓回到结绳记事的时代。国富民强到了鼎盛时代。使百姓吃得香甜,穿的漂亮,住的舒适,过得快乐。国与国之间互相望得见,鸡犬的叫声都可以听得见,但英勇无畏的近义词人民从生到死,素菜食谱也不互相往来。

作者:

老聃,生卒年不详,现代学者多认为晚于孔子。字伯阳,又称李耳,后人称其为“老子”。汉族,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今河南鹿邑县人)。

作品解读:

对“小国寡民”(第秋天的味道80章)的吸引女生的网名解释,近代学者一般将老子的&ldq专业调研报告uo;小国寡民”理解为实指,即国家小,人民少。河上公则不这么看,其注解说小偷英文:“圣人虽治大国,犹以为小,示俭约,不为奢泰。民虽众,犹若寡少,不敢劳之也。”这就是说,“小国寡民&rdquo函模板;不是实指,而是以之为小,以之为寡,实则国大民多。然而,《道德经》第六十章讲大国治理的: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而《道德经》第六十一章则是讲大国战略的: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艺术教育大者宜为下。从逻辑上来看,老子已在前文已有关于大国的详细篇章,若将本章理解为“虚指”,则显得多此一举。从内容上来看,老子出于春秋后期,大国小国并立,老子也断不会只关注大国却不为小国留下一章笔墨。故而,河上公的看法有待推敲。

对“使民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的解释,所谓“什伯人之器”,异解颇多。河上公将此文分为两句,断句读成“使民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其注解是:“使民各有部曲什伯,贵贱不相犯也”,“器谓农人之器。而不用者,不征召夺民良时也”。认为老子主张统治者要行清静之治,不能扰动百姓。

本文发布于:2023-05-15 10:05: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73305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小国寡民   译文   原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