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治疗研讨香菇鸡蛋
电子技术实训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的适应症,及手术治疗的优、缺点。方法 对2001年1月~2008年12月间,60岁以上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行手术治疗的30例患者进行分析、随访、评估。年龄60~87岁,平均71.2岁,男:6例,女:24例。骨折AO分类A型、B型及C 型各10例,手术方式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23例、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术7例,9例患者使用羟基磷灰石作为骨缺损的填充,3例使用异体骨。随访时间6个月~72个月,平均27.8个月,用Dienst方法对治疗结果进行评分。结果 除3例术后三个月骨折部分愈合外,其余骨折全部达到骨性愈合,评分结果为优7例、良13例、可6例、差4例,优良率为67%。主要并发症有手腕部疼痛、伸屈及旋转功能受限、握力下降,或残留腕部畸形。结论 老年人桡骨远端移位骨折,通过手术的方法,能最大限度地恢复桡骨与尺骨的相对长度、关节面的平整、掌倾角及尺偏角,术后配合合理的康复锻炼,能使腕关节功能达到最大的恢复。
【关键词】 老年 桡骨 骨折 手术 拐角
桡骨远端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骨折, 常合并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1] 。对无移位或部分移位骨折,通常采用传统的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的保守治疗,尚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但对明显移位或粉碎骨折,尤其是关节内骨折的治疗处理较为棘手,后遗症多,是否仍用保守治
姜太公钓鱼
疗、还是采用手术治疗,临床仍有争议。我们对明显移位累及关节面的桡骨远端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对存在骨缺损的患者,使用人造骨或异体骨植骨,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稳定的固定为早期积极康复训练创造了条件,更有利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30例,男6例,女24例;年龄:60~87岁,平均71.2岁。均为低能量损伤,行走跌到28例,运动伤2例。骨折按AO分类即A型为关节外骨折;B型为累及关节面的骨折;C型为关节内骨析。根据骨折的程度又分为1、2、3亚型。其中A1型0例,A2 型3 例,A3 型7 例;B1 型0 例,B2 型1 例,B3 型9例;C1 型3例,C2 型5 例,C3 型2 例。
1.2 治疗方式及植骨类型:闭合或切开复位,外固定架固定7例(1例A3、5例B3、1例C3)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23例。对于有明显骨缺损者,则同时行植骨填充缺损。9例患者使用羟基磷灰石作为骨缺损的填充,3例使用异休骨植骨。
骨折分类手术方式及植骨类型:
骨折类型(例) 手术方式(例) 植骨(例)
A(10):A1(0),A2(3),A3(7) 切开复位内固定(9),外固定架(1) 人造骨(4),异体骨(2)
B(10):B1(0),B2(1),B3(9) 切开复位内固定(10) 导体骨(2)
C(10):C1(3)C2(5),C3(2) 切开复位内固定(4),外固定架(6) 人造骨(3),异体骨(1)
1.3 随访时间和方式:时间:6~72个月,平均27.8个月。方式:门诊随访和电话随访相结合。
1.4 随访内容:骨折愈合:定期通过X光检查腕关节正、侧位。是否疼痛及疼痛程度、检查手部握力、有无腕关节功能(屈伸、旋转)受限、是否残留腕部畸形。
1.5 治疗效果评估:按Dienst 等[2] 功能评估标对患者进行主观评估和客观评估,评估结果分为优、良、可和差四级。
2 结果
(1)除3例手术后3个月的患者骨折还未完全愈合外,其余所有手术患者的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
(2)骨折治疗主、客观综合评分(Dienst评分):优7例、良13例、可6例、差4例。优良率为67%。
(3)术后主要并发症:活动时出现腕关节疼痛:27例患者中,有20(68%),程度不
重。35%的患者腕关节伸、屈或旋转功能有一定程度受限。48%患者手部握力程度有所下降。
(4) 例患者遗留腕部轻度畸形,但并不影响腔关节功能。
3 讨论
3.1 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治疗指征
桡骨远端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低暴力骨折类型,虽然不像髋部骨折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乃至生命造成威胁。但手腕的功能对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活动十分重要。对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传统的方法是闭合复位、石膏或小夹板固定。对于无移位或轻微移位的骨折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对于累及关节面的移位骨折及不稳定骨折,普通的外固定难以维持良好的复位,常常在复位后2周左右出现骨折再移位[3]从而导致桡骨远端短缩、掌倾角及尺偏角减小、关节面不平等,继发疼痛,真接影响腕关节功能。
随着对腕关节功能认识的加深,及固定技术和内固定材料的不断改进,如目前临床应用的AO 2.4mm五孔锁定板,使得更多的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能够适合治疗[4]。手术治疗应严格掌握适应征,要求医生对患者的骨折类型进行仔细和准确的分型,目前常用的分类方法是AO分类法,同时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全身健康状况和并存症、骨质疏松程度[5]、患者的
写景的作文200字功能要求和对治疗的期望值及骨折侧是否是优势手,概括起来,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指征应包括:
(1)闭合复位失败,或骨折不稳定, 外固定难以维持复位; 不稳定骨折,影响到骨折愈合或可能出现畸形愈合。
(2)桡骨短缩5mm以上。
(3)闭合复位后发现骨缺损大于1cm。
酷guy (4)关节内粉碎骨折,关节面的压缩骨折, 韧带整复作用和手法复位常不能奏效,Knirk等认为关节面移位大于2mm时即有有切开复位的指征。
3.2 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是不稳定的骨质疏松性骨折, 复位的好坏直接影响腕关节功能的康复。已经有大量研究发现桡骨远端骨折愈合后残留的畸形与腕关节及前臂的功能有密切关系[6,7] 手术治疗能尽可能达到骨折的准确复位,避免了手腕长时间被动体位外固定的痛苦和由此带来的并发症,在固定相对牢固的前提下,可以早期功能锻炼,避免长时期固定导致的关节僵硬、功能障碍,使关节和肢体功能早期康复[8]。从我们随访的强果可以看出,对移位骨折进行手术治疗能达到较为满意的效果,优良率达到67%。这其中包括移位和粉碎严重的C3型骨折,及骨质疏松和骨缺损明显的高龄患者。而这些患者不宜选择保守
治疗。本组病例,手术方法包括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术二大类。虽然外固定架适合于各种类型的骨折治疗,但对于年龄大、骨质疏松严重的患者,使用外固定架,容易出现固定钉松动,因为外固定架是一种使骨折部位旷置的间接固定方法,对明显移位、不稳定骨折不易维持理想的骨折复位的位置[9], 加之外固定架术后护理和患者生活不便,有一定的感染率等等,而且其仅有纵向牵引力,不能完全矫正掌、背侧移位。所以,我们认为外固定架仅限于桡骨远端严重粉碎、无法内固定的患者。随着锁定钢板的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的改进,使得越来越远销的伴有严重骨质疏松的桡骨远端折有可以进行更理想的复位和内固定手术,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老年人桡骨远端因骨质疏松,骨折后常常合并较大的骨缺损。骨缺损能直接影响骨折愈合,甚至导致关节面塌陷。本组30例骨折中,有12例因骨缺损而植骨3例使用导体骨,9例使用羟基磷灰石。异体骨有较好的支撑作用,但骨替代相对较慢,影响早期功能康复,羟基磷灰石填充效果较好,如果能加入活性的成骨诱导成份,控制其吸收速度,则能更好地保证骨折的愈合。术后腕部疼痛的发生率较高,疼痛的轻重不一。也是容易引起患者对治疗不满意的重要因素,这和骨折的程度、术后的粘连、关节僵硬、康复迟缓等有关。其实,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最大的应该是腕关节的活动功能和手的握力。本组患者中,治疗效果差的7例均有腕关节的伸、电脑动态桌面
屈、旋转功能和手握力的下降。
春夜喜雨拼音版 3.3术后康复和抗骨质疏松治疗的重要性。
腕关节的功能康复应该在骨折治疗允许时尽早开始,应对每个患者制定详尽的康复计划。早期被动锻炼,然后逐步过渡到主动活动,重视康复训练,才能保证手术治疗效果[10],而早期康复锻炼又是取决于骨折复位和固定的稳定性,围手术期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的目的主要是:抑制骨的制动后骨骼中钙的进一步快速流失;防止或降低再骨折的风险。使用降钙素能抑破骨细胞,控制钙流失,同时配合使用钙剂与活性维生素D是较有效的办法。功能恢复期使用像双膦酸盐类药物,可以提高骨密度和改善骨的强度。
总之,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既是临床常见病,又是治疗效果尚不十分满意的一个疾病。过去, 中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常采用闭合复位结合石膏外固定, 即使出现畸形, 但功能影响也不严重。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及治疗观念的不断更新, 这种观点逐渐被人们不认同。通过对骨折准确分类,正确掌握治疗指征,术后积极的康复和抗骨质疏松的治疗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的效果[11]。
参 考 文 献
[1] 朴俊红, 庞莲萍, 刘忠厚, 等. 中国人口状况及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和发生率[J]
.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02, 8 (1) : 127.
[2] D ienst M , Wozak GE, Seligson D. Dynam icexternal fixat ion fo r diatal radius fracture [J]. ClinO rthop Relat Res, 1997, (338) : 1602171.
[3] Yin-Chih Fu,Song-Hsiung Chien,Peng-Ju Huang,et al .U of an external fixation combined with the buttress main-tani pinning method in treating comminuted distal radius fractures in osteoporotic patients[J].The Journal of Tau-ma ,2006,60:330-333.
[4] R Arora M,Lutz D,FritzR.Palmar locking plate for treat-ment of unstable dorsal dislocated distal radius fractures [J].Arch Orthop Trauma Surg ,2005,125:399-404.
[5] CA Lill,J Gonldhahn,A Albrecht.Impact of hone density on distal radius fracture patterns and comparison between five different fracture classifications [J].Journal of Orho-paedic Trauma,17:271-278.
[6] Solgaard S , Binger C , Soelund K. Displaced distal radius fractures.Arch Orthop Trauma Surg,1989,109: 34.
[7] Villar RN , Marsh D , Rushton N, et al.Three years after colles’fracture.J Bone Joint Surg (Br),1987, 69: 635.
[8] Andrew W Beharrie, Pedro K Beredjiklian,David J Bozentka.Functional outcomes after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for treatment of displaced distal radius frc-tures in patients over 60 years of age [J].J Orthop Trau-ma,2004,18:680-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