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特曼与他的诗歌惊雷《草叶集》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诗歌吧,诗歌是表现诗人思想感情的一种文学样式。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诗歌吗?下面是整理的惠特曼与他的诗歌惊雷《草叶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819年5月31日,现代主义诗歌先驱华尔特·惠特曼诞生在美国纽约长岛亨廷顿区西山村一户没有土地的木匠家庭。
美国诗歌史上的第一声春雷
1839年起,惠特曼开始文学创作,写一些短诗,同时参加当地的***治活动。几年以后,他成了一家较有名望的报纸《鹫鹰报》的主笔,不断撰写反对奴隶制,反对雇主剥削的论文和短评。1848年西欧各国爆发***,惠特曼开始在报纸上发表诗歌讴歌欧洲***,后终因***见不合而离七字对联开新闻界。
之后,惠特曼一边重操他父亲的旧业——当木匠和建筑师,一边展开了他旺盛的怎么设置字体诗歌创作活动。1855年7月,美国诗歌史上的第一声春雷炸响了——惠特曼出版了《草叶集》。《草叶集》第一版只有薄薄的94页,包括12首诗作。1891年惠特曼逝世前,《草叶集》已出版了第九版,其中的诗歌篇目已增加到372首。
《草叶集》从第一版到第九版,经历了坎坷的历程,其中充满了激烈的争论。这种争论在诗人逝世后100多年的时间里仍然在延续。19世纪后叶至20世纪全世界所有文学大师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在一生中的某个时刻向惠特曼的《草叶集》行过注目礼。小说家亨·詹姆斯年轻时曾经批评惠特曼是“对艺术的冒犯”,到60岁时他才以“深深的该诅咒的耻辱感”检讨了自己早年的“罪过”,并尊称惠特曼为最伟大的美国诗人。他温馨的话语至今仍萦绕在全世界热爱惠特曼的读者耳边:“我祝贺你在开始一桩伟大的事业,这无疑是从一个长远的背景出发的。我擦了擦眼睛,想看看这道阳光是不是一个幻觉,但白纸黑字摆在我的面前……”
以一种原始的活力述说
在惠特曼从事诗歌创作的年代,控制美国诗坛的是所谓“高雅派”诗人,他们一味以模仿英国诗歌为能事,而当时的英国诗歌也已是维多利亚式浪漫主义的末流,这种诗风在美国产生的只能是等而下之的仿制品。惠特曼来了,带着手脚上的泥土和草叶,带着汗珠和露水,从码头、田野、矿山、街市走来,放开嗓门,大胆高歌,带着开天辟地的一个崭新的“人的姿态”——他一开口就是一个崭新的文明的声音——后来的众多批评家没有说错,这就是“新兴的美国文明”的声音。惠特曼的时代是资产阶级共和国在新大陆蒸蒸日上的时代,《草叶集》反映了美国在内战前后从农业经济发展到一个工业大国的进程,用一个新的乐观的声音在歌颂一个新民族的崛起。惠特曼一反当时美国文坛脱离人民、脱离生活的陈腐贵族倾向,第一次把诗歌的“目光”放在了普通人和日常生活上,赶车人、船夫、铁匠、木匠、纺纱女、排字工、筑路者、拉纤者,诗人把这些人物概括为美国人的形象,把最高贵的品质给予了这个形象,在这个形象中表现出正在准备为自由而战的志愿和希望。
惠特曼主张为了描述宇宙万物的规律以及它关于元旦的诗句们的创造力和丰富性,必须避免传统的诗艺常规,即押韵、格律等。于是他创造了一种空前自由的诗体。他的诗总是随着奔放的激情、恣肆的想象和纵横的议论而形成一种舒卷自如的旋律,宛若行云流水,当行则行,当止则止。所以“自由”是《草叶集》的一大特点。在惠特曼看来,“最好的诗就是具有最完善的美的东西——对耳朵的美,对大脑的美,对心灵的美,对时间与地点的美。”
在美国文学史上,《草叶集》成了一个源头,成为20世纪美国现代主义诗歌运动的先驱。
惠特曼在世界和中国
惠特曼曾经呼吁世界各国诗人将自己的激情倾注给这个圆圆的地球,并表示要创造一种新的程式——国际诗歌。今天,在世界各国,惠特曼的后人正在用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着这一“工程”。智利诗人聂鲁达不仅从思想渊源,包括诗艺甚至句式、节奏上都直接师承惠特曼,聂鲁达最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应该也是惠特曼的荣耀。西班牙语另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阿尔桑德雷从渊源上与惠特曼的关系也清晰可辨。
惠特曼把中国像印度一样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反过来,古老的中国从惠特曼的诗歌中也获益更多。这位为世界所公认的“民主诗人”,几乎是与高举“民主、科学”大旗的五四运动同时在中国出现的。而在中国的白话文新诗史上,直接作为一个精神资源和诗歌典范而输入营养的,惠特曼应该是古今中外所有诗人中的第一人。
郭沫若的《女神》直接接受了惠特曼的影响,“大胆冲破形式的羁绊,歌颂大自然,歌颂地球、海洋、太阳,歌颂近代都市,歌颂祖国,歌颂力”(艾青语)。郭沫若自己也承认“惠特曼的那种把一切的旧套摆脱干净了的诗风跟五四时代狂飙突进的精神十分合拍”,并且彻底地为他“雄浑的、豪放的、宏朗的调子所动荡了”,于是自己“开了闸的作诗欲”“找出了喷火的方式”。惠特曼为新生的中国新诗带来了***的力量。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也透露着《草叶集》自由恣肆的风貌。到了朦胧诗作者,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影像科出科小结中的列举和拟人,在技法上完全脱胎于《草叶集》,而梁小斌《中国,我的钥匙丢了》中的呼唤和及物的方式也带有《草叶集》的痕迹……比起前两代作者,这一代作者与惠特曼的关系虽然在表面上疏远,但在精神上却更为接近。惠特曼在《草叶集》中说:“不是一个感伤主义者,不高高站在男人和女人的上面,或远离他们,不谦逊,也不放肆。”这种态度和姿势对我们的生活方式来说,太过于陌生和遥远——惠特曼轻轻松松、自自然然做到的,我们却需要努力和等待。
谁接触它便是接触一个人
惠特曼在私人生活上是艰苦和孤独的。幼年的贫穷和成年的漂泊在丰富阅历、磨练胸襟的同时,也损害了他的`健康。内战期间,诗人自动到纽约百汇医院做看护,后来又在华盛顿的***医院里服务。由于辛劳过度,惠特曼于1873年患半身不遂症,在病榻上捱过了近20年。1892年3月26日惠特曼在卡姆登病逝。
惠特曼自己说,《草叶集》是他生命的象征,“谁接触它便是接触一个人”。但是有人不这样认为,虽然承认他是“现代抒情诗最伟大的形式革新者之一”,但仍认为“他的生活比他的作品更有意义”。说这话的人是世界现代文学史上的另一个令人注目的人物——卡夫卡。“我羡慕他身上那种艺术和自然的调和。”仿佛赞美得还不够,卡夫卡甚至动情地夸耀惠特曼“是测量人类状况和价值的一个重要尺度”,“他的诗和散文仅仅是一种一贯而积极地实行了的信念之火的闪烁的余烬而已。”从卡夫卡所说的余烬中,我们看到什么?
惠特曼说——
粗纤维食物别焦急——等一会——你知道我向空气,海洋和大地敬礼,
每天在日落的时候,为着你,我亲爱的缘故。
诗人在敬礼,他说等一会,爱人和我们都在等着,100多年过去了,他的敬礼没有完毕,而我们的等待也成了向他的敬礼。
拓展阅读:惠特曼及其《草叶集》对美国民族文化身份的建构
一种民族性精神文化的形成,是由具有一定倾向的人来完成的。按照文化价值研究的这一理论观点,本文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方面简要分析“美国民族文化身份是什么”,另一方面则分析惠特曼及其诗集《草叶集》,尤其是着重分析《草叶集》自我、创造、民主等基本主题与文化价值、精神内涵对美国民族文化身份的建构作用。
1.美国民族文化身份是什么
自1776年7月4日宣告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脱离大不列颠王国、取得***以及其纲领性文件《***宣言》得以批准以来,美国有了自己的国家***纪念日,并先后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完成了国内民主***体的建设、平息了南北战争并使美国恢复统一、发起了西进运动并完成了西部大开发,于19世纪末成为工业化强国,进而从一个区域性大国一跃而成为当今世界***治、经济、科技和***事强国。那么,支撑其崛起的力量何在呢?按照文化价值理论,文化对国家的精神、灵魂有着重要的影响,而追根溯源则可以发现:国家精神、民族文化对大国崛起有着根本性的作用。正是基于此,华中师范大学李其荣教授提出,“美国文化在其现代化进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李其荣,2003),由此点明了文化对于催促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意义。然而,美国文化主要指的是什么呢?是什么与众不同的民族文化特性,支撑美国成为如今的现代化强国?也即:大国崛起的背后,美国民族文化身份是什么?
2.惠特曼对美国民族文化身份的建构
俄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曾经提到:一种民族性的文化精神的形成,是由具有“一定的倾向”的人来完成的。正如“艺术开始于一个人在自己心里重新唤起他在周围现实的影响下所体验过的感情和思想,并给予它们以一定的形象的表现”一样,文化层面亦是如此,具有“一定的倾向”的人,其“目的是在于把他反复感到的东西传达给别人”(普列汉诺夫,1983),使民族文化逐步形成、传播。也就是说,包括艺术在内的民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受一个具有一定倾向的人而得以表现、塑造的;进而,他将自己感受到的这种感情、思想所塑造的文化传达给其他人,一传十、十传百,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与文化身份的发展与建构,由此而得以完成。
2.1自我之歌:个人主义
“自我”与个人主义是惠特曼在《草叶集》里反复歌咏的一大主题,它不但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而且还充满了灵魂的自然高贵性。然而,这一主题又主要体现在其代表作《自我之歌》(又译作《我自己的歌》)里。《自我之职》作为诗集中最长的自由体诗,它认识、肯定了自我,又歌颂了自我什么是教学尤其是自我所具有的永无止境的原始驱动力。细读则可发现,这一首长诗,它一方面传承了德尔菲阿波罗神庙上“认识你自己”这一神谕所蕴涵的古希腊文化,另一方面又发展了当时以爱默生为首的超验主义者***个性、发现自我的思想主张,进而提倡国家要确立民族及民族文化的人格***性,将个体的“自我”和个体所属的民族的集体“自我”合而为一。正是这首植根于美国民族心理机制的诗歌,使美国人不断受惠于此,以致最后富兰克林和海茨都在他的影响之下,分别提出了“自助者天助”和“个人主义是美国***治的基石”的观点(李其荣,2003),倡导个性***的个人主义也因此成为了美国的精神内核与实质。
2.2创造之歌:开拓与创新
“美国文化不仅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和进取性,而且还具有创新性。创七岁小孩新是美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李其荣,2003)。正是美国文化身份中的这种基本性的创新精神,使得美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独具创新优势,进而保持了老大地位。而这种基本性、创新性的文化精神,在惠特曼的《草叶集》里也可以见到,而且该诗集中的创新精神和自由诗体形式,“成为美国浪漫主义文学时期标志性象征,也是美国当时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宋文玲,2013),进而为其创新性的民族文化身份添枝加叶。
2.3民主之歌:普世价值
《***宣言》宣扬“民主主义”“人民主权”的思想理念,使得民主成为美国这个新诞生国的***治朋友1理想之一,也成为美国人民坚定施秉县不移的奋斗目标。可以说,正是由此开始,民主的观念始终贯穿中国恐怖故事于美国的各种文化与社会关系之中,它建立于人性基础之上——在美国,“毕竟,大家一样都是人” (We are all human, after a/Z,斯***尔特、贝内特,2000)。
3.结语
通过以上对“美国民族文化身份是什么”、“惠特曼对美国民族文化建构”这两个方面的探讨、分析,我们可以做以下总结:
一方面,美国的民族文化身份特征是开放性、包容性、进取性和创新性,它们体现在“大拼盘”里的各个种族、各个人对自我、个性***的一如既往的追求,对“美国梦”的开拓性、创造性的追求,对民主主义、民主***治制度的矢志不渝的追求!
另一方面,作为民主诗人、民主斗士的惠特曼及其“既是惠特曼自我心灵发展的史诗,又是美利坚民族发展、成长的史诗”的《草叶集》,都展现、颂扬着自我、创造、民主的精神价值与文化内涵。它们对美国多元化的民族文化身份建构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得美国的民族文化以其蕴含着的自我、创造、民主等价值而闻名于世,对普世价值的建构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发布于:2023-05-15 02:47: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7232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