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跨国迁移的影响并不随迁移过程的结束而中止,而是在迁移完成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对移民本人、家庭、输出国及输入国产生持续性的影响。传统同化理论的观点是,随着移民在新的国度居住时间变长、繁衍代际增多,移民群体在经济、文化、社会、居住等各方面都会逐渐趋近移民接收国的主流群体,并最终成为主流群体的一员。a 然而随着全球化影响加深,跨国移民群体的多样性日益增长,学界对这种直线同化理论的质疑也在增加。跨国主义理论指出,国家间的界限已经被交通和通讯科技打破,当代移民有能力通过频繁的跨国旅游和日常的跨国交流同时保持输出国和输入国的双重成员身份,同化不再是必然选择。同化视角也进行了调整,其中影响最大的多向分层同化理论强调移民的同化路径具有多样性,移民可能根据自身资源的获取情况向移民输入国不同的社会群体同化。近年来学者在美国亚裔群体中观察到种族强化型同化现象,即随着亚裔移民的经济社会地位与主流群体(白人中产阶级)间的差距缩小,他们在文化和生活方式上与欧美主体族群白人的差异不降反升,这种现象符合非常多向分层同化理论的预测。b 然而,具体到移民的居住空间同化方面,相关理论对移民的多样性重视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沿边地区跨境流动人口治理研究”(20CSH08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周博,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博士后(广东 广州,510275)。
a Milton Gordon, Assimilation in American Life: The Role of Race, Religion, and National Origins , Oxf
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4, p.81.
b Jennifer C. Lee, and Samuel Kye, “Racialized Assimilation of Asian Americans”,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 vol.42,
no.1, 2016.
2021年第5期
周 博
[摘 要] 现有理论认为跨国移民及其后裔的聚居行为在经济上没有好处,这一行为是由歧视、文化等非
经济因素所导致的,利用2017年美国社区调查数据(ACS )可考察聚居对职业成就是否具有正面影响。多层
水煮鸡胸肉回归分析显示,都市圈层面的聚居有助于华裔、印度裔、韩国裔提高工资收入及成为经理的几率,对墨西哥
头像帅哥裔和非洲裔的职业成就则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这印证了多向分层同化理论的观点,即资源获取情况不同的移
民群体同化路径不同。族裔丰富的族群可以选择与社会经济地位更高的同族裔群体趋同,从而实现族裔化空
间同化;族裔资源不足的族群,或是选择与白人趋同而实现向上空间同化,或是为逃避种族歧视而与远离社
会主流、被迫向下空间同化。这在多向分层同化视角下为跨国移民居住空间的选择提供了新的解释,并为种
族强化型同化现象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 职业成就 聚居 多向分层同化
〔中图分类号〕C9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21)05-0044-06多向分层同化理论视角下跨国移民聚居的
经济合理性分析
*
仍不够。空间同化理论认为大体上移民的社会经济水平越高,居住空间和主流群体的越相似,其理论预设是主流群体社区中资源更多,与主流群体为邻有助于经济社会的向上流动。对于部分少数族裔选择聚居而不与白人进行空间同化的现象,空间同化理论及与其互补的住所分层理论和居住偏好理论将其解释为受歧视和文化偏好等非经济因素驱动的、非经济理性的行为。实际上美国已经开始出现高质量的移民社区,居住条件良好、社区资源丰富且与白人社区一样位于城郊,这类中高档族裔郊区社区对于移民的资源获取具有正面影响,白人社区不再是移民实现向上空间流动的唯一选择。a本文旨在考察种族强化型同化现象是否存在于居住空间方面,分析族裔聚居对亚裔、非洲裔和西班牙裔职业成就的不同影响,并据此判断族裔资源丰富的移民群体选择聚居是否符合经济理性。
二、文献回顾
(一)移民同化理论视角
Gordon提出了与移民同化相关的一系列理论思考,其中一个核心观点被归纳为直线同化理论(straight line assimilation),指移民及其后裔随着在输入国的居住及繁衍会逐渐融入主流社会。b学者对此提出不少批评性意见。c首先,该理论将同化视为移民及其后裔的必经之路,但关于早期意大利移民的研究显示即使是白人移民也有刻意避免文化同化的案例。其次,该理论将同化视为移民群体单
方面的改变而忽视了移民对输入国的影响,文化熔炉理论则指出同化是本土与移民文化相互影响、互相融合的过程。最后,该理论忽视了主流社会群体的多样性,多向分层同化理论则提出资源获取途径不同的移民可能沿不同路径向不同目标同化。移民同化视角在居住空间方面的扩展即为空间同化理论,该理论结合了城市生态学和地位获得模型,指出少数族裔群体在经济社会地位提高后,会用社会经济资源换取与自身地位匹配的居住空间。d然而空间同化理论含有自愿性和必然性预设,即只要资源许可移民就会自愿流向社会主流群体的居住空间,且社会经济地位的提升必然会导致居住空间向社会主流群体同化,而这两个理论预设都不一定成立。e亚裔及西班牙裔群体的中高端族裔郊区聚居区就是空间同化理论的反例。f
(二)聚居的理论解释
空间同化理论预测少数族裔的经济同化程度提高后,空间同化程度也会随之提高,居住水平会与社会经济水平相匹配。该理论对少数族裔聚居现象的解释是,各族群将社会经济资源转化为居住空间的过程中存在转化率的问题,受歧视越严重的族群转化率越低。住所分层理论是基于歧视视角提出的,指出少数族裔聚居的根源在于白人不愿意和他们一起居住,掌握空间分配权力的白人会利用居住隔离避免与少数族裔接触,因此受白人歧视越严重的族群聚居程度越高、居住条件越差。g居住偏好理论强调非经济因素对族群居住选择的影响,认为除了被动隔离外,少数族裔群体也会因为种族、文化因素而非经济理性地主动聚居。这三个理论范式分别从社会经济地位、族群权力关系和文化相似性角度分
析少数族裔的居住空间分布,相互间既存在竞争关系又能互相补充。h然而空间同化理论和住所分层理论无法解释
a Wei Li, Ethnoburb: The New Ethnic Community in Urban Americ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9, pp.39-
40.
b Milton Gordon, Assimilation in American Life: The Role of Race, Religion, and National Origi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4.大学生创新项目
c Richar
d Alba and Victor Nee, “Rethinking Assimilation Theory for a New Century”,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 vol.31, no.4, 1997.
d Douglas Masy and Nancy Denton, “Spatial Assimilation as a Socioeconomic Outcom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50, no.1, 1985.
e Richard Wright, Mark Ellis, and Virginia Parks, “Re-placing Whiteness in Spatial Assimilation Rearch”, City & Community, vol.4, no.2, 2005.
f Douglas Masy and Nancy Denton, American Apartheid,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pp.1-9.
g Camille Charles, “The Dynamics of Racial Residential Segregation”,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vol.29, no.1, 2003.沂岭杀四虎
h朱荟、郝亚明:《美国种族居住隔离理论的三种范式》,《贵州民族研究》2016年第1期。
为何亚裔聚居程度与受歧视程度较低且经济水平较低的西班牙裔相近,a文化视角对此有一定解释力,但却忽视了亚裔从族裔聚居地获益的客观现实。b美国华人中出现两种与空间同化理论预测不符的聚居模式,部分华人来美国之初在唐人街扎根,经济社会水平提高后升级住房但不搬离唐人街,部分华人经济社会水平提高后会从条件较差的华人聚居区迁往条件较好的华人聚居区。19世纪末美国经济危机期间,华人劳工冲击了白人的就业市场,由此引发排华运动,这是早期华人聚居区出现的重要原因;当代华人移民聚居既能降低与主流群体竞争、避免冲突,也有助于利用族裔适应美国生活,华人对聚居的偏好可能属于选择—限制理论中的最优“有界限选择”。c
(三)从多向分层同化视角理解族裔聚居
与输入国的某个群体同化不是移民的目标,他们的目标是在输入国过上好日子,同化只是移民实现目
标的手段,是移民获取主流资源的方式。多向分层同化理论(gmented assimilation theory)认为移民的同化选择与其资源获取能力相关:有能力获取主流社会资源的移民向上同化融入主流社会;无力获取主流资源的移民向下同化融入底层社会;族裔资源充足、获取族裔资源比获取主流资源容易的移民同化为族裔群体的一部分。d华人等多个亚裔族群的族裔资源丰富,这意味着他们有条件选择种族强化型同化,在提高社会经济水平的同时,保持鲜明的族裔特色。
居住选择与资源获取关系密切。种族威胁理论指出,聚居使得少数族裔对白人的威胁提高,由此会导致更严重的歧视,降低少数族裔获取主流资源的能力。但华人等族群在聚居区内发展出相对独立的族裔经济,这类经济体系内雇主、员工、顾客都是同族裔成员,即使华人聚居导致白人对其歧视程度上升,也很难对族裔企业中的华人造成显著影响,反而族裔资源集中会让部分华人获得更高的职业成就。e 拥挤理论则指出,区域内供给少数族裔的好工作有限,聚居会导致族裔内竞争激烈,这对需要特定岗位的高教育、高技能专业人员尤其不利,实证研究也显示聚居可能会降低大学及以上学历华人移民的教育回报率。f移民的迁移选择符合经济理性,古典经济学派指出,移民迁移目的在于实现个人收入最大化,新迁移经济学派指出,跨国迁移的重要作用是实现家庭人力的分散投资并降低风险。g移民的聚居选择背后应该也有经济合理性,亚裔族裔网络中的资源相对丰富,对于还没适应美国语言、文化的移民而言,族裔资源比主流资源更易获取,族裔聚居对部分新移民而言是收入最大化的选择,相对于最初落脚在族裔聚居区的移民而言,脱离族裔网络与主流群体竞争的风险未知,与同族裔竞争的风险则相对可控。
笔者认为现有对于移民聚居行为进行解释的理论或只能解释部分移民群体的聚居选择(如空间同化理论对非洲裔很适用),或是只能解释移民群体的部分聚居选择(如文化偏好理论能解释亚裔选择的非经济部分),主要缺陷在于忽视了聚居对部分族群具有经济方面的正面影响。正如多向分层同化理论所指出的,族裔资源丰富的移民群体可选择与同族裔群体同化并实现经济向上流动,这种资源获得能力对同化路径的影响应该也适用于居住空间方面,因此笔者假设,跨国移民的聚居行为具有不同程度的经济合理性,而经济合理性程度与移民的族裔资源丰富程度成正比,由此提出研究假设1:对于族裔资源丰富的移民群体,聚居对职业成就有正面效果;研究假设2:对于族裔资源不足的移民群体,聚居对职业成
a John Logan and W eiwei Zhang, Separate but Equal: Asian Nationalities in the U.S., Boston: Brown University Press, 2013, pp.9-10.
b Min Zhou, “Segmented Assimilation: Issues, Controversies, and Recent Rearch on the New Second Generation”,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 vol.31, no.4, 1997.
c Malcolm Harrison an
d Deborah Phillips, Housing Black and Minority Ethnic Communities: A Review of th
cpu设置e Evidence Ba, London: ODPM, 2003, p.47.
d Alejandro Portes and Min Zhou, “Th
e New Second Generation: Segmented Assimilation and Its Variants”, Annals o
联想电脑蓝屏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vol.530, no.1, 1993.
e John Logan, Wenquan Zhang , and Richard Alba, “Immigrant Enclaves and Ethnic Communities in New York and Los Angele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67, no.1, 2002.
f Yu Xie and Margaret Gough, “Ethnic Enclaves and the Earnings of Immigrants”, Demography, vol.48, no.4, 2011,.
g骆新华:《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理论》,《理论月刊》2005年第1期。
就有负面效果。
三、数据来源及研究设计
本文基于2017年的美国社区调查(American Community Survey, ACS)数据,对美国华裔、日裔、印度裔、韩裔、越南裔、墨西哥裔和非洲裔分别进行回归分析,比较聚居对不同族群职业成就的影响。
美国非白人可以分为亚裔、西班牙裔和非洲裔三类,本文选取的五个亚裔群体涵盖8成以上的亚裔,而所有西班牙裔中墨西哥裔占了超过一半。
美国社区调查每年从全美抽取1%左右的总人口,调查内容涵盖了大量个人及家庭信息。本文使用多层回归模型控制都市圈之间的系统性差异,因变量为职业成就的三个维度,分别是工资收入(美元/年)、是否是经理(0—1二分变量)以及是否就业(0—1二分变量)。多层回归模型的第一层为个人层面,第二层为都市圈层面。本文选择都市圈作为多层回归中的第二层分析单位,是因为越来越多美国人的日常活动范围超出了单个城市,都市圈则能囊括城市居民的经济、社会、文化活动。个人层面的自变量包括性别、婚姻状况、移民情况、受教育年数、工作年数(等于年龄减去受教育年数再减6年)、英语水平(0—1二分变量,受访者英语表达能力比较好或非常好则等于1)、聚居程度(大都市统计区/MSA内同族裔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根据过往收入研究经验,收入模型还在个人层面额外加入了工作年数的平方项。
笔者使用了嵌套多层回归模型预测收入情况。模型1为包含所有个人层面变量但无都市圈层面变量的随机截距模型;在模型1的基础上加入受教育年数在第二层的随机效应,目的是检验不同地区间教育回报率是否存在系统性差异,得到随机系数模型(模型2);在模型2的基础上加入受教育年数和聚居程度的跨层交互项,目的是检验族裔聚居是否对各地区教育回报率有显著影响,得到模型3。构筑收入模型的基本策略是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比较似然比率检验模型拟合度是否提高。最终的收入模型(
模型3)如下。
其中为第j个都市圈中第i个受访者的年工资收入,为个人层面的截距,为个人层面的变量及斜率,为都市圈层面的截距,为教育变量在都市圈层面的斜率,为教育变量与聚居变量跨层交互项的斜率,e为残差。
经理模型及就业模型为包含所有个人层面变量而不含都市圈层面变量的随机截距二层Logit回归模型。该模型中代表第j个都市圈中的第i个受访者为经理或受访者就业的几率(probability)。
四、族裔聚居对职业成就的影响
2017年美国社区调查数据显示,城市劳动力市场中华裔占1.36%,印度裔占1.15%,越南裔占0.53%,韩国裔占0.44%,日本裔占0.25%;美国规模最大的单一来源外来移民墨西哥裔占劳动力市场的9%,接近所有非洲裔的占比(9.62%)。在许多研究中被视为一体的美国亚裔间存在系统性的差异:只有八成左右的华裔、韩国裔和越南裔英语表达能力比较好,而超过九成的日本裔和印度裔能流利说英语;印度人的受教育程度远高于其他群体,78%的印度裔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而华裔中只有63%达到这种学历;华裔平均工作20.3年,比印度裔长两年,比其他亚裔稍短。受教育水平与族裔资源、职业成就都密切相关,在这方面亚裔远超墨西哥裔和非洲裔。族裔聚居地的存续和发展与族群中移民的数量密切相关,除日裔外其他四个亚裔群体中移民都占劳动者的七成以上。华裔的平均工资收
入为6.7万美元,在亚裔中处于中间水平,但远高于墨西哥裔和非洲裔。印度裔的平均工资收入高达8.6万美元,比华裔高1.9万美元,比墨西哥裔和非洲裔高近5万美元。印度裔和日裔中经理比例都接近15%,华裔的经理占比为10.8%,而越南裔中经理只占6%,与墨西哥裔和非洲裔差不多。经理占比是族群职业
民警入党申请书成就的重要指标,一方面经理职位本身就代表高福利及高社会地位,另一方面经理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具有招募、晋升和工资福利等多方面权力,占据这类管理职位对提升整个族群的职业成就帮助很大。华裔的就业率高达96%,亚裔各群体就业率都远高于墨西哥裔(93.9%)和非洲裔(90.1%)。
表1 美国ACS 2017城市劳动力市场中各族裔群体的人口特征
华裔日本裔印度裔韩国裔越南裔墨西哥裔非洲裔占美国人口百分比 1.36%0.25% 1.15%0.44%0.53%9.08%9.62%
流利说英语比例82.81%94.73%96.71%84.73%76.70%83.41%99.09%
大专以上学历比例63.17%61.32%78.09%61.11%36.31%14.63%26.35%移民比例77.37%44.81%87.03%79.00%80.06%42.73%15.27%
经理比例10.84%14.62%14.82%12.74% 6.00% 5.79% 6.66%
就业率95.97%97.03%95.82%96.16%95.98%93.90%90.91%
工作年数20.31 26.25 17.89 21.19 22.04 19.62 22.12 工资收入(美元/年)66586 68780 85583 59047 44661 32282 36428
从表2可见,拟合收入的回归模型2与模型1差异不大,模型3则显著优于前两个模型。这说明华裔教育程度对收入的影响不存在地区间的系统性差异,但聚居程度显著影响教育回报率。模型1中聚居变量对华裔、印度裔和韩国裔的工资有显著影响,对于工资收入处于族群中平均水平的华人(66586美元/年)、印度人(85583美元/年)和韩国人(59047美元/年)而言,都市圈内同族裔占居民总人口的比例每提升1个百分点,a他们的年工资收入分别提升63%、117%及371%。收入模型1和2一致显示聚居对华裔、印度裔和韩国裔的工资有显著的正效应,而这三个族群既有较高的平均人力资本,又有大量移民;对于族裔资源不足的越南裔、墨西哥裔、非洲裔以及新移民数量稀少的日本裔,工资收入与聚居则没有显著相关性;这意味着聚居对工资收入的影响确实与族裔资源的充沛程度密切相关。东吴招亲
表2 预测年工资收入(取自然对数)的二层OLS回归模型中聚居的回归系数
华裔日本裔印度裔韩国裔越南裔墨西哥裔非洲裔模型1聚居影响0.043***0.0150.066***0.132*0.035-0.0002-0.0001模型2聚居影响0.043***0.0130.066***0.148**0.026-0.00030.0004模型3聚居影响00.0010.036*0.134**0.0240.004***-0.0006聚居*教育跨层交互0.002***0.001**0.001***0.0010.0001-0.
0005***0.0001*模型1和2差异性检验p值0.9990.7630.005**0.1730.005**0***0***模型2和3差异性检验p值0***0.01**0***0.1210.7490***0.016*注:双尾检验*p〈0.05,**p〈0.01,***p〈0.001。
进一步引入跨层交互项后,表2模型3中华裔聚居水平对工资的直接影响不显著,聚居和教育回报率的交互项显著正相关。这表明聚居对华裔收入的正效应主要是通过提高华裔教育回报率实现的。印度裔的聚居水平和交互项对收入都有显著正效应,印度裔聚居的好处不仅是提高教育回报率。韩国裔的聚居水平对收入仍有显著正效应,但交互项影响不显著,表明聚居不会提高韩国裔的教育回报率,而是通过其他途径帮助其增加工资收入。本文显示华裔、日本裔和印度裔的聚居有助于提高教育的回报率。
除了对亚裔工资的正面影响外,聚居对部分亚裔群体的就业率和成为经理几率提高也有积极作用。表3显示聚居显著提高印度裔和韩国裔当经理的几率,对于华裔也有边缘显著的正效应。都市圈中同族裔居民占总人口比例每提高一个百分比,华裔、印度裔、韩国裔当经理的比值比(当经理几率与不当经
a需要注意美国亚裔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不高,华裔和印度裔各占美国总人口1%,韩国裔只占0.44%,所以族裔人口占比提升一个百分点(如从1%上升到了2%)是很大幅度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