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文化間際概念與哲學思考的關聯

更新时间:2023-05-21 09:28:55 阅读: 评论:0

探究文化間際概念與哲學
嘎达汤的做法思考的關聯∗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副教授  陳學毅
摘要
全球化的趨勢,讓不少學術研究,無論是人文或是自然科學學門,都試圖從「跨越文化」(transcultural)或是「文化間際」(intercultural)等角度探究或連接各式各樣的問題。但是實踐連接文化的概念的之前或同時,我們是否需要考慮一些文化之間的先前條件與結構性的問題?何謂「跨越」文化、如何「連接」在不同哲學文化所形成的概念,等問題,將是此文章的探索的主題。
本文將從德語系探究文化間際的哲學家,例如Heinz Kimmerle、Ram Adhar Mall、Elmar Holenstein與Franz Martin Wimmer等學者的論述,整理他們對西方哲學「歐洲中心主義」批判,並爬梳殖民主義對哲學歷史發展的影響。同時從「文化間際」觀點,反思哲學整體「方向」(Orientierung)的問題,探討文化間際哲學如何系統化地,通過「有與無歸屬地」
∗ 2015/4/21收稿,2015/6/15通過審稿。
债权结构∗此文章為科技部專題研究計劃編號NSC102-2410-H-003-030-的研究成果。12  正觀第七十三期/二Ο一五年六月二十五日
北岛诗集
(orthafte Ortlosigkeit)特色與「多重對話」(Polylog)等文化間際概念,討論、重構哲學的問題、融合哲學文化與哲學歷史傳統的差異。
關鍵詞:文化間際、跨文化、多元文化、文化、哲學
一、文化間際之問題出發點
文化與文化之間的溝通與交流究竟是以哪一種方式進行?文化溝通的條件及前提又是什麼?近年來,因為全球化的趨勢,有不少學術研究,無論是人文或是自然科學學門都試圖從「跨越文化」(transcultural 或 cross-cultural)角度探視各式各樣的問題,但是所謂的「跨越文化」經常只是以「比較」(comparative)方式呈現,也就是敘述某議題在某文化範圍內的特性與背景,探究其「差異性」(different)與「相同點」(identity)。在這種對比或是排列等比較性質的研究方式為前提下,是否真實有「跨越」(trans- 或cross-)文化的成果出現,令人質疑。所謂的「跨越」在上述的比較的架構下,好像只是指在不同文化區域,同一或是類似議題不同樣的探究或是呈現方式。對於不同文化要如何確實實踐「溝通」或是「交流」,卻必須要依靠我們的想像力。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起,我們又如何來界定所謂的「跨越性」?真的有跨越文化的可能嗎?「跨越」此詞的涵義,有時候是表達「超越」,有時候代表「越界」,這兩種概念並沒有蘊含著「溝通」、「對話」或「交流」的意思。若從比較負面的角度分析,「跨越」甚至有「影響」或「侵略」的含義與目的。從比較正面的視野觀看,有時候藉用「跨越」此詞,我們想表達的是一種涵蓋多數文化的架構,類似「泛文化」(pan-cultural)的意義。但是此架構也只是強調一種「多元文化」(multicultural)同時共處的現象。泛文化的多元文化組合強調的是「多元」(multi-)與「任意」(arbitrary)的組合。我們似乎預設,「交流」與「溝通」好像是在這種多元文化共處的狀況下,自然而然就會產生。但是,在我們生存的社會、世界裡,也就是說,在一個我們自認為多元文化同時共處的情況下,我們相當了解,這種「溝通」、「對話」或「交流」不可能只是因為同時共處,而能自然而然就產生的。反而,我們可經常發覺多元文化共處,會造成文化之間的裂痕,而互相不理解,不妥協,拒絕交流等負面「溝通」方式。「否定」溝通的「溝通」方式雖然在語言邏輯內,也可稱呼為一種「溝通」方式,但是這種消極的溝通,對我們多元文化的認知與文化生活上的實踐,卻毫無意義。若「跨越文化」只能以消極的溝通方式而進行,那麼「跨越文化」真的有實踐可能嗎?
在德語系的國家中,「文化間際」(interkulturell)此詞,於1980年代在人文學門相關的學術領域出現。首先德國研究、德國語言與文學研究方面(Germanistik)引用成為專有學術名詞「文化間際德語學」(interkulturelle Germanistik)-如同Alois Wierlacher等學者之用詞。當時,德語研究學者發現,
德語雖然是德國的語言,但是德語在全世界各地也以不同的方式呈現,例如德語教學、德語文學的詮釋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影響下,都有極大的差異。文化間際德語學的意圖就是,探究在不同文化影響之下的德語。但是,此「跨越文化」之研究並未能超越德國語言與文學研究的範圍,而是建立於德國語文研究在不同語言與文化架構上的差異。此時,也就是1980年代,「文化間際」一詞在德語區域並還沒有介入哲學學術領域。但是,此文化間際的概念在多元文化共處的歐洲,尤其是因為外來移
民人口的增加、共產歐洲的瓦解、冷戰邊界逐漸拆除等社會變遷的因素,開始受到重視。多元文化概念相關的用詞,例如「多元文化」(multikulturell)、「跨文化」(transkulturell)與「文化間際」(interkulturell)等類似用詞,其概念與語言層面上的區別,在此時也逐漸形成。
土豆开花有關「跨越文化」與「文化溝通」等議題,於1980年代末與1990年代初起,在德語系國家的文化研究與哲學學者開始思構以「間際」(inter-)為文化跨越與溝通的核心概念。1990年代時在德語區域,指德國、瑞士與奧地利,同時皆有哲學家,例如Heinz Kimmerle、Ram Adhar Mall、Elmar Holenstein與Franz Martin Wimmer等學者開始陸續運用文化間際(interkulturell)一詞為哲學探索之新方向(Orientierung)。這些哲學家並不只考量「文化間際」在哲學上的意義,並且深入的探討「文化間際」與「文化溝通」之相關基本問題。根據他們當時初步的研究,我們可以藉由不同文化溝通的相關詞彙,區分文化與文化之間的溝通或交流模式。何謂「多元文化」(multikulturell)?與「跨文化」(transkulturell)的差別又如何界定?什麼是「間際」(inter-或zwischen)、「文化間際」(interkul
turell)究竟與上述概念有什麼差異?這些問題都屬於他們的研究範圍之內。從他們與相關研究者的論述解讀文化間際的概念與其對當代哲學思考的影響,也就是此篇論文的主要目標。但是在解讀他們探究的「間際」概念之前,我們需要理解,他們為何覺得有必要開始探究「文化間際」的問題。二、歐洲中心主義哲學體系的批判
以哲學為主題的書籍,尤其是介紹哲學或哲學歷史的書籍,如果有解說「哲學」(philosophy)一詞的來源、其歷史的演變與哲學思想開展的需要的話,大多數的書籍,特別是有關西方哲學,以哲學史為主題的書籍,都會從古希臘文明的哲學思想開始講起,透過不同歐洲歷史的時代的哲學,講述哲學歷史上的演變,例如士林哲學、文藝復興、啓蒙時期、唯心與唯物主義、經驗與理想主義、十九世紀哲學與二十世紀哲學、一直到後現代思維等。這是一般哲學歷史的編製方式。我們在這些探究哲學歷史的書籍中,偶爾會發現一些單獨的章節,探究「東方哲學」——為何稱呼為「東方哲學」(oriental philosophy)也是可以探索的問題,或是中國哲學、印度哲學、伊斯蘭(教)哲學、非洲哲學等。這些獨立呈現章節,似乎必要性地與主題隔離,因為其內容好像與歐洲哲學較少或沒有關聯。有些書籍甚至會避免應用「哲學」,而是使用「智慧」(wisdom)的用詞,來描述非西方的哲學,似乎刻意要劃分,西方的學術性、批判性與進步性的「哲學」的思考方式,與非西方「傳統的」,從負面的角度解說,也就是懷舊、保守與停留的思維。這些探究哲學或哲學歷史的書籍,明確地將探究非西方哲學的章節與西方哲學隔離。若以西方哲學的哲學理念為探究的原則,也就是哲學涉及所有人類思考的問
留学日本題,那麼為何將西方與非西方的哲學內容分開處理,並以無關聯的方式,各有個別的傳統的方式解說呢?哲學不就是涉及「所有」人類的思考方式嗎?
另外,一些以哲學家為主題內容的書籍,經常以世界主要
的幾名,例如10大必讀的哲學家的書籍等書名來吸引讀者的關注。但是仔細翻閱列舉的偉大哲學家,卻只有西方著名的哲學家出現。這似乎意味著除了西方世界以外,在其他世界文明沒有哲學家的出現嗎?多數探究哲學與哲學史的書籍,若嚴格審閱,多少都有「歐洲中心主義」(Eurozentrismus)的嫌疑。從比較負面的觀點看起,上述的哲學或哲學歷史的概念(concept)還有殖民主義的色彩。哲學內部有種「種族隔離」(Apartheid)的現象,例如,Panikkar指出「為了維護自己的文化認同,讓自身陷入種族隔離的狀態。」1哲學內部的種族隔離或是階級化在多元文化共處的當下,更顯得諷刺。哲學與其思考方式,若還是以殖民時代的思維為方針,若沒有落實其涉及全人類思考的理念,是否將會成為停頓的知識?
哲學內部的「種族隔離」其實並不是二十世紀的產物。大約從十八世紀開始,歐洲哲學家開始以負面的角度在其書籍中審視非歐洲哲學——雖然十七至十八世紀的德國哲學家,如Wolff或Leibniz對中國或中國哲學的評論屬於正面2。但是,不久之後黑格爾對孔子的評論卻有負面的色彩:「孔子可視為世界智者(Weltwei),但是在他的思想中找不到思辨哲學(spekulative Philosophie)。只有一些勤奮的倫理學,但是對我們來說,沒有特別的用途。比起他所有書籍,我們可從西塞羅
1Raimon Panikkar, "Religion, Philosophie und Kultur," polylog. Zeitschrift für
interkulturelles Philosophieren 1(1998): p. 17.
2 Franz Martin Wimmer, "Interkulturelle Philosophie; eine Einführung,"(Wien: WUV, 2004), p. 38. (Cicero)的《論義務》(de officiis)學習更多。」3當然,黑格爾當時的環境,對中國哲學的知識傳遞,無論是翻譯的質或量都非常不足,但是我們可以想像黑格爾的評論所造成的影響。以下是黑格爾簡短、針對非洲的評論:「我們所了解的非洲,它不但沒有歷史、未開發、並且還在侷限於自然狀況。」4現在筆者將黑格爾時代對非歐洲哲學的漠視挖掘出來,主要並不是批判黑格爾的思想,或是批評在此所列舉的西方哲學家,而是反思西方哲學於哲學歷史層面,如何定位非歐洲哲學。
胡賽爾雖然認同非歐洲哲學的重要性,但是若西方哲學與非西方哲學相較,他認為主要的差別是在於西方哲學的「學術性質」(Wisnschaftlichkeit):「雖然巴比倫人、埃及人、中國人與印度人有相同的詞彙,也有其嚴謹的學術根據、方法與認知,但是原則上我們還是可以分辨為學術前(vorwisnschaftlich)、非學術(unwisnschaftlich)、與學術性質的知識與原因探討。」5海德格思想中的哲學,毫無疑問是以西方哲學為中心,我們甚至可以從他的文筆中感受到歐洲人的優越感及驕傲:「因此歐洲人今日能在全世界人類歷史中有獨特的影響力。」另外,在他與日本學者的對話中,我們可以
洛阳旅游年票3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Vorlesungen über die Philosophie der
Geschichte,"(Frankfurt am Main: Reclam, 1982), p. 115.
击鼓传花的作文
4"Philosophie der Weltgeschichte Bd. 1," ed. Georg Lasson(Leipzig1944), p.
224.
5 Edmund Husrl, "Aufsätze und Vorträge (1922-1937), Husrliana Bd. 27,"(Dordrecht, 1989), p. 73.
發覺,海德格對「哲學」的文化概念,似乎是有階級或等級的差別,「若回顧海德格與日本哲學家的對話,海德格將日本人稱呼為思想家,而自己卻預設了『哲學家』的立場」6。Kimmerle 表示7:
"Heidegger hat sich in dier Sache vielleicht am radikalsten ausgesprochen: 'Europäische Philosophie' i ein Pleonasmus, das europäische Denken i philosophisch und die Philosophie i europäisch." 「海德格的說法或許是最極端的:『歐洲哲學』其實就是個贅語8,歐洲的思想就是哲學,哲學就是歐洲的。」除了海德格之外,哲學文化之間的差異,也讓高達美認為西方哲學與非西方哲學是沒有關聯的個體:「我們無法將我們哲學、科學、宗教、藝術與文學的概念,與東方的智慧連接。」9
雅斯培(Jaspers),雖然他早期的哲學思維與其他同年代的歐洲哲學家相同,有歐洲中心主義的色彩,但是他可以稱呼為在20世紀初期開始啓發一種新的、融合世界哲學文化思維之
6Hamid Reza Youfi and Ram Adhar Mall, "Grundpositionen der interkulturellen Philosophie," Interkulturelle Bibliothek ; 1 (Nordhaun: Bautz, 2005), p. 20.
7 Heinz Kimmerle, "Interkulturelle Philosophie zur Einführung,"(Hamburg:
Junius, 2002), p. 158.
8贅語(Pleonasmus)是指同樣重複意思的詞語。
9Hans-Georg Gadamer, "Bürger zweier Welten," in Hermeneutik im Rückblick(Tübingen: 1985), p. 225. 先鋒。雅斯培的「永恆哲學」(philosophia perennis)概念,對1990年代探究文化間際哲學的學者,都有很大的影響力。他所思構的永恆哲學是指:
"Es ist die philosophia perennis, welche die Gemeinsamkeit schafft, in der die Fernsten miteinander verbunden sind, die Chinen mit den Abendländern, die Denker vor 2500 Jahren mit der Gegenwart ..."「永恆哲學將創造共同點,連接最遙遠的概念,連接中國人與西方人的思維,連接2500年前的思維與現今。」10
雅斯培試圖用永恆哲學的概念,脫離哲學文化之間的權勢關係、階級問題,同時他也企圖連接哲學文化之間區域性與時間性的斷層。他所預設的連接,並不是上述以往西方哲學、探究哲學史的作風,而且不以西方哲學的「道統」為主。Kimmerle 對西方哲學道統的解釋如下:「一貫性質傳統哲學的神話,例如從Thales至Hegel,從Habermas至Rorty,將沒有辦法持續。但是上述的哲學神話到目前為止是成功的。黑格爾後的歐洲或西方哲學在詮釋自己的歷史的時候,慣例性地以一貫性質的方式延長此神話。」11雅斯培另外也透過「軸心時代」(Achnzeit)觀念的哲學歷史反思12,突破了傳統西方哲學一貫性質的思
10 Karl Jaspers, "Welt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 ed. Hans Saner(München:
Piper, 1982), p. 56.
切格瓦拉语录11 Kimmerle, "Interkulturelle Philosophie zur Einführung," p. 158.
12 Karl Jaspers, "Vom Ursprung und Ziel der Geschichte,"(München: Piper, 1983).

本文发布于:2023-05-21 09:28: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7179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哲學   文化   歐洲   歷史   間際   溝通   研究   探究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