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除法的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复习除法的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目标:
1、通过补充不同类型的题目,能对除法这一单元的内容有进一步的、深层次的认识,能解答各种不同除法题目。
2、进一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中,激发学生解题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喜爱数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能根据不同类型题目的特点,正确的解答。
教学难点:对于类似题目,进行必要的比较,学会思考并选择正确的方法进行解答。
对策:通过对题目的分析,渗透分析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明确要求。
这一单元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重要的知识?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数学乐园,在这里有好多问题需要我们解决,你们想去吗?
二、基本练习,掌握技能。
1、连一连。
46÷2 92÷4 39÷3 93÷3
52美学专业÷4 62÷2 69÷3 26÷2
13 23 31
2、估一估,算一算,比一比。
84÷2 84÷3 84÷5 84÷6 84÷8
请你先估计得数是几十多,再算一算。(学生完成在作业纸上,指名板演)
说说这些题目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观察题目,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三、拓展练习,深化知识。
1、第6题。
(1)算一算,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乘积。
(2)你能用这样的规律也出道题吗?(师可以先给出范例)
(3)用这样的规律,你能解答这道题吗?80÷16
2、第7题。
(1)先指名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思路训练。想:要求一共分成多少组,
只要把(总人数 )除以(每组的人数),
(每组的人数)已经知道,(总人数)还不知道,
所以关键先要求出(总人数)。
(3)列式计算:38 + 34 = 72 (人)
72÷6 = 12 (组)
3、你用这样分析问题的方法自己来解决第8题吗?
学生***解决,指名板书,集体讲评。
4、解决问题。
(1)三(1)班有47人,每两人一套桌椅,这个班要多少套桌椅?
余下的1人也要坐一套桌椅,因此,要用商加1。
(2)每本笔记本4元,小明带了50元,最多能买几本?
解答过程中,余下2元不够买一本,不用考虑。
比较这两题的不同点,尤其是在解答过程中,明确一定要符合实际生活。
5、第9题。
学生自己***完成在书上,同桌可以进行讨论,交流,师板书:
(1)全部坐小船: 42÷3 = 14(条) 14×5 = 70(元)
(2)全部坐大船:
42÷4 =10(条)……2(人) 11×6 = 66(元)
(3)10条大船和1条小船: 10×6+ 5 =65(元)
(4)9条大船和2条小船:9×6 + 2×5 = 64(元)
比较哪种租船的方法最合理?
6、机动题。
(1)一本故事书98页,小明打算一周内看完,小明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才能按时看完?
注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一周即7天。
(2)学校体育室有80只篮球。其中塑料篮球72只,牛皮篮球8只,塑料篮球的只数是牛皮篮球的几倍?
要明确80只篮球是多余条件,要有不是所有的条件都需要的意识。
7、思考题。
学生***解决,交流时,说说你是怎么填的?你小朋友打屁股是根据哪个数来推想的?
四、全课总结,反思内化。
今天我们一起复习了第一单元除法的知识,通过复习,你认为哪些地方你学得不错?还有哪些地方你需要向其他同学学习的?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42、43页。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会取商的近似值,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合理的方法取商的.近似值。
3、掌握循环小数的概念,了解小数除法中的规律。并能运用所学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能灵活选择合理的运算方法,运用小数除法及其它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PPT、练习题卡
教学过程:
一、 直接引入课题,宣布本节课的任务。板书课题。
二、 梳理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1、师生共议,回顾单元所学知识。
2、学生课前***整理,完成知识结构框架***,然后小组内交流。
3、小组内交流:
(1)三单元学习了哪些知识?
(2)你认为哪些知识你掌握的比较好?
(3)你还有哪些疑惑?
4、小组汇报展示,全班同学讨论交流。
教师强调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的重要性:便于及时复习,查漏补缺,更全面、系统的掌握所学知识。
4、学生质疑:请同学们仔细想一想,在这些所学的知识里面,你认为自己哪个知识点掌握得比较好?还有哪个知识点不太明白或者说有一些疑惑呢?大声说出来吧,让我们一起探讨。(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教师随机典例悟导……)
读后感模板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带着刚才所提出的问题走进我们的练习大本营吧!
设计意***:
通过学生的系统整理发展学生的归纳与概括能力和交流与配合意识,再通过发出自己的声音师生之间的质疑、解惑过程系统地再现并掌握本单元知识。
三、练习大本营。
(一)计算练习,选择合理灵活的方法。
79.3÷2.6= 2.2÷3= 7÷0.25=
8.1÷1.8= 24.7÷2.5÷0.4= 0.22÷0.6+ 0.2÷0.6=
方法:先让学生***选择题目做,再抽生板演、对正。
设计意***:
让学生自己去选择合适的方法,求出正确的结果。并在讨论中发现合理灵活的方法,发展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的分析能力。
(二)综合练习。
1、选择题。
1)、李阿姨买了14个橘子共重2.1千克,如果买这样的橘子13千克,大约有( )个。
A 200个以上 B不到50个 C80多个
2)、下面的商是3.45的算式是( )。
A 11.04÷32 B 11.04÷3.2 C 110.4÷3.2
学生选择正确答案,并说出思考过程。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计算、估算等。
2、口答:
1)、五一班有16名同学去春游,每5名同学乘一条船,需要几条船?
(16÷5=3条……1人,3+1=4条 采用了进一法)
2)、钢笔2.5元一支,11元最多可以买几支?
(11÷2.5=4支……1元 最多可以买4支 采用了去尾法 )
3)、买3个面包用2元,每个面包多少钱?
(2÷3=0.6666…… 大约是0.67元 采用了四舍五入法 )
3、解决问题:
妈妈让小红去超市买米,某品牌的大米原来的单价是每千克4.8元,妈妈给小红准备好了买30千克的钱。小红来到超市,发现这种大米正在促销,单价为每千克4.5元。这样可以多买多少千克大米?
1、先求出小红准备的钱 4.8※30=144元
2、按照现价可以买多少千克大米 144÷4.5=32千克
3、现在比原来多买的千克数量 32—30=2千克
设计意***:
先让学生读题,弄清已知条件和问题。再通过思考、解答与交流的方式完成;便于培养学生估算、口算、及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呢?
五、拓展练习
6除以7的商的小数点后面第100位上的数字是几?
设计意***: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用循环小数表示商以及其周期性规律的应用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整理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及笔算,进一步掌握算法,理解算理,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灵活选择估算策略解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整理和复习的过程,学会一些简单的整理知识的方法,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提高计算能力,培养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估算意识,形成估算习惯,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整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相关知识,查漏补缺,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教学难点: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提高计算能力,培养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
PPT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一)回顾知识,梳理方法
1.回顾整理,形成知识网络。
今天,我们来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关于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让学生回顾相关知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这些知识整理出来。
教师指导,学生反馈,形成知识网络。
2.梳理计算方法。
①口算方法。
出示:600÷2=240÷8=3000÷5=46÷2=
想一想:口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小结:依照算理,一般可以直接利用乘法口诀算出得数,被除数有几个0,商的末尾就写几个0,但要注意“3000÷5&rdquo治咳川贝枇杷滴丸;这样的特殊情况。
②笔算方法。
出示:笔算下面各题,想一想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应注意什么?
小结: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最高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不够商1就在那一位上商0;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怎样确定你们刚才算的这些题是否正确呢?(验算)
验算的依据是什么呢?(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尝试什么是油性皮肤验算下面两道题,复习除法验算的方法。
③估算方法。
出示:
反馈:
方法一:62×4≈240(个),240<281,不够。
方法二:281÷4≈70(个),70裙子的英语怎么说>62,不够。
讨论:上面的估算,乘法和除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预设:
相同:都是先看成与所给数接近的整百、整十的数再进行计算的。
不同:除法估算时,要注意能够用乘法口诀计算。
设计意***
本环节的设计意在把学生已学过的局部的、分散的、零碎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知识纵横联系,通过学生自己回顾整理、全班交流春天适合吃什么、教师指导梳理等方式,形成知识网络,使之结构化、系统化,实现学生知识结构的重组和优化。
(二)综合练习,提升能力
1.出示教材第110页活动2。
学生***审题完成。
第(1)小题要先估计再计算,除数不变,把被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或几百几十数来口算,从而得到结果;
第(2)小题要注意比较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可以先求出半年的平均水费,再求出每个月的平均水费。
2.出示教材第114页“思考题”。
(1)仔细读题,说一说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预设:3杯水的重量和一个空瓶的重量一共是4b2b平台营销40克,5杯水和一个空瓶的重量一共是600克。
(2)引导学生画***理解题目的意思。
(3)你是怎样依据***意解决问题的?
预设:3杯水连瓶与5杯水连瓶相差2杯水,所以2杯水的重量=600-440=160(克),从而可求出一杯水重160÷2=80(克),再根据任何一个条件即可计算出空瓶重200克。
设计意***
通过以上两个活动,深化学生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和估算等知识的理解,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自由自在的飞翔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布置作业
教材第111页练习二十三的第1、3题和第2题的前四道计算题。
【设计意***】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在巩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及时查漏补缺,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整理和复习,你有什么收获?你会给自己一个怎样的评价?
设计意***
对整节课的复习进行反思,畅谈收获的同时回顾反思学习方法,进行自我评价,养成回顾和反思的良好习惯,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本文发布于:2023-05-14 22:27: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7172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