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班节奏游戏音乐教案(十三篇)

更新时间:2023-05-21 01:43:00 阅读: 评论:0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大班节奏游戏音乐教案篇一

设计意图

孩子们非常喜欢玩节奏游戏,但在游戏中他们往往对乐器更感兴趣,一拿乐器就不停地敲.不关注其中的节奏和规则,随意性比较大,于是我设计了集体活动“小鼓响咚咚”。活动中,我选择孩子喜欢的腰鼓,通过“看指挥演奏”“变换纸杯位置创编节奏演奏”“看节奏图谱综合性演奏”三个层次的游戏,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关注节奏活动的指挥,探索节奏里的秘密,体验节奏活动的乐趣。

活动目标

1.看指挥用腰鼓演奏,表现开始、停止、渐强和渐弱。

2.通过纸杯游戏创编多种节奏型,并学习看图谱演奏。

3.积极参与,体验节奏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腰鼓人手一个,红色和白色的纸杯各6个,节奏图一幅,音乐《拥军花鼓》《跟我做操》。

经验准备:幼儿熟悉音乐《跟我做操》《拥军花鼓》,有敲腰鼓的经验。

活动过程

热身游戏:跟我作操

教师和幼儿一起随着《跟我做操》的音乐一边表演一边进入活动室。在其中的间奏部分,带领幼儿玩节奏回声游戏。

(评:《跟我做操》的间奏很有特点,是互相呼应的一对乐句,并随着段落的增加而依次累加,是进行节奏练习的好音乐。教师在开场带领幼儿玩此游戏,既活跃了气氛,又有针对性地练习了各种节奏型,为后面节奏活动的创编做了经验准备。)

游戏:开始和停止

1.感受指挥的作用。

师: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腰鼓)喜欢敲腰鼓吗?那我们一起来敲一敲。(全体幼儿自由敲腰鼓)听上去感觉怎么样?(太吵了)那怎样就 不吵了呢?对,敲腰鼓时我们要看指挥。

2.学习指挥——停止。

教师做停止的动作:双手往前平推。

师:猜一猜,这个动作是什么意思?当你们看到这个动作时,应该怎样?(停止演奏)

3.学习指挥——开始。

教师做开始的动作:双手打开。

师:看到这个动作应该怎么做?(开始演奏)

教师指挥开始和停止,幼儿看指挥演奏腰鼓。

4.幼儿学做小专指挥。

师:谁愿意像老师这样来指挥大家?

鼓励幼儿上台学做小指挥。

(评:从一段嘈杂的腰鼓声中,孩子们感受到指挥的重要性。教师顺势做出两个意图很明确的指挥动作——开始和停止,没有直接教给幼儿,而是鼓励幼儿看动作猜想,然后再鼓励幼儿上台尝试指挥,巧妙地让孩子自主学会了这两个基本的指挥动作。)

游戏:渐强渐弱

师:现在如果我这样做(双手合拢,慢慢打开,再慢慢合拢),想一想,应该怎么演奏?(声音要渐强、渐弱)

幼儿看老师指挥,用腰鼓演奏,表现渐强、渐弱、停止。

幼儿上台做小指挥,指挥大家演奏。

(评:学习渐强渐弱的指挥时,由于幼儿指挥过开始和停止,有了一定的经验,掌握起来就容易了许多。因此,教师便引导孩子关注自己演奏的声音,要随指挥演奏出强和弱来,丰富了幼儿的演奏技巧。)

创造性节奏游戏:快乐的纸杯

1.演奏只有一个休止符的节奏。

出示4个纸杯(3个红色1个白色)。

师:这儿有几个纸杯?这四个纸杯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三个红色,一个白色)秘密就藏在这里噢,当我指到红色的纸杯。你们就拍手,指到白色的纸杯就停止。

教师指挥,幼儿用手拍打节奏:xoxxl

教师交换白纸杯的位置,幼儿看纸杯用腰鼓演奏:xxoxi

请幼儿换白纸杯的位置,大家一起用腰鼓把其中的节奏敲出来。

2.演奏有两个休止符的节奏。

师:还是难不倒你们,我来加大一点难度,再增加一个白色的杯子,这个节奏你们会不会?

幼儿用腰鼓演奏:oxoxi

师:还有谁能变出更难的节奏型?

鼓励幼儿变化白纸杯的位置,大家一起演奏。

3.演奏两组不同的节奏。

师:假如我再增添4个纸杯,把这组节奏变长,你们还会敲吗?

教师再出示4个纸杯(3个红色1个白色),鼓励幼儿敲出其中的节奏:xoxxlxooxl

(评:这个环节设计非常巧妙,鼓励幼儿自由摆放不同颜色的纸杯。创编出不同的节奏,再引导幼儿用腰鼓演奏出来,变化很多,有效且充满趣味。)

节奏活动:拥军花鼓

出示音乐《拥军花鼓》节奏图。

师:小朋友,这幅节奏图里,有什么地方看不懂吗?(幼儿提出问题后,鼓励其他幼儿帮助解答。重点理解两个波浪线表示渐强渐弱)

师:这里面藏着哪些节奏呢?假如用腰鼓,可以怎么敲?先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幼儿自由交流。

集体交流,幼儿尝试敲打出图谱中的节奏。

教师引导幼儿看图谱完整演奏。

第一遍演奏后交流:有哪些地方需要修改?

第二遍演奏后交流: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表演,好吧?

第三遍演奏后交流:演奏时除了敲鼓面,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可以敲鼓身)什么地方敲鼓身呢?(在白纸杯休止的地方……)

根据幼儿的建议,采用相应的演奏方式,进行集体演奏,体验合作演奏的乐趣。

(评:这个环节,是一个总结提升,节奏图设计巧妙,幼儿前面所练习的指挥、声音的强弱以及各种节奏型在这里得到综合运用,最后《拥军花鼓》的配乐演奏,将整个活动推向高潮,幼儿在自主的演奏活动中充分享受到节奏活动的奇妙和乐趣。)

编辑:cicy

大班节奏游戏音乐教案篇二

幼儿园大班艺术活动:秘密花园

设计意图:

为了让小朋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好玩的吹画,开发幼儿的动手操作和创造能力,而且小朋友对于泡泡更是一种喜爱,所以设计了这一教案。

活动目标:

1、运用绘画工具和材料表现不同的效果

2、能有目的地安排画面,大胆创作

3、体验绘画画面美和乐趣活动重点:让幼儿认识吹的动作并且学习什么叫做吹画活动难点:幼儿自由创作吹画,并自由添加外在的东西活动准备:

水彩纸、水粉颜料、吸管、花、纸巾活动过程:

出示盒子问:这是什么?今天老师想讲一个关于秘密花园里的故事,你们认为花园会有些什么东西?(出示花朵)故事导入: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老爷爷无意中发现了很多宝物,可是他不知道要把这些宝物藏到哪里去。有一天,老爷爷发现了一个秘密花园,花园里开满了各种各样的花,美丽极了。于是老爷爷就把宝物放到宝箱里藏到了秘密花园里去并留下了提示。小朋友们想知道秘密花园里到底藏了些什么宝物吗?好,今天老师根据老爷爷的提示把宝物给挖出来,看一下秘密花园里都藏了些什么宝物。

(1)出示宝箱,逐一展示宝物(素描纸、水粉颜料)提问:这是什么?这是什么颜色?

(2)出示纸巾(3)提问:小朋友们,这是什么?有什么办法可以不用手去让它动起来?(引出吹动)(3)出示吸管提问:吸管除了可以吸东西,它还有什么作用?(吸管还可以用来吹动纸巾,还可以吹出我们的秘密花园)教师示范:

用吸管吹泡泡、印花(看老师是怎么用吸管来吹出我的秘密花园的)讲清楚规则,只能用口吹,不可以用嘴巴吸请幼儿展示我把花发到第一位小朋友的手上,然后,当老师敲动手中的棍子的时候,小朋友就要不断地一个个传下去,当我停止敲动时,小朋友也要停下来,如果谁把花弄掉地了,就先不让他参加(拿到的小朋友展示)幼儿自由作画:老师巡查指导教师展示吹树杆:

来,小朋友看老师,只要把颜料轻轻倒在画上,用嘴巴轻轻一吹,树干就出来啦!

幼儿自由吹幼儿可自由增添外在的东西活动延伸:

请幼儿说说你的秘密花园是怎么样的,有什么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大班节奏游戏音乐教案篇三

活动目标:

1、探索用吹画的方式大胆的表现颜色夸张和飞起来的发型,初步掌握吸管吹画的技巧。

2、感受吹画中颜料流动、交融产生的乐趣与美感。

活动重难点:

重点:掌握吸管吹画的技巧。

难点:用吹画的方式大胆表现颜色和飞起来的发型。

活动准备:ppt课件、素描纸、水彩颜料、调色盘、马克笔、吸管、毛巾。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ppt呈现图片,提问:从图片上你看到了什么?他们的头发怎么了?

2、想一想怎样让你的头发也飞起来?

二、基本环节。

1、尝试让自己的头发飞起来。相邻的小朋友相互观察,感知头发飞起来的形态。(通过吹、扇、拉等方式让头发飞起来)

2、吹画过程展示。

(1)今天周老师带给大家用吸管吹画的方法让小人的头发飞起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吸管是如何让小人的头发飞起来的。

(2)材料展示。

一起来看一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哪些材料

(3)步骤详解,教师操作演示。

第一步,用马克笔在纸中间的位置画出小人的脸部轮廓(尽量画的大一些)再简单的画出身体。

第二步,用吸管吸取自己喜欢的颜料,拿平避免颜料倒流。

注意:在吹的时候吸管的一端对着颜料下方,一端含在嘴里,将吸管倾斜往上吹,直到颜料全部散开。

从左往右蘸取自己喜欢的颜料往上吹出头发,这样上边的头发就吹好了。

第三步,用马克笔给小人加上简单的装饰,让画面更加丰满漂亮一些。

三、操作环节

分发材料,四人一组,共用一份颜料,强调规则,幼儿开始自由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注意个别幼儿在吹话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方法,避免颜料污染画面。

五、活动延伸。

现在请你们带着你们的小人到外边去给它飞起来的头发晒晒太阳,补充营养吧。

大班节奏游戏音乐教案篇四

活动背景:

周末在家看了一个综艺节目是《爸爸回来啦》,看到节目里李小鹏和女儿奥利给鹅蛋做彩绘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妈妈,彩绘出来非常好看,我想我们学校每周孩子们加餐还有午饭的时候都有鸡蛋,那些蛋壳就直接扔掉了多可惜,如果利用废弃蛋壳给幼儿上一节美术活动课不是很好吗。《纲要》中美术内容和要求就有一条是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蛋壳是我们身边天天可见的东西,是我们生活中所丢弃的废弃物,幼儿对此非常熟悉,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做出漂亮的蛋壳彩绘,知道蛋壳可变废为宝,这也可以对幼儿起到很好的环保教育作用。

一、活动目标:

1、学习彩绘鸡蛋的方法,引导幼儿设计制作自己独特的彩绘蛋壳作品,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和颜色设计搭配能力。

3、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体验能够利用生活中废旧材料变废为宝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整个鸡蛋壳若干、彩笔、剪刀、双面胶、各色卡纸。

3、教师自制彩绘蛋壳和大礼物箱子。

三、活动过程:

活动一:蛋壳的由来。

1、观看课件。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来了一位好朋友,你想看看它是谁吗?(播放课件可爱的小鸡画面)

提问:刚才你们看到的是老师请来的哪一个好朋友?那你知道它是出生的时候是从哪里出来的吗?

2、继续引入。

师:你们看小鸡宝宝手里拿的是什么东西?(播放小鸡手捧一个礼物盒子图片,让幼儿观看课件并猜想能是什么礼物呢。)

通过课件导入,激发幼儿兴趣,并且自然引出蛋壳。

活动二:参观彩绘蛋壳作品。

1、呈现大礼物盒。

师:你们看老师去了小鸡宝宝家把他们做的礼物都装到这个大礼物盒里,特地拿来给你们看看好不好。

2、幼儿参观彩绘蛋壳。

师:那老师把大的礼物盒打开拿出小礼物,给你们看看鸡宝宝给妈妈做的礼物。(便于幼儿观看,把彩绘蛋壳放在前面一个高的桌子,让幼儿围着桌子自由观看。在幼儿观看的过程让幼儿想想这是什么做出来的,怎样做的。)

3、观看感想。

师:你们现在都看到了鸡宝宝给妈妈做的礼物,你们觉得漂亮吗?你们看出来礼物是什么做的吗?

《纲要》指出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所以彩绘蛋壳采用故事礼物引入能给他们创造自由表达和表现机会。

总结:彩绘,直接用色彩在蛋壳表面画上美丽的图案

活动三:彩绘蛋壳。

师:小朋友们看完小鸡宝宝做给妈妈的礼物,漂不漂亮,那你们想不想给妈妈做一个这样的礼物,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老师已经给你们提供彩笔,和蛋壳,我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自己对颜色喜好给蛋壳涂上你喜欢的图形和颜色好吗?老师在这边用卡纸帮你们做展示台,来展示你们的作品好吗?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能充分发挥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四:作品展示与评价。

师:我们小朋友都做好了自己的作品,我们把礼物放到展示台让大家一起观赏。

师:我想问大家,你们喜欢哪一个小朋友作品为什么?

师:我想请小朋友来说一说你彩绘蛋壳内容有什么意义。你为什么要把它彩绘成这样?(通过自己动手彩绘蛋壳,不仅培养他们动手和欣赏能力,让他们在劳动合作中体验为妈妈做礼物的快乐。)

师:那老师也把你们的礼物放大大礼物盒里,放学的时候把你的礼物带回家送给妈妈好不好,你还可以回家教爸爸妈妈他们一起做。

活动五:活动延伸。

拓展幼儿进行废旧材料利用的生活知识,并日后开展亲子废旧材料利用比赛活动。

四、活动反思:

《彩绘蛋壳》这节美术活动以鸡宝宝给妈妈做的礼物贯穿整个活动,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不仅让他们体验变废为宝的快乐,而且充分发挥他们想象力,创造力和激发他们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让他们分享自己创造的快乐。整个活动中幼儿参与积极性很高,而且做的作品也非常好看,整体效果不错。

大班节奏游戏音乐教案篇五

活动生成

我所在幼儿园实施的“渗透式领域课程”中,美术教育教学内容里,名画欣赏占有很重要的比例,《盲女》就是其中的欣赏内容之一。此画是英国画家约翰·埃弗雷特·密莱(1829—1896)所作。这是一幅表现乡村现实生活的油画。密莱运用古典画法,一丝不苟地刻画出一对流浪儿在雨过天晴后的神态:盲女聆听着小伙伴对大自然的描述。我所带班级中的孩子,以前美术活动中名画欣赏接触不多,而且作为老师的我,这方面的知识也有限。名画欣赏应该从哪一点入手?如何让幼儿感受名画的独特魅力?目标又怎样定位及落实?这些都是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我们希望借此次欣赏活动,探讨如何引导孩子欣赏名画?达到怎样的教学目的?并希望通过这样的探讨活动,提升孩子和老师对名画的鉴赏能力,帮助孩子和老师提高审美能力。

活动目标

1.欣赏名画《盲女》,领会画面中所呈现的自然风光之美,体验盲女用心去感受的沉静的自然之美。

2.在由音乐与环境烘托出的艺术氛围中用心去想象、感受作品的经历与人物的{情感。

3.能对盲女的境遇产生同情,愿意给予生活中的盲人关心与帮助。

活动准备

1.柔美的音乐一段——班得瑞的《迷雾森林》,眼罩人手一份。

2.操作纸,各色彩纸,剪刀,胶水。

3.教学图片:《盲女》

4.幼儿戴着眼罩做一些日常活动,感受盲人的生活。

活动过程

一、幼儿用眼罩蒙住眼睛,体验黑暗中的感受。

师:眼睛看不见,会有什么不方便?心里是什么样的感觉?

放班得瑞的音乐《迷雾森林》。幼儿听音乐,用心感受大自然发出的美妙声音,体验只用耳朵去聆听的那一份宁静。

师:你听到了什么?这音乐带你到一个什么地方?

(分析:让幼儿亲自体验看不见感受,用心体验音乐所表现的内容,带幼儿进入浓浓的艺术氛固之中。)

二、出示《盲女》图,师幼一起欣赏。

1.启发幼儿观察画面。

师:你看到了什么?地上有什么?远处有什么?你还看到了什么?

2.与幼儿讨论画面中人物的关系。

师:画面上的人是谁?她们两个坐在这里干什么?他们为什么来到这里?

3.帮助幼儿观察人物的表情,用心体验盲女的感受。

师:看看她们的眼睛有什么不一样呢?盲人姐姐能感受到周围美丽的景色吗?从哪里看出来的?你对这幅画有什么感受?

4.与幼儿一起感受整幅画面的色彩给人带来的视觉感受。

师:请你告诉盲人姐姐,在她的周围都有哪些美丽的景色?是什么颜色的?

5.鼓励幼儿给画面起名字。

师:你喜欢这幅画面吗?请你为它个名字。

(老师和幼儿一起观察画面内容,体会画面所表达的意境,理解画面所反映的内涵。老师和孩子一样是观察者、聆听者、学习者,共同理解和体验画面带给人的心灵感受。通过给画取名字,促使孩子对整幅画面有个全面的概括,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三、引导幼儿用心去想象、感受作品的意境与人物的情感。

1.师:请你来学学画面上的盲人姐姐,用耳朵聆听大自然发出的声音,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2.请幼儿带上眼罩,听着音乐,静静地听老师讲述画面中美丽的自然风光,感受作品的意境和人物感情。

师:亲爱的盲姑娘,轻轻地来到这里,用你的手去摸一摸,你感觉到柔软的小草了吗?用你的鼻子去闻一闻,你闻到清新的空气了吗?你闻到花香了吗?用你的耳朵去听一听,你听到小鸟的歌唱了吗?你听到牛羊在草地上奔跑的声音了吗?你听到……还有,我要告诉你,天空很蓝,蓝蓝的.天空下还有一道明亮耀眼的彩虹,柔嫩湿润的青草在微风吹动下闪着灿烂的阳光,盲姑娘仰起的脸上发出红润的光,她是那样的平静,……(老师可以根据当时幼儿的回答自由创编)。

(分析:让幼儿学做盲人姐姐听老师的描述,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画面的内涵,对画面有一个整体的理解,充分感受画面的优美意境。天籁般的音乐、轻柔的语调、优美的词语表达、浓浓的艺术氛围……这些对孩子和老师无疑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四、创设游戏《穿过树林》,激发幼儿给予“盲人”帮助和关心的愿望。

1.师幼商量创设树林场景(用小椅子摆成树木丛林)。

2.幼儿自由两两结伴,帮助“盲人”同伴穿过树林。

3.自由结伴的幼儿交换角色各穿过树林一次。

4、游戏过程中,音乐始终围绕画面呈现,老师去聆听孩子在帮助“盲人”穿过森林时低声的提示语。(例如:“小心。这里有小河!”“注意,别踩着小花!”等等。)

(分析:游戏是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永远不变的主旋律,更是孩子喜爱的学习形式。美术欣赏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孩子对艺术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但这次活动,通过对名画的理解和欣赏,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孩子关心、爱护、帮助残疾人的美好情感。活动中的“穿过树林”游戏,从画面走向“生活”,从抽象到具体,又以孩子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出现,使幼儿知道生活中应该主动关心盲人,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延伸

1.鼓励幼儿自由选择操作材料,用心去创作一幅自然美景。

2.在晴朗的日子里组织幼儿去安静又美丽的自然界中写生。

活动后反思

可取之处

1.精心选择的乐曲增加了本次欣赏活动的艺术氛围。

我精心选择了班得瑞优美宁静的乐曲《迷雾森林》。一开始,孩子们蒙着眼睛,轻柔优美的音乐似乎把他们带入了神秘的森林里,那里有花有草,有潺潺流水,有唧唧鸟鸣,孩子们只用耳朵去静静倾听,细细感受。这样的艺术氛围,为第二步骤的名画欣赏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在活动的主要部分——欣赏部分和活动的结束部分——游戏部分,这段优美纯静的音乐都烘托出一个浓浓的艺术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孩子们的想象似一只只随风起舞的风筝,自由飞舞,充分体会、理解、感受这幅名画。

2.游戏在欣赏活动中灵活运用。

整个活动,有幼儿蒙眼睛的体验,有开放式地探讨画面,有梦幻般的叙述,有

体验盲人活动的游戏……游戏在活动中的灵活运用,使得感受作品变为真实的生活

体验,跳出了单纯为了欣赏而欣赏的模式。

不足之处

1.作为艺术活动,太注重了艺术氛围的创设,而忽略了对孩子语言的引导。孩子由于年龄小,语言不连贯,常使用单个的词,或者非常简短的句子。在孩子欣赏、叙述画面的时候,注重了使用优美的词句,忽略了语言表达的完整性,这是要特别改进的地方。应该将语言和其他各领域目标恰当地渗透进来。

2.在本次教学活动中对游戏这一教学手段的运用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例如,画家突出的是姐妹俩的流浪生活和周围美丽景色的对比,突出盲女向往光明的平和心态,让人们对盲姑娘产生深切的同情。但在活动过程中,有些孩子似乎觉得蒙着眼睛做盲人很好玩,带着好玩的心态去体验,没有真正感受到盲人的无奈心情。这是本次活动的遗憾之处。

大班节奏游戏音乐教案篇六

设计意图:

临近感恩节,迎合我园感恩父母的主题活动,以此为契机,老师分步骤操作与讲解,教会孩子用卡纸制作立体火鸡贺卡,并把贺卡送给自己要感恩的人。

所以在感恩节前夕设计了《火鸡贺卡的制作》创意活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运用简单的方法进行贺卡制作,在贺卡上表达自己的对色色妈妈的爱意和感谢。

2、通过本次的活动,培养幼儿从小就要有一颗感思的心,要一直心存感谢。

活动准备:

彩色有花纹和无花纹卡纸、白色卡纸、胶水、水彩笔、剪刀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首先做好的火鸡贺卡,引导幼儿观察。

小朋友们,再过几天就是感恩节了,我们和其他的小伙伴都开开心心、友相亲相爱的坐在一起,就像是一个幸福的大家庭。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款好看的贺卡,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

2、老师引导幼儿实践、

(1)老师引导幼儿认识所用材料,提醒幼儿用剪刀时要注意安全。

(2)老师按步骤操作,幼儿与老师同进行,老师边操作边提醒。

①拿出彩色有花纹的卡制作底板。

②将红色、橘色、黄色卡纸剪成长条。

③把纸条对握按弧形分三层粘贴在有花纹的卡纸上。

④用褐色彩笔在白纸上画火鸡身体并涂色。

⑤把火鸡身体粘贴在最中间,漂亮的火鸡贺卡就完成了。

(3)集体展示。

小结

自己制作的火鸡贺卡是满载着祝福和感恩的,我们回家之后要把这份特殊的礼物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给我们的爱是无私无止境的,我们也要心怀感恩和感谢,用更多的爱去爱他们……

活动反思

小时候听老师说:“多动手则心灵手巧”,这话一点都不错。多动手可以直接促进视觉、触觉、动觉及感知觉的发展和相互间的协调。能有效促进幼儿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开发右脑智力潜能,促进左右脑均衡发展。通过一年多的手工活动教学实践让我更进一步的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小班幼儿刚开始学习粘、折、剪、画时,难免做得不好或不完善,到了中、大班孩子的能力就会有所提高。在活动中老师的讲解和引导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给幼儿讲解语言描述要准确,简短,易于幼儿理解。而更重要的是应给幼儿充足的时间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不能因为他们慢帮做或替做。最好从一开始就教会幼儿正确的操作方法,让幼儿自己动手,不管做的好否,只要动手做了就是好的。及时给予适当的鼓励。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力争做到选材合理、准备充分、明确目标。认真做好讲解和耐心指导工作,给孩子们适当的帮助和引导。多让孩子自己动手。尽量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快乐的同时动手操作能力能得到锻炼和提高,让一双双小手变得灵巧起来。

大班节奏游戏音乐教案篇七

活动目标

1、欣赏中国和外国有特色的建筑,感受中外建筑风格的不同特点。

2、对各种经典的建筑感兴趣,并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教师提前阅读中外建筑的相关资料,便于及时引导与梳理。

2、课件准备:“中国建筑”组图;“中国建筑局部”组图;“外国建筑”组图。

3、材料准备:画笔、画纸。

活动过程

一、讨论关于“建筑”的话题,激发活动兴趣。

——除了我们平时住的房子,你还见过什么特别的建筑吗?

——那些建筑有名字吗?

——有些什么地方让你印象深刻?

二、出示组图“中国建筑”,引导幼儿欣赏中式建筑的风格。

——你知道这些建筑物的名字吗?

——它们给你什么感觉?

小结:这些都是中国建筑,它们的名字叫布达拉宫、故宫、天安门和天坛,这些建筑都非常古朴、宏伟、有气势。

三、出示组图“中国建筑局部”,通俗介绍中式建筑的特点,带领幼儿感受中式建筑的美。

——中式建筑的屋檐是什么材质?什么造型?(木质、反翘)

——中式建筑大多是什么色彩?(古朴或吉祥色彩)

——中式建筑多以什么为装饰图案?(龙、凤、狮等)

四、出示组图“外国建筑”,引导幼儿欣赏外国建筑的风格特点。

——这些建筑和前面的给你什么不一样的感觉?

——你觉得它们漂亮吗?

小结:中式建筑多以木瓦为主材,外国建筑多以砖石为主材;中式古建筑楼层大多不高,外国建筑喜欢“顶天立地”,所以大多都很高。虽然中国古代建筑和外国建筑风格不一样,但都很漂亮。

五、讨论交流,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你最喜欢哪座建筑呢?

——你喜欢它的什么地方?

小结:每个人的审美不一样,所以喜欢的建筑物也不一样。

六、发放绘画材料,鼓励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建筑物。

——你还记得你喜欢的建筑吗?

——试着把它画出来吧!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语言区,投放中外建筑的照片,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中外建筑的风格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附【小知识】

中国建筑特点

中国建筑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最精彩、最直观的传承载体和表现形式。主要有四大特点:

(1)大气:体现在大门、大窗、大进深、大屋檐,给人以舒展的感觉。大屋檐下形成的半封闭的空间,既遮阳避雨,起庇护作用,又视野开阔,直通大自然。大气,最充分地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天人合一”的思想。

(2)生气:体现在四角飞檐翘起,扑朔欲飞,让建筑物(包括塔、楼)的沉重感显得轻松,凝固中体现灵动。

(3)富丽:体现在琉璃材料的使用上。它寿命长,颜色鲜艳,在阳光下耀眼夺目,在各种环境中显得富丽堂皇。

(4)重山林风水:有山,易取其势,视野开阔,排水顺畅;有林,易取其物,苍柴丰盛,鸟鸣果香;有风,易得其动,空气清新,消暑灭病;有水,易得其利,鱼虾戏跃,鹅鸭成群。故此,若靠山面水,侧有良田沃土,阳光充沛,兼有舟楫之便,当然是公认的宜于人类生存的最佳选址。

中外建筑的不同

1、建筑材料的不同

外国建筑基本上都是以砖石为主要建筑材料来营造的,属于砖石结构系统。诸如埃及的字塔,古希腊的神庙,古罗马的斗兽场、输水道,中世纪欧洲的教堂……无一不是用石材,无一不是这部“石头史书”中留下的历史见证。而中国建筑是以木材来做房屋的主要构架,属于木结构系统,因而被誉为“木头的史书”。

2、建筑空间的布局不同

中国建筑是封闭的群体的空间格局,在地面平面铺开,类似于“四合院”模式。例如:北京明清宫殿、明十三陵、曲阜孔庙…与中国相反,西方建筑是开放的单体的空间格局,偏向高空发展。

3、建筑的发展不同

中国的建筑形式和所用的材料30不变。与中国不同,西方建筑经常求变,其结构演得比较急剧。从古希腊古典柱式到古罗马的拱券、穹隆顶技术,从哥特建筑的尖劵、十字拱和飞扶壁技术到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罗马圣彼得大教堂,无论从形象、装怖和空间布局,都发生了很大変化。这反映了西方人敢于独辟蹊径、勇于创新的精神。

4、建筑价值的不同

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不靠计算,不靠定量分析,不用形式逻辑的方法构思、而是靠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言传手教,靠实践,靠经验。外国建筑美的构形意识其实就是几何形体,“适用、坚固、美观”这一经典的建筑三要素观点,被后人奉为圭臬,世代相传。

大班节奏游戏音乐教案篇八

活动目标:

1、欣赏并讲述大公鸡的外形、色彩和各种不同的姿态,感受神态各异的造型变化所带来的美的享受。

2、大胆表现大公鸡的生动造型,在教师的提示下能较为熟练地运用转版、制版和拓印的方法进行创作。

3、能与同伴合作共用操作材料,保持共用材料的干净和整齐。

活动准备:

1、课件:各种大公鸡的图片或欣赏资料。

2、白板纸两张,复写纸,笔,油墨,胶滚,宣纸等。

活动过程:

◎第一步:创作并转版

1、回忆并讲述自己看过的大公鸡的造型、色彩。

教师:你见过的大公鸡是什么样的?有哪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又是什么样的?

2、欣赏各种动态的大公鸡形象,发现变化规律。

(l)教师:你喜欢哪一只大公鸡?它是什么样的?它在干什么?做了什么样的动作? (用动作模仿)

(2)教师:观察一下大公鸡动态的变化主要与哪一部分有关。

(3)演示身体和头部的位置变化,了解动态的表现方法。

3、幼儿创作并进行转版。

4、作品评价。

互相交流、评价,积累有益的经验。

◎第二步:制版

1、观察自己设计的丽稿,讨论制作方法。

(l)教师:你觉得应该怎么设计公鸡?鸡冠、眼睛、肉垂……怎么做? (剪灰版、贴白版)

(2)教师:怎么做才能不遗漏? (从上到下有序剪,剪一块贴一块)尾巳怎么剪?怎么贴?(间隔法或三层拼贴)翅膀怎么剪?怎么贴?

2、幼儿进行制作活动。

(l)提醒幼儿有序地制作。

(2)连续纹样用间隔的方法拼贴,第三层作为背景存在,将主体做好后贴在背景上。

3、集体欣赏、交流、评价幼儿作品。

幼儿相互欣赏作品,交流制作的独特之处以及创作中遇到的问题。

◎第三步:拓印

1、欣赏、评价幼儿的上次作品,表扬有进步的幼儿。

教师:你是怎么印的?你能做给大家看看吗?怎样保持画面的干净?

2、指导幼儿进行小组拓印活动。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 学习一些有关公鸡的歌曲和舞蹈,领会公鸡傲然挺立的神气。

☆家园共育 扮演“鸡宝宝的一家”进行表演活动。

大班节奏游戏音乐教案篇九

以下是我们设计酌三次艺术创想活动,每次活动孩子们总是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创想”——这一艺术灵魂赋予了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一种强大酌生命力,同时也让我们真实地感受到——“孩子就是天生酌艺术家”!

(一)圆物造型

◎活动目标:

1、初步开展圆形物体的联想活动,尝试用各种圆形物体来进行艺术造型活动。

2、建立合作小组,大胆尝试合作造型。

◎活动准备:

1、在活动场地上摆放各种大的圆形物体(蛋糕盒盖、塑料盘、塑料圈等)。

2、各种辅助材料(吸管、塑料夹、卷纸筒等)、背景音乐、小红旗、照相机、投影屏幕、电脑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时间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活动室内的各种圆形物品。

2、教师变魔术。

教师随手取一个圆形物品:“这是什么?”一边和幼儿聊天,一边快速做出简单的人头造型。“看!这到底是什么呢?”

3、引发创作

师:“还可以用这个变成什么呢?”‘想不想试一试?”(出示小红旗鼓励幼儿大胆创新)

二、创意时间

1、个体创意。

1)自由创意

师:”请每人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大的圆形物体,想一想可以把它变成什么?然后选择合适的材料完成它。”(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2命题创意

师:“大家做得很棒!有娃娃,有小鸟,还有太阳。现在老师给你们出一个题目,看看谁做得又快又好!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动物吧!”

2、小组创意。

1)建立合作小组

师:“大家喜欢合作吗?我们来成立合作小组吧!”(幼儿自由组合成合作小组)

师:‘你们的小组叫什么名字呢?”(幼儿商讨小组的名称)

2)小组操作

教师鼓励幼儿一起商量创作内容,一起选择合适的材料,一起大胆创新。

三、欣赏时间

(舒缓的音乐)教师与幼儿一起做身体的放松活动,围坐在屏幕前,鼓励幼儿相互观摩和学习好的创意,激发幼儿再次活动的兴趣。

(二)纸盒猜想

活动目标:

1、在圆物造型的基础上学习运用纸盒与圆形物体拼接联想与造型。

2、巩固合作意识和合作常规,体验艺术创作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各种大小纸盒,各种圆形物体及辅助材料(吸管、塑料夹等),四面小红旗,背景音乐,四个小组的标记牌。

2、活动场地上事先摆好四个大的纸盒连接造型——长条形、半圆弧形、金字塔形、长方形。

活动过程:

一、导入时间

1、教师引导幼儿先观察辅助材料区。

师:“还记得我们上次玩过的东西吗?都有些什么?”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地上的纸盒连接造型,并引发幼儿的猜想。

二、创意时间

1、合作创意。

1)商讨时间

师:“还记得我们上次玩的时候分成了几个小组?和谁一组?还记得自己是哪个组的吗?”(教师出示小组标记牌,并将标记牌放在一个纸盒的造型区)

师:“请大家先分组讨论一下,把地上的圆形变成什么?怎么变?”

2)操作时间

教师鼓励幼儿在商讨的基础上,团结互助,共同完成作品,引导幼儿多观察材料和选用合适的材料。

3)欣赏时间

(舒缓的音乐)教师引导幼儿集中做放松动作,师生共同欣赏、对话。

教师表扬和鼓励幼儿良好的创意和合作的精神。

2、自由创意。

(三)百变衣

活动目标:

1、继续学习借物想象,并尝试将各种衣物变形来进行艺术造型活动。

2、体验合作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各种成人长袖上衣及帽子、围巾等堆放在场地的中央。

2、各种辅助材料(如纸盘、瓶盖、吸管、废旧纸盒、卷纸筒等),大窗帘两三块,小组标记牌(放在四个讨论区),背景音乐,照相机、电脑、投影屏幕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时间

(教师将需要展示的衣物及辅助材料穿戴在自己的身上)

(教师带领幼儿来到衣物小山前)

师:“看!今天我们玩什么?”

师:“这些都是我们爸爸妈妈的衣服,衣服可以变成什么呢?老师这里也有件漂亮的衣服,看看我把它变成了什么?”

(教师为幼儿展示两种简单的衣物造型,如蜗牛、小姑娘的脸等。)

师:“衣服还可以变成什么呢?想不想自己试试看?”

二、创意时间

1、个体创意。

师:“请每个小朋友先选一件喜欢的衣服,在地上摆摆看,像什么?然后再用一些材料完成它。”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创新。)(激烈的背景音乐)

2、小组创意。

师:“你们真棒!我非常喜欢你们做的‘花朵’‘小鸟’‘房子’!现在想不想合作一下?”

师:“请大家按照小组在标记牌前集中,先讨论一下打算做什么?用什么材料?然后合作创意。”

三、欣赏时间

(舒缓的背景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围坐在屏幕前,做一些放松的身体动作。)

师:“刚才老师帮大家把漂亮的作品拍了照,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四、集体创想

师:“太棒了!大家想不想再来一次?这次有些不一样,请大家先把材料赶快收回原位,然后到我身边来,看看哪组收得又快又整齐!”

(幼儿收拾操作材料归位)

师:“这次我们要更多的人,更多的力量,想不想四个小组团结起来做一个超大的创想?”

(教师出示大窗帘,随意摆放出“山”的造型。)

师:“这像什么?我们可以为这座大山再做什么呢?”(启发幼儿创想不同的创作内容)(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并了解不同的创意。)

大班节奏游戏音乐教案篇十

幼儿园大班音乐节奏教学:猫和老鼠

设计意图:

动画片《猫与老鼠》是幼儿喜闻乐见的经典动画片之一,其中猫与老鼠生动有趣的艺术形象,扣人心弦的情节常常逗得孩子们开怀大笑。该片的对话少,贯穿始终的是形象的音响效果和丰富的动作节奏,是综合艺术的典型。本次活动,我取了该片中的一个情节片段,表现的是老鼠乘猫睡觉时蹑手蹑脚出洞偷食,猫发现后奋起追捉的生动情节,简短的画面情节却蕴涵了变化丰富的动作节奏。活动中,我以这一系列情节为线索,引导幼儿通过看、想、说、做等方式多通道参与对画面的感知,尝试创编与画面情节相匹配的节奏型,探索相应的配器方案为动画片配音,让幼儿在综合性的艺术活动中发展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体验创造性艺术活动的快乐。

活动目标:

1、理解消音动态画面内容,感知片中猫和老鼠在不同情节中的动作节奏。

2、尝试根据猫和老鼠的`角色特征和情节变化创编相应的节奏型,探索配器方案,为消音动画片配音。

3、乐于参与配器活动,能与同伴合作创编并分享,体验创造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剪辑vcd《猫和老鼠》片段并制作成课件;各种打击乐器及其标记、节奏拼板及节奏符号等。

2、经验准备:认识全音符、二分、四分、八分等几种常见节奏符号及简单的编节奏常识,有初步的配器经验。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欣赏消音动画片《猫和老鼠》,感知理解动态画面主要内容。

提问:动画片中有谁?它们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

二、讨论猫和老鼠不同的角色特征,鼓励幼儿根据它们不同的特征自主探索配器方案。

1、出示猫和老鼠的定格画面,启发探索:

试一试、听一听,哪些乐器的声音与猫最相似?哪些与老鼠最相似?

2、幼儿自主探索,师观察,鼓励幼儿大胆尝试。

3、集体交流、师生共同选出最合适的方案并为猫和老鼠的画面贴上相应的乐器标记。

三、分解动态画面的内容及其情节,鼓励幼儿通过动作参与感知其不同的动作节奏,尝试合作创编相应的节奏型为不同的情节画面配音。

1、幼儿再次完整观看动画片并结合定格画面展开讨论:

画面一:(老鼠出洞)提问:老鼠是怎样从洞里溜出来偷吃的?(偷偷摸摸、蹑手蹑脚)它走路的节奏是怎样的?

画面二:(猫睡觉)提问:猫是怎样睡觉的?它打鼾的节奏是什么样的?

画面三:(猫醒来、发怒)提问:猫醒来后做了一个什么动作?这个动作中包含着什么节奏?

画面四:(猫追捉老鼠)提问:这一画面和前几个画面的节奏有什么明显的不同?

2、鼓励幼儿大胆用动作表演五个情节画面的内容,通过动作参与进一步感知其不同的动作节奏。

3、再次提出探索任务,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尝试为五个情节画面创编相应的节奏型。

4、展示幼儿的创作成果,引导幼儿通过交流、讨论,确定最佳方案并把节奏板贴到相应的画面下。

四:分角色演奏,体验创作的成功与快乐。

1、指导幼儿根据确定的配乐方案分角色尝试演奏,重点指导幼儿协调合奏为猫追老鼠的画面伴奏。

2、指挥幼儿分角色持乐器与动画片同步伴奏,教师重点用眼神、手势提示幼儿注意情节变化。

3、幼儿自由选择演奏、表演等形式与动画片同步表演。体验创作的成功与快乐。

大班节奏游戏音乐教案篇十一

1农家乐(歌曲)活动

活动:

1、感受歌曲带来的快乐气氛和农家生活的情趣,熟悉农村,热爱家乡。

2、初步探索用图示法理解并记忆歌词,学会唱歌。

活动过程:

1、欣赏歌曲感受音乐旋律饿表达的情绪。

2、探索用图示法理解记忆的歌词的方法。

(1)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图上的景物。

(2)结合挂图欣赏歌曲第一段,使幼儿进一步熟悉和理解歌曲内容。

(3)讨论怎样用1-4的贴绒数卡按顺序在图上把第一的歌词标出来。

(4)尝试按刚才标注的顺序演唱歌曲第一段。

(5)欣赏歌曲第二段,讨论歌曲第二段的图示法并用5-8的数字标注和演唱。

3、幼儿与教师练习接唱歌曲。

4、幼儿分小组有表情地接唱,教师鼓励胆小的幼儿大胆地进行接唱表演,分享与同伴一起歌唱的乐趣。

2我的幼儿园——(写生画)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认真观察自己喜欢的幼儿园环境,大胆作画。

活动准备:

图画纸、彩色笔指导要点:

教师指导:

1.幼儿园美吗?你最喜欢幼儿园的哪个地方?它有什么明显的特征?

2.幼儿选择一个合适的地点进行写生,如果范围不好确定,可以把两手食指与大拇指组成“取景框”进行确定。

3.展示作品,还可以利用作品布置成幼儿园的平面图并介绍。

3一群好朋友(写生画)活动目标:

1.观察一群好朋友的基本特征及动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2.培养幼儿大胆作画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欣赏有关多图人物的主题写生画。

2.准备图画纸、彩色笔、人物四肢关节活动模型。

指导要点:

1.让幼儿自由选择一个区域中正在活动的好朋友进行写生。

2.在幼儿遇到困难时,指导幼儿借助人物四肢关节活动模型,摆出想要画的姿势后参照着画。

要求幼儿认真观察作画,完成后请幼儿互相观赏作品。

大班节奏游戏音乐教案篇十二

设计意图

活动设计意图:大班的小朋友已经积累了许多颜色的概念,这学期孩子们对颜色很感兴趣,我们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就有关于颜色的英语课和游戏课程,只要平时看到有颜色的东西,马上会用英文大声说出来,后来我就在思考,既然孩子们这么喜欢颜色,针对一个情况,我设计了这节课,通过变魔术的形式引导孩子们亲自尝试感受去发现三原色的秘密,并大胆尝试。来感知两种不同的颜色混合后发生的变化,让他们对颜色的变化在视觉上有直接的感官,最后用画纸来进行蘸染画。幼儿通过调动自己的感官,动脑猜测,记住两种颜色混合后变出的新颜色,在宽松氛围中感受三原色这成新色彩的神奇,这个活动在玩中学,做中学,操作玩耍中探索性的发现学习并掌握色彩的变化。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色彩的变化活动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2、引导幼儿发现颜色混合后产生的一些新变化,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辨别能力。

3、鼓励幼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及结果。

重点难点

重点:激发幼儿对色彩的变化活动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难点:引导幼儿发现颜色混合后产生的一些新变化,提高幼儿观察和辨别能力。

活动准备

分别装有红、黄、蓝颜料的瓶子若干,一次性透明杯若干、记录表、抹布、水彩笔或者油画棒、颜料、三原色搭配图片实例图。

活动过程

一、实验导入

1、师:今天老师要变一个魔术了,请小朋友们看仔细哦。观察杯中的颜色,是那二种颜色呢?(红色和黄色)(出示红、黄两种颜色的杯,让幼儿看清后,把两色混合,观察它们的变化结果。

2、师:变成什么颜色了?(橙色)原来的红色、黄色呢?(不见了)

小结:颜色真神奇,红颜色与黄颜色混在一起,变成了橙色。小朋友想不想也来当

回魔术师,变出漂亮的颜色来呢?

二、探索三原色变变变

1、教师介绍实验材料

师:今天老师要请你们来做魔术师了,老师为你们准备了红、黄、蓝三种颜料,(出示记录表)这是什么?(记录表)用你们桌子上的颜料,每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仔细观察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请在空白的圆圈内用你手中的水彩笔或者油画棒涂上相应的颜色。

2、教师介绍实验操作步骤与方法

师:每个人都有一份操作材料,当听到老师结束活动的口令后,要及时放下材料,然后我们大家一起来分享你的实验结果,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变化。请小朋友们在混合颜色的时候要小心,注意不要把颜料酒在桌子、衣服或者记录表上,要注意安全和卫生。现在就请小朋友们们把小板凳轻地面向小桌子,开始操作吧。

3、幼儿自主开展实验探究活动,教师巡回指导。关注能力弱的幼儿,帮助他们完成操作。

4、集中交流,梳理小结。

师:小朋友们大部分小用友己经实验完了。通过实验,你用两种颜色搭配后发现了什么变化呢?

(引导幼儿说一说“x颜色与x颜色混在一起变成了x颜色“)

小结:(出示三原色搭配实例图)小魔术师们表演得真精彩,红颜色与蓝颜色混在一起变成了紫色,黄颜色与蓝颜色混在起变成了绿色,红颜色和黄颜色混在起变成了橙色。

三、探索活动“间色变变变”

引导幼儿操作,探索混合后的一种颜色和三原色混合后的变化,大胆交流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果。

1、教师介绍实验材料

师:刚才你们这些小魔术师可真棒啊,变出了那么多颜色,接下来,又增加难度了,请小朋友们们取出你变出来的绿色和红、黄、蓝三种颜色混合搭配,仔细观察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请在记录表空自的圆圈内用你手中的水彩笔或者油画棒涂上相应的颜色。

2、教师介绍实验操作步骤与方法

师:请小朋友们们在混合颜色的时候要小心,注意不要把颜料洒在桌子、衣服或者记录表上,要注意安全和卫生。现在就请开始操作吧。

4、幼儿自主开展实验探究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5、集中交流,梳理小结

师:好了,小朋友们,大部分小朋友已经完成实验了,通过实验,你又发现了什么变化呢?(引导幼儿说一说“x颜色与x颜色混在一起变成了x颜色” 。)

小结:(出示搭配实例图)小魔术师们表演得真精彩,绿颜色与蓝颜色混在一起变成了深绿色,黄颜色与绿颜色混在一一起变成了草绿色,红颜色和绿颜色混在起变成了赫红。

四、幼儿根据取得的调色经验,操作涂色

师:现在每个小魔术师都来动动手,给这幅美丽的风景画涂上漂亮的颜色,比比,谁的本领大。

五、活动延伸

三原色混合搭配出来的橙色和紫色,再和三原色分别搭配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把材料投放在科学区里,小朋友们可以在区角活动的时候一起动手试一试,看一看。

活动总结

通过这次活动,幼儿对颜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在自己调制颜色的时候,积极性更高,这次活动以游戏的形式,为幼儿创造轻松自由的活动学习氛围,孩子没有约束,学习更主动,本节课也有很多的不足,在红色、黄色、绿色进行混色时小朋友都能混橙色紫色并能完整的说出自己是用x颜色和x颜色混出x颜色,但是很多小朋友用新混出来的颜色再去和红、黄、蓝三原色混时就有一些混乱,很多小朋友颜料比例不对,很多都混出看比较深的颜色,最后,老师的语速较快,有的提问方式不够简单明了,还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改进。

大班节奏游戏音乐教案篇十三

大班艺术教学设计变脸

大班艺术教学设计变脸

一、设计理念:

1、在一次区域活动中,偶然发现几个小朋友在用橡皮泥装饰脸部,兴趣非常浓,同伴之间还会互相观赏。显然这是幼儿无目的创作活动。由此,萌发了一个以彩泥为中介,进行艺术发明的教学活动。

2、彩泥的可塑性强,幼儿只要在彩泥上捏一捏、压一压、拉一拉就能迅速的变换造型。而将这些彩泥以不同的形态装饰到脸上,即突出了活动内容的“新、奇、趣”,又激发幼儿在探索中学习的欲望,就会发生出滑稽、诙谐的乐趣,抓住了幼儿这种好奇、快乐的心理,从中让幼儿在这愉悦情景中达到认知的教育目的。但是这种自发的兴趣多属于浅层的兴趣,往往带有情绪色彩,容易停留在“好玩”、“我喜欢”的水平上,这种兴趣容易转移,也易于动摇。我们教育的目的是将浅层兴趣引申,并提高到有一定深度的情感体验与认知能力培养的水平上,达到教育的目的。从而设计了本次活动——变脸。

二、活动目标

基于上述理念,确定了本次活动的具体目标:

1、以“变脸魔术”来激发幼儿好奇心,发生创作表示的欲望,从中欣赏脸谱鲜艳的色彩和夸张的造型美。

2、能有创意地进行脸部装饰、变化,并能用大笔夸张的手法画出脸谱表示的特性。

3、能学会同伴之间互相介绍、相互欣赏的艺术表达表示能力。

以上目标融合了欣赏、操作、技能、情感等方面的内容,体现了综合教育的`思想。

三、活动准备

1、彩色橡皮泥若干、镜子人手一面、辅助资料若干(牙签、雪花片、双面胶、记号笔)。

2、毛笔、颜料,在教室周围的墙上贴好图画纸。

3、磁带、录音机、扮演用的道具(魔术衣、魔术帽、魔术棒)、数码相机。

四、活动流程

五、活动过程

(一)欣赏变脸魔术,激发幼儿兴趣。

1、“小朋友,猜一猜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教师出示橡皮泥。

2、“今天,老师就用这些资料来变个魔术,你们说怎么样?”

3、“好,我就开始了,你们不要偷看啊!”老师迅速转身变脸造型,出乎意料,出现神奇的魔术脸形。

4、“怎么样?老师变了什么?”让幼儿进行自由讲述。

(二)操作——变脸魔术。

1、操作前,教师提出活动的要求:

(1)每个小朋友要设计一个自身非常喜欢的形象,动作要快。

(2)注意粘的方法,别让彩泥掉下来。

(3)每个人一面小镜子,一边照镜子一边变魔术,还可以同伴间互相交流,但声音要轻。

2、个别幼儿介绍自身的作品。

3、“你们做的脸谱真有趣,想不想给爸爸妈妈、哥哥姐姐们也看看?把它保管下来,我们想一个什么好方法呢?”引出下一个环节画脸谱。

(三)画脸谱。

1、教师提出绘画要求:画自身。让幼儿一边对着镜子观察,一边作画,要根据自身脸的图案、色彩进行绘画。

2、幼儿练习:鼓励幼儿悬手大笔作画。

3、互相欣赏、评价。看谁的画最像?

(四)展示、互赏。

1、以游戏“魔术扮演”的形式让幼儿自选一样道具(魔术棒、魔术帽、魔术衣)进行扮演。

2、在扮演中,引导幼儿互赏,为自身装饰的脸谱设计一个造型,教师为其拍照留念。

六、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中设置“小舞台”,为化好妆的幼儿提供扮演的机会,感受创作的胜利,学会大胆表示自我。

2、开设“变变变”活动,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利用现有资料进行再创作活动。

七、点评

1、本次活动诙谐有趣,极具创意,富有表示力,在幼儿自身发明美的同时展现了艺术美,达到了我们的教育目的。

2、活动中始终贯穿了欣赏美、发明美的原则,通过尝试以美术为主线,综合了手工,同伴之间合作、交流的社会性发展,注重了自我欣赏、自我表示等能力的培养,来发展幼儿综合素质。

3、结合了动手操作、绘画表示、自我展示等多种形式,本课程的表示形式是发展的、开放的、动态的、跨领域的、跨科学的。

本文发布于:2023-05-21 01:43: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71406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大班   游戏音乐   教案   三篇   节奏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