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19, 9(4), 701-707
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19 in Hans. /journal/ap
/10.12677/ap.2019.94087
The Existence and Mechanism of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Effect
Xudong Song, Zheng Ruan, Kangyue Yan, Qiuhong Wu, Yu Hu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Zhejiang
Received: Mar. 28th, 2019; accepted: Apr. 15th, 2019; published: Apr. 22nd, 2019
Abstract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as a unique phenomenon,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rearch-ers’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significant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in educational achievement, traditional values, child anxiety, attachment model and filial piety, etc., through the collation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 on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is always realized through “capital”, “communication”, “cultural acculturation” and other mechanisms. On the basis of the summary, the rearchers also looked forward to the future study of intergenerational effects.
Keywords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Filial Piety, Mechanism
代际传递效应的存在及其机制
宋旭东,阮峥,颜康悦,吴秋红,胡瑜
本分温州大学,浙江温州
世界幸福指数排名收稿日期:2019年3月28日;录用日期:2019年4月15日;发布日期:2019年4月22日
摘要
代际传递作为一种独特现象近些年来越来越受研究者们瞩目。通过对国内外代际传递效应的相关文献整理发现,在教育成就、传统价值观、儿童焦虑、依恋模式和孝道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代际传递效应现象;代际效应往往通过“资本”、“沟通”、“文化濡化”等机制来实现。在总结的基础上,研究者还展望了代际效应的未来研究。竖琴曲
宋旭东等
关键词
代际传递,孝道,机制
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 (CC BY).
/licens/by/4.0/
1. 引言
代际传递也叫代际传播,是指通过上一代的心理特征或相关能力和行为传递给下一代的社会现象(池丽萍,俞国良,2011)。代际传递现象由来已久,从古代王侯将相的爵位传承,到现代各种社会经济文化现象的传承,都是以代际传递的方式在历史与时间的长河中淘洗出来的。现代研究更是以科学、系统、严谨的方式来对其进行探索。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从最初主要集中在经济、资本等代际传播,已经开始关注文化价值观、教育、心理等方面的代际传递。
代际传递像一个看不见的纽带,在文化发展的连续性中起到了连接与传承的核心作用。文化代际传播与生物遗传非常相似,但与代际传播不同,跨文化代际传播需要某种形式的社会学习(Schönpflug, 2001)。
风信子花期一些行为主义者似乎认为,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儿童可以在附近观察的第一个对象通常就是父母。父母行为和行为的结果是儿童观察的主要对象,然后儿童产生学习和模仿父母的各种行为和心理。因此,代际传递往往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就发生了。
国外对代际传递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很多年,但是国内对于代际传递的科学研究开展尚少。本文在梳理国内外代际传递相关研究基础上,先找到了代际传递在各个研究领域存在表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代际传递的机制,为未来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与思路。
2. 代际效应的存在
随着对代际传递现象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了更多领域的代际传递效应,这些研究关注的是一系列由家庭因素调节的社会、文化和心理现象。其中主要包括:教育成就,传统价值观,儿童焦虑,依恋模式和孝道的代际传递。
2.1. 教育成就的代际传递
最初在国外和国内的大量实证研究中发现,高教育成就父母的子女往往具有更加高的学历和成就。
研究者认为,主要由于这些高教育成就的父母更加注重培养的意识、拥有的资源、营造的环境以及良好的教养方式。教育成就的代际传播研究主题多种多样,研究人员汇编了大量相关文献,得出的结论
是,关于教育成果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 研究子代获得相关教育资源并促进其发展与父代教育程度的关系(池丽萍,俞国良,2011);2) 分析和比较父亲文化水平与其后代学业成绩的关系(池丽萍,俞国良,2011)。
教育成就是一种后天的、社会的因素,这种因素首先不可以由先天得来,但可以经过后天努力得到,但是由于父母也是子女的教育者,所以父母教育成就的不同势必会多多少少影响子女的教育成就,这就是教育成就的代际传递过程。教育的代际传递事实上一个重要的社会话题,引起了众多社会学家的关注。
教育的代际传递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公平的原则;所以,社会学家们更深远的思考怎样消除教育的代际传递的社会消极影响。
宋旭东等2.2. 价值观的代际传递
相关实证研究表明,传统价值观(Paryente & Orr, 2010)存在较强的代际传递效应。传统文化价值观是依托怎样的媒介来进行延续的呢?答案很明显是人,代际传递是靠人和人一代代的代际传递来延续文化的血脉;而单靠一个人又是不能够完成传承的,那么只有当人与人结合成家庭,繁衍了下一代,才构成了实现代际传递的物质基础(王润平,2004)。有一种文化的代际传承现象和化学遗传非常相似,即亲代的价值观和文化会被子代通过各种学习方式和认知方式传承和扩散下去,下一代人是被传递的
预备对象(Schonpflug,2001)。一些行为主义者似乎认为,儿童正处于个人社会化的过程中,能够在附近观察的第一个对象通常是父母。父母行为和行为的结果是儿童观察的主要对象。反过来,孩子们会产生各种学习和模仿父母的行为和心理(李启明,陈志霞,2016)。因此,文化价值观,父母和早期因素的代际传递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外相关的实证研究发现,文化价值取向(Pinquart & Silberein, 2004),传统价值观(Paryente & Orr, 2010)和宗教信仰(Bengtson, Copen, Putney, & Silverstein, 2009)都具有强烈的代际传递效应。
2.3. 焦虑的代际传递
理论和实证研究都表明,焦虑具有代际传递。观察学习理论认为,儿童能观察、模仿父母对环境刺激的恐惧、忧虑反应,进而习得类似的行为表现(Askew & Field, 2008);社会参照理论( Social referencing theory)指出,在模糊、陌生等不确定情境中,儿童会参照父母的反应对刺激做出反应(Murray et al., 2008)。
在实证方面,一项关于抚养儿童的焦虑父母的研究发现,父母患有焦虑症的孩子患焦虑症的可能性是普通儿童的7倍(Podina, Mogoas, & Dobrean, 2013);一项针对焦虑儿童父母的研究发现,患有焦虑症的孩子的母亲患焦虑症的可能性是母亲的三倍(Cooper, Fearn, Willetts, Seabrook, & Parkinson, 2006)。在Braunfenbrenner发展心理学生态系统的理论模型中,家庭,学校和同龄人是最基本的分析
单位。与模型中的其他单位相比,这三者对个人发展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深远。另外,在母子焦虑的代际传递中,心理控制成了一个重要的中介因素。儿童能直接从母亲处获得母亲焦虑,同时也能通过母亲一定的心理控制而感受到(赵金霞,赵景欣,王美芳,2018)。
2.4. 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
在最新的研究中,许多毕生致力于有关“依恋模式”的心理学与教育学探究者们,通过不懈的努力,对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进行了大量相关的实证研究。其中最核心的研究问题就是去探索在代际传递的新颖视角下,父母本身的教养方式导致的自身依恋模式是否影响其对自身子女的教养方式,并且与儿童的依恋模式是否显著相关。
尽管依恋模式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纵向研究又费时费力,但是历史上还是有许许多多的研究者没有在困难面前退缩。研究人员Fonagy和Steel等人发现,通常来说,通过成人依恋访谈评定得出的父母的依恋模式往往与其子女的依恋模式一致(Van IJzendoorn, 1995)。Cohn的研究表明,父母双方是否都是不安全的依恋对他们的孩子不安全依恋风格的可能性有很大的影响(安芹,2001)。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的存在在这些研究中得到了体现。
2.5. 孝道的代际传递
在《增广贤文》有言:“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增广贤文》),这句话说明了自古以来,孝顺的代际传递效应便充分的引起了我们先人的注意,并记录了在了古籍之中。“孝道,德之始也”(《家语·弟子行》)。研究人员发现,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文化中,作为中国人的人格特质,孝道一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宋旭东等工会工作职责
在孝道的代际传递领域,国内研究者已经展开了探索的步伐。研究者经过总结和归纳、实验等,将中国孝道分为两种类型:“互惠”和“权威”(Yeh & Bedford, 2004),它们的内涵和功能不同。研究表明,从代际传播的角度来看,双重孝道的代际传播具有显著的影响。
目前已有研究证实孝道在父母和子女之间存在代际传递,并且针对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及性别,其代际传递的效应有所不同。研究发现,权威孝道和互惠孝道都具有代际传递效应(李启明,陈志霞,徐海燕,2016)。父母权威孝道对父母的心理控制只有显着的积极预测作用,而父母的互惠孝道对父母的心理自治只有显着的积极预测作用(Soenens, Vansteenkiste, & Sierens, 2009)。权威孝道和互惠孝道都具有代际传递效应。父母性别在双代孝道转移模式中起着重要作用(李启明,陈志霞,徐海燕,2016)。
3. 代际效应的发生机制
确定的近义词
代际传递的一个关键的研究切入点就是去探究代际传递究竟是如何发生的。许多做过相关研究的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他们自己的理解。从事于社会学的研究者把“资本”作为一个切入的可视化的视角来研究代际效应;而从事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学者则将更加间接、更加隐秘的“沟通”视角作为研究的视角;另外,“文化濡化”概念也从另一创造性的视角解释了代际传递的发生机制。
3.1. 代际传递的“资本”机制
“资本”是一个很明显的可视化的经济概念。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资本的概念也不再显得狭隘,资本理论的发展也不断发展着资本的非经济物质化概念。文化资本、思维资本和社会资本等非物质化的概念的出现丰富了“资本”视角的广义概念。
家庭通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资本形式对子女形成独特的教育与教养方式,这一中介变量使得许多心理特征的代际传递效应出现。大量的社会学研究者在对家庭出身与教育之间关系的考察中,均提到过各类“资本、资源”的不同影响。并且已有研究证明,不同形式的资本在不同心理特征的代际传递中发挥作用的机制有所不同(池丽萍,俞国良,2011)。
“资本”机制认为,代际传递效应是家庭通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资本形式对子女形成独特的教育与教养方式,各异的“资本”这一中介变量,使得许多心理特征的代际传递效应出现。与其相关的许多实证研究证明:各类资本往往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强度以及不同程度的稳定性在不同的心理特征中发挥传
递应。
3.2. 代际传递的“沟通”机制抽屉原理
近现代以来,心理学更加注重对于环境和人与人之间交互作用所带来的影响。对心理学的代际传递研究更着重于去发掘某些因素,并研究这些因素通过不同个体的行为、人际互动等具体过程,如何在各异的代际传递中发挥作用。
许多相关研究表明:亲子之间通过一些有效的沟通和互动方式,父母可以向子女传递知识、技能和文化价值;通过父母的独特沟通和互动,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养育方式(Kao & Rutherford, 2007)。许多心理特征与资本本无直接相关,但是通过“沟通”视角,使得各种“资本”的代际传递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现,从而使得各种心理特征的代际传递得以实现(池丽萍,俞国良,2011)。
母亲英语怎么写父母和子女在日常生活中主要的社会交流方式便是沟通;通过父母独特的沟通与交互方式,形成了对子女的独特的教养方式,许多心理特征与资本本无直接相关,但是通过“沟通”视角,使得各种“资本”的代际传递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现,从而使得各种心理特征的代际传递得以实现。
3.3. 代际传递的“文化濡化”机制
与上述两种观点不同,一些学者认为,代际传递是依靠“文化濡化”来实现的,其核心是文化的习
宋旭东等
得与传承(钟年,1993),通过年长一代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向年轻一代的引导、指示,使年轻一代接受其文化思想和行为。随着时代的演变,文化濡化的解释更加细致,使传授主体变得更加广泛,濡化渠道更加贴近于文化传承发展的诉求。
“文化濡化”的背景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同时,文化也是社会的产物(周晓虹,2000)。代际传播是文化连续性的重要环节,但它并不是一种简单的联系,而是一部分内容被传播,而所有与文化相关的内容都将被传播是一个很大的误解。在代际传递中,父母自身价值观往往构成子女价值观的基础,而子女又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基于父母的价值观,他们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进一步发展出自己独特的价值观(Schönpflug, 2001)。二者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因此,选择性是代际传递的特征之一。另外,有相关研究表明,父母在教育子女时,并不会真切的表现出自己真正的文化价值观,而是会结合公认的社会宏观价值观来“表演”给子女看,子女实际上代际传递得来的文化价值观是“混合”了社会宏观价值观的(Tam, Lee, Im, Li, & Chao, 2012)。基于个人主义价值观和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代际传播研究发现,集体主义价值观通常在代际之间具有更强的代际传递效应(Friedlmeier & Trommsdorff, 2011)。这可能是因为集体主义价值观强调个人服务组织和社会的概念(翟石磊,李川,2010)。
在代际传承的过程中,父母的社会价值观将形成一个模糊的价值模型,而不是在孩子的长期认知下知道它们。由于其模糊性,所以子女和父母的价值观并不完全相同。代际传递有其自身的效度,往往父母的价值观通过代际传递的方式传递给子女的,是经过子女自身的选择和加工的。有许多研究表明,中国所代表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与西方国家所代表的个人主义价值观的代际转移效应有很大不同。集体主义价值观具有比个人主义价值观更强的代际传递效应。这可能是由于集体主义价值观强调个体服务于组织和社会的观念,这一观念更容易获得组织和社会的认同和赞许,从而达成某种程度上的共识;而西方的个体主义价值观则更加强调发挥个人最大的潜能,强调自身的独立性与独特性,所以代际传递的效应发生的不那么明显。但是,研究者认为西方的个体主义价值观从宏观上来讲,也是一种价值观的代际传递,只不过其表现出来的个性更加多元。期待更多跨文化的代际传递研究来揭示这一特殊的现象。
4. 反思与展望
目前,国内外对于代际传递效应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从一开始更多的关注经济、资本等方面,到现在研究的重心越来越倾向于心理现象和文化价值观的代际传递效应的研究,并开始深入探讨代际传递的内在机制问题。
就研究方法而言,目前主要采用对父母以及子女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首先,对于问卷的信效度存在
一定的疑问,有些问卷的内部和外部的信效度都不能很好保证,所以其测出的实验结果也存在问题,从而心理分析和结论的结果也应持怀疑态度;由于大部分代际传递效应需要对两代人进行问卷调查,所以如何找到一组组被试(家长及其子女)也是一大难题,目前比较有效的方式就是入户调查,但是父母是否在家以及父母的文化程度有限导致的很多情况下并不能完成调查;另外,由于问卷调查中的很大一部分有类似于自称量表的性质即被试按照自己的意见,对自己的某些特质进行评价,重视主观感受,有些被试甚至在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下,扭曲的客观事实导致调查结果不正确。所以,应该增加问卷中客观性的部分,以及可以同时考虑更多的评定方法,如同伴、邻里评定法,或者制定一些更加间接的评定方法。
代际传递是文化连续性的重要环节,但它并不是一种简单的联系,而是一部分内容被传播,所以这就决定了某些领域的代际传递效应会更加强大、直观、稳定,而某些领域的代际传递效应则显得相应微弱一些。而这些稳定的领域,目前主要包括:教育成就、传统价值观、儿童焦虑和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研究;而研究者在经过思考、归纳和讨论之后,认为有关代际传递的未来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将会走两条主要路线:一条路线是对于现有理论更加深入的实证研究,并且不再仅仅局限于对于现象的研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