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狄甫斯情结与古典精神分析诸理论关系探微

更新时间:2023-05-19 05:33:47 阅读: 评论:0

收稿日期:2010-11-10作者简介:1.陈
香(1972—),女,河北乐亭人,北方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
2.张日昇(1962—),男,山东即墨人,教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1年第2期总第221期
齐鲁学刊
让步状语QILU
JOURNAL
No.2
General No.221
俄狄甫斯情结与古典精神分析诸理论关系探微
香1,张日昇
2(1.北方学院法政学院,河北张家口075000;2.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100875)
摘要:俄狄甫斯情结是弗洛伊德理论中最能彰显其古典精神分析气质的概念,在《梦的解析》中弗洛伊德首
次提出了儿童的恋母情结,并以古希腊神话人物的命运为暗喻冠以俄狄甫斯情结之名。俄狄甫斯情结与古典精神分析领域的核心理论———性欲论、本能论、人格论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儿童心理性欲发展必然性的产物,它的顺利解决将影响个体的性别认同及其对未来性对象的选择,因而对于个体的成长至关重要。
祝早日康复关键词:弗洛伊德;古典精神分析;俄狄甫斯情结中图分类号:B 52;B 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022X (2011)02-0079-04在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史中,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派一度成了神秘的、深奥的心理学的代名词。20世纪上半叶,精神分析学派内部出现了众多的理论分支,我
们通常把以弗洛伊德为核心的精神分析学派的早期理论称为古典精神分析理论。在古典精神分析理论体系中有许多独树一帜又颇具争议的理论,其中,俄狄甫斯情结(Oedi-pus complex ),即恋母情结,是古典精神分析理论中最具特色的概念,这一概念的影响已经超越了心理学的范畴,对文学、哲学、艺术等诸多领域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甚至这一概念已经泛化到日常生活中成为一个大众词汇。然而,在恋母情结走向大众之前,它仅存在于精神分析的世界,更确切地说,它只是古典精神分析世界的一个重要术语,俄狄甫斯情结与古典精神分析领域的诸理论———潜意识理论、梦论、本能理论、心理性欲理论、人格结构理论等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一概念反映了古典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要义。在此,我们尝试就其与古典精神分析领域中诸理论之间的关系作一探讨。
一、俄狄甫斯情结与潜意识理论及梦论
“弗洛伊德并非是探讨无意识思想的第一人”[1](P 229),在其之前的莱布尼茨、赫尔巴特、费西纳等都对潜意识有过探讨。弗洛伊德早期提出心理地形说(psycho -topography ),主张人的心理由潜意识(unconsicous )、前意识(preconscious )和意识(consciousness )三个层次构成,这一观点即源于费西纳著名的冰山比喻———意识好似水面之上冰山的一角,而无
意识构成水面之下冰山更为庞大的部分。然而,强调潜意识对于人的精神世界的至关重要性,并将其作为解释人类精神世界的出发点来建构其理论体系的,弗洛伊德则是第一人。弗洛伊德承认
“他之前的作家和哲学家已经就这一问题作了广泛的探讨,但是他也认为,他找到了研究这一问题的科学
方式”[2](P 327),这种科学的方式之一便是梦的解析(dream
interpretation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潜意识流露的途径之一。他指出人的梦境(dream content )有两种:显梦(manifest dream )和隐梦(latent dream )。显梦是当事人醒来所能意识到的梦境,并不代表梦的真实意义;隐梦是显梦背后所隐藏的潜意识动机。由于意识对潜意识具有稽查作用,所以人的潜意识动机必须通过伪装才能出现在梦中,因此,只有了解显梦与隐梦的关系,即梦的工作方式,掌握释梦的技术,才能深入了解人内心的真实愿望。
梦的解析即梦论是与潜意识理论密切相关的古典精神分析基础理论,1900年弗洛伊德出版了《梦的解析》,详细阐述和论证了他的梦论。正是在本书中弗洛伊德首次勾勒了俄狄甫斯情结的概貌,书中他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即“梦是愿望的满足”:“梦,并不是空穴来风,不是毫无意义的,不是荒谬的,
也不是一部分意识昏睡,而其中有部分乍睡还醒的产物。它完全是有意义的精神现象。实际上,是一种愿望的满足。”[3](P 25)在《梦的解析》第五章“梦的材料与来源”中,弗洛伊德例举了一些典型的梦,比如“赤身裸体的梦”、“考试的梦”、“亲友之死的梦”等,“梦就像一封未开封的、用别
9
7
大毛二毛样语言写的信”[4](P14),要想知道梦的意义,就要用精神分析的独特语言来对梦进行分析。在分析“亲友之死的梦”时,弗洛伊德指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大部分的“父母之死”的梦都是梦见与梦者同性的双亲之一的死亡,即男人梦见父亲之死,女人梦见母亲之死,对此,弗洛伊德写道:“当然,我并非认为这永远是如此地发生,但大部分情形均为如此,以致于我们需要以具有一般意义的因素加以解释。”[3](P110)这个用于释梦的一般意义的因素,即是幼儿性欲的特征之一:男孩的恋母情结和女孩的恋父情结。弗洛伊德认为,在3到5岁之间,儿童在性上被异性父母所吸引,希望取代同性父母而独占异性父母的关注与情感,因而把同性父母看做是自己的竞争对手,弗洛伊德将这种对异性父母的依恋和对同性父母的敌意称为恋母或恋父情结,继而,弗洛伊德又将恋母情结命名为俄狄甫斯情结,这一称谓源于索福克勒斯(So-phocles)创作的古希腊悲剧《俄狄甫斯王》:剧中主人公俄狄甫斯无法摆脱他弑父娶母的命运。
因此,弗洛伊德对“父母之死”的梦的解析是:此梦境是个体最原始的性愿望的满足。他认为“童年时‘性’的选择爱好导致了男孩视父、女儿视母如情敌,而唯有除去他(她),他(她)才能遂其所欲。”[3](P110)俄狄甫斯情结迫于世俗的禁忌被压抑到无意识层面,无法被个体意识到,但在人的梦中却以各种形式得到充分的表达。
技术交底范本二、俄狄甫斯情结与性欲论
性欲论(xual theory)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区别于新精神分析理论的重要标志。弗洛伊德被称为泛性论(panxualism)者,他认为性的后面有一种能量,这种能量是个人一切行为的动力,弗洛伊德将其称之为力比多(libido)。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弗洛伊德所谓的“性”是广义的,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对性观念的引申是两方面的:第一,性一直都被认为与生殖器有很密切的关系,我则把性从中分离出来而视为一个包罗更广的生理机能,它以快乐为其终极目标,而生殖只不过是它次要的目的;其次,我认为性冲动包括所有够得上用最笼统的字眼‘爱’(love)来形容的念头,哪怕只是亲昵或友善的冲动。”[5](P37)在弗洛伊德的性概念中,性欲不仅表现为生殖器的快感满足,还包括从身体的其他区域获得的快感满足。弗洛伊德关于性的另外一个重要观点是性欲并不是开始于个体的性成熟,而是在婴儿出生后便已开始。他将性与快乐原则紧密相连,认为身体的全部表面都是性欲区(erogenous zones),都可以使快感获得满足。儿童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心理性欲阶段(psychoxual stages),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通过特定区域使性欲得到满足。
俄狄甫斯情结产生于儿童心理性欲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性器期。弗洛伊德认为,在性器期之前,个体的性欲满足是自体式的,此时,个体还分不清主体和对象,其性冲动是单一的,任何冲动都以自己的身体作为获得满足的对象,是一种初级自恋(narcissism)。发展到性器期,幼儿开始分清主体和对象,开始从外部寻求满足性本能的对象,产生恋母情结或恋父情结,从而进入客体恋(object-love),亦称他恋阶段。自恋也就转化为进一步的对自己的爱和一种对有别于自己的客体的爱,即自恋与客体
恋。在弗洛伊德看来,儿童恋母情结或恋父情结的形成本身是个体社会性情感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是儿童发展对自身之外的客体爱的基础,儿童在恋父或恋母的基础上学会爱别人。如果儿童最初的他恋即恋父或恋母无法出现,或者他的“恋情”得不到适当的满足,他对父母的爱得不到任何回应,其危险之一就是他会把对客体爱的能量收回而投向自身,形成病理性的自恋,失去爱他人的能力。
在客体恋中,最重要的就是异性间的恋情。弗洛伊德指出,恋父恋母情结形成及其解决还将影响个体成年以后对性爱对象的选择。“假如儿童幸而躲过了这一关(顺利解决俄狄甫斯情结),他成年之后的柔情将指导他如何选择性爱对象……儿童对双亲的情爱乃是幼儿心灵中最重要的内容,它往往在青春期重新苏醒,在人的性对象的选择方面起指导作用。”[6](P66-68)
弗洛伊德还指出了恋父情结对于预防同性恋(homox-uality)的作用。在性对象选择中必不可少的一点是,它必须指向异性。但指向异性,并不是轻而易举的,能够抵制性对象永久颠倒的强大力量无疑来自异性间性特征的相互吸引,但这个因素还不足以消除性颠倒,消除性颠倒的还有其他因素,除了社会禁忌,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儿童期的经验,“男人在幼儿时代受到母亲照顾时的情爱,总会出现在日后的记忆中,这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引导他们去接近女人;另外,由于与父亲竞争的敌意,也使他们远离同性。在古代那些受教育的男孩(那时的老师总是由男性充当),似乎更容易导致同性恋。……在某些歇斯底里症患者中发现,那些因为父母离婚、分居或过早死亡而失去父母一方的孩子,其全部爱情皆被剩下的一个所吸收,因而决定了这孩子在日后选择性对象时所期望的性别,终于
导致了永久性的性取向障碍。”[6](P69)
羽毛球队名弗洛伊德认为当某一阶段的性欲没有得到满足或过度满足时,力比多即性的能量就会停滞在这一阶段,以致成人后的心理仍带有这一阶段的特征。如果儿童在性器期没有顺利解决好恋父或恋母情结,那么他成人后的性心理就仍带有这一阶段的特征———恋父或恋母,虽然个体无法清醒地意识到这一情结的存在,但他却无法摆脱恋父与恋母的冲动,这种冲动会以其他形式出现,比如对年长如父母的人产生强烈的爱恋与性冲动等。
三、俄狄甫斯情结与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在《自我与本能》一书中提出了三部人格结构(tripartite personality structure)理论,他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的。本我(id)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位于潜意识层面,其中蕴藏着那些本能的冲动和愿望,它按照快乐原则行事;自我(ego)位于人格中的意识层面,代表理性,位于本我与超我之间,按照现实的原则行事;超我(superego)位于人格中的最高层,代表良心与美德,监督自我,限制本我
08
的冲动。弗洛伊德认为,三者保持平衡,人格就是健康的,否则就会出现人格障碍。
恋母情结是人格的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它与人格的三种成分存在着互动的关系。首先,恋父和恋母的冲动属于本我的内容,在本我的驱使下个体对异性父母存在着完全占有的愿望,对同性父母存在敌意。显而易见,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同社会通行的道德观、价值观相冲突,因此,自我按照世俗准则和禁忌约束个体的本我欲望,于是就把这种欲望压制进潜意识。同时,当男孩子想取代父亲的角色独占母亲时,会发现自己面临着一个无法战胜的劲敌,不仅如此,他还面临着一种威胁,即由于自己的恋母被父亲报复而被阉割,弗洛伊德认为男孩都普遍地产生过阉割焦虑。为了应对这种焦虑,男孩逐渐或突然放弃竞争姿态,不再对抗父亲,而是转而认同父亲,并以父亲的性别自居,从而克服俄狄甫斯情结,通过自居作用(identification),同性家长所信奉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观得到内化,个体因此获得良心和自我理想(ego i-deal),形成超我。
如果本我中的恋父或恋母冲动太过强大,自我就会产生焦虑,并以焦虑为信号,动员其内部的防御机制防止本能泛滥。防御机制如果过弱或过度,就会形成俄狄甫斯神经症,个体心理发展会因此停滞于俄狄浦斯期,而无法进入潜伏期。如果自我发展充分、功能健全,个体就能以适当的方式处理俄狄浦斯情结及相关冲突,就能避免俄狄甫斯神经症。
四、俄狄甫斯情结与本能论
弗洛伊德的本能论经历了一个修正的过程。早期,他提出了自我本能和性本能,自我本能指的是有助
于个体自我保护的原始冲动,也就是与个体生存息息相关的基本需求。而性本能则指与性欲和种族延续相关的冲动,虽然二者存在显著的差别,但还是被统称为“生本能”。生本能代表着人类生命中一种进取性、建设性和创造性的力量。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使得弗洛伊德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本能理论,人为的血腥屠杀撕去了人类伪善的外衣,人人声称自己是热爱和平的,为什么战争又绵延了整个人类历史?弗洛伊德逐渐把人的残忍性归结为人的另一种本能———死本能。因为死本能的存在,所以战争不可避免,因此在给爱因斯坦的信中,他预言第二次世界大战终将爆发。死本能是一种期望归返原始无机体永恒、毫无紧张状态中去的冲动。死本能代表着潜伏在人类生命中一种破坏性、攻击性和自毁性的力量。生本能使人去爱,死本能使人去恨,弗洛伊德评述道:“人们所有的情感联系,除了偶有例外,都是爱与恨的统一。”[7](P11)“俄狄甫斯情结成为弗洛伊德对人类爱与恨矛盾心理分析的核心”[7](P43),在儿童的恋父恋母情结中,生本能和死本能就表现为对父母爱与恨的交织,恋母以仇父为代价,恋父以仇母为代价,“爱和恨这两者是命中注定同时连在一起的。”[7](P43)在弗洛伊德看来,爱与恨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幼儿最初的爱欲萌发,注定要归于消解。俄狄甫斯情结最初是以爱的形式存在,但这种爱受到威胁,不被允许,解决的方式是放弃把异性父母作为性对象,以同性父母的性别自居。然而,在俄狄甫斯情结自居作用形成中,它从开端起就是一种矛盾的情感,儿童对父亲自居作用的深层动机是取代父亲,自居作用以某种退行形式成为力比多发泄对象归属者的替代者,在对父亲的自居作用中形成超我。超我是俄狄甫斯情结的积淀物,俄狄甫斯情结越强大,超我越强大,俄狄甫斯情结的压抑就越快,接着超我支配自我会更严格。“一般常识认为,人类获得良心的能
力,就是形成压制攻击欲的能力。然而,事实仍如我所言明的:人们越是控制他的攻击欲,他内心中的攻击性倾向就越强烈”[7](P46)。既然超我起源于人类内化了的攻击欲,弗洛伊德绝望地得出结论:“现在在超我中起支配作用的,可以说是死亡本能的纯粹文化”[7](P46)。
五、俄狄甫斯情结与神经症焦虑(neurotic anxiety)及防御机制(denfen mechanism)理论
弗洛伊德在其早期的理论中指出,焦虑来源于被压抑的利比多。利比多在人体内是不断运动的,它需要不断地被满足,一旦它找不到发泄的途径时,就会变成焦虑。与焦虑相对应的,就是一系列的防御机制。防御机制指的是人们采取的非理性的、歪曲现实的减轻焦虑的方法,心理防御机制的过度使用则会导致神经症的出现。
弗洛伊德在他的著作中列举了诸多的神经症病例,而对于病因的解释均以一贯之,即俄狄甫斯情结的压抑。由于本我中的恋母情结导致了焦虑的产生,而自我为了缓解焦虑而采取了种种防御机制,而防御机制的过分使用则是神经症的根源。“由于经验的累积,俄狄甫斯情结之为神经症之核心,也就越来越显而易见了,因为俄狄甫斯情结先是婴儿性生活的极致,继而为其后一切发展之转折点。”[5](P59)
在《梦的解析》中弗洛伊德曾讲述了一位女病人的歇斯底里恐惧症,她最大的恐惧是担心母亲会发生意外,不管她当时身在何处,只要一有了这种念头,她就得赶回家看看母亲是否仍活着。弗洛伊德指
出女孩的这种恐惧症,事实上是源于她的恋父情结,她内心真实的愿望是希望母亲遭遇不幸,但这种冲动因不容于世俗道德,对自我产生了强烈威胁,导致了神经症性焦虑,为了缓解此种焦虑,自我使用了“反向作用”这一防御机制,即过分关注母亲的安全,从而表现出对母亲遭遇不幸的恐惧反应。在另一个案里,弗洛伊德例举了一位男青年的强迫症,这位青年在父亲死后,突然不敢上街,他担心自己在街上看到人就想谋杀,而且整天处心积虑地想办法,为市镇上发生的任何凶杀案找到自己不在场的证据。弗洛伊德认为在这位青年的强迫观念下,却隐藏着对其过分严厉的父亲的谋杀冲动,在他童年期的回记忆中就可以找到这一冲动的酝酿。当该青年的父亲因疾病去世后,他内心弑父的愿望得到了满足,因而也导致了他内心强烈的罪恶感,对他而言,曾希冀谋杀父亲的儿子,怎有可能对其他毫无血亲的陌生人反而不存杀害之心呢?正是潜意识中的这种观念作祟,他才出现了上述强迫性的行为和观念。
六、俄狄甫斯情结与社会文化理论
弗洛伊德在其后期的著作中,把注意力投向了更广阔的视野,将自己的理论运用于文化历史领域。弗洛伊德指出,
18
政治、文明、道德及宗教的本质,无一不和俄狄甫斯情结息息
相关。在此,我们仅就其俄狄甫斯情结宗教观做一探讨。弗洛伊德在谈到宗教的起源时指出:“如果我们将精神分析对图腾的分析、图腾餐这种事实以及达尔文关于人类社会之远古状态的理论结合在一起,那么一种对它们进行更加深刻理解之可能性就会呈现出来。”[8](P169)这种能使我们深刻理解宗教起源的可能性因素就是人类所普遍具有的俄狄甫斯情结。
根据达尔文、罗伯逊·史密斯和阿特金森的有关思想,弗洛伊德提出人类原始时期一次弑父事件的假说:在原始部落中,部落首领将部落所有的女人据为己有,而将他已经长大的儿子们驱逐出去。愤怒的儿子们联合起来一怒之下杀死了父亲,事后又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与愧疚,为了缓解由自责和愧疚带来的精神焦虑,他们将对父亲的愧疚融入到图腾敬畏中,希望通过对父亲化身的图腾动物的崇拜来弥补杀父的罪恶。原始人类的俄狄甫斯情结是产生“原罪”的根源,也是产生“悔罪”的根源。弗洛伊德假定:在那狂暴的兄弟帮中充满了矛盾的情感,他们憎恨父亲,因为他扮演的是一个他们在渴望获得权力和性满足过程中可怕的阻碍者;但是他们同样爱戴和敬重他。在他们将其除掉后,他们的憎恨感得到了满足,并通过分食父亲的血肉实现了与之认同的愿望。但此时曾被排斥在一边的爱戴之情又必然在他们心中浮现出来,一种悔罪感也油然而生。“从那时起,父亲生前禁止他们做的事情,现在由儿子们自己予以禁止了,这和精神分析中被称之为‘延迟性服从’(Deferred obedience)的心理过程是一致的。他们通过禁止杀害那作为其父亲之替代者的图腾动物来消解其弑父行为;他们通过放弃那些已获得的女人的性权利来否认其弑父的成果”[8](P171-172)。由此,作为原始宗教和道德起源的图腾
崇拜和禁忌出现了。在原始部落的观念中,每个人都不能漠视两个禁忌,即:不能宰杀图腾动物,也不能和同一部落的妇女有性行为,这些方面和俄狄甫斯情结的两个罪行相一致。对宗教的精神分析的结论是:宗教是由于悔罪感及附于其上的忏悔心理所产生的,其根源在于存在于潜意识中的俄狄甫斯情结,宗教乃是人类普遍性神经官能症的表现。
弗洛伊德提出俄狄甫斯情结后,并没有引起世人的认同,刚好相反,人们对于这个观念表达了最强烈的抗议,甚至他最得意的学生卡尔·荣格、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也持反对意见,但弗洛伊德却对自己的理论十分自信,他写道:“至于我,则始终相信这是根本用不着否认也用不着掩饰的事实。代表人类最高智慧的希腊神话已经在这些实事上看出大家不可避免的命运,我们对于这些事实就安心承认吧。俄狄甫斯情结虽然在实际生活中被摒弃而放逐于稗官野史,却在神话中流露出来,这是很耐人寻味的。”[9](P124)诚然,弗洛伊德坚持俄狄甫斯情结的绝对意义有失偏激,但这一概念的深刻性与影响力是世人无法否认的。俄狄甫斯情结与古典精神分析领域诸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成为最能彰显古典精神分析气质的重要概念。
中望cad教程参考文献:
U[1]叶浩生,杨莉萍.心理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美]杜·舒尔兹,西德尼·埃伦·舒尔兹.现代心理学史[M].叶浩生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
社,2005.
[3][奥地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梦的解析[M].罗生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
[4]张日昇.咨询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5][奥地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自传[M].廖运范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6][奥地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性学与爱情心理学[M].罗生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
[7][美]艾布拉姆森.弗洛伊德的爱欲论:自由及其限度[M].陆杰荣,顾春明,等译.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8][奥地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M].赵立玮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苹果怎么换壁纸
[9][奥地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论[M].罗生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杜振吉赵昆
An Insight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edipus Complex and the
Central Theory of Classic Psychoanalysis
Chen Xiang1,Zhang Ri-sheng2
(1.North College,Zhangjiakou075000,China;2.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100875,ChinaT7”BZ〗Abstract:Of all Freud’s theory Oedipus complex best reveals the quality of calssic psychoanalysis.In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Freud advances children’s Oedipus complex for the first time.Oedipus complex is named after the metaphor of the fate of ancient Greek mythological figure in Sophocles’Oedipus Rex.Oedipus complex is cloly linked to the central theory of classic psychoanaly-sis———xual theory,instinct theory and personality theory.Oedipus complex is the outcome of the inevitability of children’s psycho-xual development.The succeessful ttlement of Oedipus complex will influence the individual Gender-role identity and the choice of xual objects and hence be of vital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ividual.
Key words:Sigmund Freud;cassic psychoanalysis;Oedipus complex
大乔是谁的老婆28

本文发布于:2023-05-19 05:33: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6906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情结   理论   父亲   人类   恋父   父母   本能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