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中学历史会考研究中文摘要
民国时期中学历史会考研究
中文摘要
南京国民政府执政初期,因时代原因,历史教育倍受重视,当局先后颁布三民主义教育宗旨,修订完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1932年,更是将历史科列为中学会考科目之一,此后历史会考成为整顿中学历史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中学历史会考的举办由各地临时成立的会考委员会全权负责,并制定较为严密的考试办法。而作为考试最重要的载体——历史试题,由各省份聘请学识渊博者拟定,多以简答题、论述题为主。针对初高中学生的差异,历史试题也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倾向,初中试题注重知识的识记,高中则更侧重思维能力的拓展。总体而言,历史会考试题也表现出注重基础知识,学科交叉以及设置选做题,增加灵活性等特点。
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以及分析,发现中学历史会考制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规范历史教学,陶冶情感价值观,是衡量中学生历史学业水平的一次有益尝试。但是受时代所限,近代的中学历史会考逐渐偏离了本意,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民国时期中学历史会考历史会考试题评述
言之凿凿
作者:邓亚萍
指导老师:黄鸿山
英文摘要民国时期中学历史会考研究A Study of the History Examination of Middle Schools in
the Period of the Public of China
Abstract
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Nanjing National Government,historical education was highly valued for reasons of the times.The authorities successively promulgated the educational principles of the Three People's Principles and revid and improved the middle school history curriculum standards.The entrance examin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easure for the authorities to rectify the history education in middle schools.The examination committee for the history of the middle school is held under the sole responsibility of the temporarily established examination committees in various regions,and formulates stricter examination methods.As the most important carrier of the exam,historical test questions are drawn up by the provinces who have learned knowledge.They are mainly bad on short answer questions and essay questions.In view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juni
or and 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historical test questions also show two different tendencies. Junior high school test questions focus on knowledge and memory,while high school focus more on the expansion of thinking skills.History exam questions also show more flexibility in focusing on basic knowledge,interdisciplinarity,and tting optional questions.
Through the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it is found that the middle school history examination system can stimulate students'enthusiasm for learning,standardize history teaching,and cultivate emotional values,which is a uful attempt to measure the history level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However,affected by the times,the modern middle school history examination gradually deviated from its original intention and had a certain negative impact.
Key words:the Period of the Public of China,the History Examination of Middle Schools,the history exam questions,Evaluation
Written by:Deng Yaping
Supervid by:Huang Hongshan
目录
绪论 (1)
一、选题依据 (1)
二、选题意义 (2)
三、学术史回顾 (2)
四、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6)
五、创新与不足 (6)
第一章民国时期中学历史会考制度实施的背景 (8)
第一节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确定 (8)
求职自荐信范文第二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完善 (10)
第三节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学历史教育的发展 (12)
一、历史教科书的大量涌现 (13)
二、历史教学方法的进步 (14)
三、历史学业测验的推行 (16)托福听力真题
重力势能公式第二章民国时期中学历史会考制度概述 (17)
七年级下册地理书第一节中学会考委员会 (17)
第二节历史会考试题的命制 (22)
一、命题人员 (22)
二、命题内容 (23)
第三节历史会考试卷的评阅与成绩核算 (24)
第三章民国时期中学历史会考试题分析 (28)
第一节历史会考试题的类型 (28)
第二节历史会考试题知识点的覆盖情况 (30)
第三节初高中历史会考试题的比较 (33)
一、初高中历史试题的相同之处 (33)饺子怎么写
二、初高中历史试题的不同之处 (36)
第四节中学历史会考试题的特点 (38)
一、历史与地理学科的交叉渗透 (38)
二、重视基础知识的考察 (39)
三、试题可选做,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41)
第四章民国时期中学历史会考的评述 (43)
第一节进步性 (43)
一、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43)
二、规范历史教学 (44)
三、促进学生关注现实,思考民族未来 (45)
第二节局限性 (46)
一、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46)
二、试题命制技术粗糙 (47)
三、助长了“应试主义”之风 (47)
第三节中学历史会考的反思 (48)
一、学科基础知识不扎实 (48)
二、师资、设备匮乏 (49)
三、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问题 (51)
结语 (52)
参考文献 (53)
涂长望
致谢 (57)
民国时期中学历史会考研究绪论
绪论
一、选题依据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中等教育有了较快发展。据统计,在1928-1932年的四年间,普通中学由954所增至1893所,中学生净增213072人。①随着学校与学生的急剧增加,教育的弊病也随之显现。中学教育腐败丛生、质量堪忧。面对教育不振、教学混乱的局面,南京国民政府决定整顿中等教育,提高教学效率,于1932年5月颁布《中小学学生毕业会考暂行章程》(以下简称《暂行规程》),决定在全国18个省市区试行中学会考制度。一年后,根据各方建议,免除小学毕业会考,只保留中学毕业会考。
会考是指检验毕业生是否合格的统一考试,是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进行宏观控制的一种手段,确保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②从1932年会考制度出台,至1947年毕业会考因种种原因未能举行,而渐被废除,会考制实则存在了15年。在这15年中,会考科目几经变更,1936年最终统一,初高中会考科目均为国文、外国语、算学、理化、史地五科。历史学科作为会考科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新旧杂
陈、内忧外患的时代里,国民政府高度重视学校历史教育,企图用历史教育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为中华民族救亡图存、民族独立的使命而奋斗。当今时代,历史教育面临着频繁改革,学科边缘化的困境,民国时期中学历史会考的试题命制、试卷评阅、分数核算等,对当今的历史会考仍有参考价值。
笔者希望通过对民国时代中学历史会考的研究,进一步了解当时历史会考的情况与民国的历史教育,以期对今天历史教育有一定的启迪与借鉴。另外,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中学”一词在民国时期,通常有两种含义,一是从狭义上可以理解为普通中学,对应今天初中与高中。二是从广义上泛指全部的中等学校,除普通中学外,还包括各类职业学校和师范学校。本文出现的“中学”一词,均为普通中学,即初中与高中。
①谢青、汤德用主编:《中国考试制度史》,合肥:黄山书社,1995年,第606页。身体透支
②顾明远:《教育大辞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1464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