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研究综述

更新时间:2023-05-17 19:58:17 阅读: 评论:0

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研究综述
下水道堵塞疏通的最好办法
摘要:自我控制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程度所体现的功能,是个体一种内在能力,外在表现为一组相关行为,是个体自主调节(监控)自己行为使其与个人价值和社会期望相适应的能力。幼儿期是培养自我控制的关键时期,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关于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研究的同时,提出了培养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干预对策。
关键词:儿童;自我控制;能力
关于在日常家庭和学校环境中,什么是儿童自我控制的定义,不同理论流派的心理学家在各自的研究中使用不同的概念和术语,例如冲动控制(impul control)、顺从(compliance)、自我控制(ego-control)、自我调节/自我控制 (lf-regulation/lf-control)、抑制性控制(inhibitoy control)。而在不同的概念框架下,对于自我控制发展的描述也用截然不同。Vaughn和Kopp(1984)指出:自我控制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程度所体现的功能,是个体一种内在能力,外在表现为一组相关行为;是个体自主调节(监控)自己行为使其与个人价值和社会期望相适应的能力。自我控制引发或制止特定的行为,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抑制冲动行为、抵制诱惑、延缓满足、制定和完成行为计划、采取适应于社会情景的行为方式。我国学者如朱
智贤则从儿童个性发展角度研究,指出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的心理成份之一,是个体对自身心理和行为的控制。并依据控制对象的不同将自我控制分为对内在心理历程的控制和对外在行为方式的控制两个方面,如行为的自觉性和对动机的自我控制属于对内控制,而行为的坚持性、自制力、独立性及对情绪反应的控制属于对外控制范畴。天气变化
一、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早期表现
早期儿童自控的最典型的表现是对母亲指示的服从(compliance)和延迟满足(delay of gratification)。服从是最低水平的依从行为,儿童仅仅为获得奖赏或逃避惩罚而遵循规则或习俗。这类儿童对行为的社会性意义缺乏认识,只能在成人直接的监督下才可能完成对其的行为要求。延迟满足的研究,可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Mischel提出的延迟满足含义是,为了以后获得更大的报偿而延迟立即就可得到的满足。在80年代初,Karniol、Miller指出,在现实情境中儿童极少会面临这样的选择情境,即一个小的立即就可以获得的满足与一个较大的但需要忍耐一段时间的奖赏。更多时候,是因为父母的要求而延迟满足。因此,Karniol、Miller提出了延迟满足的EID(externally impod delayed reward)范式,即儿童因外界的要求而延迟满足。[1](P. 293-307)这种研究范式很快就得到了大多数发展心理学研
究者的认可。Vaughn,Kopp等人在一项研究中,采用了三个延迟满足任务。这三个任务都是采用的EID范式,第一个为电话任务(Telephone task),要求孩子不去碰他们伸手就能拿到的一个有趣的玩具电话,等到下一个游戏时再玩;第二个称为葡萄干—杯子任务(Raisin-cup task),将孩子喜欢吃的葡萄干(或其它孩子喜欢吃的食物)放在一个杯子下面,要求孩子在实验者允许之前不去碰那个杯子;第三个任务称为礼物任务(Gift task),要求孩子在实验者完成一项工作之前不要打开装着礼物的包裹。在这三项任务中,以孩子所能坚持的时间长短来记分。Kochanska、Murry等人所做的一个研究中采用了类似的实验任务,但记分方法更为细致。如有一项任务称为在包裹中的礼物(Gift-in-bag),与礼物任务基本相同,Kochanska等人采用了两种记分方法,一是根据儿童的动作反应程度,即将礼物从包中取出记为1分,将打开包裹记为3分,将始终不碰包裹记为5分。[2](P. 220-232)另一种记分方法与Vaughn等人的方法一致,但这种记分仅用以参考。在这两个研究中,虽然记分方法有所不同,但都发现了延迟满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长的趋势。[2](P. 220-232)1993年属
二、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特点
(一)国外研究
画眉谷
Hoffman是最早对儿童自我控制进行研究的学者之一,他依据自我控制水平将儿童的行为分为四个阶段:即前道德的、依附、认同和内化。[3]西方心理学家对自我控制能力获得的研究主要从冲动性入手,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研究:动作和运动的控制;认知活动的控制;情绪情感的控制。
鲁利亚1961年研究发现,让2~4岁儿童对某种信号不作反应比让其作出反应要困难得多。Ward利用“慢画测验”和“慢走测验”追踪研究了儿童控制自己运动能力的发展,发现年幼儿童对自己运动速度的控制能力相当差,但又确实在不断进步。Kagan等人在20世纪60年代将人的认知方式用“冲动——熟虑”这一维度加以区分。他们设计了“匹配熟悉图形测验”。
(二)国内研究
许政援等人通过实验研究初步探讨了3-6岁幼儿在不同的活动中和不同指导言语情况下控制自己行为能力发展的特点,设计了三个实验,结果发现:(1)在两项实验中幼儿控制自己行为的持续时间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2)幼儿在行为控制中自我调节机制还很弱,不能自觉地组织活动,需要成人指导、帮助。随着年龄的增长,成人的言语指导从不太起作用到逐渐起作用。(3)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的自我意识、自我监督水平也在发展。[4]方俊明通过
分析个体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初期、少年期、青年初期、青年晚期的生理成熟、心理发展与行为发展的关系,探讨了各个发展阶段上个体自我调控方式的变化。他认为,个体一定的自我调控方式是建立在其生长与成熟、认知发展、情感发展和行为发展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个体的自我调控方式与其身心发展水平是相匹配的,他提出了自我调控方式发展的年龄特征[5] (P. 55-61) 韩进之、杨丽珠在自我意识的研究中发现:自我控制能力在3-4岁儿童中还不明显,儿童由缺乏自我控制到有自我控制的转折年在4-5岁之间,此时发展速度最快,到了5-6岁年龄组儿童绝大多都有一定的控制力。[6] (P. 105-109)此外,我国研究者还从幼儿的年龄、性别和意志品质等方面对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1.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的性别差异
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存在性别差异,在自我控制各个因素的发展上,女孩较男孩表现出明显的优势。谢军发现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发展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且所有差异都是女童分数高于男童。[7] (P. 10) 男女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趋势也存在差别,周少贤等人研究3-6岁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特点后发现:女孩中班的时候行为控制能力发展最好,到大班时有所下降;男孩中班时行为控制能力最差,到大班的时候,却有所提高。[8] (P. 42-45)杨丽珠等认为受
激素等生物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可能是造成女孩自控能力发展强于男孩的原因。[9] (P. 51-56)
2.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年龄特点
韩进之等研究表明:幼儿自我控制水平呈近乎直线型的上升,小学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发展比之幼儿其速度变缓,且出现倒退现象。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的关键年龄处于4-5岁。[10] (P. 20-23)谢军研究发现: 3-9岁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且这种发展的关键年龄明显在3-5岁之间,5岁以后,总的发展趋势不再明显,但各因素的情况有差异,如情绪控制发展的关键年龄在5-7岁,坚持性发展的关键期在6-7岁,自制力发展的关键期在3-4岁和6-7岁,独立性发展的关键期在3-4岁和7-8岁,动机控制发展的关键期在3-5岁,自觉性则呈波浪式发展。[7]
3.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意志品质
傅安球1990年研究发现:学龄初期儿童意志的自制性品质随年级升高而稳步发展,但其行为仍然明显受内外诱因的干扰。随着年级的升高,儿童抵制内外诱因干扰的能力逐渐增强。小
学儿童的自我激励水平和忍耐克制能力在不断提高,尤其是中年级以后,注意能力以及相应的组织性、纪律性有了明显增强,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得到了较好发展。
三、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苗族图案
(一)儿童主体因素对其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影响
1.生理因素
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皮质发育对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11]鲁利亚认为:儿童刚一出世时,大脑皮质抑制机制还很不成熟,大脑皮质的兴奋过程占据很大优势。因此,儿童表现出极大的冲动性。林崇德1995年研究表明:儿童约从四岁起,由于神经系统结构的发展,内抑制开始发展起来,开始逐步控制自己的活动和情绪。随着儿童的皮质抑制机能的逐渐完善,儿童的兴奋和抑制逐渐趋于平衡,使得儿童逐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的行为。
2.情感因素
情感对儿童行为起着“行或止”的功能,它对儿童的特定行为发出可否接受的信号,内疚感和同情是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的基础[12]。大约在3-4岁,当儿童抵制不住诱惑或违反了所知的规则时,他们开始体验到内疚感,因为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行为与外在标准的不一致。Hoffman认为,只有在儿童能够区分自己与别人、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他人的苦恼时,才出现真正的内疚感。当儿童开始因无法达到自己的预期意愿而内疚时,自我调节的内在控制则成为一种内在的需要。
3.情感、认知发展与互动经验作用的整合黑骏马电影
维米尔作品在互动过程中,儿童的经历帮助他们建造了一个关于社会环境的“内在地图”,他们在心理上描绘他们的经验,注明什么样的举动让他们感到内疚、什么使他们感到好的,什么可以或不能得到奖励及其这些条件适合于什么环境等等。随着经验的日益增多,这一“内在地图”对社会事件进行更精细的区分,从而他们得以从中找到更多的线索,并对不同线索做出各种不同的反应,结果是,他们逐渐变得能成功的监控自己的举动。[3]
(二)儿童客体因素对其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影响
1.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
父母因素对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父母控制模式可概括为五种基本形式:严厉控制、限制控制、要求控制、干涉控制和专断控制。不同的父母控制模式形成了儿童不同的自我控制特征。[13]父母因素除了父母控制模式外,父母管教态度与父母教育观念也影响着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父母管教态度在多方面对儿童自我控制的发展有着显著影响,而且父亲母亲影响相当一致。[14]此外,家庭婚姻质量也能够预测儿童延迟性自我控制的行为,尤其是母亲体验到家庭和谐程度越高,儿童的延迟自我控制的行为越多。[15]此外,新近研究发现,这些差异在儿童早期到成熟晚期保持着较大的一致性。在教师与儿童的关系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果,而且发现,成长于父母教养方式不同的家庭的儿童,他们对教师教育方式的反应不同。[3]
2.师生同伴互动关系
Bandura认为,儿童从成人的直接指导、强化和惩罚以及自己对周围人的观察与模仿中习得社会准则。儿童是在与他人互动过程中获得内在行为准则的,在学校教育中,儿童与教师、同伴之间互动经验对其自我控制发展有重要的影响。[19](P. 19-22) 教师既为儿童提供行为指导,也是儿童的模仿对象。在学校里,教师经常使用身体或言语的控制来调节儿童的行为,而
儿童对这些控制作出反应,并逐渐内化教师给予他们的指导。教师的行为也是儿童形成行为准则的范型。儿童喜欢模仿其所看到的行为,但是因儿童的认识能力有限,他们所模仿的行为往往与榜样是有偏差的,此时,教师若对示范人物的行为或内心活动加以适当的语言描述,有助于儿童正确地对行为进行模仿。除了用指导方式为儿童提供行为范型外,教师还强化合乎需要的行为,惩戒他们认为是不可接受的行为。
3.社会实践
七夕红包儿童在社会实践中一个重要的收获是提高了许多交往技能。Shure等认为,交往技能既包括社会认知上的,也包括行为上的。儿童在交往实践中有机会感受认知与行为间的统一。[16]这种变化更有利于促进儿童交往中的去自我中心化。随着儿童社会交往技能的提高,有助于儿童与社会行为准则相适应,并进一步促使这些准则被儿童内化,也即自我控制得到相应发展。儿童自我控制的发展会影响他的终身,了解了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的特点以及影响其自我控制发展的因素,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这对家庭和社会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四、教育建议
(一)良好的父母控制模式
幼儿自我控制能力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父母的教养方式,良好的父母控制方式,对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每天和父母朝夕相处,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每位父母都要对孩子充满感情和友好之情,为孩子设定一个正确的行为标准,对孩子不好的行为要进行说明和解释,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行为方式,把孩子看成是有能力的。这种良好的父母教养方式,不仅能促进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而且对孩子以后的生活和学习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本文发布于:2023-05-17 19:58: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67189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儿童   控制   发展   行为   控制能力   研究   父母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