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春节的习俗

更新时间:2023-05-13 01:13:11 阅读: 评论:0

香港春节的习俗

春节是中国人最为重视的传统节日,你知道香港春节习俗特点吗?下面是整理的香港春节的习俗,一起看看吧!

香港春节的习俗 篇1

农历新年是我国传统上一个盛大的节日,香港也不例外。香港春节,在习俗上和气氛上既和大陆其他地区有共同的地方,也有自己的特色。

一、挥春取代春联

近年来,已很少香港人在农历新年时按传统在家里贴春联、年画的了,而是在商店或家中贴上“生意兴隆”、“出入平安”等的挥春,用意和贴春联和年画一样,取其吉利之意,希望来年事事顺利,平平安安。

二、舞狮舞龙灯

新年市区街道很难看到大型的舞狮、舞龙灯的表演,在一些新界乡村、围村中还可以看到。至于放炮仗、鞭炮等在香港是一律禁止的,不过自一九八二年开始每年农历年初二的晚上,在维多利亚港上都会举行盛大的烟花表演,成为这十多年来迎春的一个固定节目。

三、除夕逛花市

香港大部分家庭也会在春节期间吃“团年饭”,一般是在家里设宴,于除夕全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聚在一起,享受晚饭。而饭后的一大节目,就是逛花市了。农历新年期间,港九多处都设有年宵市场,其中以维多利亚公园的花市最大、最热闹。香港市民习惯于晚饭后一家大小逛花市,买些年华回家。除夕夜时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大家一起欢度佳节。

四、派利是收利是

香港农历新年,最开心的当然就是收“利是”的小孩子了,在春节拜年时,到处可以听到“讨”利是的欢笑声。“利是”原为“利事”,取大吉大利宽好意头,同时也成为了春节时与亲人不可缺少的习俗。香港人会派很多利是,以十块二十块居多。

香港春节的习俗 篇2

农历新年是我国传统上一个盛大的节日,相信无一个中国人不识。然而,在香港过农历年,在习俗上和气氛上却和传统的截然不同。

近年来,已很少香港人在农历新年时按传统在家里贴春联、年画的了,取而代之的则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贴上生意兴隆、出入平安等的挥春。虽然如此,但贴挥春的原意和贴春联和年画一样,取其吉利之意,希望来年事事顺利,平平安安。

此外,舞狮、舞龙灯等也会在一些新界乡村、围村中出现,在新年的市区街头上也很难看到的大型的舞狮、舞龙灯的表演了。至于放炮仗、鞭炮等在香港是一律禁止的,不过自一九八二年开始每年农历年初二的晚上,在维多利亚港上都会举行盛大的烟花表演,这已成为这十多年来迎春的一个节目了。

香港被称为美食天堂,春节有关吃的习俗也不少,而大部分家庭也会在春节期间吃团年饭,一般是在家里设宴,于除夕全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聚在一起,享受晚饭。而饭后的一大节目,首选相信是逛花市了,农历新年期间,港九多处都设有年宵市场,其中以维多利亚公园的花市最大、最热闹。香港市民习惯于晚饭后一家大小逛花市,除夕夜时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大家一起欢度佳节。

在香港过农历新年,最开心的莫过于收利是的小孩子了,在春节拜年时,到处可以听到讨利是的欢笑声。利是原为利事,取大吉大利宽好意头,同时也成为了春节时与亲人不可缺少的习俗。

面对着两个方面的讨钱重压。不过按惯例,讨帐、讨债只讨到除夕为止,新年里是不能讨的,否责自讨晦气,于已不吉利。因此对躲帐、躲债者来说,除夕是最后一关,如逃过此关,明年又当别论。于是他们一直与讨帐、讨债者周旋,千方百计度过这除夕之关:百孔千疮债主来,毫无打算又难回。我今只好登台避,躲过今晓就甩开。

不过除了上述那样的贫困者之外,从总体来说,新年来临,大家不免都异常的喜气洋洋、兴高采烈。在经过前述的种种准备以后,天天盼望的除夕终于来到眼前,最美的光歌词新年的庆祝也就进入了高潮。

除夕之美在日落。是晚,各家长幼齐集户内,即使是远出在外者,也要尽量在此前归家与家人一起过年。大家在灯火下团坐一禹迹山大佛起,同吃年夜饭,边吃边喝,说说笑笑,这顿饭时间延续较长。这是一年辛苦到头的尽享天伦之乐,故名曰合家欢。

此夜紧接新年,所以许多家庭之长者,在年夜饭后,不去就寝,围炉守岁。也是边说边笑,边吃杂食。大家不会觉此夜夜深更长。到子夜时,有一些人还会往城内庙中争烧头香。

守至鸡初鸣、天微明,各户男女老少皆穿上新衣新帽新鞋,在早已安好供品的堂上,拜天地、祭祖先。然后少幼齐向家长拜年,家长向小孩散给年前已准备好的'压岁钱,这是小孩们念叨已久的盼望,至此总算欢天喜地地到手入袋。接着开门放爆炸迎新,邻里相见互道新禧。

自初一以后各日,便是亲戚朋友往还拜年之期。客来多携礼品,待客必请喝元宝茶,是为茶内放上青果或茶盖顶置青果一枚。还用金漆盘装果品献客,口中则说恭喜多如意。又必请吃酒饭。其时长辈凡见幼辈皆要送压岁钱,这对经济拮据者来说,不免是不小的负担。不过此类拜年之风,至清末上海已见简化。交往多者出外拜年,往往不进门内,仅投一名刺,权作已来贺年,这样便可省却应酬和开销:换得桃符样色新,衣袍短套到门前。何人最怕腰频折,投刺匆忙当贺年。

新年中除相互走动各表贺年外,其余时间就是以各种各样的行游、娱乐活动来欢度了。有外出游逛的,最多去的地方是城隍庙以及相连的西园(即豫园):新年无事快逍遥,行过园中九曲桥。忽听儿童齐拍手,谁家鹞子半天摇。不过自近代租界辟设后,五光十色的十里洋场魅力无限,也成了新年的一个游乐好去处,特别是对住在洋场外面的人:城中人爱洋场去,城外人争入庙园。同时一般看乐意,大家相喻在无言;又有出外看戏、听书、喝茶的。开埠后上海洋场内外***风很盛,还有一些人便借此期作艳游,于是忙坏了各处的烟花场:新年气象镜新磨,掷得金钱疾似梭。楚馆秦楼千百所,果盘开处笑声多;当然,的人常逗留家中,室内之乐自可寻得,如邀亲招友大筑方城,击鼓弹琴、自拉自唱等:美食鲜衣乐岁更,倩人投刺藉通名。各家闭户停三日(指商家),不是牌声即鼓声。

到正月初五日,为财神(俗称路头神)诞辰,各地都有接财神、接五路财神(取东西南北中五路之意)、接路头神之举。财神统财,人人有关,尤商家开业为财,故他们的庆祝最为起劲。上海早就是东南繁华的大商邑,商肆随处可见,初五庆祝之特别闹猛也就可想而知的了。商家接财神多供三牲:生猪头、鲤鱼、雄鸡。鲤鱼者夜晚星空图片,谐音利余,特别受到。早在街巷 巷中来自农村的乡人,向各家兜卖新鲜鲤鱼,鲤鱼又被称为元宝鱼,故被称为送元宝。

初五子时,商家堂上正中挂起赵公元帅的新像,除三牲外,其余供品极为丰盛。香烛燃起,光耀满堂。接着在户内外大放爆竹,此起彼伏,阖城轰响,声震百里。且连续不断,其声、势之烈竟过于初一正日的天明:爆竹相连不住声,财神忙煞共争迎。只求生意今年好,接送何妨到五更。

终于到了十五元宵。十五月满,正好合团团圆圆之意,是为大吉大利。此日每家必吃元宵,即汤圆,也是取团圆、吉利之义。但元宵之盛还在于灯,所以又名灯节。是日家家户户、各店各铺悬灯门前,寺庙、园林、广场等公共处所担多音字组词,更是大张灯彩。日落后万灯齐放,连片连城,红光耀天。灯彩造型五花八门,有各色花灯,各种植物灯、动物灯、人物灯、故事灯等,沪地最常见的有兔子灯、元宝灯、走马灯,最大、最精彩者为龙灯:龙身有首有尾,鳞片闪烁,共长9节,下承以长柄,由舞龙者操持。又由专人持大珠般的滚灯,与龙仙特敏身周旋、追逐,甚至打斗,它们共舞行于沪城的大街小巷中。

届时男女老少成群结队出外观灯。城隍庙及西园又是一个活动的中心点。是处亭台楼阁遍饰灯彩,内外通明。园中大假山高岩处,还燃放花筒烟火,最为吸引人。来此的观众摩肩接踵,个个笑逐颜开。这灯节除看灯外,领略的还是一种特别的人气:所谓十里珠帘都不卷,看灯人看看灯人,便是那种独特的意境。元宵夜之闹猛一直要延至夜深,待灯阑兴尽,众人始慢慢步回家。一种说法,这天正好还是灶神归来之日,那么回家正好将这位灶老爷接住。

在即将到来的黎明晨曦中,这一年的春节之庆到此落下帷幕。

香港春节的习俗 篇3

农历新年是我国传统上一个盛大的节日,相信无一个個中國人不识。然而,在香港過农历年,在習俗上和气氛上卻和传统的截然不同。

近年來,已很少香港人在农历新年時按傳統在家里貼春聯、年畫的了,取而代之的則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貼上“生意興隆”、“出入平安”等的揮春。雖然如此,但貼揮春的原意和貼春聯和年畫一樣,取其吉利之意,希望來年事事順利,平平安安。

此外,舞獅、舞龍燈等也会在一些新界鄉村、圍村中出現,在新年的市區街頭上也很難看到的大型的舞獅、舞龍燈的表演了。至于放炮仗、鞭炮等在香港是一律禁止的,不過自一九八二年開始每年农历年初二的晚上,在維多利亞港上都会舉行盛大的煙花表演,這已成为這十多年來迎春的一個节目了。

香港被称为“美食天堂”,春节有關吃的習俗也不少,而大部分家庭也会在春节期間吃“团年饭”,一般是在家里設宴,于除夕全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聚在一起,享受晚饭。而饭后的一大节目,首选相信是逛花市了,农历新年期間,港九多处都設有年宵市場,其中以维多利亚公园的花市最大、最热闹。香港市民习惯于晚饭后一家大小逛花市,除夕夜時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大家一起欢度佳节。

在香港過农历新年,最开心的莫過于收“利是”的小孩子了,在春节拜年時,到處可以听到“討”利是的欢笑聲。“利是”原为“利事”,取大吉大利宽好意头,同時也成为了春节時与亲人不可缺少的习俗。

香港春节的习俗 篇4

贴挥春

挥春是粤语中的叫法,实际上它指的就是过年时贴的春联、门联、福贴等。但近年来香港人在农历新年时按传统在家里贴的渐渐不再仅限于春联、年画,取而代之的是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贴上“生意兴隆”、“出入平安”等的挥春。虽然如此,但贴挥春的原意和贴春联和年画一样,取其吉利之意,希望来年事事顺利,平平安安。

舞狮、舞龙灯

舞狮、舞龙灯等会在一些新界乡村、围村中出现,但在市区街头上很难看到了。至于放炮仗、鞭炮等在香港是一律禁止的,不过自一九八二年开始,每年农历初二的晚上,在维多利亚港上都会举行盛大的烟花表演,这已成为这十多年来迎春的一个节目了。

吃港味年菜

最具港味的招牌年菜当属“盆菜”,这道菜是在盆状食器内加入鱿鱼、冬菇、花胶、大虾、发菜、红烧猪肉等丰富食材一起炖煮而成,象征合家团圆、满堂吉庆的寓意。而“发菜蚝豉”则是使用发菜与牡蛎干一同焖煮而成,取发财好市之寓意;象征年年高升的年糕,更是香港春节期间少不了的传统美食。

香港过年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全盒”来招待客人,以象征吉祥圆满之意。内有数小格,装有多样带有好兆头的糖果小食,例如瓜子象征抓银子、糖莲子象征连生贵子、糖莲藕象征佳偶天成、糖椰丝象征有爷有子、油角象征荷包满满等,真可谓是美味与美意兼得。

团年饭毕逛花市

香港被称为“美食天堂”,春节有关吃的习俗也不少,而大部分家庭也会在春节期间吃“团年饭”,一般是在家里设宴,于除夕全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聚在一起,享受晚饭。

而饭后的一大节目,首选相信是逛花市了,农历新年期间,港九多处都设有年宵市场,其中以维多利亚公园的花市最大、最热闹。香港市民习惯于晚饭后一家大小逛花市,除夕夜时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大家一起欢度佳节。

讨“利是”

在香港过农历新年,最开心的莫过于收“利是”的小孩子了,在春节拜年时,到处可以听到“讨”利是的欢笑声。“利是”原为“利事”,取大吉大利宽好意头,同时也成为了春节时亲人之间不可缺少的习俗。

香港美食

1、盆菜

如果说吃饺子是北方人年夜饭的重头戏,那么全家围坐共享盆菜宴便是很多老广们除夕夜里必不可少的环节。吃盆菜,求的是“盆满钵满”的意头。

盆菜是香港人在喜庆时中考英语满分作文的必备品,当年香港新界的围村乡族在诸如嫁娶、添丁或祭祀等重要日子,主人家都会制作盆菜宴请乡亲。后来演变为以春节时节为主的年菜形式:过年时,一家人围在一起,一边品尝丰盛且热气腾腾的盆菜,一边闲话家常,其乐融融。有人说,盆菜味道如何倒还在其次,更重要的是气氛。吃盆菜时一定不需客气,就算用筷子将菜翻来翻去都不算失礼,因为好料沉锅底,多种自在的吃法更适合合家团圆。

2、发菜蚝豉

香港人过年讨意头,都要买谐音发财的发菜,用它与蚝豉、海参、鲍鱼、江珧柱及猪肘一起煮成一大盆,广东话猪肘也叫猪手,借意“横财就手”,即新的一年大发其财;蚝豉也有豪市、好市之意。

蚝豉是广东人和香港人“开年饭”的特色。蚝豉,是生蚝晒干后的蚝干,以蚝豉做的菜肴种类繁多,如藕燕窝的正确吃法香蚝豉、火苏州的诗句腿炖蚝豉、发菜扣蚝豉、猪肉蚝豉汤、地鱼蚝豉节瓜汤等等,传统做法是将整个的蚝豉用蚝油放在锅里先焖上一段时间,然后加入火腩(烧肉)、发菜、蒜子、陈皮、姜和蚝油再度用文火慢慢焖至30分钟左右;接着用生菜给菜碟围边,将做好的蚝豉和配料盛放在蔬菜的中央。居家菜的烹饪手法是焖,用铁锅煮成后用平碟盛上。

3、年糕

香港大嘴巴青蛙人不大喜欢糯米,因此过年所蒸的年糕,无论甜咸,一定是以粳米粉为主,有时搀合少许糯米粉,极少完全用糯米粉的。蒸年糕并不用蒸笼,而是用铜制的或铅铁的糕盘,每一盘为一底。原料的分量和蒸制时间的久暂,都是以一底为猜一个成语标准。甜的年糕是用白砂糖或片糖调米粉蒸制的。砂糖蒸的甜年糕色白,黄糖或片糖蒸的色黄,那样子就象平时的松糕。

咸年糕的成分比较复杂,最通行的是萝卜糕。除了以刨出来的萝卜丝或萝卜汁调合米粉之外,还要加上虾米、腊肉、腊肠、葱、芜茜、五香粉等等。萝卜糕多数是在蒸熟之後再切片,用油煎了来吃的。香港平时在饮茶时也可以吃到萝卜糕,但到了过年,萝卜糕却一变而为年糕了。此外还有芋头糕,是将芋头切成了小块调和米粉来蒸。甜的年糕还有马蹄糕。但一般人家过年所蒸的年糕,大都只是糖年糕和萝卜糕。

香港好去处

星光大道

“星光大道”是以电影为主题的景点,地上有逾百个牌匾,刻上了多位香港电影明星及著名导演的手印和签名。在这里,您不但可以向明星索“签名”、跟他们“握手”,甚至还能够与国际功夫巨星李小龙、香港卡通角色麦兜的铜像合照。另外,每个月还有约30场音乐、舞蹈、戏剧等表演或展览在这里上演,说不定会让您发现明日之星呢!

太平山顶

站在海拔373米的太平山顶上,您就像是乘坐飞机横越维多利亚港的上空,超过300万居民的香港市区—维港两岸的九龙半岛、香港岛北岸,将一一展现在您的眼前。就这样,一幢幢摩天大楼笔直的耸立着,看似伸手可及。别忘了,香港是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想象一下,当山下无数座大楼都同时亮起灯时,维港的海-面、维港的上空都被映照得发紫,那会是多么壮丽璀璨。

本文发布于:2023-05-13 01:13: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65287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香港   习俗   春节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