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代表作品有多少
陶渊明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那么他的代表作有哪些?以下是帮大家古巴岛整理的陶渊明的代表作品有多少,欢迎阅读与收藏。
陶渊明,东晋文学家。字符亮,一说名潜,字渊明,号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出生于没落的仕宦家庭,29岁时双亲相继过世,家道中落。曾任江州祭酒,但由于忍受不了俗吏事务,不久便自动辞归,躬耕自给。以后又屡官屡辞。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出仕彭泽令,仅80余日,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去职。从此远离官场,长归田园,至死未仕。陶渊明工诗能文,尤以诗著。有《陶渊明集》传世。
《陶渊明集》收录诗文辞赋等作品共l42篇,以诗歌为主。陶诗以五言诗为佳,可大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继承汉魏传统的咏怀诗;一类是几乎很少先例的田园诗。其咏怀诗内容丰富,有中年游宦在外的行旅诗,有晚年归田以后写的《杂诗》、《饮酒》、《咏贫士》等抒情言志之作。其田园诗包括中年出仕时期的《怀古田舍》、《劝农》,以及晚年归田时期的《归园田居》、《桃花源诗并记》等。
陶诗艺术成就很高,继承了汉魏以来五言古诗的艺术传统,以质朴、精炼的语言和“白描”手法,形成淡远淳厚的意境,具有平淡自然、韵味隽永的独特风格。陶诗开我国田园诗的先河,对唐以后的诗歌创作影响极大。
陶渊明的散文、辞赋也很出色,其中不乏名篇佳作,如《桃花源记》、《归去来兮拳击手套辞》、《闲情赋》、《五柳先生传》等,文约意丰,飘逸出尘,一直为人们所传诵。
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
踏春古诗《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ài)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 时复虚里人,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以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xiàn)至,零落同草莽。 归园田居·小学教师心得体会;其三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hè)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啥时候立秋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归园田居·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驴肉卷饼曲。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陶渊明的代表作品大全
陶渊明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卷之一 诗四言
《停云并序》 《时运并序》 《荣木并序》 《赠长沙公族祖并序》 《酬丁柴桑》 《答庞参***并序》 《劝农》 《命子》 《归鸟》
卷之二 诗五言
《形影神并序》 《形赠影》 《影答形》 《神释》 《九日闲居并序》 《归园田居五首》 《游斜川》 《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 《乞食》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 《答庞参***并序》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 《连雨独饮》 《移居二首》 《和刘柴桑》 《酬刘柴桑》 《和郭主簿二首》 《于王抚***座送客》 《与殷晋安别并序》 《赠羊长史并序》 《岁暮和张常侍》 劝农*** 《和胡西曹示顾贼曹》 《悲从弟仲德》
卷之三 诗五
始作镇***参***经曲阿 《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途口》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使都经钱溪》 《还旧居》 《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己酉岁九月九日》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 饮酒二十首并序 《止酒》 《述酒》 《责子》 《有会而作》 《蜡日》
卷之四 诗五言
拟古九首 《杂诗十二首》 《咏贫士七首》 《咏二疏》 《咏三良》 《咏荆轲》 读《山海经》十三首 拟挽歌辞三首 联句
卷之五 赋辞
《感士不遇赋(并序)》 《闲情赋》 《归去来兮辞》
卷之六 记传赞述
桃花源记并诗(被选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 晋故征西大将***长史孟府君传 五柳先生传(被选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清醒反义词下册) 扇上画赞 读史述九章并序(夷齐、箕子、管鲍、程杵、七十二弟子、屈贾、韩非、鲁二儒、张长公)
卷之七 疏祭文
与苏山坪子俨等疏 祭程氏妹文 祭从弟那时的他们敬远文 自祭文
拓展:诗人陶渊明的简介
陶渊明
高超、闲静、淡远,是晋宋间第一流人物。说到鸡蛋面汤饥饿,他是饭瓢常空,家无存粮。说到寒冷,他是粗布短衣,冬天还穿着夏天的葛衣,没有替换的衣服。他的住房是四壁空空,难以遮蔽寒风和太阳。穷困之状可以说是到了极点。读他的《与子俨等疏》说:“我常恨家中没有楚国老莱子之妻那样的贤内助来开导我,只有自己怀抱这样的一片苦心了。你们虽然不是一母所生,也应该思索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意义,齐国的管仲、鲍叔二人是朋友,在经商赢利分财时,多少并无猜疑之意,外人尚可以如此,何况你们是同父的兄弟呢!”这样看来,陶渊明还是妾生的儿子。他的《责子》
说“雍、端两人年龄都是十三”,看来这两个人一定不是同母的弟兄了。陶渊明在彭泽县作县令时,下令公田全都种成高粱,说:“这样我就能常醉酒了,便心满意足了。”但妻子和儿子坚决请求种粳稻,他就下令让二顷五十亩种高粱来酿酒,五十亩种粳稻供食用。他在《归去来兮辞》中自叙也说:“公田的收成,足够做酒,所以顺便求了彭泽令这个小官。”他本希望种的庄稼熟了,一年后离任。然而从仲秋到冬天,他在官仅八十几天,就自动免官离职。所谓的高粱粳稻,都没有能吃到一颗一粒,可悲啊!
参考资料:
陶渊明高简闲靖,为晋、宋第一辈人。语其饥则箪瓢屡空,缾无储粟;其寒则裋褐穿结,絺绤冬陈;其居则环堵萧然,风日不蔽。穷困之状,可谓至矣。读其《与子俨等疏》云:“恨室无莱妇,抱兹苦心。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管仲、鲍叔,分财无猜,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然则犹有庶子也。《责子》诗云:“雍、端年十三。”此两人必异母尔。渊明在彭泽,悉令公田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其自叙亦云:“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犹望一稔而逝,然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即自免去职。所谓秫粳,盖未尝得颗粒到口也,悲夫!
陶渊明的诗简介
陶渊明(365~427)又名陶潜,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不仕。田园生活是陶诗的重要题材,因此后来人们将他称作“田园诗人”。
在他的田园诗中,随处可见的是他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和对恬静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在《归园田居》中,他将官场写成“尘网”,将身处其中比喻为“羁鸟”和“池鱼”,将退隐田园更是比喻为冲出“樊笼”,返回“自然”。
因为有实际劳动经验,所以他的诗中洋溢着劳动者的喜悦,表现出只有劳动者才能感受到的思想感情,如《归园田居》第三首就是有力的证明,这也正是他的田园诗的进步之处。
对现实的失望,迫使诗人回到诗歌中去构筑一个理想的社会,《桃花源诗并记》是他这一思想倾向的反映。
除田园诗之外,陶渊明还有歌咏勇士的诗,有充满爱国热情的诗,有消极避世的诗,由此可见其诗歌思想的复杂性。
陶渊明的诗多取材田园风光、平常生活,运用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直率地抒写而出,这就使人感到自然、亲切,情感真挚,没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迹,引导读者去体味其中悠然冲淡的情致,走进诗人所营造的意境中去。
本文发布于:2023-05-12 03:04: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6222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