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语文课例分析范例篇一
1、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2、理清文章的结构思路。
3、把握课文所论述的主旨。
4、理解文中语句的深刻含义。
1、学会议论文的并列式结构的使用。
2、学会写富有针对性的批判文章。
学习作者敢于直面现实,痛斥国民奴性,改进世界,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
1、把握文章所论述的主旨。
2、学习本文并列式的论证结构。
理解文中语句的深刻含义。
1、投影仪
2、多媒体教学设备
1课时
教学方法
1、讲述法:在教学过程中,对杂文的文体、作者、并列式的论证结构、文中语句的深刻含义等重点、难点问题通过重点分析、讲述,使学生在课堂上易于理解和接受。
2、诵读法: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文章所表现的思想内涵。
3、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课堂思维、情境,引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
4、讨论法: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思考性的问题,应让学生通过分析、讨论,然后进行总结。
师生共同观看影片《铁齿铜牙纪晓岚》(片断),借助影片创设情境
(学生交流)
今天,我们学习聂绀弩先生的《我若为王》,看看作者大胆的假设中包含着什么样的思想和认识呢?
杂文,文学体裁之一,散文的一种。它是短小的文艺性社会评论。既是说理的,又具有文学的因素。短小精悍、活泼隽永,以幽默、讽刺的文笔,鞭挞丑恶,针砭时弊,求索真理,剖析人生。杂文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有关社会生活,文化动态,以及政治事变的杂感、杂谈、杂论、随笔都可归入这一类的文章。好的杂文,被誉为“匕首”或“投枪”。
中国自战国时代以来诸子百家的著述中就有这一类文章,到20世纪20~30年代,经鲁迅的倡导和垂范成为独立的文体。
聂绀弩(1903--1986),湖北京山人。现代作家,以杂文和散文见长。他是中国现代杂文史上继鲁迅、瞿秋白之后,在杂文创作上成绩卓著的战斗杂文大家。他曾说过自己是学习乃至仿效鲁迅的杂文的一个。他的杂文在维护鲁迅开拓的杂文传统,继承和发扬鲁迅杂文的战斗风格上,作出重要贡献。他的杂文直面现实、针砭时弊,富于知识性、逻辑性,在当时的杂文领域较有影响。杂文集有《关于知识分子》、《历史的奥妙》、《蛇与塔》、《血书》、《二鸦杂文》、《寸磔(zhé)纸老虎》、《聂绀弩杂文逊、《聂绀弩杂文集》等。
1、检查预习情况(先提问再明确)
正音:
绀弩(gànnǔ)亲眷(juàn)呵(hē)斥谄(chǎn)媚
悲戚(qī)畏葸(xǐ)憎(zēng)恶(wù)匍(pú)匐(fú)
释义:
指摘:挑出错误,加以批评。
谄媚:用卑贱的态度向人讨好。
悲戚:悲痛哀伤。(悲凄:悲伤凄切)
畏葸:畏惧。
匍匐:爬行。
2、理清文章的结构思路
【教师明确】:全文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由影片引出,“我若为王”的假设。
第二部分(2~5):幻想“我若为王”后,出现的种种情景。
第三部分(6):阐述原因,君王是奴才的首领。
第四部分(7~8):铲除奴种,改进世界。
(1)引出话题,提出问题
2~5段,我若为王
(2)分析问题
6段,君王,奴才的首领
(3)解决问题
7~8段,铲除奴种,改进世界
1、阅读第一部分。
【教师提问】:作者对“王”持什么态度?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学生回答】:(略)
【教师讲述】:作者对“王”持否定态度。“我根本不想做王,也根本看不起王,王是什么东西呢?难道我脑中还有如此封建的残物吗?”
【教师提问】:作者说:“我根本不想做王,也根本看不起王”,可是为什么又假设“我若为王”呢?作者的目的是什么呢?
(此问旨在启发学生的思维,不要求马上作答)
2、阅读第二部分,明确论证结构。
(1)请三位学生分别朗读2~4段,教师作朗读指导。
【教师讲述】:作者虚拟了“我若为王”的前提,那么结果将会怎样呢?我的妻子,“纵然没有任何德性,纵然不过是个娼妓,那时候,她也依然是王后”。这里“纵然……纵然……也仍旧”,作者作出了让步假设,哪怕我的妻子是个无德娼妓,也仍旧是个尊贵的王后;以此类推,我的儿子,“纵然是一无所知,一无所能的白痴,也仍然是太子或王子”;我的女儿,我的亲眷,无论他们怎样丑陋,怎样顽劣,都是荣耀的公主和贵人。三者的结果都一样,为什么呢?因为“我”是王,所以“我”的亲眷都是皇亲国戚了,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投影显示】:释义:一个人得道成仙,全家连鸡、狗也都随之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
出处:汉.王充《论衡.道虚》:“淮南王学道,招会天下有道之人,倾一国之尊,下道术之士,是以道术之士并会淮南,奇方异术,莫不争出。王遂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于天上,鸡鸣于云中。”
【教师讲述】:你们一定还记得契诃夫的《变色龙》,文章中的那条狗,由于主人身份的不同,由野狗变为名贵的狗、机灵的狗,长官奥楚蔑洛夫对它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反映了他见风使舵,阿谀奉承的嘴脸。这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写照。(板书:《变色龙》奥楚蔑洛夫)
(2)请一学生朗读第5段,教师作朗读指导。
【教师讲述】:“我”的亲眷如此,那我呢?更不用说,“我”就是至高无上的“万岁”,没有任何过失,没有任何罪行,一切人都将对“我”“鞠躬”“匍匐”,成为“我”的奴才,并夸耀“我”为“有道明君!伟大的主上”!然而,我却感到“单调、寂寞和孤独”,为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讲述】:因为周围都是奴才,他们根本不可能和“我”平等交流,所以“我”看不到真正的面孔,听不到真正的声音。因此,感到“单调、寂寞和孤独”,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高处不胜寒”。
第二部分,作者设想“我若为王”后出现的情景,从妻子到儿子到女儿,再到自身,把“势”蓄得很足。但这仅仅是手段。作者真正的目的却是先把“我”推向虚幻的顶峰,然后一把拉下来,示其本相,加以批评,这就叫“欲擒故纵”或者叫“先扬后抑”。(板书:欲擒故纵先扬后抑)
【教师提问】:第二部分采用什么样的论证结构?
【教师点拨】:论证结构: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板书)
【学生回答】:并列式。
3、阅读第三部分。
【教师讲述】:为什么人们要捧“我”和“我”的亲眷呢?“因为我是王,是他们的主子。”所以他们奉承讨好我,不仅中国这样,外国也如此,我们来看一下果戈理《狂人日记》中的一段文字:
【投影显示】:我希望自己也能当上将军……只是为了要看看他们怎样在我面前摇尾乞怜……那时候,我的美人儿将会怎样对我倾诉衷肠?爸爸本人,我们的司长,又会说些什么呢?……妈妈呀,救救你可怜的孩子吧!
【教师讲述】:也就是说,只要“我”有权,或大或小,人们都会奉承讨好“我”,这或许是很多人想当官的原因吧。
【教师提问】:文中说:“我恍然大悟”,“我”悟到了什么?
【教师明确】:原来“我”的这个“王”只不过是一个奴才的首领。我的周围的人全是奴才。
4、全班齐声朗读第四部分。
【教师提问】:“我是民-国国民,民-国国民的思想和生活习惯使我深深地憎恶一切奴才和奴才相。”“民-国国民的思想”指什么思想?
【教师点拨】:联系历史,袁世凯的复辟为什么失败?
【学生回答】:因为当时民主共和的思想已深入民心。
【教师明确】:“民-国国民的思想”指的就是民主的思想。因此“生活在奴才们中间,做奴才们的首领,我将引为生平最大的耻辱,最大的悲哀”。
【教师提问】:作者为什么说“我将变成一个暴君,或者反而正是明君:我将把我的臣民一齐杀死,连同尊长和师友,不准一个奴种留在人间”。
【学生回答】:(略)
【教师明确】:之所以成为“暴君”,是因为滥杀臣民;之所以称为“明君”,是因为将不再是奴才的首领,是真正的智慧明君。作者认为奴才比王权更可怕,它是王权思想赖以生存的温床,因而“不准一个奴种留在人间”,斩钉截铁地表示铲除一切奴种的强烈愿望。
【教师提问】:“我若为王,将终于不能为王,却也真的为古今中外最大的王了。”这句话自相矛盾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明确】:不矛盾,因为世界上没有了奴才,“我”终于不能成为奴才的首领,那么,“我”和所有的人都变成“真的人们”了。
【教师提问】:“‘万岁,万岁,万万岁!’我将和全世界的真的人们一同三呼。”为什么已经没王了,还要三呼“万岁”?“真的人们”指的是怎样的人?
【学生回答】:(略)
【教师明确】:这里的三呼“万岁”并非对王的称颂,而是对民主的膜拜。“真的人们”指的是具有民主思想、权利和自由的人们。
本文以“我若为王”假定又假定,列举了“我若为王”后,出现的一系列不正常的现象,并指出这些都是王权和奴才思想在作怪,并提出改进世界,斩杀奴才的主张。
文章结构清晰,假设性的提出问题,列举现象,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尤其列举现象,采用并列式结构,句式整齐,增强了文章的结构美。
【教师提问】:文中所讲的王权意识和奴才思想,现实生活中还存在吗?
【教师提示】:学生阅读课本p48的材料,并提问:为什么这些骗子能屡屡得手?
(学生思考,并互相交流。)
【教师明确】:这说明中国国民的奴性心理根深蒂固。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柏杨写的《丑-陋-的-中-国-人》中的一段材料:民-国初年有一遗老,千里迢迢驱车赶到京城,跪在紫禁城前,脱下裤子,叫仆人打他的屁股,还大喊:“爽,爽!”
聂绀弩写这篇文章,旨在批判国民奴性化,这和鲁迅很多文章批判国民劣根性如出一辙。大家应该还记得《故乡》中的闰土称“我”为“老爷”。因此,我们说聂绀弩的杂文在维护鲁迅开拓的杂文传统,继承和发扬鲁迅杂文的战斗风格上,作出重要的贡献。
高中语文课例分析范例篇二
1、围绕教学重点,借助信息技术,选取有意义、有启发、有深度的视频片断和文字材料,通过观看和分析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以问题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层次分明,材料丰富,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
3、语文课堂留出协作讨论和自由辩论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一堂课成功与否不在于老师传授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积极参与的程度如何,至少我个人这么认为。从这一点上来讲,我认为这也是我这堂课的闪光之处。
1、由于力求面面俱到,反而削弱了重点,因此,在有限的时间课堂上,必须去粗取精,讲解详略得当。
2、对杂文的文体介绍可以放在整单元上课之前,让学生对本单元将要学的内容有感性的认识。杂文是在议论文的基础上浓缩的一种文体,因此,对杂文的论证结构不必作重点讲解。
3、在教师活动过程中,问题的设置较多地由老师提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较少,因此,要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本课是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来探讨如何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一次初步尝试。通过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围绕教学重点,选取有意义,有启发、有深度的视频片断和文字材料,让学生观看,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在分析讨论中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堂课的最大特色是:课堂协作讨论和自由辩论的设计,有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中语文课例分析范例篇三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之前,自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然后以赈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从两方面描述救灾的具体措施。“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进一步突出梁惠王的自矜,为下文的“五十步笑百步”作铺垫。“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梁惠王希望更多的民归附自己,孟子正是利用梁惠王的这种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并想引导他实行王道政治的。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王好战,请以战喻。”总提一句,然后举出逃兵“弃甲曳兵而走”的两种情况。根据败逃距离的远近,提出“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的反问,进一步启发,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否定自己论点的话:“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最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这两句突然转入正题,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的“移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数量上不同而已。这里暗示着梁惠王搞小恩小惠并不能使民加多,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于是文章就自然而然地由第二部分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3段至第5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第3段,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认为,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憾”是实行仁政的开端,也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接着又用“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来小结前三组排句,又以这个结论为前提推出新的结论:“王道之始也。”作者在这里把三层意思、三方面的内容紧紧联系在一起,并把“使民加多”的问题跟行王道紧密联系起来。
第4段,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这一段,孟子进一步提出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的仁政主张,也是“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三组排句又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这三种措施与上文的三种措施相比,显然前进了一步,具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孟子不仅主张养民,还主张教民:“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作者在这里连用四组排句,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然后用“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两句承上启下,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与前文“王道之始也”相呼应。
第5段,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孟子批评统治者的虐政,从反面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前两段已经把行王道的道理讲得十分透彻,这一段照应文章的开头。梁惠王口口声声说于国“尽心”,可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哪里谈得上“尽心”呢?“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接着作者针对统治者归罪于岁的推诿,运用比喻进行驳斥:“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最后两句,“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言简意赅。不归罪于年岁,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才能使他们归服。“斯天下之民至焉”回答了开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问。
1.结构严谨。孟子的文章从表面看,铺张扬厉,似乎散漫无纪,实则段落分明,层次井然,而且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这篇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2.善用比喻。孟子善于运用比喻说理,文字显得从容不迫。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
3.气势充沛。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是使用整齐的排偶句式。如这篇文章第三部分孟子畅谈“使民加多”的道理时,连用四组排偶句,音节铿锵,气势充沛。
高中语文课例分析范例篇四
这篇文章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勉励人们努力学习。
全文分四段。
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说学习的意义非常重要,所以不能停止;另一方面是说对待学习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和方法,那就是不能停止。
第2段,论述学习的意义。作者用了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过程,可以有所发展、有所提高。直木“以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根据同样的道理推论,人只有经过“博学”(广泛地学习)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学习对改造人的品性也起着决定作用。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都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后天不断学习改造获得的。木要改造成为“中规”的轮,就要“”;金要利,就要“就砺”,人要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第3段,论述学习的作用。作者用了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能够弥补不足。先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来说明学习的作用。接着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情况组成四组比喻: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这些都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种效果的获得,并非人的本身固有条件有什么不同: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而是因为登高、顺风、假舆马、假舟楫的缘故,也就是“善假于物”,凭借外界条件的帮助才取得的。根据这个道理可以推论,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而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是因为君子善于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第4段,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作者用了十个比喻论证学习要逐步积累,要坚持不懈,要专心致志。先从正面设喻:积土成山,可以兴风雨;积水成渊,可以生蛟龙。所以有这样的功效,全赖于“积”。同样,人如果能积善成德,就能达到“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境界。接着从反面设喻,说明不积就不能至千里,成江河。正反对照,说明“积”与“不积”效果完全不同。人们掌握知识、培养品德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发展、由不知到知、由少到多、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其次,从“舍”与“不舍”来论述学习贵在坚持不懈的道理。先用骐骥与驽马对比,骐骥本身条件虽好,如果止于一跃,还达不到十步。驽马本身条件虽差,如果能前进“不舍”,也可以跑得很远。接着用朽木与金石对比,说明“不折”与“可镂”的关键在于“舍”与“不舍”。人们学习,如果一暴十寒,时学时辍,再简单的知识也学不会;如果能持之以恒,即使是再艰深的知识也可学会。荀子认为“积”必须是日积月累,非一朝一夕之功,一定要坚持不懈。最后,用蚯蚓的“用心一”和螃蟹的“用心躁”进行对比,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
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比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作者的观点。例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有时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让读者从中明白道理。例如将骐骥与驽马对照,朽木与金石对照。设喻方式有时先反后正,有时先正后反,内容各有侧重,句式也多变化,读来毫无板滞之感。有的比喻,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让读者思考。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有的先设比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作进一步论证。
高中语文课例分析范例篇五
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角度出发,适当引导学生多读多思多想,不用一种解释限制住学生的思维。
这首诗歌的理解的重点和难点为“但是树叶沙沙响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唱歌了”、“但是树木点头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跳舞了”、“但是河水起波纹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来游戏了”。多数学生在初读课文阶段不能理解,为此,对于第一节的教学,我设计了以下问题:
1通过阅读这一节,你读懂了什么?
2这一节是说我们知道风在干什么了?
3作者是怎么知道的?
4作者为什么这么说?为什么说树叶沙沙响是风在唱歌了?这样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扎扎实实的下来,多数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但学生理解的层次不同,深度不同,角度不同,教师不要追求统一标准。课上有的学生理解为“树叶沙沙作响,好象是风在唱歌”,有的理解为“树叶沙沙响有声音,唱歌也会有声音”,有的理解为“树叶沙沙响,是被风刮的,是风发出来的声音,所以说风在唱歌”。答案很多,我都给以了肯定和表扬,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很顺利的理解了课文内容,突破了重点和难点,理解诗人是在借树木、河水等景物写风。
激发学生思维,丰富学生想象,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深入思考的好习惯。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我也要当小作家”的活动,把学生的的思维引向纵深,进而续写诗歌。在这有环节中,我主要采用了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办法:第一步,提问,风能让东西发出声音,象是在唱歌;风能让东西摇摆,象是在跳舞,那么有哪个细心的小朋友发现过以上的情况,也来象诗人那样写一写吧!第二步,提问,还有什么时候我们能知道“风在唱歌”、“风在跳舞”、“风在游戏”?第三步,提问,我们知道了风象我们一样会唱歌、跳舞、作游戏,风肯定也象我们一样会玩耍、说话、甚至还会生气,聪明的小朋友们,让我们都来当小作家吧!这样一个一个环节扎扎实实、循序渐进的下来,学生们觉得有兴趣,而且比较容易。学生的思维一旦被激活,就会迸发出许多创造的火花。学生的想象力是无穷无尽的,也是我们无法估量的,刘永光同学就写出了“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小草弯腰的时候,我们知道风跑来玩耍了”张天宇同学写出了“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狂风大作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生气了”许多同学都写出了我意想不到的甚至大人都写不出来的东西。
新课程标准的中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要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所学内容应让学生有兴趣,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教师一定要做好领路人。
高中语文课例分析范例篇六
1.整体感知 把握基调
本组教材训练重点是“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那么,是不是一上课就得抓住重点段来感悟呢?我想不然,教师上课是得抓住一些重点段落和句子,我们要把握的是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句子。抓住这样的段落或句子,实际上就是抓住了全文的一个切入点和感悟点,是为了更好的实现由点到面、由部分到整体的感悟过程。而要寻找到这一合适的感悟点,首先应该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领悟。只有准确地把握了整体,找准了文本的基调,对局部的理解才会到位。
2.整体规划抓住文眼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情感性特别强的文章,文中人物心理变化也很复杂,值得推敲的句段也很多,课堂教学时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们教师对文本得先有个整体规划。课文结尾“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这是提领全文的关键句,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课文主要写了“了不起的父亲”和“了不起的儿子”两大板块,这对父子的了不起都是因为他们信守诺言“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是课文的主线,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了三次。
课文写父亲的了不起,共写了三个画面。第一个画面是父亲悲痛欲绝,但一想起自己对儿子的诺言,又重新挺立;第二个画面是父亲不听别人的劝阻,坚持挖废墟中的儿子;第三个画面是父亲长时间孤军奋战,面目全非。在这三个画面中,第三个画面“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最有感染力、震撼力,最能说明父亲的了不起,最能体现父亲那饱含血泪的沉甸甸的爱,最能在学生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可以避轻就重,抓住这一片段重点感悟。
3.细读文本充分感悟
五年级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文本有很大的距离,可以说没有学生体验过生离死别的痛苦,他们的理解和我们教师的理解也有很大的差距。在课堂上,我们不能把我们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而应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验、想象等方法来感悟。通过反复朗读这个句子来感悟父亲不怕艰难,不放弃的精神固然是最重要的,许多名家大师都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我们可以从网络上,参考用书上去看看他们的一些设计,在这里我就不多说了。但我觉得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光光通过读来感悟是不够的,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来感悟。如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来填补文本的空白:“当父亲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的时候,他的手指已经 ,他的肚子已经 ,衣服 ,他的脸上 ,但是,他想到 ,于是他又 。”也可以引导学生想象:“父亲在挖掘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事?”值得一提的是,课文中写到父亲最后终于救出了儿子,这是最圆满的结局,可在当时地震现场,这种可能几乎是微乎其微。父亲可能在挖掘的过程中因引燃煤气罐而爆炸身亡,也很可能挖到自己儿子的尸体。可以说父亲在挖的过程中只有一个信念,“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不管是生还是死,父子都要在一起。通过想象对父亲那坚忍不拔、决不放弃、恪守诺言的形象就更加鲜明了。
感悟儿子的了不起也同样可以通过想象。课后有个“小练笔”:想象一下,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写下来。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当时的阿曼达只有七岁,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不可能不感到恐惧,在废墟下的漫长时间里,不可能不哭泣,不可能不感到绝望。他是怎样战胜恐惧,战胜饥饿,重新鼓起勇气的,又是怎样把这种力量带给其他同学的?把自己当成废墟底下的阿曼达,把埋在废墟下的这一过程写下来,然后和同学们交流交流。通过想象,更能感受到伟大的父爱对孩子的重要。
4.课后拓展,感悟父爱
1.整体感知,明确重点
《慈母情深》讲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可见母亲那平凡而伟大的爱。因此,学习过程中,体会慈母情深的同时,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也是课文学习的重点。
2.自读课文,抓住重点句
本文作者是带着对母亲深深的敬意与无比的热爱写这篇课文的。作为略读课文,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教学时可让学生先读一读课文上面的导语,导语中提示了本文的学习重点“阅读下面的课文,画出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语句,体会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通过朗读,学生不难找出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语句:
①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
②背直起来了,我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③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④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⑤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3)朗读感悟,体会母爱
自由朗读上面语句,从这些语句中你看到的是一个怎样的母亲?你是从哪些词语中感悟到的?(贫穷的母亲,疲惫的'母亲,辛劳的母亲,通情达理的母亲……)特别是“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从这句简单而又朴素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不仅是母亲的宽慰与欣喜,还包含着母亲为了孩子甘愿辛劳的无怨无悔,包含着母亲对子女未来的憧憬和期望,母亲那平凡而伟大的爱跃然纸上。
(4)拓展阅读,加深感悟
先通过出示生活中家长对孩子的几个小片段,引出话题,让学生评说,提出自己的看法。如果有不同的观点,可以让学生辩论,最后形成统一认识。教学中,对三个故事谈看法,要广开言路,畅所欲言。要让学生打开思路,充分交流。 “口语交际”的另一个话题,是把自己与父母之间发生的小故事讲给同学听,并谈谈看法。这是前一个话题的拓展,加强了与生活的联系。最后是给爸爸妈妈讲三个小故事,请父母谈看法,促使父母正确教育孩子。
在习作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打开思路,选好写的内容,这是习作能否做到内容具体、言之有物的关键。第二是沟通要真诚,只有真诚,才能做到表达真情实感。把习作读给爸爸妈妈听,这个环节一定要做好,目的是让孩子加强与父母的沟通,增进了解,融洽关系,形成良好的家庭育人氛围,这也是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为生活服务的最直接体现。
高中语文课例分析范例篇七
本课是一篇说明文。课文围绕着鲸的种类、形体特点和生活习性介绍了一些有关鲸的知识。文章恰当地运用比较、打比方等方法和一些具体数字,来说明鲸的有关知识,给我们留下了较深的印象。文章内在联系紧密;各段内容相互呼应,使文章脉络贯通,结构紧凑、完整,增强了说明效果。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主要从鲸的重量、长度、舌头及嘴等方面说明鲸的大。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介绍鲸是哺乳动物和它的进化以及鲸的种类。
第三部分(第4~7自然段)介绍鲸的生活习性。进一步说明了鲸是哺乳动物而不属于鱼类。
作者运用列举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方法,介绍了鲸的大小、种类和生活习性方面的知识,也说明了生物常常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它的形体和生活习性,否则就会灭绝的道理。
⑴鲸睡觉的时候,总是几头聚在一起,找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头朝里,尾巴向外,围成一圈,静静地浮在海面上。
这个句子详细地描写了鲸睡觉时的样子。主要讲了四个特点:鲸睡觉时,总是几头在一起睡,一般不单独睡;睡觉的地方比较安全;睡觉时,“头朝里,尾巴向外,围成一圈”;“浮在海面上”,不是在海底。
⑵在很远的古代,鲸的祖先跟牛羊的祖先一样,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鲸的祖先生活在靠近陆地的浅海里;又经过了很长很长的年代,它们的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了,整个身子成了鱼的样子,适应了海洋的生活。
这段话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写出了鲸生活环境的变化和形体的变化特点,也说明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生物常常是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它的形体和生活习性的,否则就会遇到灭亡的危险。鲸的生活环境由陆地变成海洋。它要生存下去就必须适应变化了的环境,于是鲸由长着前后肢的哺乳动物逐渐变成现在鱼的样子。但是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课文中用了“很远的古代”、“经过很长很长的年代”、“渐渐”等词语说明了这一点。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鲸这种哺乳动物,课文还为我们配了一幅插图。
高中语文课例分析范例篇八
于是我们通过实践和探究,产生了以下三种课堂上可以操作的课型。
完成每一个活动都要以学习“阅读资料”为先导,但“阅读材料”不同于一般的课文,教学中不能以学习“阅读材料”为主,而要把阅读资料作为学生搜集、查找相关材料的例子,利用“阅读材料”的学习为开展活动引路。这些阅读材料不讲究系统完整,不拘一格,既有字谜、歇后语、错字笑话、神话传说,也有知识短文、新闻报道、新闻图片、四字韵语、书法作品。学生们阅读这些资料后,便可以轻松地迈入了汉字王国的大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这是综合性学习与普通单元教学上另一个重要的区别。在《遨游汉字王国》中,教材的提示是:“我们可以自由组成小组,讨论可以从哪些方面了解汉字……活动结束以后,我们可以用多种方式展示活动的成果。”
我们可以看出,教材十分强调综合性学习中学生的自主性。在综合性学习中,教师必须注意自己角色的转变——我们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真理的代言人,而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是参谋、顾问和咨询人员。教师可以提出建议,但不规定学生必须做什么和怎样做,要充分体现综合性学习中的自主性。本次综合性学习历时较长,活动内容较多,又是第一次遇见独立的整体性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的制定相对重要。
可以先让学生想想、说说、议议本次活动中自己小组有哪些策划,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好准备。如有的小组要去图书馆查汉字来历的资料,有的要上街找错别字,有的要去参观书法展等,涉及到社会各方面,联系活动地点,出行交通工具,活动线路等都要在计划中做好安排,再在教师的指导下,试着将活动的内容,活动的具体时间、地点,人员的分工,活动的步骤,注意事项等想明白写清楚。
为了让学生制定的计划不流于形式,教师要参与到某个小组中,提出意见和建议。现在的学生在社会实践方面还考虑不周全,外出找错别字,外出参观,特别要提醒他们注意安全,注意遵守社会公德。学生制定完计划之后,还要组织学生进行讲评和修改,使活动的步骤和过程的安排详实周密。
计划制定好后,最好在全班交流,可以在教室里张贴,也可以宣读介绍。吸取其他小组计划的优点,完善本小组的计划。在活动过程中还会发生很多变化,计划在实施中还要不断地调整和改进。
(1)只有将现实生活中的鲜活素材充实到活动中来,才能使活动更有趣味,更有实效。同时,把活动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对丰富和发展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才有好处。
(2)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搜集和整理相关资料的情况,指导他们分门别类的进行汇总,指导他们围绕主题删繁就简、去粗取精,指导他们进行编辑、加工。如,可以用笔抄写,做成手抄报,可以粘贴在积累本上,可以制成电子版报,也可以自己设计封面、插图、版式,装订成册等。
(3)引导学生及时写下经历和感受。学生在两周的实践活动中,有许多经历、体验和感受,这就为他们的听说读写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对这些素材进行加工和整理,将综合学习中的见闻和感受写下来,可以写搜集资料后对汉字文化的感想,也可以是活动过程中的见闻感受。
小组活动以后,要进行汇报和交流,这是更大范围的合作学习。交流的关键是全体学生的参与,要让每个同学反映自己学习的成果,分享其他同学的收获。
综合性学习的评价既重结果也重过程,但更注重过程。我们可以把活动各阶段的资料,活动计划、活动记录、搜集到的资料、自己写的文章、小组编成的小报、展品和汇报材料等,收入成长记录袋。根据材料和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小组同学评价和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可以是自我小结,总结自己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得到的收获。小组和教师评价可以适当采用等级或星级。小组评价要强调多看别人的优点和进步,让学生学会赞赏他人。教师的评价要多用激励性评语。这种过程型成长记录,学生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
尽管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以及形式都决定了它涉及了其他学科和领域的内容,但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它姓“语”,其着眼点仍然应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上,这个学习过程应是人文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相互融合。因此,我们认为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努力体现“语文味”。
高中语文课例分析范例篇九
要想实现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就必须交还学生阅读的主动权利,给予学生足够的阅读时间,使学生充分地、直接地接触语言材料。这节课上,从初读感知的“四读”到品读精思第3自然段,学生始终是读书的主体。这样的课堂上,既有由读得不准到读准了的进步,又有充满激情、神采飞扬的诵读;既有潜心默读的勾画圈点,又有摇头晃脑的书声朗朗。这样的读书,帮助学生调动着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这些都是他们感悟课文内容的前提和敲击妙悟火花的工具。这样的读书,可以帮助学生真正进入课文情境,让课文真正进入学生的生活世界,内心世界。在这样的坚实基础上,每一个学生才能发出属于自己的心声,才能产生属于自己的思想。
香港散文大家董桥说:“人心是肉做的,文字也是肉做的。”的确,文字是有呼吸,有脉搏,有生命的。因此在教学中,对于文本中那些有情感,有厚度、力度与质感的字词,我引导学生细心体味,从语言的表层走向语言的深层,并从中感受到语言的韵味。通过对“巧妙编结、巧夺天工、变化无穷、叹为观止”这些词语的不断研读,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经历了几个来回,逐步深入地领略了作者文质兼美的语言背后蕴藏的丰富情感,促进了学生与作者的心灵共振。
教学语言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学活动的形式和内容,简单地说就是语文教师运用语言教学生学用语言。在这里,语言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所以,语文教学的成功离不开教师运用语言的成功。
在本教学设计中,老师的语言力求与课文情境协同起来,如诗一般优美,就像“液态的火焰”,娓娓道来的叙述表述着教师自身与文本对话后的思考。抑扬顿挫的语调、整齐的韵律、悦耳的语音和富于激情的话语,使课堂弥漫着浓浓的文学意韵,使学生置身其中品读感悟,于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得到熏陶。。
选取适当的补充材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地对文本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地研读、体味和欣赏,得到知识的滋养、艺术的熏陶和情操的陶冶。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课堂上,我从大语文观出发,以宏观的、文化的视野对文本进行俯视、鸟瞰,引导学生从教材向课外延伸,在教学过程中相机出示:一双巧手编结中国结的视频资料和文字资料,中国结有关画面,中国结渊源久远的文字资料。这些资料的补充,对学生深入感悟课文内容,情感得以激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发布于:2023-05-14 00:11: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6201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