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先进事迹材料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要用到事迹的情况还是蛮多的,事迹具有概括标明先进事迹的主要内容或材料的用途。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养殖业先进事迹材料(精选12篇)供大家参考!
佐腊,男,傣族,1981年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现任俄罗村委会***总支副书记、团总支书记,毕业于瑞丽***校法律专业。初进村委会,佐腊只是一个文书,辅助村委会主任干工作。后因表现突出,工作勤奋,为群众做实事,被推选为俄罗村***总支副书记。当然,村委会的津贴不足以养家,并且靠耕地也不能让家中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作为家里的男丁,他必须挑起整个家庭的重担,这让他倍感压力。于是,他不得不去寻找新的致富路子。通过观察,佐腊发现,只要愿意吃苦,养殖是个不错的致富方法。几经思考,佐腊最终决定养猪。那时正逢共青团贷免扶补工程的启动,佐腊申请到了2万元的贷款。资金虽然不多,但他从少做起,利用农村青饲料多成本低的优势再兼科学喂养和管理,每期养殖10头猪,每年出栏2批。
虽然农活不少,但是养猪对他来说还是一项不熟悉的事情。一名普通农民,缺少对养猪方面较为科学的经验和技术,真正做起来,其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了。通过各种咨询请教以及参加乡农业中心开展的各项科技培训,他认为猪场里所有要素应是和谐统一的,猪舍、饲料、环境、营养、疾病控制要达到和谐统一,符合猪的生长、生理、要求。最关键的是要提高养猪人的饲养水平、文化内涵和社会地位。他希望让大家看到,养猪不再是简单的体力劳动,而是科技含量、文明程度都很高的行业。于是他对饲料喂养及***病防治等方面进行了考察学习,然后进子猪,从10头开始养起。他敢闯敢干,吃苦耐劳,佐腊遇到困难不悲观失望,更不气馁退缩,而是积极进取,分析研究努力学习科学的养殖方法。通过各种途径筹措资金,主动改变传统养殖习惯,靠改革创新观念。年轻好学的他经过努力,学会自己留种、配种、防病,不断扩大养殖规模。佐腊平时要忙村委会繁忙的工作,要照顾妻小还要搞好养桃花源记主旨殖,辛苦程度自不用说。可是靠着一股钻劲,凭着一股韧劲,带着一颗热心,佐腊权衡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工作、家庭关系还是养殖之路都令人称赞。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佐腊已经是姐相乡的能手之一,青年致富的领头雁。他从一个村委会的年轻人,变成了领头致富人,村寨有名的热心人,多次受到了姐相乡***、***府的表彰,对于这一点,佐腊说:“无论我的养殖业发展到什么程度,我的宗旨都不会改变,那就是让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多一个就业出路,让更多的人劳动走上致富路”。老百姓们看到佐腊的养殖业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后,纷纷上门取经,积极效仿,发展家庭经济。对于这些村民们,佐腊总是热心帮助,无偿提供技术咨询和养殖书记。几年来,共为群众讲解技术问题近百次,到村民家中提供服务四十多次,无偿提供养殖书记二十多本,并在其他养殖户遇到资金困难时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佐腊在自己致富的同时也没有忘记给乡亲们做些实实在在事。如今,佐腊已带领村里6户农户走上了养殖之路。
身兼数业的佐腊在做没一件事是都是专心致志,并没有像其他人担心的那样一件事都做不好。不得不承认,他是一名成功者,靠自己的汗水、更靠自己的智慧证明了自己,更重要的是他带动了当地养猪业的发展,他的成功也赢得了许多村民的尊重。岩佐腊的养猪之路证明:坚定的毅力、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成就事业的基础,干一行爱一行是成就事业的根本保证。生命是一种姿态,不同的追求,不同的奋斗,必将演绎出不同的人生。
廿里河林场有这样一位热血青年,他高等身材,体魄健壮,举止稳重,头脑灵活。一提到他,人们自然就会和养猪联系在一起,林场职工无不竖起大拇指,对他啧啧称赞,他就是廿里河林场经警队长、***员邹运铎,依靠科技勤劳致富的典型代表。
邹运铎从小家境贫寒,兄弟姊妹五人,初中毕业后,成为林场一名普通营林工,经多年的打拼,仍然没有改变贫困的生活窘境。2000年春,他东挪西凑,筹集5000多元,建筑简易猪舍,购进10头仔猪,开始学着养猪,对他来说,养猪可是大姑娘上轿——头一遭,由于没有经验,那年养猪市场行情不景气,再加上买来的仔猪品种质量不好,几年下来,钱没赚着,反倒贴了本,使他并不丰厚的家底受到了重创,当时真是雪上加霜,无处诉冤,家里所有人对他都不满意,劝他别养猪,好好上班挣工资得了,可他并不灰心,从书店购买一些关于养猪技术方面的书,边学边干,有时还跑到农场学习养猪技术。慢慢摸索猪的生活习性,掌握猪的生长特点,仔猪生下来什么时间打什么针,吃什么药,如何预防,如何配制饲料配方,他都虚心向养猪专业技术人员和当地老兽医请教,并结合自己以前养猪的教训,逐步积累了丰富的养猪经验。
说干就干,20XX年开始,邹运铎承包了林场畜牧小区,厂舍面积4000平方米,占地面积40000多平方米,年可生产生猪近5000头。他硬着头皮从亲属、朋友家赊回了仔猪1500头,以家庭联合形式发展养猪业,四个月的苦心经营,第一批育肥的小猪出栏了,他看在眼里,美在心里。虽然猪养好了,但是销售是一个大问题。肉猪市场面临激烈的竞争,特别是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一度跌了再跌,照此价格,亏损严重。为此他积极外出跑市场,了解外地的行情,就将生猪运往价格高的地方出售,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变亏为盈。初偿市场调节的甜头后,他和妻子、亲友合计,自己与外面客户长期合作,将全场养殖户生猪统一集中外销,让职工赚内外差价,既使职工增收,又确保货源,提高自身信誉度,长期发展,实现“双赢”。
由于诚实守信,如今邹运铎的业务十分繁忙,基本上负责了全场生猪的流通工作,虽然他为此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也赚不到职工养殖户的钱,但他以自己说的一句话:“自己搞活了,拉大伙一把”为宗旨,乐此不疲。通过他的努力,目前生猪出栏量以每年1000多头以上的速度递增,林场其他职工的生猪也急剧增加,养猪业逐步取代了长期以来以单一的林业为主体传统经济而成为林场的主导产业,实现了林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邹运铎尝到了养殖生猪的甜头,他本人的生活也开始由脱贫奔小康了,购买了小轿车,电脑上了网,洽谈业务的人多了。看到他有了如此收益,周围的职工群众也纷纷效仿,上门求经验,求技术的人越来越多,他从不对上门求技术的人保守,对每一个人都热心传授技术,并且上门指导,免费提供防***等技术服务。他经常向林场其他人讲解养猪饲养情况和产品销售情况,在他的带动下更多的职工,都参与到养殖中,林场又有3户职工发展了养猪业。只要有时间邹运铎就教他们如何喂料、如何管理,在潜移默化中将技术传授给他们。由于市场的需求,他的生猪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用更加合理的科学规划,严格的内部管理,把生猪产业这块蛋糕做大,同时为林场解决富余劳动力10多人,真正成为了“龙头大户”,养猪业成为林场职工增收的一个新的经济亮点。
邹运铎从不耽误工作,紧跟***的步伐,务实创新,关心职工、热心公益事业,林场的大事小事,只要关系全局,切合实际,促进发展的他都带头支持,积极完成好,在关键时刻总是显示着***员的先进本色。
在社会主义新林区建设的浪潮中,邹运铎在林业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为林业规模养猪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龙头”带动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邹运铎必将勇立潮头,带动全场职工发家致富,用热情的双手撑起一片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
养猪在农村一直被认为是一门技术含量低、工作环境差、风险高的行业。但我就不信这个“邪”,我认为,随着经济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传统的养殖方式必将淘汰,必须走科学化、规模化的道路。我今年43岁,我的养猪场占地 280平方米,年出栏300多头,利润30余万元,是村里首屈一指的养猪大户,是远近闻名致富能手。通过10多年的养猪实践,我摸索出一套绿色科学养猪的方法和实用技术,正是因为我对养猪行业的苦心钻研实践,让人们看到了养猪产业的新希望,使当地人们对于养猪这一行业的传统观念正在悄然改变。
一、披荆斩棘,创业奔致富
我自从立志发展养猪产业起就坚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双手,一定能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致富路。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一名普通农民,缺少养猪方面的资金、经验和技术,真正做起来,其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要资金、靠向亲朋好友借,跑破了鞋,磨破了嘴,最终筹集了10多万元,可哪成想,由于初期不懂养殖技术,猪仔的防***没有把好关,辛辛苦苦筹集来的10多万元全部赔了进去,可我不气馁,硬是把空空的猪栏重新填满;要经验,靠在实践中一点一点的积累,缺少经验的我时常和猪睡在一起,细心观察猪的生长发育规律,正是靠着一股钻劲,凭着一股韧劲,带着一颗热心,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把养猪事业越做越好,经过几年的创业,积累了不少资金和经验,为自己下一步做大做强养猪产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埋头苦专,终创佳绩
我发展养猪产业有想法有思路,经过几年的艰苦创业,我的养猪场已初具规模,但我深知,要想考养猪发大财,创大业,就一定要上规模。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对主场猪场进行了改建和扩建,并积极借鉴自己所学到的养猪知识引进了许多现代化的养猪设备。现如今,走进我的养猪场,你一定会被奇怪的活动猪栏所吸引。我是一个善学善思的人,10余年的养猪实践,我每天都在认真观察和思考猪的生长与生理特点,为了发现规律,总结经验,我时常整宿的待在猪场里和猪“同吃同睡”,厚厚的几本养猪书籍,正是我10年来刻苦钻研养猪技术的真实写照。功夫不负有心人,我通过多年对猪生长习性的观察和分析,对猪舍和产床的改造,借鉴变形猪舍和变形产床,对提高生猪的繁殖和生长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养猪户们人们非非上门向我请教,对我的借鉴赞不绝口。
三、开拓养猪新概念。
“干事业要有恒心、决心,更要有信心。”这是我口头上经常说的一句话,二十多年的养猪收获使我走过了一条坎坷不平的人生之路,我是一名成功者,靠自己的汗水、更靠自己的智慧证明了自己,更重要的是我,改变了当地人对于养猪产业那种落后的、传统的旧观念。
我在致富后不忘群众,我多方筹措资金建立了旭昌养猪专业合作社,吸收社员达15户,主动帮助社员们申请***府贴息贷款,建猪舍,传技术,带动了当地养猪业的发展,我的成功也赢得了许多人的尊重。我的养猪之路证明:坚定的毅力、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成就事业的基础,干一行爱一行是成就事业的根本保证,我相信:在我的带动下,当地养猪产业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今年43岁的陈民平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能从一个整日游手好闲、靠借钱***远近闻名的浪子如今能走上黑猪养殖致富的道路。而和陈民平一起蜕变的还有他所在的村庄—海南省定安县龙湖镇桐树村委会居丁村。
1月8日,记者一走进海南省定安县龙湖镇桐树村委会居丁村,只见一排排崭新光亮的猪舍,一条条平坦的村道,一幢幢拔地而起的楼房……村民陈民平骑着摩托车正往自家的猪圈赶去,刚到猪圈,他便开始忙了起来,给猪喂食、冲洗猪圈。
“这一年我们家的变化很大,我吸了19年的毒的,家里的钱都被我拿去***了,还到处借钱用,后来在县***府的帮助下,我不仅戒了毒,还养起了黑猪,2013年我家一共卖了8、9笼黑猪,虽然前一笼亏了点钱,但是去年家里卖猪就赚了一万多,总收入可以说是以前的10倍多,现在生活改善了很多,小孩想买什么也有钱给他买了,我还养了两头羊,都已经下崽了。”说到这,陈民平露出来甜甜的笑容。他说,来年还想再多养点猪和羊,现在的生活很幸福,甚至有人拿他的改变当做美谈做榜样。
“其实我们的变化多亏了***府的扶持。”陈民平所说的扶持,其实是定安县***府在推进扶贫开发中,实施的“整村推进”示范村建设,及发展特色扶贫产业等。
“村子能有今天的发展,简直可以说是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如今村民的腰包鼓了,完全都是靠县***府这一年来的帮扶。”居丁村村书记陈宁深有感触地说。居丁村一共有212户,共1220人,是一个大村庄。村里以前是远近闻名的“脏、乱、差”村庄,村子里根本没有下脚的地,臭水横流;其中有48人***,村中打架斗殴、***偷盗是常事。在***府的扶贫帮助下,现在***人员大部分都已经戒了毒,变成了黑猪养殖户,还有4人正在戒毒所进行***。
“我们通过补助黑猪养殖户建猪舍,并将猪舍转移到环村道外,每平米并补贴200元,2013年***府还扶持了10万只鸡苗给全村村民,村民们的人均年收入增长了2000多元,从2012年的4380元增长到2013年的6660元。以前很多村民都外出打工谋生,现在都在家里养起来黑猪、羊、鸡,承包了鱼塘。”定安县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陈灵说,以前这个村的养猪户只有30—40户,现在的养猪户已经发展到182户,以前黑猪存栏仅500—600头,在县***府的帮助下,2013年突破了10000头,一头黑猪能赚500元,2013年光是养猪纯收入就突破了500万。居丁村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养猪村,目前已经是定安县黑猪养殖最大的一个村庄了。
据陈灵介绍,2013年的扶贫工作主要有五大原则,一是***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支持;二是整合资金,扶贫到户,连片打造;三是突出重点,综合开发;四是因地制宜;五是讲究时效,优先规划。此外,自居丁村“整村推进”示范村建设以来,该县整合了扶贫、畜牧、农技、住建、林业等17个部门的***府资源,投入 229万元全面整治居丁村环境,让村容靓丽、村道硬化、住房改善、环境绿化、公共设施完善。
“老百姓的生活好了,腰包也鼓起来了,整个村的精神风貌改变了。以前家里养的猪、鸡三天两头都会被人偷,现在大家都是敞开着门。”陈宁说,2014年争取能使每户都过上小康生活,把整个居丁村建设成最美的村庄。
很多的创业者一开始可能都在犹豫,其实创业很简单,只要你想就可以去做,为你提供更加宽广的市场,让你的世界更加的轻松,成就更多的美好,对于人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好猪肉是什么样的?在80后猪倌向平东眼里,应该是“有乡愁味道的猪肉”。昨日,在东湖风景区落雁岛的仓库里,向平东埋头于猪油、猪肉、猪油渣 之中,整理货架,忙碌而充实。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年轻的猪倌,还是位美术硕士。只是因为想“做点自己喜欢的事”,他毅然关掉广州的公司,回乡养猪。
美术硕士回乡当猪倌
皮肤黝黑,戴着眼镜,笑声爽朗,初次见面,很难把向平东和“猪倌”联系起来。向平东是宜都市松木坪镇杨树坪村人。1999年,他被湖北美术学院 美术学系录取,成了村里第一个大学生。2003年,他又考入广州美院攻读广告设计专业研究生。硕士毕业后,他进入一家品牌设计公司任职。两年后,他辞职创 业,在广州成立了自己的品牌设计公司,运营基本稳定,逐渐步入正轨。2012年底,向平东却出人意料地关掉广州的公司,“想回归乡村,做点自己喜欢的 事。”
父亲听到儿子的想法后急了:“好不容易培养个研究生,做点体面工作不行?你瞎折腾个什么呢!”向平东耐心解释:“研究生养猪不是什么丑事,我要养和别人不一样的猪——用粗粮蔬菜喂养的黑猪。”
向平东来到宜昌秭归大山里,与人合伙养起了黑猪。
红薯菜叶古法养猪
向平东养猪的方式是与农户合作,养殖基地将猪仔养到两个月大时,交给农户养殖,七八个月后,再将猪回收到基地。别人的猪用饲料喂,4个月就能出 栏;他的猪是圈养加放养,吃的全是玉米、红薯、菜叶等,10个半月才能长到200斤,达到出栏标准。“我给我的黑猪定义是‘古法养猪,自然之道’。就是遵 循千百年来农民自然养猪之道,养绿色、健康的猪。”向平东说。
在向平东的老家,也有村民与他合作。宜都市松木坪镇杨树坪村村民王长玉介绍,村里100多农户中,目前有30多家与向平东合作养黑猪,他家已经养了15头黑猪。
记者在向平东拍摄的黑猪放养视频中看到,签约农户将猪驱赶至山坡上,将玉米、红薯、菜叶等撒在地上,黑猪立刻围成一团,互相拱着抢食。向平东介绍,每天,农户们都会拍下一段当日放养情况的视频发给他,虽然身在武汉,但他时刻掌握着黑猪的成长状况。
想把黑猪赶上新三板
虽然养殖基地远在宜昌秭归,但向平东在武汉设立起体验基地,向客户展示公司产品。从养殖到销售,向平东去掉了所有的中间环节,直接面向客户。
“猪也要卖得艺术”,向平东的产品均为浅绿色包装,看起来格外清爽,猪油用精致的玻璃罐罐装,外面还套着质朴的麻袋,有一种古朴的美感。
去年5月,向平东报名武汉大学EMBA课程,学习新的经营模式和理念,同时积累资源,扩大人脉。春节前夕,向平东带领销售团队,穿梭于各个商会的年会活动,宣传自己养殖的土猪肉。一斤黑猪肉售价 为35元至40元,因为品质可靠,仅去年春节前的年猪销售,一个月内就卖出400头。两年多时间,向平东成功售出1500头黑猪。
光靠“圈子营销”还不够,向平东计划今年在武汉的高端社区里开10家肉铺,首家肉铺已于1月下旬在汉口后湖开业。
向平东的养猪事业也吸引了一些投资人找上门来。2月初,他从一名广州投资人那里拿到了200万元的天使投资。“不仅提高餐桌上的生活品质,更让 大家感受慢下来的快乐。”向平东希望,自己的产品能承载并传递传统文化及朴素的价值观。他计划明年将黑猪品牌推上新三板,目前正在积极做准备。
向平东是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应邀回母校做这场讲座的。2003年,向平东从湖北美院美术学系毕业后,又考入广州美院攻读研究生。硕士毕业后,从事了创意设计工作的向平东,两年前回老家宜昌干起了养猪事业。去年11月,向平东以武汉侬家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身份亮相武汉,参加团省委举行的创富大赛,闯入15强。公司诞生半年来,有多家天使投资公司一直关注他们的成长,但他却谨慎地保持着与“天使”们的距离。他希望自己创立的侬家屋黑猪品牌,能按自己的初衷发展,并成为黑猪市场的一匹黑马。
向平东的故事:曾经没钱上大学,凑不齐学费
“我是带着感恩的心态回到这个城市的。”作为年轻的创业榜样,向平东却不惧坦承自己的窘迫往事。
向平东是宜都市松木坪镇杨树坪村人。1999年,19岁的向平东被湖北美术学院录取。作为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乡亲们都为他感到骄傲,但他却为凑不齐学费而发愁:向平东8岁时母亲去世,父亲在当地煤矿打工,收入微薄。他报考的美术学系仅学费一年就要6500元。同学们都已顺利报完到、***训去了。学校为他保留一个月的学籍,希望他能在一个月内凑齐学费报到。走投无路的向平东只好向本报求助。
“我好想上大学。”15年前的9月20日,武汉晚报在头版头条报道向平东的文章,表达他内心的渴望。
报道见报次日,时任副省长王少阶作出批示,要求不使特困生失学。众多热心读者纷纷为向平东捐款,很快就为向平东凑齐了学费。
拿着读者的捐款,向平东百感交集,特意留下一封给读者和本报编辑部的感谢信:“我是一个普通的学生,在过去的十天里,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感情转折。本来是怀着渺茫的希望,在晚报大门前犹豫了许久,才将那份求援信送给一个陌生的编辑。几天前由对求学的失望,到街头流浪、四处寻工,再到受到大家无私的关怀……”
看到记者保存的信纸和已经开始发黄的感谢信,向平东露出了惊讶的表情:没想到您还保存着这个。当记者问他是否还记得其中的内容时,他只说了4个字:“刻骨铭心。”
大副收据他记得在晚报6楼过道的沙发上度过的一夜,记得文教部员工拿出自己的饭卡,让他到食堂就餐:记得一位下岗女工特意从汉阳赶到报社,为他捐出100元……
“虽然四年的大学生活仅学费就要支付3万多元,但我有信心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完成学业,把社会对我的扶助变成奋斗的动力。我请求做晚报读者公益扶助中心的一名义工,加入到帮助更多不幸人的活动中去。”
昨日采访时,记者得知,向平东与一些资助过他的读者,一直保持着良好联系。“虽然我现在还不能算成功,但我没有辜负他们,对他们当年的无私资助,我也一直心怀感激。”
向平东透露,他的侬家屋实行古法养猪,以保证猪的品质。从养殖到销售,整个产业链去掉了所有的中间环节,直接面对客户。因为品质可靠,仅春节前的年猪销售,一个月内就卖了400头。“把一件事情做好,也算是我对社会的一个回报吧。”
记者访谈:学美术的做猪的产业,也要做得艺术点
记者:好不容易从农门出来,你为何又跳回“农门”,当起了猪倌?
向平东:我骨子里可能有一种不安分的东西。我研究生毕业后,一直在广州做品牌策划工作,而且做得还算不错。但是,做品牌策划,永远是表达客户和商家的意***。自己做一件事,可能更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吧。
记者:不学美术也可以养猪。你学了美术,却跟猪打起交道,怎么跟资助过你的人解释?
向平东:大家可能都觉得学艺术跟猪不搭界。我们学美术的人来做猪的产业,最大的资本就是我们对美的感受能力比一般人要强,市场上有那么多与猪相关的产业,我们要做,也要做得艺术点。
记者:创业是很多大学毕业生梦想的事,你对他们有什么建议?
向平东:毕业之后创业,确实是很多大学生憧憬的事情。在就业压力大的环境下,自主创业不失为一个选择,但是,开便利店不能说叫创业。创业的重点在“创”,而不在“业”,创业要找到自己美好的感觉。
记者:做一名设计人员,让人看起来觉得高端体面。可是,你放弃舒适的生活,回来天天跟猪打交道,家里人不反对?
向平东:我老婆也是美院毕业的,她一向支持我,理解我。
记者:看过电影《中国合伙人》没?如今原型中的合伙人已经散伙了。听说你有一个合伙人?
向平东:我有个合伙人,原来是做程序员的。我们有共同的理念才在一起,相信我们会是永远的合伙人。
当过木匠,承包过农场,到深圳打过工,45岁的邹远华创业经历相当丰富,最终也靠规模化的科学养猪走上了致富路。
木匠工搞起山林种植
邹远华的老家在衢江区杜泽镇棱铺村,海拔五六百米,这里开门就见青山。初中毕业他就跟老乡到杭州打工。“那时在工地上做小工,干一天是8元钱。”邹远华回忆说,80年代初期物价不高,一碗面也才元。打了一年工,他又回到家乡跟别人学做木匠。“木匠工的活儿也挺辛苦,做一天才元。”邹远华当了四年的木匠,22岁时恰逢村里有一片茶叶山对外承包,一心想干大事的他就以一年2000多元的承包款包下这片88亩大的农场。勤快的邹远华就天天早出晚归地在农场培育茶叶又种下梨、柑桔等水果。辛苦一年,收入还可以,茶叶采摘了2000多公斤,梨也摘了3000公斤,毛收入共有2万来元。“本来过过日子也挺舒服的,可后来村里将农场收回改种杉木了,我也就不再承包这片农场。”邹远华就找别的事干,之后他开过拖拉机,贩卖过蔬菜,也经营过代销店。“干这些事,赚钱不多,也只能糊日子。”
走出深山到深圳“掘金”
一心想发家致富的邹远华就走出深山,与妻子一道去深圳打工。刚开始二三年,他又重新拿起斧头、锯子,在工地上做起木匠来,月收入三四百元。“后来,我又到家具厂打工。”邹远华相告,那家具厂是专门生产“席梦思”的,一张“席梦思”能卖500元,挺赚钱的。有心的他就边打工边留意起生产工艺,一年下来,他也能自己做“席梦思”了。邹远华就在市郊租下房子,搭了个临时的生产用棚子,夫妻俩一道加工生产“席梦思”。“一个月可做20张席梦思,一张就能净赚200 元,一个月就赚4000多元呢。”这让邹远华掘到了第一桶金。
可好景不长,1995年因为深圳城市化建设,他的临时工棚被拆除了。邹远华只有改行。“经老乡介绍我白天到酒店做水电工,夜里去另一家工厂当保安。”邹远华一个人干二份工作,人虽辛苦,月收入不少于1500元。当然,这与加工“席梦思”相比,收入差距极大的。期间,有了积蓄的邹远华还购买了二只深圳原始股,赚到2万多元钱。
打工不如在家养猪
1997年,生猪价格特好,一头中猪可净赚200多元。获此信息,邹远华就回到老家决定靠养猪走上致富路。“我一下子养了7头母猪,还经销饲料。”让邹远华意料不到的是,第二年生猪行情就下跌了。“刚开始养猪是亏本的,而经销饲料却是赚了点钱。”
见生猪行情变差,许多养猪户就开始宰杀母猪。聪明的邹远华却反其道而为之。“这好比炒股,生猪价格下跌后势必有回升的时候。”这年,他以每头100多元价格购来了30头母猪。饲养一年,生猪价格又上涨,1999年他养猪净赚七八万元。
“可是,养猪还是有风险的。”2001年,他将母猪全卖光,改养中猪。没想到,他从外地购进的一批小猪竟发***病陆续死去,亏本了三四万元。这个教训让邹远华明白:还是自繁自养保险。亏本了再养,2002年,他向堂兄借来10万元,搭建15幢猪舍,又购卖100头母猪。精心饲养,搞好防***,第二年他外销中 2000猪多头,净赚三四十万元。
“深山养猪容易防***病,空气好,污染少,生猪长得快。”2003年,邹远华给养猪场建了一只40立方米的沼气池,实行生态养猪。随养猪规模扩大又在去年建起一只300立方米的生猪污水处理设施。“现在沼气用也用不完,全部免费供给村里十多户农民使用。”
目前,他养猪场存栏母猪340头。今年上半年出栏生猪3000头,净收入100多万元。如今,他养猪场雇用本村村民7人,村民胡松林与妻子一同帮着干活,不出家门每月收入2000多元。致富的邹远华不仅建起了楼房、购了轿车,还被评为省农村科技示范户。
xx,男,1970年11月4日出生,大专文化,中共***员,系xx市xx区xx乡xx村支部书记,又任xx乡养猪协会会长。2005年10月获得农业部动物***病防治中级技能资格证书,2006年获得市致富带头人称号,2007年被评为省袁隆平“科技奖”。
他在家排行老二,全家七口人,过去只有三间破旧土砖房,生活来源完全依赖六亩粮田维持,看到不少家庭在谋划和筹建高楼大厦,他看在眼中,急在心里。1992年7月学业完成回家后,充分利用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大胆进行市场调查,全面掌握好第一手资料后,及时找亲朋好友借资金购买仔猪。通过艰辛努力,由每年养猪60头逐渐扩大到现在年出栏牲猪在6000头以上;由过去专门养肉猪变为现在既养肉猪又养母猪,现存栏母猪达400余头;由过去传统养猪发展到购饲料,变为现在自办饲料加工厂;由过去仔猪繁殖靠公猪配种变为现在他率先在家办起了全区唯一的牲猪人工受精站,彻底改良猪种;由过去只有几个猪圈变为现在高标准的大型猪场达5个,现在固定资产达400万元以上;由过去一年帮助和扶持几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变为现在全乡有300户以上贤淑哥在他的支持和帮助下脱了贫、致了富。十多年来,他的主要事迹表现如下:
一、大胆推广养猪新品种。
过去村民全是养土杂猪,没有经济效益,他通过到外地考察,及时掌握市场信息,率先带头饲养良杂猪,一直到现在发展饲养杜长大洋三元猪,均是他带头发展起来的。通过测算,每饲养一头杜长大商品肥猪比过去土杂猪出栏可增盈利达100~200元以上。现在又率先引进荷兰培育的新品种世界猪王——托配克猪,其母猪发情更明显,产仔数更高,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抗病力强,养猪效益更明显。
二、带头推广养猪新技术。
90年代初,农户养猪完全使用混合饲料,他第一个人率先改用浓缩料,现在又改用科技含量更高的预混料。过去农户养猪分餐饲喂,他又率先改为现在自由采食。在***病防治上,他第一自筹资金建立了一整套的防***程序,如蓝耳病、胸膜肺炎。萎缩性鼻炎、圆环病毒等病防***程序,大大提高了猪的成活率和育成率,为全乡养猪户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养殖模式上,带头改变过去散养变为现在集约化养猪,做到全进全出,按批次生产。在管理上,他率先严格实行分阶段和分区作业程序,在他的带领和指导下,就新技术推广这一方面,他为全乡养猪户增创盈利达1000万元以上。
三、牵头组建了养猪协会。
为使分散的养猪户能掌握养猪管理、技术、信息、防***等一套完整高科技模式,他跑上跑下,争取领导重视,终于让养猪户盼望已久的角山乡养猪协会成立了,他以满票当选为协会会长。上任后,他大胆开展工作,推行“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供料、统一防***、统一销售”的五统一运作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科技入户率和产品科技含量。他采用集团的方式更进一步提高了养猪的效益,受到了会员们的一致好评。如今协会成员达400余户以上,年出栏牲猪在10万头以上。最值得敬佩的是,为提高出资聘请市畜牧水产局和湖南环境生物学院的专家、教授到协会授课并当顾问。
四、自筹资侍读学士金建立牲猪人工受精站。
为方便和减少养猪户成本及提高优良公猪的利用率,扩散优良基因。2005年度他投资5万余元建立了石鼓区第一个牲猪人工受精站。现有台湾杜洛克、新美系长白、大约克公猪15头,年受精母猪7000胎次,大大提高了优良公猪的利用率和优良基因的扩散,他所提供的***与市场价低于10%标准销售,既减少养殖母猪户成本,又为角山乡的养殖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五、帮困脱贫
致富成效显著。他致了富,念念不忘困难户、贫困户致富,几年来,每年帮助贫困户、困难户脱贫致富达20户以上。如本村古希桥组村民描写荷花的作文王家珍,过去靠种田为主,一家四口人,到头来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他上门动员该户养猪,无资金他垫资,无技术他负责。在他的帮助下,第一年盈利8000余元,第二年盈利2万余元。如今王家珍家现有存栏母猪60多头,年出栏肥猪1000头以上,你那可获纯利10万元。又如本村羊乃桥组村民唐辉。原在外打工,每年除填饱肚子几户是空手而归,谈不上积蓄。2004年他赊了60头小猪给他饲养,饲料由他提供,四个月后牲猪出栏,除偿还猪款和饲料款外,还获纯利1.2万元,当年就脱了贫,如今盖起了新房和自己的新猪场,年出栏500头上,年可获纯收入5万元左右。该积极支持乡村公益事业,现在准备在小云山村村道维护上投入资金10万元。
六、长期无偿为养殖户猪病义诊。
10多年来,他累计为养猪户义务出诊3000余次,***牲猪6万多头以上,直接为养猪户挽回经济损失达200余万元。为给猪治病,他不管自己多忙,只要养猪户一个电话,不管白天黑夜,立马赶到,每年就义务出诊为养猪户病猪***,自己年损失达8000元以上,无半点怨言。
柳林乡昌盛养猪专业合作社,自2008年9月成立以来,以“民办、民管、民受益”为宗旨,坚持走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发展的路子,采取“***支部+合作社+专业户”的运营模式并与入社农民签订保底价收购合同,吸引农民入社,将松散的养殖户连接起来,共同抵御市场风险,探索出了一条合作互助,不断壮大养猪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合作社现拥有社员150家,主要分布在李店村、红檀村、杨堰村,其中养殖大户30个,全年饲养种猪2000多头,生猪存栏达量2万多头,年出栏商品ppt如何加页码猪3万余头,年产值实现4000多万元。2008年合作社社员养猪年收入超过10万元的有18家,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的近100多户,同时带动周边的养猪户人均增收5200元。
分散饲养和统一管理相结合的合作社运营模式 柳林乡素有养猪的传统,过去农户都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传统的养猪业使农户在饲料购买、市场议价能力、信息获取、技术保障、抗风险等方面都处于明显劣势。特别是近年来,养猪产业市场波动较大,养猪户信息滞后,造成利益受损,致使养猪业发展速度缓慢。为更好地发展壮大养猪业,将分散的养猪户联合起来,共同抵御风险,由宏源、兴旺养猪场等养殖大户联合成立了昌盛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自成立以来,实行家庭经营,自愿加入,民主管理,提供服务,盈余返还,经济参与的原则;在经营管理上合作社实行“五统一”,即统一供种,统一防***,统一饲料供应,统一环境管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销售,逐步形成产、供、销一条龙,为广大养猪合作社社员服务的组织。
合作社下设管理部、产品销售部和技术服务部,为社员提供***病防治和现场指导服务,引进新品种、新技术,进行技术培训和示范,组织供应社员所需的饲料、兽药、***苗,统一组织育肥猪及其产品的销售服务。合作社在实现入社成员享受诸多方面优惠待遇的同时,还依据购买投入品数额、销售育肥猪数量等记录数据,向社员返还利润,真正把合作社办成社员自己的利益共同体和“社员之家”。在养猪合作社带动与辐射作用下,柳林乡及周边地区的养猪业不断发展壮大。
合作社办实事,社员得实惠。养猪合作社是为社员服务的平台、致富的平台、发展的平台。合作社通过不断探索,逐步创出了一条生态养殖、规模养殖、科学养殖的致富新路子,真正给养殖户带来实惠,成为养猪社员的核心纽带,推动着柳林乡养猪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统一供种,进行生猪品种改良。为适应市场对良种猪需求,减少猪病的传染,合作社严禁社员私自购进仔猪。在充分考察基础上,合作社与湖北省龙王庙、宜昌、天门等地的数家正规良种猪繁育场签订了仔猪供应协议,统一为社员组织提供良种仔猪2.5万头。大部分社员入社前养的是杂交猪,吃料多,长得慢,养一头猪需350千克浓缩饲料,入社后经过品种改良,出栏一头猪使用饲料减少50千克,降低费用120元。2008年,合作社积极鼓励会员发展自繁自养,以降低成本、减少市场风险,现已有8户社员引进“台系”“美系”种公猪65头,良种母猪2000余头。目前,该社有固定原种公猪240头,二元母猪2000多头,常年低价供给社员仔猪,帮助社员改良生猪品种。
统一防***,实现零发病率。合作社聘请了资深兽医专家,为社员养的生猪诊治***病,并指导养殖户进行统一防***。仔猪进圈前由合作专业防***员对空圈进行消毒处理,仔猪入圈观察七天后统一由专业防***员进行猪瘟、链球菌等防***。强化程序免***,统一打挂耳标,建立防***档案卡。合作社还设立了兽药服务部,以保证兽药质量,杜绝违禁药品。
统一饲料供应,节约饲料成本。合作社成立之后,直接从厂家低价购进饲料原料,如玉米、豆粕、麸皮、预混料等,加工成品饲料后苏轼图片,优惠供应社员,每袋预混料要比市场价低8-10元。据黄龙社长介绍,500克预混料比从经销商手中直接购买便宜一毛钱,一头育肥猪在育肥期间需要300千克~350千克料,单从饲料方面就为养殖户节省了60元-70元的成本。
统一技术服务,培养新型农民。一是合作社成立以来,每月举办一次培训班,聘请河南农大专家教授前来授课,对社爆米花英语怎么说员进行饲养管理、防***、防病、治病等方面知识的技术培训。截至目前,共举办了培训班6期,培训人员400余人次。通过培训提高了他们的饲养技术水平,绝大部分社员掌握了养殖基本技术,把养猪户培训成畜牧兽医技术员,成为了新型的农民。二是养猪户以合作社为纽带,通过到合作社实地学习和社员间的相互交流,促进信息共享,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市场风险抵御能力,实现农户利益的最大化。
统一销售,解决农户后顾之忧。合作社成立以来,经过社长及广大社员的共同努力,先后与武汉双汇集团、广州生猪贸易市场等多家肉食品加工企业和大型屠宰厂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采取统一对外谈价格,统一过称装车、统一结算付款的办法,既方便客商,又方便社员群众。社员出售一头育肥猪,只须向协会缴纳5元管理服务费,技术指导、防***、销售等服务均由协会提供。经合作社销售的生猪,平均每公斤高出本地市场价0.1元—0.2元,每头出栏生猪可增加收入18元左右。合作社教育社员树立诚信意识,以诚待客。今年“端午节”前夕,一位外地客商急需一批生猪,合作社不提价不压级,按客商要求及时组织按时供应,周到的.服务为协会赢得了客商、赢得了市场。2008年,合作社组织销售生猪2万多头,占社员出栏生猪90%,实现销售收入3000多万元,为农户养猪解决了后顾之忧。今年,在遭受甲型流感的影响造成全国生猪存栏量急剧下降的大环境下,合作社社员及辐射范围内养猪户补栏的积极性仍然很高,生猪饲养量仍然呈上升态势。
肖德全今年46岁,家住古浪县黄羊川镇张家墩村三组,他先后做小生意电脑怎么放光盘、电焊工,出外打工。2008年春节,回到家乡过年,他觉得这几年家乡的变化非常大,他认为打工不是长久之计,回家照常能创业致富,想回到家乡发展。春节过完后,他和妻子回到了家乡创业。
肖德全要在家乡发展养猪业的消息传开后,许多好心人都来劝阻:我们祖祖辈辈养猪有谁能发家?前几年有几户搞什么科学养猪场,结果还不是亏了老本。
乡亲们的话提醒了肖德全,他认为一定要全面掌握科学养猪技术,虽说自己以前也养过猪多少有一些养殖经验,但自己技术离办场开展规模化养猪还远远不够。为此,肖德全加强了学习,买来大量的养猪技术书籍,初学不容易弄懂,他就两遍三遍地学,反复地读,边读边做笔记。此外,他到处打听,积极参加县乡镇的各种培训活动。得知肖德全回乡创业的消息,肖德全村村委会非常支持,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引导和重点扶持。几经选择,他投入10多万元,在黄羊川镇张家墩村办起了年出栏100头规模的养猪场。
肖德全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以前村里人养猪失败,主要是因为养殖方法单一,全部关在一起饲养,而且猪栏简陋。他得知50头养猪模式,是一种新型的科学的养猪模式,他率先就做了2栋,让猪住进了冬天可以生火增温、夏天可以水帘降温的“空调屋”。在不断地摸索养猪经验之后,他用上了 “儿科实习小结五良”养殖方法,即采取“良舍、良种、良医、良饲、良法”办法,把猪分类管理,将母猪、仔猪、肉猪分栏饲养,又专门设置母猪产房、肉猪定位栏、仔猪保温房。他定期清理猪圈、打***苗、出入猪场都要进行消毒。
由于科学养殖管理,猪肉品质好,肉质鲜美,肖德全养的猪在市场上供不应求。2008年6月份,肖德全的旺源养猪场生猪开始出栏,正赶上生猪价格上涨,首批50模式中喂养的50头猪,就赢利1万多元。
肖德全在不断发展壮大猪场的同时,还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将养猪技术及猪病防治知识传授给其他乡亲,帮助周边农户走科学、绿色养殖模式,带动农户发展生猪养殖,不断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他的创业轨迹是:一个农民靠外出打工完成积累又回乡创业致富的循环。他是打工农民中的 “领头雁”。
xx镇xx村的xx是一个敢想、敢干、致富路上敢为先的巾帼致富的带头人。今年39岁的她在农村这块广袤的土地上开辟了新的人生之路,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业绩。
2000年,xx看到周围的村民一家家富了起来,再看看自己家并不宽裕的生活状况,心里像吞了一枚青果,感觉苦涩涩的,既消沉,也委屈,更不甘心。她正当年富力强之时,怎能就此平平静静、安安稳稳地做一个无所事事的闲人呢?
xx开始着手收集市场信息,观察行业动态。面对周边市场对牛肉的大量需求现状,经过认真的考察和分析,她审时度势,决定发展肉牛养殖业。
创业是艰难的,也是艰辛的。xx的肉牛养殖场创办伊始,因为丈夫xx还要照顾家里的耕地,所以肉牛养殖的工作便全部落在了xx一人身上。她每天天不亮就得起来,为牛添饲料,清扫牛舍,深夜还要再起来到牛棚转一圈,观察牛的生长情况、健康状况等,如发现异常,及时诊断***,不敢有半点的疏忽。虽然她每天累得双腿象灌了铅,可xx丝毫没有放松对技术的学习。她买了很多黄牛养殖方面的书籍,起五更、爬半夜,利用一切空闲时间一本本的啃,使自己从一点不会到掌握了黄牛的适应期、增肉期、催肥期等。通过边学习、边实践,最终全面掌握了全套养牛技术,使她养的黄牛从入栏到出栏,从没有染上过各种疾病,从未出现过死亡现象。因xx采用科学方法饲养,所以她养的牛个个膘肥体壮,客商纷纷上门收购,她家的育肥牛远销到宝清、xx等地,养牛使xx走上了一条致富路。
几年来,通过xx的辛勤耕耘和劳作,她家的养殖场已有存栏黄牛30多头,拥有200多平方米的牛舍,2004年仅养牛一项的收入就达到了1.5万元。
xx富了,但她对前来参观学习和取经的妇女群众从不隐瞒成功的经验和养牛技术。几年来,她先后扶持和帮助了很多本村和邻村的养殖户。
xx在肉牛养殖上成功了,但是她没有忘记农民的根本,即使养牛再挣钱,也不能荒了自己的土地,相反还要把责任田侍弄的更好才行。望着收成并不理想的耕地,xx决心再闯一闯,她利用养牛赢利和余钱,加大在土地上的投入,遇到技术问题就找乡农技部门,去问、去学,本上密密地记着田间操作的规程,并经常聘请农业技术员实地考查,最终她明白了农药的药性及喷施,清楚了化肥的结构和功能,经过一年的实践,她领悟到科学种田是一门大学问,凭着韧劲和吃苦精神,她当年种田又赢利了1.4万元。经过几年的辛勤操作,她总结出了一条,以前种田的收入少,就是种地科学水平低,原始耕种多,她就和爱人李方***商量说:咱咋也不能看别人种地不打粮,咱们帮帮他们。她爱人说:你够辛苦的了,就别操心别人家的事了。可她想,我是女人,心细,能发现问题,再说我也不能只富了自己,得帮大家致富,我帮不上别的,种地我还行。在做通爱人工作后,她就三、五户联系起来,讲秋整地,讲春保墒,讲科学施肥的道理,讲农药的喷施和注意事项,并连续多年在地里手把手地教,在她的影响带动下,村里其他几户种地能手也加入传、帮、带的行列,荒芜的土地重新显出生机。妇女致富本领的增强,自身素质也有了明显提高,酗酒的减少了,学技术的增多了,农闲时赌博的少了,学习看报的多了,敬老爱幼树新风,全村妇女学习形成了高潮。
眷念黑土地,心系故乡人。xx正以她成功的养牛经验和科学种田方法带领姐妹们奔小康,用对美好生活的无比豪情,在她勾画的致富蓝***上辛勤耕耘。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膳食结构有了新的变化,对动物性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就要求畜牧业不断提高畜产品的产量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动物性产品的需要。养牛就慢慢地发展起来了,下面跟着去看下养牛大户的致富故事。
在阿荣旗亚东镇新兴村一组的山脚下,有一排整齐的砖瓦房,四周是两米高的院墙,院子里站满了牛,这便是村民王晓春的牛舍大院。村民们说:王晓春养牛发了!王晓春却说:不光我发了,在咱村儿养牛致富的还有几十户。
王晓春养牛已经有十多年了,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成为远近闻名的养牛大户,在于他的坚持与勤劳。他家养牛也曾经遇到过低谷,也遇到过草场难题,也遇到过大灾,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一直坚持到现在,不但自己挣到了钱,还带动村里的30多户农民走上了养牛致富的道路。
王晓春家里有70多亩地,夫妻俩种地之余,还想养点儿啥,走种养结合的路子,于是他们选择了养牛。1995年他们买了两头本地黄牛开始饲养,到1998年他家的牛群已经发展到了20多头。夫妻俩边种地边养牛,日子正红火的时候,这年夏天百年不遇的洪水冲走了他家的六头大牛,让他家损失了2万多元。那一年的秋天,牛***病较多,市场行情也不好,多数养牛的农户都把牛卖了,王晓春夫妇俩一合计不能卖,要是卖了,这三年的功夫就白费了。他们坚持着养下去,他们相信成功不会太远了。
又坚持了两年,到了2000年,他家的牛群发展到了30多头,而且王晓春在这两年里琢磨育肥架子牛,买来架子牛喂三个月再卖,每头牛能挣300多元,相当于一名工人一个月的工资。这两年的努力王家收回了养牛的成本,还剩下这30头黄牛,当时价值7万多元,在屯子里成了响当当的富裕户。
2002年,市人大到新兴村调研,来到王晓春家,了解到他家这些年发展养牛的效益情况后,决定借助王晓春家养牛的经验,拿出30万元作为滚动扶贫资金帮助该村的贫困户靠养牛脱贫致富。于是,他和市人大、村里的领导,一同来到吉林省伊通的牛市上买回来60头西门塔尔良种母牛,分发给30户贫困户,他还教给贫困户肉牛常见病防治技术和肉牛育肥技术,一户带多户,新兴村的肉牛养殖业迅速发展起来,王晓春给全村群众闯出了一条发展肉牛养殖的致富路。
现在,王晓春家建起肉牛养殖圈舍600平方米,有优良品种基础母牛80头,肉牛120头,其中正在育肥的有30头,王家每年靠养肉牛养殖一项便可收入二十多万元。在他的带动下,新兴村养牛1500多头,60户农民靠养牛脱贫致富,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
卢新亮,男,现年33岁,近年来,他个人投资大力发展养猪,在我村成为屈指一数的养猪示范户。在他的带动下,使一些无正当职业的农民看到了另一条致富门路。跃跃欲试。
在养猪前,他主要靠泥水匠活路养家,随着同行业从业人员越来越多,趋于饱和。他决定另找一条致富门路,经过实地考察和学习,于2014年开始养猪。一切都是从零做起,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不断摸索,在辛勤汗水的浇灌下,终于取得了成功。
机会是留给又准备的人的,平时,卢新亮刻苦钻研养殖生产科学理论知识,从准备养猪开始,卢新亮就到村文化站把关于养殖类的书都看了一遍,经过认真研究对比,觉得养猪是目前最好的投资,选好方向,卢新亮就到新华书店买来大量关于养猪的书籍。又听说互联网上关于养猪的知识更多,索性投资6000余元购买了电脑,接通互联网。从网上更深入地了解养猪知识。往往是白天干活,晚上学习,有时通宵达旦。对于装着致富梦想的他来说,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做好前期充分的准备,他先后又去麻坪、景村等地的养殖场实地考察,细心咨询。又听取了镇畜牧站技术员的意见,于2014年自筹资金20余万元修建了500平米的标准化养殖猪舍,首批引进仔猪300多头,正式开始生猪养殖。起早贪黑,不管什么时候见他,总是脚穿雨靴,手拿铁锨围着猪舍忙碌的情景。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生猪出栏500多头,养殖收益6万余元,特别是在今年,随着猪肉价格的一路走高,卢新亮的养殖场更是生意兴隆,嗷嗷待喂的猪仔欢快的叫着,卢新亮看着它们,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今年,一栏生猪已经出栏,为他带来15万元的利润。
自己富起来了,乡亲们也看着眼红,在今年大好的形势下,纷纷养起了猪。有些人是初次养殖生猪,经验欠缺,当他们在养殖过程中碰到问题的时候,就跑到卢新亮家里取经,这时候他都会毫不保留的把自己这几年的养猪经验不厌其烦的告诉那些新养殖户,有时候,还会亲自上门为那些新养殖户进行实地指导。养殖过程中的防***消毒知识、饲料配比、要付使用等养殖过程中关键环节,卢新亮自己摸索出的宝贵经验,都会毫无保留的告诉那些新养殖户。在他的带动下,目前和他同组的村民新增了三家养殖户,他希望有更多的村民能够加入到养殖队伍,能够使更多地人通过养殖走向致富道路。
本文发布于:2023-05-12 00:35: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6187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