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主体性视角下《茶馆》两个英译本比较研究

更新时间:2023-05-08 07:18:14 阅读: 评论:0

译者主体性视角下《茶馆》两个英译本比较研究
20世纪70年代,西方翻译理论研究开始“文化转向”,并对译者的主体性进行研究,强调译者本身对于翻译的影响。《茶馆》是我国具有较高文学价值的作品之一,并被译者翻译为不同的版本,本文以霍华与英若诚的两个中译本为研究对象,分析译者对《茶馆》英文版翻译的影响。
标签:《茶馆》 中译本 主体性 比较研究
《茶馆》是老舍于1956年创作的三幕话剧,老舍分别用三幕展现了中国清末、军阀混战以及国民党执政三个时期的社会环境以及历史发展中个体命运的沉浮。老舍出身于北京,熟悉北京的市井生活,《茶馆》也将北京作为创作背景,并在其中融入了强烈的地方色彩。
《茶馆》第一幕是以戊戌变法失败为背景。王利发经营的裕泰茶馆上午营业,茶馆中贴着“莫谈国事”的纸条,而常四爷却非要在茶馆中痛骂洋人,也痛恨那些讲洋话、吃洋饭的人,因为在谈国事时说“大清国要完”被特务抓进监狱。在茶馆里,有相面骗人的唐铁嘴,还有说媒的刘麻子,而刘麻子还要将康65岁的女儿康顺子卖给老太监当媳妇。秦仲义主张实业救国,在
茶馆中说要办工厂。《茶馆》第二幕已是十年后的军阀混战时期,裕泰茶馆生意愈发惨淡,为了避免被淘汰,掌柜王利发积极迎合当时的社会潮流,在茶馆后开设了公,改良了座椅桌子,还贴上了广告画,但茶馆生意依然难以为继。在第二幕中,常四爷出狱;给人说媒的刘麻子却糊里糊涂地被砍了头;十年前抓常四爷的特务又开始为军阀卖命;康顺子逃出了宫;还有两个逃兵想一起娶一个老婆。小茶馆里个人命运的走向是整个社会兵荒马乱的一个缩影。第三幕以抗日胜利后,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为历史背景,裕泰茶馆更加破败,原来的藤椅被换成了条凳,家具也破破烂烂,但墙上“莫谈国事”的字却写得更大了。小刘麻子吹嘘着自己的拐骗妇女计划,太监的老婆来找掌柜讨要康顺子,能做满汉全席的厨师只能到监狱蒸窝窝头,评书艺人唱一次连面饼子钱都挣不上。茶馆其他常客的遭遇也十分凄惨,常四爷生活更加艰苦,希望以实业救国的秦仲义却被抢走了工厂,掌柜王利发的茶馆被霸占,被逼得上吊。但在这一幕中,康顺子投奔西山游击区、康大力参加了八路军,这暗示了社会光明的前景。
尽管《茶馆》只有三幕,却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前中国近半个世纪的历史变迁。本文选取了较为有代表性的两个英译本进行比较研究,并从译者主体性角度分析翻译者的个体差异对翻译动机、翻译特点以及翻译策略的影响。
一、翻译动机不同
霍华的《茶馆》英译本于1980年出版,霍华为加拿大人,后来长时间在中国大陆和台湾生活。他十分喜爱中国文学,并对北京方言十分了解,翻译了包括《茶馆》在内的诸多中文文学作品。英若诚的茶馆翻译于1979年,英若诚是出身于北京的满族人,其父被认为是当时中国英语讲得最好的中国人,因此,英若诚年少时已能够流利地讲英语,之后他考入清华大学外语系学习,后又考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并成为一名表演艺术家。1979年,《茶馆》要出国演出,但国内却沒有适合舞台演出的英译本,为了能让国外观众更好地了解和接受中国文化,英若诚担负起了翻译《茶馆》的任务,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由此可见,二者翻译茶馆的动机是完全不同的,霍华是出于对中国文学作品的热爱,想将之介绍给西方读者而翻译了《茶馆》,而英若诚是为了将中国的戏剧介绍给西方国家,其目标是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为了实现各自的目标,霍华和英若诚在翻译作品的过程中会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这集中体现在二者对宗教、历史背景、食物等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上。霍华为了西方读者都能更好地理解作品含义,往往采用文本注释的方式解释文化负载词。而英若诚在翻译时要考虑舞台效果,他不可能在舞台表演时直接阐释这些词汇的含义,而
只能选择用译文表达文化负载词的内在含义,其处理方式也更加灵活。如对“说得好,咱们就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吧”一句的翻译,霍华翻译为:“Nicely said. Like the Eight Immortals crossing the a,we each have our own strengths,eh? ”英若诚翻译为:“Well said! Lets both try our best,and e what happens.”两句英译版本对具有文化负载意义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翻译处理不同。“八仙”是中国传统神话故事中的人物,这句话表达的本意是个体都有自己达成目标的独特方式。但英文中并没有“八仙”的神话传说,如果仅仅是像霍华那样直接翻译,西方读者并不明白这句话真正的含义,还需要参照文本注释,而英若诚从舞台表演、观众接受理解等角度出发,意译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让观众能够直接了解台词要表达的意思,避免观众听不懂台词含义。
总体来说,霍华版本的《茶馆》直译较多,为的是方便读者理解,而英若诚版本以意译为主,因为英若诚是为了让西方观众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如果仅仅是翻译字面意思,外国读者可能会扭曲原文本的真正含义,进而误解中国文化。动机的不同决定了翻译者的翻译处理策略不同。
二、翻译特点的差异
在整体上忠于《茶馆》原文的前提下,两位翻译者因为语言风格、主观感觉、翻译目的的不同,而使得他们的翻译特点也有所差异。受主观能动性的影响,霍华的翻译较为忠实原文,且有地道、准确的特点,而英若诚的翻译追求圆润,语言更加优美也更具表现力。
如对《茶馆》中第一幕“你威风啊”一句的翻译,霍华翻译为“youre quite something”;英若诚翻译为“you’re quite an important person”。这两种翻译的较大区别便是一个用了“something”,另一个用“person”来表达原本含义,前者翻译了字面意思,后者则侧重展示原文本的真正含义。在第二幕中,王利发评价常四爷“老是那么又倔又硬”,这是一句鲜明刻画人物性格的话语,霍华直接翻译为“Fourth Elder Chang is always difficult.”英若诚译为:“Master Chang has always been stubborn,won’t bow down to anyone.”很明显,英若诚的版本内容较为充实,真实地传达了常四爷性格的具体特征,而霍华用“difficult”一词来形容常四爷的人物性格则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读者不能立马通过这一句话了解常四爷的角色,而需要根据上下文的情节来推断“difficult”的真正含义,并且读者也会因自己理解的不同赋予“difficult”不同的内涵,这样读者对于常四爷的性格理解可能就会产生偏差。而英若诚的版本从原作者的内涵出发进行翻译,能让观看者在听到台词后立即领悟作者的意思,把握常四爷的性格。这也与二者对于翻译文本用途的考虑有关,霍华翻译《茶馆》是
供外国读者阅读的,所以读者可以反复阅读翻译文本来把握作品内涵,而英若诚翻译《茶馆》主要是为了进行舞台呈现,戏剧观看是一次性的,必须让观众听一遍便了解台词的真正含义,观众不可能反复琢磨台词的真正意味,所以,英若诚在翻译上追求译文的表现力。
三、翻译策略相异
在中译英翻译文学作品、进行双语转换的过程中,作为有主观能动性的翻译者,其不仅仅是机械地对等翻译两种语言,而是带着一定的翻译目的开展翻译活动,不同译者对于原文本理解的不同,会使之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最终呈现出不同的翻译文本。在《茶馆》翻译中,霍华特别追求忠实呈现作者意图,并试图寻找到一种最能呈现原文本的翻译策略,所以,在《茶馆》中,霍华多采用直译。英若诚的翻译则跳脱了原文本的限制,有时为了更简单地表达原文作者的意思,英若诚的翻译在文字词汇意思上甚至和原文有很大的不一致。在翻译中,他较多的使用了添加或省略的翻译策略。这种翻译策略选择的差异也与翻译者的翻译观认知有所不同有关,霍华的翻译遵循的是“传统忠实观”,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能过度融入自己的语言风格,这会破坏原文本的特色,所以,霍华在翻译上选择
异化策略。但英若诚却坚持“审美忠实观”,认为词汇语句的翻译要表达出原文本的真正意图,并在翻译语句上给人美的感受,所以翻译要更灵活,采取归化策略。
如在《茶馆》第一幕中,刘麻子说:“弄好了,赚个元宝!”霍华版本翻译为:“But if it goes through I’ll make a silver ingot.”英若诚的翻译是:“ If all goes well,I may get about twenty taels of silver.”两者翻译的差异主要是对“元宝”一词的表现,霍华译为“silver ingot”,即“元宝”,保持了与原文内容的一致性,目标语读者也能了解字面词汇的意思。但由于中西文化差异,西方读者并不知道“元宝”是什么东西。英若诚则将之译为“twenty taels of silver”,目标读者从字面上理解为“二十两银子”,能较快地把握刘麻子话语的意思是赚多少钱,这方便了目标读者理解。
总体而言,因翻译者的翻译动机、对于翻译的认知以及对原文本解读等不同,其会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最终呈现出不同的翻译文本,由此可见翻译主体性对于翻译活动起到重要影响。

本文发布于:2023-05-08 07:18: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5545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翻译   茶馆   中国   原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