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意义群的语法修辞3

更新时间:2023-05-07 19:35:56 阅读: 评论:0

英语“意义结构群”的语法修辞研究
摘要:意义结构群是语义表达、传递和理解的基本单位。从语法修辞角度,通过组合关系重组和聚合关系替换的方式,从形式和内容方面,举例说明它在语义分析、语法分析和修辞分析中的核心作用。其作用与人的认知密不可分。
关键词:意义结构群;语法修辞;组合关系重组;聚合关系替换认知
Grammar-Rhetoric Analysis on the Sen-Structure Group
Abstract: The n-structure group is an elementary unit for meaning expressing, delivering and understanding. The paper illustrates its significance in mantic, grammatical and rhetorical analysis by the way of syntagmatic rearrangement and paradigmatic substitution, in which syntagmatic rearrangement refers to form and paradigmatic substitution refers to content. Its functions are cloly related to humans cognition.
Key words: n-structure group; grammar-rhetoric; syntagmatic rearrangement; paradigmatic substitution; cognition
一、前言
从哲学的源头看,无论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家,还是古希腊和中世纪的哲学家,追问的都是世界本源(being)的问题。近代哲学发生了认识论转向,把考虑“认识”的问题提到了“存在”的问题之前,在探究本质之前,先要思考“思”本身,与其说探究世界的本质,不如说一切本质都是哲学家自身的“所思”。二十世纪的西方哲学研究发生了语言学转向,把哲学问题解决的希望寄托于语言问题的解决上,是语言自身的问题导致了哲学问题的纷杂。考究哲学研究的三次转向,无一不是“意义”的问题,唯一不同的是意义探究的高度提高了。离开认识论本体论盲人摸象,离开“语言”的“认识论”是缘木求鱼。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认知语言学诞生了,它重视意义内在结构的研究,认为不仅词汇有意义,而且认为构式本身有意义[1](P24),语法本身也是概念化[2](P57),即语法也是意义。哲学家和语言学家说“人是语言的动物”,是相对于非语言动物的一种界定,人以语言的方式拥有世界;修辞学认为“人是语言的动物,更是修辞的动物”,是针对人如何更有效地通
过语言证明自己、走近他人的一种描述[3](P45)。可见,认知语言学和修辞学都是把意义的研究放在了首位。因此,意义在人的精神生存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理性地说“人是意义的动物”。
意义结构群是语义表达、传递和理解的基本单位,通过研究意义结构群,探究人是如何处理意义与结构的互动关系,如何从结构上把握意义,又如何从意义上选择结构。这些与人的认知密不可分,意义结构群的语法修辞研究是认知修辞研究的一个方面
二、意义结构群的界定及其作用
结构其实就是指语法结构,句子中的语法结构就是句法,所以句法也可以称作句法结构。句法结构有两种表达方式,一种是一套句法术语,如主谓宾和主系表结构等,一种是逻辑语义表述术语,如施事(Agent)和受事(Patient)等。按照构式语法理论,大大小小的句法结构是构式,构式是形义配对体(Form-meaning pairs),语法就是构式的大仓库[2](P63)。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更是把结构和功能意义联结起来研究[4](P341-357)。因此,结构与意义的联结研究是语言学研究的趋势。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出台的2
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指南中,拟定的语言学重要选题中有“句法和语义的互动关系研究”和“构式语法理论与应用研究”,它们都与这个趋势相关联。本文就是顺应这个研究的方向,提出了意义结构群的研究。
意义结构群指表达一个完整意义的结构群。例如:
Young people need to commence with finding a line of employment that needs them, and quit looking for perfection in their initial position.
年轻人应该从一个需要他们的行业做起,放弃在第一个岗位上追求完美。
在此句中 “Young people need to commence” 、“with finding a line of employment”、“that needs them”、“quit looking for perfection”和“in their initial position”都是意义结构群,这些意义结构群两两串起来可以组成较大的意义结构群,比如“...commence + with”和“employment + that”,这些较大的意义结构群又可以组成更大的意义结构群,比如“commence with + that…”,以此类推,就组成了一个最大的意义结构群。依上所述,意义结构群是一个分层次的群,是一层一层串起来的线性结构。另外,意义结构群不完全等
同于短语结构,因为它们对应的参照点不同,短语是参照单词而言的结构,而本文的意义结构群是参照句子而划分的结构。
意义结构群的划分有三个作用。一有助于提高朗读的美感,使人听起来有节奏感,也就是常说的朗读中意群的作用;二有助于理解长句的意义和结构,使长句的理解有章可循;三有助于辨析长句结构的理据。下面分析一个比较“麻缠”的句子,以显示意义结构群在语法和语义理解中的重要性。
Frogs can arch for food underwater, hidden from birds of prey[5](P30).
此句摘自何兆雄主编的《综合英语教程II》第二单元的练习“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给出的词是“hide”,教师用书给出的答案是“hidden” [6](P30)
此句考查的是有省略的分词结构。此处“hide”的逻辑主语有三种可能的意义结构群,一“frog”,二“food underwater”,三“Frogs can arch for food underwater”。根据常识,首先排除第二种可能,青蛙的食物一般形体较小,猛禽“prey”不可能扑食它们,就算是青蛙扑食它们,青蛙总是扑食活物,动作“hide”应是主动态,此处应填上“hiding”,因为“hidden”表示被动,因而不合逻辑。如果逻辑主语是“frog”,动作“hide”也是主动态,“hidden”也不合逻辑,也应该是“hiding”。如果逻辑主语是第三种可能,那么主句后的分词补充完整是“which help/make them hide from birds of prey”,省略为分词结构是“helping/making them hide from birds of prey。依据分析,中应填上“hiding”,其逻辑主语是“frog”,整个分词意群“hiding from birds of prey”做目的状语,其语法意义相当于“Frogs can arch for food underwater to hide from birds of prey”。因此,教参给出的答案值得商榷。在《朗文当代英语词典》中,笔者在“hide”的不及物词性下查到相关的例句“Weiss spent two years hiding from the Nazis”,这同样证明中填“hidden”是欠妥的。
下文从语法修辞视角,用比较“组合关系”(syntagmatic relation)和“聚合关系”(paradigm
atic relation)变换的方法,分析意义结构群,以期识解长句结构中意义结构群的核心作用。
三、语法修辞之于意义结构群
语法修辞是语法与修辞之间关系的界面研究,它一方面涉及具体的语义,另一方面涉及语法意义。语义由语言的具体义和语法义两个层面构成,语法义高度概括,处于封闭状态,是骨架,词汇义具体,数量多,是依附结构的血肉,两者有机结合,构成语言的意义[7]。语言三要素的变异,形成语音修辞、词汇修辞和语法修辞,但是传统修辞对语音和词汇修辞研究的比较多,语法修辞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且主要关注语法异义界面的语法修辞[8][9],语法修辞还包括不同的语法同义结构引起的语义效果。既然语法结构的变换能够影响具体语义的表达效果,那么语法修辞应该是修辞研究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
语法修辞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语法因素以赢得积极表达效果的修辞活动,其中词法因素、句法因素都可以作为修辞手段而发挥积极的作用[10](P1089)。语法修辞的范围很广,理论上推导,有多少造成语法变异的因素,就有多少种语法修辞,但其核心应该是结构的
变异—单位、关系和层次的变异[7]。语法修辞指从语法系统出发所进行的修辞即语法系统在言语流中的投影,并不是讲语法和修辞平行的结合[7]。吕叔湘和朱德熙的《语法修辞讲话》引言中处理语法与修辞的关系时,说“······先后难易之间不很妥当,才决定把这两部分参合起来”[11](P4)。这些说明语法与修辞交融的关系。语法修辞研究在一定的语境中提升语言表现力的语法手段界面及其表达效果。语法修辞是利用语法系统中的潜性语法关系,依靠联想(Paradigmatic)的方法,来实现提高语言表达力的目的。索绪尔认为任何构成语言状态的要素应该都可以归结为句段理论和联想理论,全部语法材料也应该安排在它的两个自然的轴线上面[12](P188-189)。因此,下文主要从这两个方面分析意义结构群语法修辞功能。
(一)组合关系重组
在话语中,各个词,由于它们是连接在一起的,彼此结成了以语言的线条特性为基础的关系,排除了同时发出两个要素的可能性,这些要素一个挨着一个排列在言语的链条上面,这些以长度为支柱的结合可以称为句段(Syntagmes),句段关系是现场的(in praentia),它以两个或几个在现实的系列中出现的要素为基础[12](P170-171)。一个长
句的意义结构群安排的得体与否,可以通过变换群的组合顺序比较分析出来。具体见下文的分析:
There are greater pressures at work, greater expens at home and in general more things that need to done in one day than what can be accomplished in two[13](P153).
我们承受更大的工作压力、更多的家庭开销、也有更多的事情,往往一天要做的事情比两天能做的事情还多。
上句中的意义结构群有“greater pressures at work”、“greater expens at home”、“in general”和“more things that need to done in one day than what can be accomplished in two”,其中最后一个意义结构群可以细分为先行词“more things”、定语从句“that need to done in one day”以及介宾结构“than what can be accomplished in two”,介宾结构中又包含一个名词分句“what can be accomplished in two”。此句的主干部分是“There are greater pressures at work, greater expens at home and more things”,其中核心意义结构群是
并列的三个群“greater pressures at work”、“greater expens at home”和“more things,其余部分是次要群。

本文发布于:2023-05-07 19:35: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5505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语法   结构   意义   修辞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