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对等理论解决英汉翻译中的修辞问题

更新时间:2023-05-07 16:33:59 阅读: 评论:0

用对等理论解决英汉翻译中的修辞问题
1.引言
翻译是一种用一种语言表达另一种语言信息的活动,这就要求翻译者不仅要对这两种语言形式精通,还要了解语言背后的背景知识。翻译的根本决定了翻译者对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学习的必要。
具体来说,英语和汉语是来自两个不同的语系,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如语法、逻辑和修辞。语言又是社会文化的载体,东西方文化又各自对英汉语有着深刻的影响。东西方文化巨大的差异给跨文化交际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对英汉语的翻译者来说,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在面对这道鸿沟时获得翻译的最大对等值? 这正是翻译对等理论的核心问题。
2.1 翻译理论
2.1.1 翻译的定义
随着跨文化交际的广泛化和深入,翻译作为一门科学或技巧也正以科学系统的方式发展。关于翻译的理论和实践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早在18世纪早期,泰勒就说过,翻译应该完整的体现原作的思想;目的语的风格和体裁应该和原作的语言保持一致;而且翻译的作品也应该具有原作所拥有的优雅1。纽马克认为:翻译是一种技巧,它是用一种语言重现另一种语言的内容。世界闻名的翻译理论家奈达认为:翻译是用接收语表达源语信息的方式,首先是在意思上,其次在作品风格上达到最接近自然的对等2。
这些不尽相同的定义都有一个共同点:翻译就是两种语言,两种文化间的信息转化。所以,翻译是一门学问,其中不仅包括两种语言:来源语和目的语,同时也包括两种语言承载的文化。作为语际间交流的活动,翻译是连接世界的桥梁。它目的在于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建设在世界各族人民之间的这个桥梁要如何才能做到牢固,让人满意?这涉及到翻译的方法和标准问题。关于这两个问题的争论一直都没有停止。在翻译理论史上也出现过许多具有实践意义的翻译方法:意译法和直译法;作者为中心的和以读者为中心的翻译理论;来源语为中心和目的语为中心。不管采用哪一种翻译方法,翻译工作者都应明白的是他的任务和目的。
2.1.2 翻译标准
客观上来说,在翻译定义和标准上的争论反而促进了翻译理论的繁荣发展。许多翻译家和翻译工作者对翻译的重心有不同的见解。中国近代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说,翻译要考虑两个方面:尽量使翻译的作品很容易被目的语的读者接受,同时要保存原作的风格。许渊冲先生认为:翻译的作品应忠实于原作,并在选词造句、常用语、词语搭配和惯用语上做到通顺雅3。总的来说,严复的“信、达、雅”的理论虽说很难做到,却是不同语言间信息转换的最高境界和标准。
任何活动都带有目的性,翻译也毫不例外。翻译的目的论者认为目的决定翻译的方法,所以翻译工作者必须采用能为目的服务的技巧和策略4。不论是什么目的,不论是采用何种方法,翻译的根本任务是传递外来文化,这就要求译文应该被目的语的读者接受。那么,翻译的主要标准就是目的语信息对读者的影响应该与来源语信息所产生的影响非常相近。这正是翻译对等理论所要讨论的问题。
2.2 翻译对等理论
2.2.1 翻译对等理论的发展
翻译对等理论在翻译研究中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它也引起过许多讨论和争议。自从1966年“对等”这个概念第一次在Jakobson 的文章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 出现后,众多的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不断在这个领域提出新的见解和看法,也就出现了许多具体的术语:“完全对等”、“功能对等”、“差异对等”、“文章效果对等”、“最接近自然的对等”、“风格对等”、“交际对等”以及“文章语用对等”5。 这些理论成果从不同角度对翻译理论做出了贡献。
谈到翻译对等原则,奈达和他的“动态对等”是不能不提的理论。奈达是著名的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不仅提出过一系列有实践意义的翻译方法,而且也一直躬身力行从事翻译的实践活动,尤其是《圣经》的翻译。他在翻译理论方面突出的贡献是动态对等的概念。他定义:翻译是用接收语表达源语信息的方式。首先是在意思上,其次在作品风格上达到最接近自然的对等6。他把重点放在了原文和其读者,译文与其读者的动态关系上。
在1993年的Language, Culture, Translation, 奈达用“功能对等”代替了最初的“动态对等”。 他把功能对等描述为:译文的读者对译文的理解和欣赏程度应该在本质上与来源语的读者的理解程度保持一致。他进一步解释说“等值”不能简单理解为数学上的对等,而是基于最
接近功能的对等之上的。然而,奈达的翻译理论和方法是在翻译《圣经》的基础上总结而得的。《圣经》的翻译是为了能更好的讲道,所以在翻译的过程难免会做一些方便听众理解的调整,甚至会包括文化因素的改动。在奈达的理论基础上,金隄提出翻译等效应该是所有有责任心的翻译实践者应该追求的目标。他强调的是译文接收者从译文中获得的效果。 这个效果包括原作的精神、事实和意境7。在他看来,把 “greeting with a holy kiss (神圣的亲亲嘴)” 翻译成 “非常热情的互相握握手”是不可思议的。这不仅失去了原作的味道,也未能完整的体现原文的事实。
等效翻译理论并不表示译者为了方便读者可以忽视来源语的文化。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不能把“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中的 “summer(夏日)”翻译成“春天”的原因。 而有些读者,虽然他们国家的夏天并不像英国的夏日那么美好,但是这个“夏天”不仅不能妨碍他们对莎翁原作的理解,反而也是他们了解英国气候和文化的很好机会,这也恰是翻译的宗旨所在:传播文化,促进交流。
3. 英汉翻译常用方法
3.1 英汉对等关系
在从形式和内涵上来看,这两种语言有三种对等关系:完全对等、部分对等和零对等。
3.1.1 完全对等
完全对等是指形式和含义(包括句法含义和文化含义)完全等值。这在英汉语中的比喻中经常见到,如 “as sly as a fox (像狐狸一样狡猾)”,“ as light as feather(轻如鸿毛)”, “castles in the air(空中楼阁)”。
3.1.2 部分对等
部分对等,顾名思义,一部分对等:或是形式,或是含义相等。相同的语言形式有时却蕴涵不同的意思。同是一种颜色,东西方人有不同的理解:“红色”在中国人看来是喜庆的象征;而在西方人眼里会是愤怒或反感的代名词,所以英国人Hawkes 把《红楼梦》翻译成 The Story of the Stone 而不是中国翻译家杨宪益笔下的 The Red Mansion 。在中国人们提倡尊老爱幼,所以人们并不忌讳“老”这个词,也就有“老师”,“老师傅”,“老王”,“您老”这样的词;而英语里 “old”或 “old person” 经常被其它委婉语代替。
不同的语言形式有时也能达到异曲同工之妙,如: “at a stone’s throw” 与“一箭之遥”,“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与 “一箭双雕”, “to gild the lily ” 与 “画蛇添足”。
3.1.3 零对等
在英汉语中存在更多的是零对等关系,这是由不同文化背景所决定的。英语里的有些语言形式在汉语里找不到对应的形式,反之亦然,这也是很正常的。 在莎士比亚的名句 “We call a nettle but a nettle, and the foults of fools but folly” 中,清辅音 “f” 不仅创造了节奏,也带给作者一种笨重的感觉,而这种以同一个字开头又是同义词的在汉语中很难找到。再有如果说“他是个张飞”对在英语里也找不到相应的词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西施”, “言身寸”, “Samson” 等等。
3.2 常用翻译方法
3.2.1 直译法
直译要求目的语文本保留原作的内容和风格,同时要求译文语言通顺,易懂。这种方法强调译文风格要与原作风格一致,其中包括原作的词序、表达方式、修辞技巧、体裁、原作者的风格以及民族特征。在英汉和汉英翻译过程中,既可以完整正确的传达原文信息,又
能保持原作的特色,这当然是翻译的最理想状态了 。
对于在语言形式和内涵上完全对等的两种语言的共核之处,翻译者应毫不犹豫的采用此种方法。 类似“crocodile’s tears”, “dark hor”, “sour grape” , “Domino effect” , “be armed to the teeth”这些表达背后的内涵对中国人来说毫不陌生,所以完全可以直译为: “鳄鱼的眼泪”, “黑马” “酸葡萄”, “多米诺效应”,“武装到牙齿”。 汉语习惯把“时间”比作“生命”,“力量”,而这个心理状态在英语文化中同样也能找到对等,所以句子:
时间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 。
就可以没不用抛弃原句的暗喻和排比法直译为: Time is life, time is speed, and time is strength.。
3.2.2 意译法
当英汉语不能达到完全对等时,翻译者就不得不考虑舍弃形式对等而力求内涵或效果对等,这便是意译法的重心所在,也正符合翻译对等理论的本质。意译法并不意味可以随意改动,删除和歪曲原文信息,它同样遵循翻译标准:忠实和通顺。为了达到貌似的对等而
执意采用“直译法” 有时是毫不负责任的做法。 把“三角债”翻译成 “triangle debts” 明显就是不讲原则的 “直译”,肯定会让英美人摸不着头脑,这时只能是以意义或内涵为重,所以可以翻译为 “chain debts /debts chains” 。
下面两个例子的翻译就是在遵循翻译对等原则基础上,采用“意译法”进行操作的。
(1)It was another one of tho Catch-22 situations, you’re damned if you do and you’re damned if you don’t.
Catch-22 ,是出自美国作家海勒的小说 《第二十二条军规》,意思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法令、规章或行动。在这条规定下的人不论是遵照还是违背这条规定都会受到惩罚。对没有看过这本小说的人来说,Catch-22 需要用 “意译”:

本文发布于:2023-05-07 16:33: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5495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翻译   理论   语言   目的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