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119)香港《生活地理LIVINGGEOGRAPHY》教材简介

更新时间:2023-05-07 14:17:22 阅读: 评论:0

在信息时代,人们要求学生通过调查和基于生活问题的学习,来获取地理知识、技能和价值。教材就是从现实的日常生活与地理学知识密切结合起来的,这是出于儿童年龄特征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教材内容是从地方生活资料说起,对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社会、热爱人类的培养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教材编排体系由日常生活的感性知识到全球议题,区域上由近及远把地理知识与生活密切结合
香港初中地理教材是三年六册,初一年级是人与环境在不同层面上的关系,第一册(1A)是认识人与城市环境的相互关系,第二册(1B)是城市化问题与人们的关系。
初二年级是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人类生活不断受大自然的影响,大自然有时会给人类带来自然灾害,如第一册(2A)干旱、暴雨、滑坡、山崩,第二册(2B)荒漠的延伸、地震、火山等威胁人类生存,人们怎样与自然做斗争,更多的是怎样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并以作个案研究──香港的山体滑坡、中国的江淮水患、非洲撒哈拉荒漠化的延伸等,让学生对这些议题有所了解、思考,自然灾害的成因和思索如何解决的恰当方法。
第三年级,教材内容扩大到全球的议题,第一册(3A)如海洋有难、救救雨林、争取能源等;第二册(3B)工业奇迹、空气污染、富国与穷国等。如果过度开采资源,就会破坏地球持续生存的基础,最终自食其果。
全球性议题,使学生明白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即世界各国是互相依赖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它们在不同层面上的相互关系,包括文化、经济、政治等,这样使学生明白人类的生存和福祉,需要每个人、每个国家共同努力来建立。
二、章节内容的例举
1.“我们的位置在那里?”这是初一年级第一册第一章的标题,共有7个单元:
①平面图和地图;②符号与比例;③距离和方向;④格网坐标;⑤在地图上如何找出自己的位置;⑥如何画一张地图;⑦中国和香港的位置。
地图是地球表面事物和现象的空间缩小的分布,是学习地理的第一步门阶。上述内容,是大家所熟悉的,但教材详尽、具体,由感性到理性,由简入繁,由浅而深,由近及远,层层深入,不仅在学习地图知识,而重在技能技巧的锻炼。从照片、平面图教起,教材通过
史迪芬这个学生所在的学校平面图教室在哪里为学习的向导,以尖沙嘴地图找太空馆,以中环地图找学校地址,再以香港在北京什么方向、香港到北京有多少距离,用测尺、罗盘、量角器等学习用具来实际操作基本知识和技能。如怎样测量曲线距离等实际操作方法来学习。此外,等高线地图又分别在火山──地震──滑坡章节中学习。
教材进一步通过坐标学习,具体学习字母数字坐标、网络坐标找地点,进而学习目录、索引找地点,并如何画一张草图等。
总之,本章教材重在找位置(或找地点),而且也重在技能的培养,教材又循循善诱,由近入远,并且重在实践。这对我们地理素质教育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2.“山体崩溃” 这是初二年级第二章的标题,共有5个单元:①什么是山崩?②为什么山坡会崩溃?③我们的山坡怎样陡峻了?④中国地形的特征;⑤我们应该开发丘陵山坡吗?
无论是山崩或是滑坡,都是对生命的危害,财产的损失和交通的破坏,这是香港居民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教材以新闻报道为导向,指出1992年5月8日24小时暴雨引起斜坡崩溃达350处之多,其中人工斜坡270处,自然斜坡17处,这是触目惊心的事件,也对学习地理的学生产生很大的震撼,并激起学生对地理学科的重视。
香港斜坡崩溃为什么如此之多,课文指出主要是自然原因与人为原因造成的,前者为暴雨、陡坡、断裂、岩石风化等,后者为爆炸、打桩、开挖、砍树、斜坡填充等,这些都是宏观现象的原因(即外因),但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微观现象的原因(即内因)。为了让学生观察滑坡的真相,就需要做花盆倒置土壤冲水实验,让学生看清土壤冲水后怎样变化:土壤饱和状态、土壤团粒结构、根部捆住土壤等问题,使学生真正懂得滑坡是怎样发生的。由此可见教材的详实性与科学性,使学生真正懂得为什么会发生滑坡的道理。
3.“延伸的荒漠”本章有六个单元:①延伸的荒漠;②为什么荒漠会延伸;③萨赫勒地区怎样对抗荒漠化;④中国怎样对抗荒漠化;⑤为什么我们要关注荒漠化;⑥何为荒漠?
本章重点是为什么荒漠会延伸,课文提出荒漠延伸责任是谁,农民、牧民、捡柴者、牧师四种不同身份人的互相职责。这给学生一个认识和判断是非的能力,事实上荒漠的延伸不是某一种人的责任,而是所有人的共同的责任。
那么萨赫勒地区怎样对抗荒漠化?虽然提出饲养牧畜、种植速生牧草、提倡节育、兴建大型水库、种植高产作物、种植速生林木作燃料等六种方法,但实际上难于做到。因为:①缺乏资金,贷款利息太高;②政府资金用在发展工业和修建道路上,农业投资很少;③政
治不稳,经常战乱;④有些国家难于实行节育;⑤人民不懂应用新技术等,以至治理荒漠化的措施难以奏效。
可是中国怎样对抗荒漠化?以中国腾格里沙漠问题为例,中国在腾格里沙漠治理成功,以至40年来包兰铁路一直畅通无阻。中国成功之路在于政治稳定,控制节育、因地制宜强调环境保护──防风固沙屏障及防护林带等。这与萨赫勒地区大量采用外国机器和技术等许多不适合当地自然条件形成了明显的对照。经过对比,学生就会感到中国防风固沙屏障及防护林带是治理沙漠的有效途径,值得学习。
《生活地理》教材内容十分注意与生活密切相关,各章内容都是从实际生活中经过调查或新闻报道选择取材的,主要教导学生如何懂得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与城市化的关系,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教材又以人地关系为主线,教会学生探究人与周围所处生活环境的关系等。教材各章各单元,都用“考考你”、“对话”、“想一想”……充满了活泼气氛,又如小组活动、辩论、个案研究、专题学习等,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探讨议题。尤其是利用新闻报道,网上资料、精美图象、彩色地图、照片、图表等,对学生具有很大吸引力,并且注重促进学生地理思维活动,扩大地理知识领域,开阔学生视野。
s

本文发布于:2023-05-07 14:17: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5488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学习   地理   中国   教材   地图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