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数学说课稿篇一
《小数加法与减法》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版)五年级上册第++页的内容。学生在学习此内容之前,已经学过了小数的性质以及整数加法与减法的计算方法,为学习这部分内容做好了有力的知识支撑。学好这部分内容,为学习后面的相关内容积累了知识经验,并且在今后的生活和进一步的学习中有广泛的运用。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与分析,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年龄特点,我制定了一下的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小数加法与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的计算。
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法与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教材提供的素材,是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小数加法与减法》这一知识的地位和作用,(教案 )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掌握小数加法与减法的计算方法,根据五年级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小数点对齐数位对齐的道理。
新课标指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有效地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由于他们已经是五年级的学生,他们的主观性和能动性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并且他们开始有意识的主动的去探索周围未知的世界,同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也有明显的提高,写一些关于学生的特征)根据他们的这些特征,我设计了创设情景法、自主探索法、合作交流法等数学教学方法,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具体的情境中亲自体验小数加法与减法的计算过程。
新课标指出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必须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为此,本课教学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验证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全面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
其他的都差不多,就是说教法那里要加上学情的分析,还有就是有一些新理念好的,在这一过程中,我将探究知识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总结规律、解决问题,达到会学习、能学习、爱学习的目的。
有一些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的,新课标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在这个环节中,我力求体现由扶到放的思想,让学生通过……等学习活动,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能力。
归纳总结方面,通过归纳总结,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再次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巩固,突出本课的重点,构建了知识结构,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能力,并且通过学生自己回答,让他们学会自我评价,体现了新课标评价的多样性,还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发展能力。
最后关于探索方面的,入第二个环节是自主探索,感悟新知,你可以借用这句话,布鲁纳提出,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倡导探索性的学,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理念。
小班数学说课稿篇二
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使学生理解和发现两种计时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能正确地进行互换。
为了较好地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创设情境、媒体演示、指导观察、组织交流等方法,以使教师定位于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帮助者和参与者的角色;在学法上重点教会学生观察、比较、体验、合作、交流等方法,力求实现师生间动态的对话,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鉴于以上分析,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生活中经常应用24时记时法,学生或多或少都有过接触。首先,以学生喜欢的脑筋急转弯引入,他们知道一天的两个6时可以用普通计时法区分,个别同学会用18时记录,接着,在生活中寻找类似18时的时刻,然后老师展示自己搜集到的信息,引出课题。
学生理解并掌握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的关系是有些困难的。我首先提问:你认为一天是从什么时间开始,什么时间结束的?借助课件,学生感受了一天里时针的转动过程,知道一天时针转两圈,是24时,在转的过程中,选择有些时刻让学生动作表演,加强了与生活的联系。同时加深了学生对一天是24时的理解和体会。
其次,让学生仔细观察钟面,同桌讨论:钟面上的内圈和外圈的数所代表的意思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相差12,这为后面两种计时法的互换打好基础。
再次,就是能根据教学的实况和进程来处理好课前预设和课堂动态生成的关系。原来在讲解“两种计时方法的互换”这个环节的设计上,我本来是做了比较多的铺垫。但是在上课的时候,我发现很多孩子对这两种记时方法的互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和经验。所以我就临时做了改动:这部分内容就让孩子们自己去讲,通过生生互动,他们把自己的课外知识和课内感悟进行交流,这样等于让他们去当“小老师”,这就减轻了老师的负担,也让孩子们更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再就是在归纳、小结两种记时方法怎么进行互换(这个环节,我根据孩子的实际学习情况,让他们自己来讲,这样,或许孩子们能听得更清楚;
以练习两种记时法的互换为主。先是学一种练一种,随学随练,再就是巩固练习时,以做一做,画一画,抢答题等形式把两种计时法放在一起加强练习,同时还注意与生活相联系,让他们用两种计时法生活举例,带他们去超市,按24时计时法改写后,又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是一点拓展内容)。这样练习,层层递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两种记时方法,同时也培养学生有条理思考问题的习惯。
另外,我还安排了 “你知道吗”,和简单介绍原始人以及我国古代的计时工具的课外内容,让学生多了解一些与本课有关的内容,增长学生的知识,拓宽他们的视野。
最后课余时间用二十四时计时法设计周末的时间安排,做到学以致用,学习与生活相结合。
小班数学说课稿篇三
我说课的题目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并能灵活运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理解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知识的运用会为学生学习后面三角形、梯形、组合图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奠定良好的基础。
因此,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一内容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促进学生空间观念发展,渗透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环节。
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使学生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能应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领会割补的实验方法;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体验数学的价值。
根据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
探究并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运用。
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转化思想渗透。
是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等积转化问题的理解,通过“剪、移、拼”找出平行四边形底和高与长方形长和宽的关系,及面积始终不变的特点,归纳出长方形等积转化成平行四边形。
本节课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让学生动手操作,把静态知识转化成动态,把抽象数学知识变成具体可操作的规律性知识。
在导入部分,我采用了创设情境、设疑引入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奠定了基础。
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更好的去发现、去创造。
学法上,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能为目标,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实践,组织学生认真观察、分析和讨论,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动手实践、合作梳理来完成探究目标。
为了更好的凸显“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高效完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课开始,我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熊大和熊二的妈妈给它俩分地,他们每人都有一块青草地,但是形状不一样,它俩觉得这两块地不一样大同学们,我们当当小法官帮他们评判一下,那我们首先来看看这两块地(一块平行四边形、一块长方形),怎么才能知道公平不公平?学生会纷纷讨论。
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自然引出本课所要研究的重点内容,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对主题的思考,巧妙的为后面的教学埋下伏笔。
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尝试用不同方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根据这些方法,展开其中的割补法,通过转化—找关系—推导这一过程,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分析、比较、推理、交流,自己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概括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这一环节的设计,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1、发散练习:下面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吗?
此题需要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进行逻辑推理,使学生明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底和高有关,与相邻的两组对边组成的角度大小没有关系。
2、提升练习:让学生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图像中有两个高和底,这样练习可使学生加深对图形的认知,正确分清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3、基础练习:紧扣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设计多种形式的数学练习,为学生提供创造性思维的空间。
整个习题部分,虽然题量不大,但却涵盖了本节课的所有知识点,题目呈现的方式多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面对挑战充满信心,激发学生兴趣、引发思考、发展思维,同时练习题排列由易到难的原则,层层深入,也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内容主要让学生清楚: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它的底和高或量出底和高。
平行四边形面积
长方形面积=长×宽
││││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用字母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a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h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高,则平行四边形地面积公式是:s=a×h
本节课中,给学生充足的眼看、手做、耳听、嘴说、脑想的时间与空间,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从而牢固的掌握知识的要点。与此同时,他们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在整个活动中,大部分学生都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的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反思这节课,特总结如下,
数学教学的核心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学中,通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全面揭示数学思维过程,启迪和发展学生思维,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与学生学习知识的心理活动统一起来。在这节课中,我设计了剪一剪、拼一拼等学习活动,逐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长方形的面积与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底和高有什么关系?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形象、直观,使学生得出结论: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乘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乘高。在此,我特别注意强调底与高应该是相对应的,通过观察、交流、讨论、练习等形式,让学生在理解公式推导的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求证方法,也为今后求证三角形、梯形等面积公式和其他类似的问题提供了思维模式。这个求证过程也促进了学生猜测、验证、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的发展。
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主张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师生应该互有问答,学生与学生之间要互有问答。在这节课中,我能始终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教学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关系,产生教与学之间的共鸣。
小班数学说课稿篇四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加与减(二)》中《有几瓶牛奶》一课。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有几瓶牛奶”的情境中教授9加几的进位加法。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进位加法,前面的相关内容有本册教材第三单元《加与减(一)》中的1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其应用。而本课又同时是为本单元的20以内数进退为加减法及其应用、及一年级下册的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其应用做铺垫。
1、会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2、通过组织摆小棒、数小棒、说一说的教学活动,教会学生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3、通过创设“有几瓶牛奶”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图中搜集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策略。
自主探究、小组交流合作。
多媒体课件、小棒模型、计数器模型
小棒
会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会运用“凑十法”计算进位加法。
教师在开课时以谈话导入新课“小朋友们知道早上喝什么最有益健康吗?”这样导入可以使学生能够想到牛奶,进而再进一步创设情境,教师接着说:“老师也很喜欢喝牛奶,而且老师家里有好多牛奶,你看!”并出示情境图。导入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要用教师的生活情境充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出示情境图后,给学生几秒钟的时间观察情境图,然后提出问题“你能从图中得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由于有第三单元学习加减法的基础,已经基本能够从图中搜集到有用的数学信息,学生可以从图中得到数学信息“左边有9瓶牛奶,右边有5瓶牛奶。”在这里,习惯培养点体现的是搜集信息习惯的培养。接着教师让学生质疑,“你能提出一个加法问题吗?”体现质疑问难习惯的培养。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又有前面学习的基础,能够提出“一共有几瓶牛奶?”这样的加法问题。这时教师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有几瓶牛奶。并用多媒体呈现问题。
为了能让学生顺利解决问题同时帮助后进学生复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设计了简单的复习环节,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提出“求‘一共’就是求什么?”,学生回答“求‘一共’就是求总数。”,进而教师提出“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的要求,学生在10以内加减法及其解决问题的学习的基础上列数学算式“9+5=”。为了让学生体会加法交换律,教师追问“还可以怎样解决?”,学生列式“5+9=”。在这里,教师希望学生能够只列数学算式,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算法探究,但是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由于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直接口算得数,因此学生可能会直接说出9+5=14,这时教师就可以质疑:“你是怎样算的?”但是并不需要学生在这时给出答案,而是组织活动并提出要求“请你用你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可以动手摆小棒,可以用多种方法,也可以同桌互相帮助合作,并试着讲一讲你是怎样计算的,等会我们说说看谁的方法最多、最好。”
教师提出这样要求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用手中的学具进行算法多样化的自主探究及合作式的学习。在这里让学生摆小棒是为了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算式转化成实物,在学生的脑中建立表象的加法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算式的意义。同时,为后面的“凑十法”的教学做好铺垫。接着学生就用手中的小棒进行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活动,教师在这个时候巡视班级,加入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这样一方面可以了解到学生对多种算法的探究达到了什么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去解决问题。
在汇报交流中,让学生到黑板用小棒模型进行演示,边讲边摆小棒,“我先摆9根小棒,再摆5根小棒……”。这样可以让其他学生清楚地看到计算的过程,并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让学生全神贯注的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在汇报中,学生一般都能够首先想到用“一个一个数”的方法进行计算,接着可能会有学生仿照这种方法“两个两个”的数等等。这样的汇报只要一个,两个就可以了,不用演示,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踊跃发言但要及时的止住学生类似的想法,以免浪费时间。教师可以说:“这些同学说的其实是一种方法,就是数小棒的方法,谁还有其他的方法?”班级中会有少数学生想到用“凑十法”计算,学生汇报时同样到黑板演示,“先摆9根小棒,再摆5根小棒,我从5根小棒中拿出1根小棒,1加9等于10,再加上4根小棒就是14根小棒,所以9+5=14。”学生汇报后,教师要进行质疑“你为什么要从5根小棒中拿出1根小棒给9?”学生会回答,“因为9根小棒加上1根小棒就是10根小棒。”
这时学生可能用语言解释不明白自己的想法,教师可以帮助,告诉学生凑成10之后,剩下几根小棒再和10相加就是十几,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用“凑十法”,并理解“凑十法”的简便之处。然后讲解“这种先将一个加数凑成十再进行计算的计算方法叫做‘凑十法’。”同时板书。然后教师用课件边演示边讲解“凑十法”,规范讲题语言,“我想将9凑成十,把5分成1和4,9加1等于10,10加4等于14,所以9+5=14。”然后组织学生边摆小棒边讲题,采取的形式有自主练习和指名汇报,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摆小棒和说一说的过程理解“凑十法”。
在学生基本能够理解“凑十法”的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这个算式用“凑十法”还能怎样计算?”学生在这里马上会想到还可以将5凑成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摆小棒和说一说的活动,采取的形式是自主练习、同桌交流和全班指名汇报。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让学生能够用“凑十法”正确的进行计算,同时检验学生对于“凑十法”的理解应用程度。
为了帮助学生能够运用“凑十法”解决9加几的进位加法,在这里设计了两个小练习:
9+3=;7+9=。
要求:用“凑十法”计算。
形式:自主探究,全班汇报、交流。
回到解决问题中,针对算式9+5=,教师提问“还有其他算法吗?”学生如果有其他方法就汇报,只要合理,就给予鼓励。然后教师介绍第三种方法:拨计数器。教师用计数器模型演示,先在个位上拨9个珠子,再在计数器上拨5个珠子,满十进一,向十位进一。个位上剩下4个珠子,所以9+5=14。此处的教学目的在于利用计数器帮助学生理解十进制,为一年级下册学习100以内的进位加法打下基础。这部分只需要学生理解,不需要掌握。
练习第一题是“圈一圈,算一算”。设计此题目的在于巩固“凑十法”。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教师可以先演示第一小题,然后在让学生自己完成。然后全班交流反馈,说算法。
练习第二题是解决问题“一共有几条鱼”。此题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解决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实际问题。教学时让学生自己先审题,说清楚图的意思,求什么,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然后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并讲解算法。鼓励算法多样化。
总结本课的知识点,教师展示本课学生解决的数学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学生能够从算式中找到相同点“这些算式都是9加几的算式。”此时教师板书副标题,《9加几的进位加法》。之后教师提问“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可以总结计算方法。
最后,“你有什么收获或遗憾?”帮助学生找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小班数学说课稿篇五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p117——120。
小数的意义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学习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意义,是这单元教学的重点,直接关系到小数的性质、单名数和复名数相互改写等相关知识。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概念中较抽象,难理解的内容。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的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学生虽然对分数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学过长度单位、货币单位间的进率,但理解小数的含义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同时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小数方面出现的很多问题是属于小数概念不清。因此,理解小数的含义(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既是本课时的重点、又是难点。在教学中要注意抓住分数与小数的含义的关键。
1、经历观察、测量、猜想等学习活动,感受、体验小数产生于生活,感受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小数;
2、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说出小数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并正确能读写小数;
3、在合作与交流中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完成目标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组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尝试法、引导发现法、等方法的优化组合。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小数的含义是属概念教学,较为抽象、凝炼,根据学生对概念的认知,一般遵循:感知——表象——抽象概括——形成概念的这一规律。
1、从生活中了解小数,明确要用小数表示的必要性。
2、从已有的生活经验中,理解、抽象小数的意义。
3、 通过观察、测量,让学生充分感受、体验小数产生于生活,从而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小数 。
4、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及广泛运用,体验数学在身边,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和乐趣。
通过本节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
1、学会通过观察、测量、归纳,可以发现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小数 。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通过指导独立看书,汇报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创设“5.1”假期情景 ,使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念相吻合
1、在假期里你买了什么物品?花了多少钱?
2、老师买了一本书,同学们猜一猜要多少元?
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归纳出不能用整元数表示的这种数,要用小数表示。引入课题。
(转自数学 吧 )
这样的设计,旨在把枯燥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发起学主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同学们都知道小数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那么同学们想了解小数的什么?
我预设学生的提问(预设)
1、小数是怎么来的。(怎么产生的)
2、什么叫小数?(小数的意义)
3、小数是怎么读的,怎么写的?
根据学生提的问题,师生分析问题
1、师生小结小数的意义
(1)象“0.1、0.3、0.9”这些小数叫1位小数。(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1位小数。1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2)象“0.01、0.04、0.18”这些小数叫2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2位小数。2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3)象“0.001、0.015、0.219”这些小数叫3位小数。(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3位小数。3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2、学习小数的写法
1、练习“考考你”;(练一练)第1题
2、用米做单位测量同桌的高度;
3、菜市场买菜统计表。
【把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结合起来,使学生体验教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1、了解小数的历史。(小资料)
【了解小数的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学了小数这节课,能谈谈你知道了些什么吗?
1、从生活中记录一些小数,明天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2、完成《作业本》
布置实践性的作业,使学生把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结合起来,体验教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小班数学说课稿篇六
知识技能通过“做数学”,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意义和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自主建构使知识系统化;能结合自学、交流、探索等活动准确理解生活中绿化率等概念。
数学思考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发现、创造、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问题解决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认识世界、解释生活,逐步形成“数学地思维”的习惯。
情感态度以“生活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功和愉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欣赏昆山的美景,解读教师的心情。(背景音乐:《我想有个家》2分钟)
猜猜老师心里在想什么?板书:购房
环境、面积、楼层、房价等。
生:交通、地段、绿化、保安……
出示a、b、两个小区的占地面积及绿化面积。你帮老师选择哪个小区?
生1:选择b小区,因为这个小区的绿化面积多。
生2:应该选择a小区,因为a小区的绿化面积所占总面积的百分比大。
学生交流,明白绿化面积是占地面积的百分之几也就是绿化率。
出示绿化率的计算公式。
学生计算a、b小区的绿化率,得54%、50%)
师小结:都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板书)
根据绿化率的意义,你还可以研究哪些问题?学生探究。
出示c、d的绿化率,分别求绿化面积、占地面积。
投影显示房型数据,理解使用面积所占的百分比。
房型三室两厅两室两厅
建筑面积106㎡90㎡
使用面积所
占的百分比72%76%
学生帮老师出主意,谈方案。求使用面积是多少。
师小结:都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参观样板房(投影图片),计算房间的面积。
出示:卧室a的面积比卧室b多25%
卧室a的面积比客厅少20%
客厅的面积是餐厅的300%
师:你想知道哪个房间的面积?还要知道什么条件?
告诉一个卧室的面积,小组自由设计问题,交流解题思路。
比较使用面积和建筑面积。
在《美梦成真》的钢琴曲中想象。
总结全课,指出百分数的广泛应用,板书完整课题。(购房中的百分数)
生活中处处有百分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谢谢大家。
数学本质上是一种生活,一种“数字化的生活”。《数学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指出“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课程实施建议”中又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而今大量虚假的情景创设,已经影响着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故而,数学的教学在情景设计上必须亲近学生真实生活场景。“购房中的百分数”一课正是我们所作的一次尝试。
本课着眼统整百分数复习的内容,恰当的创设“我想有个家”主题活动,全课以购房为主线,通过创设“购房——绿化——面积——房价——贷款”等一系列情境,将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应用题等内容巧妙地贯穿其中,构建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这样一条较为完整的复习路径。课中所提供的学习材料全部来自现实生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数学教学不应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应重视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收集数据、获取数学信息,并从中选取有用的信息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在计算楼层价格、确定贷款方案、计算房间面积等环节中,都让学生合理选择信息,自主建构有效的信息链。全课信息展示丰富多彩.增强了学生学习活动的新鲜感,增大了课堂教学的信息容量,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我想,数学课堂对生活的真切眷顾,必将会使课堂演变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乐园,且让数学与生活齐飞,便是思维共情感同行。
小班数学说课稿篇七
各位专家、领导,下午好!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五节《整式的加法和减法》第1课时。我将从教材与学生、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三个方面来阐述对本课的设计: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有理数的运算以及代数式、整式的概念的基础上来进行的。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首先合并同类项的运算是建立在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之上,而熟练的整式加减运算又是各种式的运算的基础;其次,对法则的探索过程能使学生积累探索式的运算的基本经验,使学生体会到字母也可以参与运算,而且在运算中要遵循运算律,这为将来探究整式、分式的运算做好了思想方法上的准备。综上可知,这节课是一节承上启下,对学生的数学技能和数学思想都将产生重要影响的课。
本课时内容分四个层级:第一,从实际问题中提出同类项概念及其合并问题;第二,探索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得到合并的法则;第三,运用法则化简多项式,训练学生的基本运算技能,向学生展示法则的运用价值;最后是练习,提供了与所学知识相对应的、形式活泼多样、有难易层次的练习和习题。
通过以上分析,本课的重点应该是:1.经历探索合并同类项的过程,正确理解同类项概念和合并法则;2.运用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化简多项式。
从数的运算到含有字母的运算,学生的认知有了新的冲突。他们一方面感到好奇从而有较强的学习愿望,另一方面又受到自身抽象思维不足以及过分依赖操作、模仿的学习方式的影响,所以感到困难重重,经常会出现机械死板、不会变通、屡错屡犯等问题。针对这个现实,在教学设计时要特别注意结合现实生活、具体事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并设计足够的活动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索过程,引导学生从具体数的运算向抽象的字母运算转变,使学生感受到一个真实、鲜活的数学,而不是由枯燥的概念和繁琐的运算堆砌而成的数学。因此,本课的难点是理解同类项的概念,理解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能识别多项式中的同类项,运用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化简多项式。
通过法则的探索,进一步体会字母可以象数一样参与运算,运算时应遵循数的运算律;通过合并同类项,体会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
通过“同类项可以合并”这一问题的提出,以及法则的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的信心。
这是教学流程图
首先,我用教材中的问题导入课题:
如图, 在一块长为x, 宽为y 的草地中间, 挖了一个面积为
第一题用于巩固基本技能,第二题用于拓展学生的思维,任务不重,但对于及时巩固所学知识非常有效。
小班数学说课稿篇八
本次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节《集合》(第一课时)。集合这一课里,首先从初中代数与几何涉及的集合实例入手,引出集合与集合的元素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集合的概念作了说明。然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集合元素的特征以及常用集合的表示。把集合的初步知识安排在高中数学的最开始,是因为在高中数学中,这些知识与其他内容有着密切联系,它们是学习、掌握以及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从知识结构上来说是为了引入函数的定义。因此在高中数学的模块中,集合就显得格外的举足轻重了。
根据教材结构和内容以及教材地位和作用,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与心理特征,依据新课标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集合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掌握集合元素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设置提出问题,揭示课题,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习惯。并通过"自主、合作与探究"实现"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的人文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由集合的学习感受数学的简洁美与和谐统一美。同时通过自主探究领略获取新知识的喜悦。
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
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及元素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教法与学法是互相联系和统一的,不能孤立去研究。什么样的教法必带来相应的学法,以遵循启发性原则为出发点,就本节课而言,我采用"生活实例与数学实例"相结合,"师生互动与课堂布白"相辅助的方法。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体验,凭借有趣、实用的教学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然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学生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探究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探究能力,更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技能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本次活动采用的学法有自主探究、观察发现、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等。
总之,不管采取什么教法和学法,每节课都应不断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机制,不断优化教师本身的教学行为,自始至终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接着我来说一下最重要的部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这节课的流程主要分为六个环节:创设情境(引入目标)、自主探究(感知目标)、讨论辨析(理解目标)、变式训练(巩固目标)、课堂小结(自我评价)、作业布置(反馈矫正)。上述六个环节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多层次、多角度地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一环节:创设问题情境,引入目标
课堂开始我将提出两个问题:
问题1:班级有20名男生,16名女生,问班级一共多少人?
问题2:某次运动会上,班级有20人参加田赛,16人参加径赛,问一共多少人参加比赛?
这里我会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讨论问题,事实上小组合作的形式是本节课主要形式。
待学生讨论完毕以后我将作归纳总结:问题2已无法用学过的知识加以解释,这是与集合有关的问题,因此需用集合的语言加以描述(同时我将板书标题:集合)。
安排这一过程的意图是为了从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了解数学来源于实际。从而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欲望。
很自然地进入到第二环节:自主探究
让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下列问题:
(1)有那些概念?
(2)有那些符号?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什么?
安排这一过程的意图是给学生提供活动空间,让主体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让学生自主探究之后将进入第三环节:讨论辨析
小组合作探究(1)
让学生观察下列实例
(1)1~20以内的所有质数;
(2)所有的正方形;
(3)到直线 的距离等于定长 的所有的点;
(4)方程 的所有实数根;
通过以上实例,辨析概念:
(1)集合含义: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集。而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2)表示方法:集合通常用大括号{ }或大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而元素用小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
小组合作探究(2)——集合元素的特征
问题3:任意一组对象是否都能组成一个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有什么特征?
问题4:某单位所有的"帅哥"能否构成一个集合?由此说明什么?
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
问题5:在一个给定的集合中能否有相同的元素?由此说明什么?
集合中的元素是不重复出现的
问题6:咱班的全体同学组成一个集合,调整座位后这个集合有没有变化?由此说明什么? 集合中的元素是没有顺序的
我如此设计的意图是因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感受问题是学习数学的根本动力。
小组合作探究(3)——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问题7:设集合a表示"1~20以内的所有质数",那么3,4,5,6这四个元素哪些在集合a中?哪些不在集合a中?
问题8:如果元素a是集合a中的元素,我们如何用数学化的语言表达?
a属于集合a,记作a∈a
问题9:如果元素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我们如何用数学化的语言表达?
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
小组合作探究(4)——常用数集及其表示方法
问题10:自然数集,正整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等一些常用数集,分别用什么符号表示?
自然数集(非负整数集):记作 n
正整数集:
整数集:记作 z
有理数集:记作 q 实数集:记作 r
设计意图:由于不同的人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体验和理解。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相互得到启发,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第四环节:理论迁移 变式训练
1.下列指定的对象,能构成一个集合的是
① 很小的数
② 不超过30的非负实数
③ 直角坐标平面内横坐标与纵坐标相等的点
④ π的近似值
⑤ 所有无理数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自我评价
1.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这节课主要解释了什么数学思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思想方法进行小结,形成知识系统。教师用激励性的语言加一点评,让学生的思想敞亮的发挥出来。
第六环节:作业布置,反馈矫正
1.必做题 课本习题1.1—1、2、3.
2.选做题 已知集合a={a+2,(a+1)2,a2+3a+3},且1∈a,求实数a 的值。
设计意图: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让所有学生都有成功的情感体验。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为了让学生直观易懂的看笔记,板书应设计得有条理性、概括性、指导性,所以我设计的板书如下:
集 合
1.集合的概念
2.集合元素的特征
(学生板演)
3.常见集合的表示
4.范例研究
小班数学说课稿篇九
本节课采用"实践引领"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生动形象地操作实例,借助于"用12个大小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拼、画成一个长方形"的操作情境,让学生通过操作和想象,自觉主动地完成动作与思维的建构。同时,让学生用乘法表示出来,为学生脱离操作情境、主动寻求数与数之间的"因倍"关系进行了铺垫。从而使学生在这一系列自主操作、想象思考中充分体验、主动建构数学概念。
教学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教学内容是五年级数学:找因数。按照学生的平均水平进行教学设计。学生的年龄在10到12岁之间。大多数学生的数学成绩良好,少数学生存在学习障碍,不喜欢学习。总的来说,学生学习氛围比较浓。
这节课以拼图活动为切入点,让学生在拼图中探索找因数的方法,学生都会很感兴趣的,以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现新知,这也是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学生从二年级就开始接触乘法,对"因数"这个名词已有初步的认识。这节课结合拼长方形列算式、找因数,学生很容易接受。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学会与别人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到某个数的所有因数,
1、通过动手操作与观察讨论,分析、比较、归纳。
2、正确找出一个自然数的因数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渗透迁移的学习方式。
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能准确、有条理的找出一个数的因数。
课件、小正方形。
同学们喜欢做拼图的游戏吗?请你拿出准备好的12个小正方形拼一拼,看谁拼出的长方形种类多。
请你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种拼法?
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小正方形卡片独立操作,边摆边做好记录。
请大家把自己刚才拼好的长方形画在书中相应的位置上。
让学生把刚才拼的方法在教材第8页的方格上画出来,边画边思考:每种拼法的长方形的长与宽各是多少?用乘法表示出来。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画出长方形。
拼法一:长是12厘米,宽是1厘米,1×12=12
拼法二:长是6厘米,宽是2厘米,2×6=12
拼法三: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3×4=12 3、小组合作学习。
⑴以小组为单位,每个成员把自己拼、画的想法与同伴交流,组长做好记录。
⑵在合作交流中总结出找一个数的因数的基本方法,即用乘法思路想:哪两个数相乘得12?然后一对一对找出来。
各组由1人在全班汇报思考的过程,再次体会"想乘法算式"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
小结:由此我们可以知道12的因数有1,12,2,6,3,4。
找一个数的因数怎样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呢?
通过以上的拼、画、小组交流,学生已有所发现。
结论: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可以用乘法依次一对对的找。
1、填空
24=1×24=2×()=()×()=()×()
24的全部因数:x
2、实践操作
在方格上画长方形,使得它的面积是16cm2,边长是整厘米数。(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cm)
3、思考
48名学生排队,要求每行的人数相同,可以排成几行?有几种排法?如果有37名学生呢?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此时此刻有何想法?(学生自由总结,师适时给与点评。)
找因数
1×12=12 2×6=12 3×4=12
12的因数有:1,2,3,4,6,12
小班数学说课稿篇十
五年级(2)班共有学生62人,该班大部分学生基本上能在新授课时注意听讲,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能独立思考,不懂的问题能主动提出来寻求帮助。同时,能在学习过程中把自己学习的成果或发现及时的表达清楚,班级中开始出现求异思维的气氛。
其次,在四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了解一些因数和积的概念。学习本单元的前三个课时后,学生能基本因数、倍数、奇数和偶数的概念。这些为学生能顺利学习和掌握本课时的学习内容作好前期准备。
首先,“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本课教材设计以“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做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始,在学生理解问题“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种拼法?”的前提下开始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已经掌握的基本经验展开的。
其次,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必须注意指导学生的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把自己的操作过程和思考的过程表达清楚。交流的重点是学生思考的过程,体会用“想乘法算式”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有序思考”的方法,并逐步体会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后,在设计找因数的练习题时,可以让学生独立尝试,反馈时注意学生能否有序思考。
1、教学中帮助学生从已经据有的经验出发,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序思考的能力。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学习如何归纳学习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能力、教学重点: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提高有序思考的能力。
师:同学们喜欢做拼图的游戏吗?
请拿出准备好的正方形,在你们的小组里用你们准备的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种拼法?
也可以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拼摆或涂画的方式独立操作,边摆边做好记录、
然后,把你拼摆的过程和你的伙伴说说。
1、学生:用12个小正方形自由拼(画)长方形
(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问题的学生,搜集学生中出现的问题、)
师:刚才老师在观察同学们学习时,发现了很多同学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下面,把我们学习的成果在小组里交流一下,看看其他同学的学习成果,总结一下能拼出几种长方形?
参与小组活动,指导学生总结学法、
师:你是怎样拼的,说说好吗?
学生代表一边汇报,一边将所拼的图在黑板上进行演示
注意让学生指图说明。
2、思考:请同学们在合作交流中总结出找一个数的因数的基本方法全班交流
师:我发现同学们真的很聪明,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
(每个小组由一名代表在全班汇报思考的过程,再次体会“想乘法算式”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同学们用12个小正方形摆出了各种各样的长方形,你能用算式表示出你一共摆了多少个吗?
学生回答,老师同时板演
1×12=12 2×6=12
12×1=12 6×2=12
3×4=12 4×3=12
师:看得出来,同学们很用心思考,现在请同学们观察一下黑板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吗?这6个算式最少能用几种算式表示出来?
(3种,算式一样的可选择其中的一种说出来。)
及时板书:1×12=12 2×6=12 3×4=12
或:12=1×12=2×6= 3×4
师:由黑板上整理出的算式可见,12的因数有哪些呢?
(1、12 、2、6、3、4)
引导思考:找一个数的因数怎样做到即不重复又不遗漏呢?
(通过以上的拼、画、小组交流,学生已经有所发现。)
学生可能的答案
(1)我发现积是12的乘法算式中,它们的因数都是12的因数。
(2)我发现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一对对的找12的因数。
师:谁能按顺序说出来?
(1、2、3、4、6、12)
3、小结:找一个数的因数,可以用乘法依次一对一对的找。这样有顺序的给一个倍数找因数,好处就是不重复、不漏找。
(本环节自我注意:这里不应该是单一的巡视。教师要参与学生的活动。在活动中了解情况。在这个过程中也会积累生成的素材。在课堂中要力求精彩。这个精彩源于教学中的生成问题。而生成的问题就在你参与学生活动中寻找。教师要学会延迟评价,不要急于主观解决问题。记得,学生能解决的教师务必不要代替。你给学生多大的空间,学生可能就会有多大的收获。而且调控难度与学生解决问题过程,很可能就会有精彩的过程出现。)
1、独立完成第8页“试一试”,注意关注学生是否注意有序思考。
(9的因数:1、3、9 15的因数:1、3、5、15)
2、师: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找因数的方法,现在看看谁找得快,请同学们做课本第9页的练一练的第1、2题。
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第2小题小竞赛:看谁找的快
3、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拼长方形找因数,现在能不能在小方格中画出长方形找因数呢?请做第9页的第3题。
(1×16=16 2×8=16 4×4=16)
(16=1×16=2×8=4×4)
(16的因数:1、2、4、16)
4、下面的数,各有几个因数
1 19 4 32 11
5、板书:48名学生排队,要求每行的'人数相同,可以排成几行?
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一下。
师:谁能介绍不同的排队情况
a每行8人可以排成6行,也可以每行6人排成8行。
b每行12人可以排成4行,也可以每行4人排成12行。
c每行24人可以排成2行,也可以每行2人排成24行。
d每行48人可以排成1行,每行1人排成48行。
e还有一种,每行16人可以排成3行,也可以每行3人排成16行。
1×48=48 2×24=48 3×16=48 4×12=48 6×8=48 12×4=48 16×3=48 24×2=48 48×1=48 48=1×48=2×24=3×16=4×12=6×8
师:还有没有其他的排法呢?
指导学生用表格说明问题,巩固有序思考的习惯。
每排人数(人) 1 2 3 4 6 8 12 16 24 48
需站几排(排) 48 24 16 12 8 6 2 3 2 1
师:同学们想一想,一共有几种排法呢?这种排队法有什么窍门?
一共10种排法。
a每种不同排法的数都是48的因数。
b每种排队的方法和拼长方形一样,都是利用了找因数的方法。
c有顺序的表示一个数的因数……
总结: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利用找因数的方法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呢?用学到的方法我们都可以做些什么?
(拼图形的方法找因数;用找因数的方法设计图形;用找因数的方法解决问题。……)
师: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找因数的方法,并能利用找因数的方法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如排队、植树、排桌子、分小组等等。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很多数学奥秘,就看我们能不能发现,并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
在课余时间同学们多观察,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自我问答:找因数的方法有几种?同学再次交流
小班数学说课稿篇十一
《认识几分之一》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的,在这之前,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还没有接触过分数,从整数到现在的分数,对学生来说不仅是知识面的扩展,更是数概念的一次拓展。同时,它有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要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知识打下初步的基础,也为今后学习小数提供必要的条件。如何让学生能尽快地建立分数初步的概念和意识,在这里显得尤为重要。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一的分数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练习,使学生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并让学生在经历数学的过程中,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正确认识几分之一的含义。
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1、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努力做到使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学生展开。
2、以活动为主线,以动促思。
针对儿童好奇,好动的特点,教学中让学生折一折、看一看、涂一涂、议一议,使学生以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全过程;鼓励学生多做、多想、多说,同时努力使整堂课顺着学生的思路不断地进行调整,使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动过程中完善自己的想法,体验乐趣,发展创造性。,
3、从生活出发,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景,并使学生的自主探索在时空上都得到保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尽情地表现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
苹果,相同大小的正方形、圆形、长方形纸片,彩笔、绳子、课件。
首先,把4个苹果分给2人,可以怎样分?如果分得较公平,每人分几个?(老师要强调平均分),接着再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几个?最后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几个?教师演示后,提问那半个苹果怎样表示呢?这样自然而然的引入课题认识几分之一
(1)找生活中物体的一半,用自己准备的圆形纸片、正方形纸片、绳子、长方形纸片找一找,说说是怎么找的。(小组合作交流)
(2)演示汇报,并介绍二分之一的写法和含义。
(3)在自己折的图形中找到二分之一,写一写,再说一说它表示什么?
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从物体的一半出发,沟通一半与新知1/2的联系,有助于学生初步理解分数,从而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1)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4人,每人又分到几分之一呢?用小组里的圆形平均分给本组4个同学,并将名字写在自己的一份上。(动手操作)
给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他们自己动手分圆形,体验自己分到了多少,在相互合作中去感悟、去比较、去解决新问题。将学生提升为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的参与意识,强化学生的思维。
(2)实践活动。拿出准备的正方形,折出它的四分之一,并涂上颜色,看谁的折法多。(展示成果)
展示小组合作的作品,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体现个性的良好时机,使学生的观察、思考、语言表达能力得以发展。
(3)出示主题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游乐园的小朋友们都在干什么?你发现哪里有几分之一?(指明回答)
(1)老师可充分利用例3的直观图,制成课件,引导学生说出比较的过程,同时让学生准备两个大小相同的圆片,先用一个圆表示出二分之一,再用另一个圆表示出四分之一,随后进行比较。
(2)在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直观观察,体会到:同样大的图形分的分数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小这样的规律,从而到几分之一与几分之一它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1、做一做第一题,可让学生独立完成,在进行交流。
2、做一做第二题,共安排了两组几分之一的分数进行大小比较,巩固了例3的知识。
3、用长方形或绳子折一个喜欢的分数,介绍给本组同学。
这一环节我紧紧围绕本课重点,分层练习,这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练习既有知识性,有趣味性,又有创造性,还呼应前面的看图写数预赛,达到了理解教学内容,真正认识几分之一的目的。特别是开放练习,思维空间大,为学有余力的小学生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这一环节既是对学习内容的回顾,又让学生进行了反思与评价,获得了情感上的满足。
小班数学说课稿篇十二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青 岛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信息 窗2《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 掌握了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乘法的 初步认识》、本册第一、三单元《表 内乘法》和本单元信息窗1《用2~5的 乘法口诀求商》基础上学习的。同时 本节课的内容又为学习第八单元《有 余数的除法》打下基础。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能利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熟 练掌握用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过程与方法: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解决生 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乐 趣。
能熟练地用6~9的乘法 口诀正确求商 。
教学难点:
用6~9的乘法 口诀求商解决实际问题 。
二年级学生思维方式主要 还是形象思维,他们乐于 探究,渴望交流和教师的 称赞,他们经历了一年级 下册第七单元《乘法的初 步认识》,二年级上册第 一单元、第三单元《表内 乘法》、第四单元《除法 的初步认识》和本单元第 一课时信息窗1的学习过 程。初步掌握了用乘法口 诀求商的基本方法。
让学生用6~9的乘法口诀 求商,从方法上来讲,学 生不会有什么困难,但是 这要建立在学生对乘法熟 练掌握的基础上。另外,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一个 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进行, 对该类问题的熟练解决也 是本课教学的成败关键。
1、合作,就是要切磋学 问,交流疑问,共同 完成学习任务。
2、探究,则是要求质 疑问难,深入研究 并解决问题。
3、自主,即主动,要主动 地在数学实践中丰富数 学素养,提高数学能力。
1、前置学习:比比谁做的最快!
设计意图:以旧引新,通过知识的迁移,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为下面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2、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标本是什么 吗?咱们和书上的小朋友一起 来制作标本吧。
设计意图:结合现实的生活场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自主学习
1.仔细观察情境图,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2.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尝试着把你提出的数学问题解决出来吧。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有序的观察、发现数学信息,加强学生的语言训练,沟通语文数学学科的联系, 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及听、说的能力,同时训练学 生从活动中获取有效的数学信息的能力。
4、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
42朵花能做7件标本,做一件标本需要几朵花?
小组交流汇报 独立解决
42÷6= 42÷7=
我们的方法是_________口诀:六七四十二
小结: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那么商就是几。
小结:一句口诀可以求两道除法算式的商。
根据情景图,小组合 作,提出问题并解决。
56片叶子可以做几件标本?
56÷8=7(件) 交流自己的想法。
72片叶子可以做几件标本?
72 ÷ 9=8 (件)使学生感受多种策略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是落实教学目标的中心环节,本环节采用“放”的形式,经过引导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活动,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获得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求商的方法。
5、巩固应用 内化提高
第一关 我是小法官
设计意图:这道是基础题,为了加强学生对新知 识的理解 。
第二关 看谁算得快
设计意图:让学生练习一句乘法口诀可以列四道 算式 。
第三关 我最棒
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培养学 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6、回顾整理 内化提高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的思考,自主进行知识的内化;教师总结和点评,对知识进行梳理的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成就感。
小班数学说课稿篇十三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这节课是在学生二年级初步学习组合数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事物的组合数。教材重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这也是《标准》中提出的要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基于以上的认识,我确定了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操作等数学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数,并培养学生有顺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2、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初步学会有序的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方法、过程和结果。
3、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全面地思考问题。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能够把物体进行简单的组合,但他们的认识水平还停留在感性层面,无法做到有序搭配。所以本节课,我尽量放手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等方法去主动发现和获取知识。
本节课我采用了观察演示和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方法,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能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建立起了自信。学生在操作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互相评价的学习过程中获取了新知。
依据新课程所追求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三维整合”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分为以下六个环节:
所以上课伊始,我和同学们亲切的握手问好。让学生在回答“怎样握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的基础上初步感知“按一定顺序操作”的重要性,再为学生创设游园的教学情境,从而揭示课题。这样不仅很快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还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和生活之间是紧密联系的。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我创设了游园的情境,并设计搭配服装的环节,学生通过拼摆学具、动笔连线等方法,能够自主设计出6种不同的搭配方式,在后来的实践课中,在学生汇报时,我引导学生总结出几种记录搭配过程的方法,并得出连线加序号的方法最简便,这样的设计既激起了学生对组合的兴趣,又给了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同时也为下面每次有序搭配奠定了基础。
在穿衣搭配这个环节的基础上我又设计了选择早餐、解决门票、设计路线这三个环节,循序渐进的让学生体会到了“按一定顺序操作”的重要性,并学会了“全面的思考问题”,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在经历了热情高涨的游园活动后,会演杂技的小猴宝宝和贝贝出现了,全班同学要分别和它们合影,计算出照片数量后,顺势留了一道课后思考题“要是我和宝宝贝贝排成一排照一张像,我们三个的位置有多少种不同的排序方法呢?”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本节课我突出重点,把体现本节课主要思想的“按一定顺序思考”板书在黑板的主要位置,并让学生用学具在黑板上操作搭配的方法,更加明确了学生思考的过程。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创设了学生感兴趣的游儿童乐园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真正地体验到学习活动的乐趣,体验到数学学科的应用,体验到合作探究的成功。然而,本节课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不少问题。例如当学生说出各种搭配方法时我不应该急于要归纳、提升方法,可以抓住学生有争议的地方让学生再次体验。如果师生、生生能够进行丰富交流、讨论,学生的识就会提高、思维就会越发活跃。
小班数学说课稿篇十四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中实践活动——“数学乐园”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的一种数学实践活动情境,其内容都是一些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活动材料和“起立游戏”、“送信游戏”等。学生在活动中可以进一步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组成及计算,区分它们的基数、序数含义。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培养有条理地进行思考的能力。
3.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学生认识了0~10并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后,已具备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但由于日常教学中,班上的人数较多,活动空间有限,组织起来也较困难。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便全班同学都能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主动、有序、愉快地参与到各个活动中来,是本节课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未来的社会既需要学生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也需要学生具有应用知识的能力,而知识也只有在能够应用时才具有生命力,才是活的知识。为此,我在现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班上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几个贴近学生生活的实践活动。
1、课件展示——“数学乐园”全景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老师想和你们一块儿去“数学乐园”做游戏,你们想不想参加?
2、师板书课题:数学乐园
3、用奖“数字之星”的方法激励学生多发言、多动脑。
(1)复习对0~10各数的认识。
①说数字:学生说出通过这段时间学习认识的数字0~10,教师贴出相应的数字卡片,每张卡片上有一个娃娃头。
②用数字:引导学生用黑板上的一个或几个“数字娃娃”说一句话。
③找数字:启发学生找找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数字娃娃”,体会数字的重要性,并邀请“数字娃娃”一块儿做游戏。
④排数字:启发学生按一定的顺序给“数字娃娃”排队,点一个学生在黑板上排,其他学生分别在自己桌面上排数字卡片。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摆法。
(2)故事引入“走迷宫”活动。
(出示小黑板)教师以一个《小白兔迷路》的故事导入:
一天,小白兔出去玩,走着走着,突然迷路了,这怎么办呀?它给妈妈打电话:“妈妈,我迷路了,怎么办才好呀?”妈妈听了点了点头说:“孩子,你长大了,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去做,只要你按1、2、3、4……的顺序走到9就一定能回家的。”于是聪明的小白兔按妈妈的话去做,终于回家了。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白兔可能是怎样走的吗?
(3)学生独立走迷宫——帮助小白兔找家。
让四个学生分别在四块小黑板上用不同色的粉笔画不同路线,其他学生在课本上画出小白兔回家的路线。
(4)比比谁想得多,进行评价奖励。
(5)找规律:教师引导学生找其中的规律,如,“从1走到2有几种方法?”“从左边的2走到3有几种走法?”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并作为课后的作业,鼓励学生合作完成。
1、(放快节奏鼓点音乐)师生对口令,如师说“我出3”,生答“我出5”,复习数的组成。
2、同桌互对口令,复习数的组成。
学生按四人小组的位置坐好,每人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反面写有一个数字的信封,然后请学生把桌面上的得数与信封上数字相同的算术卡片放进信封。
请其中一组学生上台演示完成,之后评价,找对的学生表扬自己。
1、报数:请两竖行学生从前往后,从后往前报数。
2、数数排第几:让每位同学通过数数和思考,对自己在班上的位置都有一个正确的定位。
3、起立拍手游戏:教师点到从前(后)数第几位学生,该竖行该生就起立拍一下手,之后让学生练习从左数、从右数,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前后左右等空间的方向,并注意让学生区分几个和第几个这两个易混的概念。
布置好游戏场地,教师点几位学生按规则向篓里投球,共10个球,看能投进几个。同时请一位学生当评判员,用圆片贴在黑板上表示投进球的数量,之后请其他学生当“小记者”,报道几位学生的投球成绩并进行比较。其间还让学生说说有几个球没投进,并说出自己的算法。
师:今天,我们一块儿到“数学乐园”去逛了逛,你们开不开心?其实只要你们留心就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的数学知识,你们想不想学习更多的数学本领呢?老师相信,只要你们努力,就一定会成为生活中的“小小数学家”。9:38:38
小班数学说课稿篇十五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的有关概念,合并同类项、去括号法则、整式的加减运算.这些知识是以后学习分式、根式运算以及函数等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物理、化学等学科及其他科学技术不可或缺的数学工具.
这节课作为本章起始课显得很重要,核心概念是单项式与多项式,及由此归纳出的整式的的概念.这也是本节课教学重点.通过数与式之间的联系,教材中蕴含的主要数学思想方法有“类比”,“转化”的思想方法, 由单项式与多项式间的关系,体现了数学知识间具体与抽象的内在联系及数学的内在统一性.
在小学和前两课时,已经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列代数式表示现实世界中简单的数量关系,学生已经对整式具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在学习本课重点----单项式的概念、系数和次数,理解多项式的概念和正确确定多项式的次数和项数这些新出现的概念与名词时特别要处理好本课教学难点:①系数是负数、分数、±1或含有π时的情形.②多项式的次数和项的次数混淆.
知识技能目标:(1)理解并掌握单项式的概念、系数和次数;(2)理解并掌握多项式的概念和正确确定多项式的次数和项数;
过程方法目标: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乐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本节课堂教学采用“问题—探究—应用—拓展—提高”课堂结构,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
①多媒体辅助教学②小组合作讨论式教学两种方式.
(1)引入
多媒体展示一组都是数字与字母的乘积的思考题,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完成后请学生汇报,然后确认并板书:引导学生一同分析上述各式子,指出各式的共同点.
(2)归纳出单项式的概念
提出“单项式”的概念,并举例说明系数、次数的概念.这是本课第一个重点内容.
通过一组练习帮助学生学会识别单项式以及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特别弄清负数做系数,强调系数包括前面的符号.还要弄清只含有字母因数的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系数1常省略.
(3)通过一组思考练习题归纳出“多项式”的概念
从单项式到多项式的概念提出,是一个从特殊到一般的一个过程,也有一个类比的思想.多项式也是一个重点内容,指出共同点,着重指明多项式是几个单项式的和.
(4)通过一组练习题识别多项式及多项式的项与次数,帮助学生掌握多项式有关的概念.
(5)归纳出“ 整式”的概念.
设计一个小练习,给出若干代数式,让学生把判断哪些是多项式.既加深对单项式、多项式概念的掌握,同时归纳出整式的概念.
(6)巩固练习
设计一组综合练习题,巩固单项式、多项式和整式的概念
(7)拓展提高
加深对概念的掌握,并能够应用概念解决相关问题
(8)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小组间进行民主小结,本课学到哪些知识?
(9)当堂反馈
设计一组涵盖本课主要内容的检测题,时间5分钟.检测题要充分体现本课的重点与难点.
小班数学说课稿篇十六
矩形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9章《四边形》第2节“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第一课时的内容。
矩形是日常生活中出现和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矩形的性质是研究线段相等、角相等、直角等知识的重要依据之一;借助于矩形的性质推出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在求线段长或线段倍分关系、探究线段相等时,常用到这个结论。
矩形定理教学是本节内容的重中之重,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矩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体现的一般与特殊研究问题的思想,将为后续其它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学习做恰当的铺垫。
因此,本节内容不论从知识上,还是从研究方法上,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学生已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本节又是特殊平行四边形的起始课,因此将知识与技能目标定为:掌握矩形的概念和性质,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与联系;会初步运用矩形的概念和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学生已积累了学习特殊四边形性质的方法,即按“角、边、对角线”的思路进行学习,但学生的思维还依赖于具体、形象、易模仿的特点,逻辑思维能力需要加强,因此将过程与方法目标定为:通过对矩形特有性质的研究与验证以及直角三角形的一个性质的得出,进一步培养逻辑推理能力,体会类比、转化的数学思想.
新课程强调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定为: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体会矩形的对称美。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如下重、难点及教学方法:
矩形的概念和性质的得出。
学生数学说理能力的培养,矩形的特有性质得出。
类比体验、探索式教学法。
本节课主要研究的是矩形的概念及其性质,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三角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积累了一定的几何图形学习的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矩形既是借助于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在平行四边形基础上的扩充,又是下一步研究正方形的基础。运用矩形的性质推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这一重要结论,是前一节平行四边形内容及三角形内容的深化与应用。
所以,本节内容无论是知识的学习还是方法的渗透都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节课学习中,在学生易错处教师采取适当的方法予以解决:
一是受日常用语的影响,日常生活中的矩形常被称作长方形,容易给学生造成矩形是另一种图形的错误认识。
对策:把“平行四边形变形为矩形的过程的演示”作为教学情境,以学生直观感知为基础,体会矩形就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内角为90°的特殊情形,通过观察给出矩形的定义,教师明确长方形也叫矩形,纠正学生认为矩形是另一种图形的错误认识。
二是学生在探究矩形性质时,找不到研究问题的方法和方向。
对策:师生共同复习,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类比平行四边形性质,为研究矩形的性质做必要的铺垫;由学生对矩形概念进行辨析,加深对矩形与平行四边形从属关系的认识,为寻找研究矩形性质的角度和方法,作进一步的铺垫,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三是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特殊四边形的性质有了一个初步的感知,但有些学生在后续应用时容易将矩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混淆。
对策:归纳矩形性质,进行知识的整理,与平行四边形性质对比,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从属关系,体会特殊与一般的思想。使学生在对比学习中体会矩形与平行四边形性质的异同,以免弄混。
四是在应用相关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不会建立数学模型。
对策:在“用一用”环节中,引导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来解决,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学会建立数学模型,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根据本课的内容和八年级学生的特点以及目标教学的要求,本节课自始至终以平行四边形与矩形这种从一般到特殊的研究问题的思想为主线,采用类比体验、探索式教学法,体现了由重知识传授向重亲身体验、重实践探索方向转变的思想。
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知识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重点的教学思想。
教学中,把“平行四边形变形为矩形过程的演示”作为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认知准备,使学生深切感受到矩形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特例。在学生体验的基础上揭示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从属关系和本质属性。渗透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借助于矩形性质得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本节的一个难点,通过矩形与直角三角形图形之间的转化,顺利的得出直角三角形的特殊性质,体现了图形之间的转化思想,达到突破难点的作用。
师生共同复习,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类比平行四边形性质,为研究矩形的性质做必要的铺垫。
由学生对矩形概念进行辨析,加深对矩形与平行四边形从属关系的认识。
类比研究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方法,寻求研究矩形性质的角度和方法,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通过小结,领悟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一般与特殊研究问题的思想,为后续其它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学习做恰当的铺垫。
把体会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从属关系,以及研究问题的由特殊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加强学生对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从属关系的认识,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作用。
通过师生的归纳总结,使学生在知识上完善、方法上提升。顺学而导,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达到对已有知识的重组和建构。
通过对本节课的精心设计,课堂的有效调控,能较好地完成本节的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目的。
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都应该有所提高,同时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是环环相扣、普遍联系的。使学生明白:学习中,往往可以通过类比、归纳等方法将新知转化为旧知进行研究。
小班数学说课稿篇十七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第一节《相交线》第一课时。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对顶角、邻补角的定义,对顶角的性质。下面,我将从背景分析,教学目标设计、课堂结构设计、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设计等几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形成4个角的位置和数量关系,为今后学习几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证明几何题提供了一个示范作用,本节对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推动作用,同时“对顶角相等”是今后证明其他命题成立的重要依据,因此本节课教学重点: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及对顶角相等的性质。(二)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的孩子思维活跃,模仿能力强。同时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能针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并归纳总结。但是受年龄特征的影响,他们对知识迁移能力不强,推理能力还需进一步培养。因此本节课教学难点:写出规范的推理过程和对对顶角相等的探索。
教法: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教学。学法:采用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相结合。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理解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能从图中辨别对顶角和邻补角。
(2)掌握“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3)理解“对顶角相等”的说理过程。
(1)经历探究对顶角、邻补角的位置关系的过程,建立空间观念。
(2)通过分析具体图形得到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通过小组学习等活动经历得出对顶角相等的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让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乐趣,增强学习兴趣;在解题中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存在,体验数学中充满着探索和创造。
教学活动流程图
活动1:找出图形中的相交线活动2:认识邻补角和对顶角活动3:探究对顶角相等活动4:对顶角性质的运用活动5:巩固练习
活动6小结和布置作业
为了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我采用了直观的教具演示和多媒体、以及黑板相结合辅助教学。
教师准备:课件、长方形纸片、剪刀、自制相交线模型。学生准备:长方形纸片、剪刀。
多媒体显示立交桥、棋盘。
设问:从这些图片得出什么几何图形?学生会指出:相交线。从而引出了课题:相交线。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几何知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建立直观、形象的数学模型。
1、对顶角、邻补角的位置关系。
让学生用已备好的剪刀剪纸片、向他们提出以下问题:
问题1:一把张开的剪刀能联想出什么几何图形?说一说,剪刀剪开纸片的过程中有关角的变化?
学生观察,很容易把剪刀的构造想象成两条相交直线。在剪刀剪纸片的过程中,把手和刀刃之间的夹角不断发生变化,但是这些角之间存在着不变的位置和数量关系。
通过生活中的情景抽象出几何图形,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问题2:任意两条相交的直线在形成的4个角中,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几对角?各对角存在怎样的位置关系?
学生以事先分好的小组(四人为一组)为单位,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并填好表格中的内容。接着我加以适当启发引导,让他们归纳出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以及对顶角和邻补角的判定方法。然后让学生依据这些判定方法找出图中的对顶角和邻补角。有些同学可能概括得不太好,我将肯定他们探讨的热情和发言的勇气。同时,帮助他们进行纠正。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对他们不抛弃,不放弃,建立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这样,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以至解决问题,体现了新型的课改精神。
2、对顶角的大小关系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可以肯定邻补角互补,也可以猜到对顶角相等,但不是很肯定。为了让学生的猜想得于肯定,在综合了学生讨论的结果后我的做法如下:
(1)我演示教具(自己制作),也给学生操做。
(2)让学生通过量角器测量。
(3)让学生把画好的对顶角剪下来,进行翻折。
(4)引导学生根据同角的补角相等来推导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引导他们写出推理过程后,我在黑板上板出规范的过程。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找出自己写的和老师写的有哪些异同点。
学生的自主学习应接受老师的指导与引导,这也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新型师生关系,即教师是合作者,引导者。通过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使学生初步养成言之有据的习惯。
学生可以通过合作性交流、思考、发表见解。
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对顶角相等的例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对顶角的性质,体会生活中的对顶角,让他们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打破了他们一直误认为数学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这一观念。增加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图,直线a,b相交,∠1=40°,求∠2,∠3,∠4的度数。
引导学生先寻找已知角和未知角之间的位置关系,再寻找已知角和未知角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具体问题再次强化对顶角的概念及性质,并培养学生的说理习惯,发展符号意识,逐步培养学生用几何语言交流的能力。
此题难度不大,让一位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其他同学一起来批改。
为了再次强化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及对顶角性质的理解,加强对本节所学知识的巩固,实现重难点的落实。我设计了如下练习,对于习题,循序渐进提高难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于提高,同时学生的思路得于拓展。
1、这节课学了哪些概念和性质?
2、你还有什么疑惑?
3、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围绕三个问题,师生以谈话交流的形式,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将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梳理,进一步培养他们归纳、总结能力。
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我布置了必做题和选做题,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的空间,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反思学习过程的习惯。
本节课的设计遵循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渐进认知规律,以启发探究式学习为主导,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为情景引入课题,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增强对相交线的生活原型的认识,从而建立直观形象的数学模型。
在教学程序设计上,强调自主学习,注重交流合作,让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合作在探究过程中进行,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性质,并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探究、发现和创新的能力。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设想,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小班数学说课稿篇十八
根据新课标的指导思想:学有用的数学和应用数学的思想,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动手探究问题的能力与协作精神作为指导设计本课教案。
本册书的数学问题基本都来自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情。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本课内容“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是在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及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之后学习,这一部份内容又是后继学习的基础,并且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非常重要。本节内容共3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
初一学生比较的活泼,参与的意识较浓,对于解一元一次方程较为熟练;
但在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弱,对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转化能力——建模思想较差。
鉴于上述原因,参照新课标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如下:
①能够列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具有不等关系的实际问题;
②进一步体验不等式的解法;
①发展学生由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②培养学生对一类问题建立一种数学模型,类比以及分类的数学思想。
①强化用数学的意识从而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愿意谈论某些数学话题,能够在数学活
动中发挥积极作用。
②通过探索数学问题,增强学生之间的配合,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感。
①由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
②探究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列一元一次不等式描述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
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发展过程,结合本节课实际情况,我采取了①观察,分析讨论——师生互动,②在解法探究中采取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方法,灵活运用;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并且采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学生讨论活动的开展。
学会用一元一次不等式模型来解决问题,鼓励努力克服困难;多角度认识问题,学会探究问题的方法。
1、提出问题,分组讨论,交流(我把这一活动分解为4个小问题)(大约15分钟)
2、由上面的问题出现的不等式而探究不等式的解法,让学生利用不等式的性质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总结不等式的解题过程(约5分钟)
3、巩固解题方法,给出2个简单的不等式,让学生在黑板上来做(约5分钟)
4、拓展与发展,给出问题2(第三个活动)没有分解成小问题(指导学生先独立,后合作探究)建模的思想(大约12分钟)
5、小结: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的认识和收获(大约3分钟)
不同层次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认识,我将作恰当的补充。
让学生思想感情上的升华——克服困难的品质。
我把问题1的解题过程分步书写,让学生能从中体会研究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的知识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p1401—4,9 评价上课效果,对本课的内容巩固,反馈作用
小班数学说课稿篇十九
本节内容处于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三章最后一节。从这一章开始利用字母表示数(即符号化),它深刻揭示存在于一类实际问题中的共性。有助于人们对显示世界的认识,它的各种表示方法(如公式法、表格法、图象法等),不仅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重要策略,而且为数学交流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它的模型化方法、函数思想以及推理的方法也为数学本身和其它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根据《课标》中"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及应用意识"确定了如下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1、经历探索数量关系,运用符号表示规律,通过运算、验证规律的过程。
2、会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用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法则验证所探索的规律。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确定了如下的情感目标: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利用转化、类比的方法去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交往协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创新能力。
根据"材设计关注的是学生是否理解字母表示的含义,能否用字母表示和能否积极从事数量关系的探索过程",从而确定了教学重点是能将探索发现数学规律并能正确验证。对于刚刚接触用字母表示数的学生来说,整个过程需要大胆进行探索、猜想、归纳、验证等能力的培养比较困难,因此发现数学规律也是本节的教学难点。
如何突出重点和难点71页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法。
根据初一学生知识储备量小、学生性格好动的特点,采用分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1、巧用情景引入课题,通过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引出问题"n只青蛙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从中鼓励学生发现规律,尝试用字母符号表达规律。
2、讲授新课:首先出示某年某月的日历,然后根据问题探讨日历中的规律。由于这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学生情况,为了突破难点,对于课本的编排从新调整。提出了如下的几个问题:
①日历中同一行中连续三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②日历中同一列中相邻三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③日历中斜着的三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④用长方形框住的四个数有什么关系?
⑤用正方形框住的九个数有什么关系?先让学生用具体的数来回答问题,然后上升到用字母来反映规律。从而让学生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的方法。
教师评价:71页另外教师不断鼓励学生发现、表达、合理解释。
以上主要采用教师启发引导式的方法。
其次,让学生动手折纸完成课后随堂练习第2题,目的是换一种活动方式。本题主要由学生独立完成。
最后,通过以上的日历、折纸,对学生分组完成做一做。本题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进行。
优点:问题的层次递进符号学生的实际情况。
缺点:规律找到但是表达不准或不正确,如去括号问题,另外缺乏验证。
针对缺点采用的弥补方法是:适当布置有关去括号知识的问题,强调规律探索中的验证这一环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探索规律要用到归纳、推理,它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维方法,数学史上的一些发现如哥德巴赫猜想等都是通过探索、总结、猜想而得到的,但是要注意猜想的验证。
小班数学说课稿篇二十
《整式乘除》这一章与七年级《有理数的运算》中幂的乘方,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和《代数式》的内容联系紧密,是这两章内容的拓展和延续。而幂的乘方是该章第二节的内容,它是继同底数幂乘法的又一种幂的运算。从数的相应运算入手,类比过渡到式的运算,从中探索、归纳式的运算法则,使新的运算规律自然而然地同化到原有的知识之中,使原有的知识得到扩充、发展。在这里,用同底数幂乘法的知识探索发现幂乘方运算的规律,幂乘方运算的规律又是下一个新规律探索的基础,学习层次得到不断提高。
学生是在同数幂乘法的基础上学习幂的乘方,为此进行本节课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些知识经验创设教学情境。
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好本节课的重要方法。教学中充分利用具体数字的相应运算,再到一般字母,通过观察、类比、自主探索规律,通过合作交流、小组讨论探索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新课标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就是要求教师通过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长足的发展。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尤其关注那些胆子小、能力弱的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动手,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整个探索活动中;而对那些平时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要求他们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在合作探索中养成争鸣、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使各类学生都有所收获、提高和发展。
幂的乘方的推导及应用。
区别幂的乘方运算中指数运算与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中的不同。
新课标要求以培养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兴趣为根本目标,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对教材的分析,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类比、归纳、猜想、证明,经历探索幂的乘方法则的发生过程。
(2)掌握幂乘方法则。
(3)会运用法则进行有关计算。
(1)培养学生观察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学习的反思能力。
⑵体会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转化的数学思想。
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通过老师的及时表扬、鼓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鉴于初二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数学活动能力和经验型的抽象逻辑能力,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为指导,主要采用引导探究法。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与同伴交流各自的发现,然后归纳其中的规律,获得新的认识,同时体验规律的探索过程。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研讨式学习,目的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过程,主动建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
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1、通过正方形桌面边长为81cm,即34cm,求其面积从而引出问题,让学生感受幂的乘方运算也是来源于生活的需要,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领会两种运算的区别和应用,特补充例2和改错题。
3、获取新知后,设计一个以学生熟悉和喜爱的智力玩具魔方为背景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再次体会幂乘方的自然应用。
4、课外作业中补充一道极限挑战,是用幂乘方运算的逆运算来解决的,有一定的难度。既让学生有足够的思考空间,又能让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更高的发展,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本文发布于:2023-05-06 14:17: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5406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