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感的心理机制及其相关进展研究
摘要:高敏感是对外界刺激的一种过激反应,包括高感觉敏感性与高人际敏感性。产生高敏感的因素非常复杂,研究发现早期童年经历、早期亲子依恋类型与人格特质为主要影响因素。个体可以通过自我调节和自我肯定的策略缓解高敏感带来的影响。未来研究中,高敏感性与其他人格变量的关系有待深入研究,相关研究也需要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进一步做验证。
关键词:高敏感;人际敏感;心理机制;心理干预
一.高敏感人格心理机制
(一)高敏感的概念。目前,学术界对高敏感人群无明确和统一的定义。Aron(1997)早期的研究中认为感觉加工敏感性是一种趋于对刺激和信息强烈而深刻地加工的人格特质;根据Boy &和Parker(1989)的定义来看,他们从临床方面得出的经验,把高人际敏感性,
定义为“对他人行为感受产生不当且过度的警觉和敏感。从各研究者的定义来看,高敏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感觉加工的敏感性,指个体对物理刺激相对更加敏感的状态;二是个体在社会性发展中对他人行为、言语等过度警觉与敏感的状态。这两种敏感性的相互影响尚待验证。
(二)高敏感人格测量。Aron(1997)根据早期研究编制出了高敏感人群量表,主要用于评估个体感觉加工敏感程度。通过心理测量的方法,发现该量表形成了3个独立因子分别是审美敏感、感受过载和需求处理。该量表被后续研究者验证信效度良好。人际敏感性的评估主要将人际敏感性作为人格特质层面的考察对象,目前对人际敏感性的评估主要来源于Boyce和Parker(1989)编制的自评量表——人际敏感性量表
(三)高敏感人格心理机制。目前,随着人格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研究的深入,将人际敏感性作为一种人格倾向来探讨,还存在许多争议问题尚无确切定论。研究者认为早期童年经历对高敏感特质的影响较大。此外,具有焦虑、抑郁特质的个体比常人更加敏感。个体在童年时期的依恋类型影响敏感性水平,未能实现安全型依恋的个体无法摆脱分离焦虑,为了避免再次遭受到类似焦虑倾向于采取对任何威胁其人际关系的人或事都过度敏感(杨丹,2018)。
二.高敏感的相关研究
(一)高敏感与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表明,感觉加工敏感性与人格因素之间存在相关性,特别是内向、神经质和开放性。在Aron(1997)的六项定量研究中,内向性与感觉加工敏感之间的被证明具有相关性,但定性研究表明,并非所有高度敏感的人都表现出内向的性格。在日本非临床病例的研究中发现,在控制人口学和情绪状态变量的作用后,高人际敏感性的个体更易患抑郁症。
(二)敏感对亲密关系的影响。研究者根据亲子依恋和人际敏感性做回归分析显示,亲子依恋可以预测其人际敏感,依恋质量越低的个体更容易形成高人际敏感性。研究发现,当被试想从他们的情侣需求支持,但是没有得到支持时,高敏感的被试相对于低敏感的被试对关系的评价更低。高敏感人群会更容易感受到敌意情绪,而敌意情绪加剧了情侣之间的冲突,经历了冲突之后的高敏感个体的伴侣比低敏感个体的伴侣对关系更不满意,并会容易结束关系。
(三)高敏感与心理健康。有研究显示,人际敏感性与非适应性完美主义呈显著正相关。高敏感者由于很在乎别人的看法,害怕别人的批评和拒绝,认同需要心理强烈。此外
焦虑、神经质能有效预测个体的完美主义,因此高人际敏感性者很可能具有高完美主义个性。此外研究发现,心理压力较大的被试报告了更多被戏弄的痛苦经历,与无痛苦的被试相比,他们的人际敏感性更高,患精神障碍的风险也更大。
三.启示与展望
根据文献可知,敏感性较高的个体将面临更多的情绪调节困难和人际关系问题,产生更多的人际互动压力和消极情绪体验,表现出更多适应不良的行为。以下拟根据敏感性的形成原因和情绪行为特点,从环境和自我两方面探索心理干预的可能性。
(一)聚焦于环境的预防与干预。高敏感性形成的重要原因在于儿童早期的不安全依恋,因此,此应将对家庭环境的预防和干预作为首要选择。
(二)聚焦于自我的预防与干预。自我调节技巧可以缓冲高敏感被试的消极反应,自我调节包括有策略的分配注意力的能力,可以将刺激的意义从忧伤转换为中性甚至快乐的,从而使人超越情景的凸显抑制习惯性反应。
参考文献:
[1]杨丹.(2018). 人格视野下的人际敏感性与心理健康研究.科技资讯,16(8),228-231.
[2]Aron,E. N.,& Aron,A. .(1997). Sensory-processing nsitivity and its relation to introversion and emotionality.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73(2),345-68.
[3]Boyce,P.,& Parker,G. .(1989). Development of a scale to measure interpersonal nsitivity.Australian & New Zealand Journal of Psychiatry,23(3),341.
[4]Stinson,D. A.,Logel,C.,Shepherd,S.,& Zanna,M. P. .(2011). Rewriting the lf-fulfilling prophecy of social rejection:lf-affirmation improves relational curity and social behavior up to 2 months later.Psychol,22(9),1145-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