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理论总论考研名词解释(44)

更新时间:2023-05-05 22:48:23 阅读: 评论:0

原始驱力(primary drive):亦称“先天驱力”。与“获得性驱力”相对。能引发行为的先天性内在因素。这一概念源于赫尔的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多拉德和N.E.米勒提出。与有机体的生理状态如饥、渴、性等有关。由个体遗传决定。
获得性驱力(learned drive):亦称“习得性驱力”。与“原始驱力”相对。能激发行为的习得性内在刺激。这一概念源于赫尔的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多拉德和N.E.米勒提出。通过与原始驱力的满足相结合而获得。即原来的中性刺激因能引起类似由原始驱力引起的反应而具有驱力的性质。不同性质的习得驱力取决于不同的学习性质。如焦虑或恐惧的习得。
行为线索((behavior cue):美国心理学家多拉德和N.E.米勒人格理论用语。引导行为方向的刺激。与内驱力相比没有达到足以使活动发生、发展的强度。内驱力和行为线索决定何时、何地作出何种反应。某一刺激区别于其他刺激的特殊性,决定该刺激是否具有某种行为线索的性能。行为线索在种类和程度上均有区别,可以是听到的、看到的,亦可以是内部刺激;可以是一个刺激,也可以是几个刺激组合而成。其作用大小依赖刺激的组织方式。
自我核心(lf-centeredness):亦译“自我中心性”。美国心理学家梅提出的关于存在的本体论特点之一。指个体不同于他人的个别存在的基础,即人的独一无二的特性。自我核心的整体
性和同一性与其他存在完全分离。个体的心理健康主要依赖于其接受自己的独特性。梅认为神经症并非由人的适应活动失败所致,因其本身就是一种适应方式,是保护自己的核心免受外部威胁的一种尝试。心理治疗的作用就是帮助患者认识并形成真正的自我。
自我肯定(lf-affirmation):美国心理学家梅人格理论术语。为保持自我核心,个体不断鼓励自己、督促自己,使自我中心和独立感趋于成熟。人有勇气肯定自我,代表个体有自由选择的能力和勇气。它是评价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梅认为患者若能在心理治疗中获得肯定自我的勇气,即意味着建立了自我核心。自我核心的存在和发展需要不断的自我肯定。自我肯定成功,个体将形成有勇气的品质,自我肯定失败,则可能导致罪疚感。
自我接纳((lf-acceptance):美国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提出的健康成熟人格特征。个体保护和接受自身及自身具有的特点,确认自己的价值,接受自己的现实。是心理健康的基础。自我接纳表现为对物质自我(身体、衣着和财产)的自豪;对社会自我(地位、名誉)的满意;对精神自我的愉悦。其基础是自我了解。真正了解自我常给人带来自信和自尊,不了解自我则使人狂妄自大,失败后又常常极度自卑和丧失信心。
自我系统((lf-system):①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与“自我”、“自我意识”、“自我概
念”的含义相同。②沙利文人际理论术语。人格中具有防御功能的自我觉知系统或衡量自己行为的标准。是由“好我”和“坏我”组成的心理组织。③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Albert Bandura,1925—)人格社会学习论用语。个体内部具有的与思维和知觉有关的认知过程和结果。班杜拉认为,自我系统并非决定和引发行为的心理控制者,而是一种提供参照机制的认知结构,具有感知、评价以及调节行为等次级功能。这一过程主要以自我调节来改变个体的思想、情绪和行为。其中自我强化和自我效能是最重要的两种成分。
自我强化(lf-reinforcement):①个体对自己满意的行为的强化方式。人们在不同的活动中,对自己的行为或欲达到的目标设置一定的标准,若自己达到或超过标准,则予以自我奖赏,表现出自豪感或满足感;若自己未实现目标,则予以自我惩罚,表现为羞愧、内疚或情绪低落。自我强化时人们倾向于做出自我满意的行为,拒绝那些个人厌恶的东西。是较高水平的激励方式。只要某人不受外部因素影响能够独立地安排自己的活动并不断取得进步,就说明他具备了自我强化能力。②依靠信息反馈进行自我评价和调节,并以自己确定奖励标准来加强和维持自己行为的过程。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Albert Bandura,1925—)社会学习理论把强化分为三种方式:替代性强化、直接强化以及自我强化。其中自我强化的标准的确立过程,多为成人向儿童提供有价值的行为标准,并对达到标准的行为予以表
扬,对未达到标准的行为给予批评,在多次表扬或批评中,儿童便掌握了行为标准,从而用自我肯定或自我否定的方式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反应。自我评价、自我调节和自己规定的奖励标准组成自我强化系统。
自我效能(lf-efficacy):个体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有能力去完成某个行为的期望。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Albert Bandura,1925—)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包括两个成分,即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其中结果预期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某种行为可能导致什么样结果的推测;效能预期是指个体对自己实施某行为的能力的主观判断。自我效能与自我能力感同义。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增强自我效能,反复的失败会降低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感(lf-efficacy):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来源于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Albert Bandura,1925—)提出的三元交互决定论的观点。他认为人类行为与人内在诸因素以及环境三者是交互作用、相互决定的。在三者交互作用的机制中,班杜拉又特别重视由人的各种因素构成的自我系统,由此提出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效能包括一系列自我效能现象,其中最为核心也最具有实践意义的就是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与一个人的个人能力水平相关,但并不代表个人
真实的能力水平。决定人们对行为任务的选择及对该任务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影响人们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的思维模式以及情感反应模式。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其发展的因素被称为自我效能信息,班杜拉认为人们对于自己的才智和能力的自我效能信念,主要是通过亲历的掌握性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说服、生理和情绪状态这四种信息源提供的效能信息而建立的。
后择原理(postremity principle):亦译“最后关键原则”。产生学习的关键是最后的选择的原理。美国心理学家沃克斯(Virginia W.Voeks)提出。沃克斯在手指迷津学习的实验研究中,将其实验假设定为一种相对预见性测验。她将位于某一选择点的先行选择频率与最后的选择相对比,结果发现,能为预见提供更有效根据的并非先行选择的频率,而是最后的选择。她因此认为在动物和人类学习中,最后的选择是产生学习的关键原则。这一研究支持了格斯里关于只有接近性条件作用才能产生学习的假设。
中枢动机状态(central motivation state):促使个体以某种方式对积极或消极诱因采取行动的心理活动状态。原籍巴基斯坦的美国心理学家宾德拉(Dalbir Bindra,1922—1980)提出。是处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中介变量,其主要特征是能引起个体发生趋避行为。如在积极诱
因下会引起三种行为:(1)工具性反应(即趋向食物的行为);(2)完成性反应(吃食物的行为);(3)调节性反应(流口水)。作为新托尔曼学派的主要代表,宾德拉的观点是对托尔曼期待学习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亦使行为主义更加脱离S-R传统而日益接近认知倾向。
目标定向冲突(goal-orientation conflict):目标定向中同时存在两个以上的目标而产生的心理矛盾冲突。由马瑟曼(Jules H.Masrman)于1943年在一系列实验后提出。实验中训练猫在收到信号(由一盏灯和一个铃组成)时操纵一个装置以获得食物,在猫开始吃食物时,便对它施加一个厌恶的刺激,此时猫拒绝进食,表现出恐惧行为,如颤抖和试图逃出笼子,且伴随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这类反应有时能持续数月。马瑟曼认为这是饥饿与恐惧之间的动机冲突所致。

本文发布于:2023-05-05 22:48: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5353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行为   个体   效能   刺激   标准   强化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