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言差异对翻译影响的比较分析
作者:***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2014年第07期
摘要:本文从句子结构这一切入点入手,从五个方面研究分析了英汉句子结构的差异。透知语言差异,把握原文涵义,遵循翻译规律,这些对英语教学和翻译实践都至关重要。
关键词:英汉对比;结构差异;句子翻译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5-033-2
一、引言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体系,前者属于印欧语系,是拼音语言;而后者是汉藏语系中最主要的一门语言,为表意语言。由于两者之间的文化背景、社会习俗、思维方式等的不同,使得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也大不相同。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许多学生在做英汉互译练习,尤其是长句的翻译时,由于缺乏对英汉句子结构差异足够的了
解,经常会死译、硬译,不符合英汉本身的逻辑特点。因此,无论是在英语教学中,还是在英汉翻译和跨文化交际中,英汉句子结构的差异往往成了所有这些过程中的“绊脚石”。假如不了解和熟悉两者的差异,翻译时就会违背目的语的表达习惯,从而留下浓重的源语痕迹。因此,了解并正确认识英汉句子结构差异,对翻译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英汉语言对比的角度来研究英语长句的翻译问题,以求在英语教学中能有助于学生英译汉能力的提高。
二、英汉语言对比与研究
1.英语讲究形合,汉语讲究意合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在其《译意》(1983)一书中曾指出:就汉语和英语来说,也许在语言学上最主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形合和意合的对比。所谓形合,指的是词语或分句之间用语言形式手段(如关联词)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西方人注重和讲究逻辑思维的培养,分析问题比较缜密、严谨,所以在语言上表现为重“形合”,句子的构成主要采用形合法;所谓意合,指的是词语或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其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表达。由于中国人偏向综合思维,注重整
体和和谐,虚词等常常被省略,所以在语言上表现为重“意合”,句子的构成主要采用意合法。试比较下面两个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