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条上五险一金是2是什么意思?

更新时间:2023-05-05 12:53:45 阅读: 评论:0

工资条上五险一金是2是什么意思?
五险一金就是用人单位给予劳动者的几种保障性待遇的合称,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还有住房公积金。
 
  实际工作中,工资可以说是员工在一段时间的总结。很多员工在拿到工资的时候,最关心的可能就是工资实发总数,但是也会有细心地员工,发现一些表意不明或者自己不了解的内容。那么▲工资条上五险一金是2是什么意思?对于这个问题,小编在下文为解答。
  ▲一、工资条
  工资条是员工所在单位定期给员工反映工资的纸条,但并不是所有单位都给员工工资条,有的单位会将工资的各项明细表发给员工,但是有的单位是没有的。一个简单的工资条,通常包括九个管理项目:
  工号、职工姓名、基本工资、职务工资、福利费、住房基金、应发工资、个人所得税和实发工资。
  工资条还能反映员工每月工资总额,是否低于最低工资标准,企业有没有在工资中扣除员
工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及个人所得税,至于其他项目在非特殊情况下不能扣除。
  ▲二、工资条上五险一金是2是什么
  一般来说,企业为员工缴纳的社会保险为“五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由于后两者个人不必缴纳,因此,反映到工资条上,个人扣款就只有前三项。所以,工资条中五险一金“2”指的是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1、养老保险
  个人缴费标准:为本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资的8%,全额计入个人账户。也就是说,如果上一年度您的月平均工资为5000元,那么,今年您每月养老保险扣款为400元。由于地区社保缴纳基数每年都会根据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因此个人缴纳的金额也会在当月或次月随之变化。
  此外,个人缴费工资基数通常设置上限和下限。对于北京大多数企业的在岗职工来说,下限为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上限为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也有个别困难企业的缴费基数为40%。2009年北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037元,如果您的月工资低于2422元,则个人仍按照193.78元来缴纳;若高于12111元,也只按照968.88元缴纳。
  2、医疗保险
  个人缴费标准:为个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资的2%+3元,其缴纳基数上限和下限的设定同养老保险相同。同样以月收入5000元为例,每月个人应扣医疗保险费103元。北京城镇在职职工最低51.44元,最高245.22元。需要注意的是,相对于养老保险15年的必须缴费年限,医疗保险规定,男士必须交满25年,女士必须交满20年。
  3、失业保险
  个人缴费标准:为个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资的0.2%(农村职工暂不缴纳),企业则按本单位上年职工月平均工资总额的1.5%缴纳失业保险费,按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的参保人员到时才有资格领取失业保险金。
  4、住房公积金
  个人缴费标准:个人与单位一样,各承担公积金总额的50%。月缴存额上限为上一年度北京市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分别乘以当年单位和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缴存比例一般为12%。
  还有一种尚未普及的福利性扣款那就是企业年金,其也为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总额一般不超过本企业上年职工工资总额的1/6。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上述哪一项福利性扣款,事实上,单位同时的扣款都更多。计算个人缴纳的“五险一金”,暂时除去医疗保险另加的3元,比例总和为8%+2%+0.2%+12%=22.2%;而单位缴纳的比例则约为20%(养老保险)+10%(医疗保险)+12%(住房公积金)+1%(失业保险)=43%,其中,养老保险与失业保险的缴费基数均为本单位全部被保险人缴费工资基数之和。如果再加上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单位为每位职工缴纳的总额大约是个人工资扣款的三倍。
  综上所述,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工资条上五险一金是2是什么意思的具体介绍。同时工资条能显示很多有用的信息和作用,单位是否按规定的时间发放工资,发生劳动争议可以作为劳动仲裁的重要证据。此外,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员工有权知道自己的福利和工资构成等,因此,企业不提供员工工资条是一种侵权行为。
 

     

本文发布于:2023-05-05 12:53: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5320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工资   员工   职工   个人   缴纳   单位   缴费   保险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