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理论总论考研名词解释(29)

更新时间:2023-05-04 19:46:54 阅读: 评论:0

智力适应理论(theory of intelligence adaptation):智力理论的一种。认为智力就是适应。代表人物是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他认为,智力是最高形式的适应。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地发生同化和顺应,最终个体与环境取得暂时的平衡,儿童智力的发展就是其智力结构的连续变化达到适应环境要求的最终状态。美国心理学家萨伊认为,中青年和老年时期的个体在对环境的适应中也体现出智力的发展变化,而且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不同智力活动任务。
颅相学(phrenology):把人的心理特点与颅骨外形联系起来的学说。德国医师加尔及其弟子施普茨海姆提出。该学说的理论基础是:(1)头盖骨的外部结构和内部脑的结构有关;(2)心灵可以被完满地划分为若干官能或机能;(3)心灵的官能或机能分别定位于脑内不同位置,任何特定机能的过度发展都与颅内相应部位的增大有关。颅相学将人的颅骨划分为37个区域,分别对应于37种心理机能。如理智的机能对应于前额。利用专门的方法可以绘制出颅相图,19世纪被广泛用于心理诊断。在西方流行了一个世纪,但因缺少科学根据,为许多生理和心理学家所反对,这一学说关于大脑机能是分区的思想,对心理学中脑机能的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心理机能定位(localization of mental function):主张大脑皮层的不同部位主管不同心理机能的心理学理论假说。最早提出这一主张的是颅相学家。后来生理学家和医生在研究和临床基础上提出各种机能分区的设想。其中布洛德曼(Korbinian Brodmann,1868—1918)1909年提出的大脑皮层功能定位分区图影响最大。布洛德曼根据细胞的排列和类型以及有髓纤维配布形式等的不同,将人脑皮质分为52个区,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如将大脑的不同区域分为感觉区、运动区和联合区。苏联生理心理学家鲁利亚则认为大脑是一个复杂的机能系统。他将大脑分成三个紧密联系的机能系统。它们是由脑干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组成的调节激活并维持觉醒状态的系统;由枕叶、题叶和顶叶及相应皮下组织构成的信息接收、加工和存储系统;由颞叶的广大区域构成的行为调节系统。一般认为大脑机能定位并不是绝对的。不同区域及其机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补偿并联合起来发挥作用。
大脑统一机能说(theory of united function of brain):法国生理学家弗卢龙提出的大脑机能学说。他依据人的解剖特点,将大脑分为六个机能区,它们是脑叶、小脑、四叠体、延髓、脊髓和神经。大脑的不同区域具有各自不同的功能。其中脑叶是知觉的中枢;小脑协调运动;四叠体的机能为视觉;延髓则控制心跳、呼吸和其他的生命机能;脊髓管理传导;
神经管理兴奋。但大脑机能的独立性是相对的,各部分的统一才是占主导的大原则。大脑机能统一的证据有:(1)大脑任何部位的切除,都会减少其他部分的功能;(2)神经系统有一点兴奋,则其他部分也兴奋,有一点抑制,则其他部分也抑制;(3)当代表某种机能的大脑部位切除后,这种机能并不完全丧失,或是丧失后又恢复了这种机能。因此,在弗卢龙看来,大脑的各部分既彼此独立,又相互统一。
等势冬瓜的种植技术 学说(equipotentiality assumption):亦称“脑等位论”、“等势原理”。美国心理学家拉什里提出的大脑皮质感觉区功能学说。他在实验中发现大脑皮质感觉区的各个区具有同等的学习和贮存记忆痕迹的功能。皮质损毁面积越大,对学习和记忆的干扰越明显。他认为,大脑皮质的活动与大脑有效皮层的组织数量有关,而非决定于所在大脑皮层的不同部位。大脑皮质某些部位切除后,其他部位照样可以发挥该部位原有的作用。将白鼠的视觉区破坏,它虽失去辨别形状的能力,但仍能辨别光线的强弱,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拉什里由此认为记忆痕迹并非存在于大脑皮质的某一特定部位,而是存在于大脑皮质所有发生功能的部位,而且各部位对保留习得活动而言,其作用是等势的。
贝NAPT 尔-马戎第定律(Bell-Magendie law):主张感觉和运动各有不同的神经系统的理论。英国
生理学家贝尔和法国生理学家马戎第各自独立提出。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凡属神经都具有传导感觉刺激和运动冲动的功能。1807年贝尔发现,脊髓后根只有感觉神经纤维,而前根只有运动神经纤维。这两种纤维也可以混合于一根神经内,但在与脊髓的连接中,它们相互分离。不久之后,马戎第也发现了同样的结果。即确立了神经系统感觉和运动机能的对立性和神经传导的前进性或单向性。
神经振动说(notion of neurovibratory action):解释神经传导原理的学说。英国生理学家哈特莱将牛顿力学应用于神经系统而提出。哈特莱认为,神经是持续不断的、像头发丝一样的微细结构。这种结构使神经能够接收振动的传导。外部对象同感觉神经接触时,引起神经振动。然后这些振动传导到大脑,蔓延开来,从而使人产生感觉。振动之后会留下痕迹,这些痕迹便是观念的起源。神经振动的方式有四种,即程度、种类、方位和方向路线。振动的程度与感觉印象的强弱相关。振动的种类与振动的频率有关,可以说明导致感觉发生质的差异的神经方面的原因。振动的方位与振动从一个脑区向另一个脑区传导时发生的变化有关。振动的方向路线可以说明不同感觉通道的差异。此外他还区分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振动,即振动和微振。前者主要是感觉印象和运动的神经振动,后者主要是意象和观念的神经振动。
向性说(tropism):洛布发现的植物和动物具有自动定向反应的学说。他认为低级有机体的行为是由刺激自动引起的。正如行星围绕太阳运转,是因为这就是它们的构造方式,因此,动物由于它们的生物构造,会以某种方式对某种刺激作出毕业鉴定 反应。根据洛布的观点,在这种趋向性行为中,不包含任何心理活动,只是刺激和有机体的生物构造问题。洛布把这种观点运用于植物、昆虫和低级动物。华生又把这种观点运用于人。
催眠毒素理论(theory of hypnotic toxin):法国心理学家皮隆提出的催眠理论。1910年皮隆将被剥夺睡眠150~293小时的犬的脑脊液灌流到正常犬的第四脑室,可使后者睡眠几小时。由此现象出发,皮隆提出睡眠是由觉醒时积累的一种“催眠毒素”引起。虽然当时并不知道这种物质的化学成分,但却引发了后人对这一现象的大量研究。美国、日本和欧洲的科学家分别从羊、大白鼠和兔子的脑脊液中提取到与睡眠相关的物质。
挫折-攻击假说(frustration-aggression hypothesis):攻击行为的社会学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多拉德和N.E.米勒等人提出。强调挫折与攻击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即挫折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行为,攻击行为的产生总是以某种形式的挫折存在为先决条件。挫折源于目标反应受阻。挫折在多大程度上引起攻击行为,主要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反应受阻引
起的驱力水平、挫折的程度、挫折的累积效应、所作出的攻击反应可能受到的惩罚程度。这是实验社会心理学历史上第一个关于人类攻击行为的系统的理论。
挫折-退化假说(frustration-regression hypothesis):美国心理学家多拉德和N.E.米勒等对挫折-攻击假说的补充。强调退化是个体应对挫折的另一种方式。即认为个体以退缩式反应来适应挫折境遇。个体遭受挫折后,丧失追求目标的动机,对挫折情境以较幼稚的依赖行为来应对。表现形式主要有:(1)冷漠,即个体对挫折情境持漠不关心的态度。(2)幻想,即个体遭受挫折后企图以自己想象的虚构情境来应对挫折,借以脱离现实。(3)倒退(或退化),即个体遭受挫折后表现出与自己年龄不相称的幼稚行为,亦即倒退回到原来较低的心理发展水平。(4)受暗示性,即个体遭受挫折后易感性增强,容易盲目地相信别人,盲从地执行某人的指令等。
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用以分析个体行为的原因及行为因果关系的理论与方法。最初由奥地利心理学家海德提出。海德认为事件的原因无外乎有两种:一是内因;二是外因。解释别人的行为时,倾向于素质归因;解释自己的行为时,倾向于情境归因。在归因的时候,人们经常使用两个原则:一是共变原则,指某个特定的原因在许多不同的情境下
与某个特定结果相联系,该原因不存在时,结果也不出现,就可以把结果归于该原因;二是排除原则,指如果内外因中某一方面的原因足以解释事件,就可以排除另一方面的归因。其后美国心理学家H.H.凯利、韦纳(Bernard Weiner,1935—)、卡尼曼(Daniel Kahneman,1934—)和特韦尔斯基均从各自研究领域丰富了归因理论的研究。
自我归因论(lf-attribution theory):美国心理学家韦纳(Bernard Weiner,1935—)提出的归因理论。认为个体可能从内外源、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进行归因。从内外源这个维度可以区分出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前者指将行为结果归因于客观情境,后者指将行为归因为个人的特点。研究表明,对自身的失败倾向于外部归因,对自身的成功倾向于内部归因。从稳定性这一维度可区分出稳定归因和不稳定归因,前者如能力、工作难度等,后者如努力、运气等。从可控性这一维度可区分出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努力等属于前者,难度、运气等属于后者。
人际关系活动中介理论(activity 工作安排表 intervening theor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亦称“群体积极性层次测定观点”。苏联社会心理学中的一种群体心理学理论,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由彼得罗夫斯基(Apryp BanuMupoBny IlerpoBckmi,1924—2006)提出。基
本思想是强调活动是集体形成的因素。它决定某群体可能从属的类型和集体内部过程复杂的多水平结构,同时产生大量的人际关系现象。彼得罗夫斯基把群体划分为四种类型,即松散群体、联合群体、集体和小集团;把集体中的人际关系归纳为三个层次,即表层、深层和核心层。人际关系活动中介理论在一些基本观点方面,与整个传统的小群体社会心理学相对立。该理论开辟了用实验手段研究人际关系的新思路。

本文发布于:2023-05-04 19:46: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52635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机能   挫折   大脑   归因   振动   个体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