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静安区城市建设和市政交通“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更新时间:2023-04-28 08:22:23 阅读: 评论:0


2023年4月28日发(作者:湖北黄冈中学)

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静安区城市建设和

市政交通“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7.03.31

【字 号】静府发〔201715

【施行日期】2017.03.3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

正文

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静安瞟一眼 区城市建设和市政交

通“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静府发〔201715

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办事处、彭浦镇政府:

《静安区城市建设和市政交通“十三五”规划》已经区政府第34次常务会议

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

2017331

静安区城市建设和市政交通“十三五”规划

城市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市政交通是城市安全运行的基础保障。

不断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加强市政交通保障能力是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

措。“十三五”期间是上海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

关键时期,也是“撤二建一”后的起始五年。静安区要努力成为中心城区新标杆、

上海发展新亮点,城市建设和市政交通工作必须围绕“一轴三带”发展战略,对标

国际先进城区,着力提升管理能力和建设水平,为“国际静安、圆梦福地”作出贡

献。根据区委、区政府总体要求,为明确目标任务、持续提升管理能力、稳妥推进

项目建设,特制定本规划。

一、未来五年的发展环境

杞人忧天的意思 (一)发展回顾与基础

“十二五”期间,原闸北、静安两区城市建设和市政交通都取得长足发展。原

闸北区牢牢把握“南高中繁北产业”战略格局,有效实现了“大建设、大发展、大

变化”的建设和管理工作目标;原静安区始终坚持管建并举,城区建设日臻完善,

“国际商务港”初现雏形。

旧区改造坚持先行先试、克难奋进。“十二五”伊始,征收条例出台,旧改政

策由居民拆迁变为房屋征收,广大居民群众成为实施旧改的决定者和推动者。原两

区都在探索学习中克难奋进,圆满完成了市政府交办的旧改任务,兑现了对居民的

承诺。原闸北区持续开展房屋征收二次征询先行先试,在全市创造了多个第一。

“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旧区改造受益居民23835户,涉及旧住房建筑面积

74.45万平方米,其中二级旧里以下建筑面积45.32万平方米,完成基地收尾29

个。原静安区“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二级旧里改造面积20多万平方米、受益居

11300余户,完成全部成片二级旧里以下地块改造。

市政建设强化综合配套、完善功能。区市政建设重要项目始终列入区政府重点

工程,有效保障建设进度有序推进,不断提升城区市政交通基础设施综合配套功

能。轨道交通12号线、13号线区内站点投入使用,汉中路综合交通枢纽工程顺利

竣工。市政府重大工程北横通道(静安段)、南北通道(普善路-万荣路-三泉路道

路辟通改建工程)开工建设;宝山路拓宽工程、区区对接道路康宁路、场中路(西

段)改扩建工程相继竣工。全区市政路网结构优化,新建、芭蕾小女孩 改扩建市楚乔传月七 政道路(段)

7条;水务建设完善配套,新建排水泵站2个;电站建设稳步推进,110KV电站建

2个、在建2个;市政管理成效明显,架空线入地3.1公里,天然气管网改造

22公里;河道管理面貌一新,陆续实施了一系列河道疏浚、防汛墙改造、生态河

道整治工程。

城区形态建设日新月异、初显成效。原闸北区共出让土地19幅,土地面积

597704.6平方米,建筑面积1540260.88平方米;办理划拨用地审批18件,涉及

总面积35.25公顷。各类房产开工面积461.14万平方米,其中住宅196.7万平方

米,占42.66%;各类房产竣工面积434.8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250.53万平方

米,占57.61%。原静安区通过旧区改造和载体建设实现腾笼换鸟,区域内商业商

务楼宇面积达到约500万平方米,“国际商务港”形态显现。静安寺地区的1788

大楼、嘉里中心二期、交通枢纽商办项目相继完成并投入使用,大中里、国泰君安

办公楼项目稳步推进,“一街五区”首尾呼应,南京西路沿线载体建设日臻完善;

世纪盛荟广场、60号地块项目拉开滨河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帷幕,楼宇经济再

添新的活力。

(二)“十三五”发展形势

在区域城市建设和市政交通的快速发展中,既要高屋建瓴,在更高的历史起点

上,延续“十二五”发展良好态势;也要保持清醒,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中,认识静

安城市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深层次问题。

从国家城市发展战略来看,首要提高城市治理能力。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

议明确指出,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一定要不断完善城市管理和服

务,彻底改变粗放型管理方式。静安作为全国城市发展先行者,在改革开放三十年

城区大拆大建、经济腾飞的同时,率先遭遇环境恶化、交通拥堵、配套不足、管理

落后等“城市病”难题,也不得不率先反思过往的城市发展方式,逐步认识到城市

治理的重要性。“十三五”期间,既是国家城市发展新的阶段,也是静安城区建设

新的起点。面对新形势下城区建设,静安区必须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注重城市工作

的系统性,从“大拆大建、建设为主”到“建管并举、管理为重”,完善城市治理

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促进依法治区能力,持续增强城市发展软环境。

从上海深化改革来看,必须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

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战略性调整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兴未艾。“全球

城市”作为上海未来发展总体定位已形成共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提

出,要提升上海全球城市功能,按照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核心城市的要求,加快提升

上海核心竞争力和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明确

上海作为全球城市参与世界“第一梯队”城市竞争的未来使命。未来五年将是上海

持续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期,新增长动力孕育和传统增

长动力减弱交替并存。外部环境不稳定、经济下行压力大,本区面临诸多难题:统

筹好稳增长和促转型,统筹好经济活力和创新能力,统筹好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

“十三五”时期,静安必须主动融入上海科创中心发展大局,主动参与全球资源配

置,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建立科技创新体系,在上海全球城市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大

作用。其中的关键是在确保城区安全运行的前提下,提供与城市发展、民生保障相

匹配的载体,进一步降低区域经济对房地产的依存度,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城

市建设从城区发展的核心动力和引擎功能转变为对新经济动力的服务配套功能。

从城区发展现状来看,重点要解决好明显短板和突出问题。本区城市建设取得

了显著成就,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但是仍然存在一部分成片旧里,交通拥堵情况日

趋严重,公共服务配套明显不足,市政建设管理依旧滞后等情况依然存在。“撤二

建一”之后,静安正处于优化调整、资源整合的关键时期,城市建设面临新的局

面,必须转变发展理念,对症下药,着力解决好制约区域城市发展的四大瓶颈短板

问题:一是传统增长模式面临多重刚性约束。土地资源增量有限,开发成本不断高

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口、产业、空间结构不匹配。二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务

依然艰巨。旧区改造仍将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公共服务配套布局不均衡,供给能力

仍显不足,难以满足民生需求。三是道路交通和城市功能亟待完善。道路交通矛盾

突出,“断头路”众多、轨交和路网结构不完善等问题依然存在。四是城市治理能

力亟待提升。城市、人口规模持续扩张,对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带来较大压力,城

市安全运行的综合管理能力需大力提升,城区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立足区情实际,顺应时代潮流,从容应对挑战,“十三五”期间,本区城市建

设和市政交通工作,必须进一步汇各方之智、举全区之力,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改

革创新,善于攻坚克难,确保我区城市发展更加注重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前提,从

规模扩张向品质提升转变,以规划引领统筹建管全局,努力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

民生活质量,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国际城区。

二、未来的发展蓝图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区第一届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一轴三带”发展战略,深刻把握

“撤二建一”后的区情实际和发展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作为,科学谋划

“十三五”时期全区城市建设和市政交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开展旧区改造、市

政建设、重大项目推进等中心工作,努力构建城市功能更加全面、管理更加精细、

服务更加高效、环境更加舒适的国际城区。

基本要求是:

1.必须坚持关注民生。城市建设和市政交通攸关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2.必须坚持服务经济。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按照“尽力而为、

量力而行”的原则,科学确定目标任务,集聚各类资源,积极推动事关全局发展的

重大区域、重大项目建设,争取早出形象、快出效益、保证质量。

3.必须坚持提升功能。提升城区功能是本区未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

支撑,进一步关注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迎难而上,重点突破,全面完善城市功

能,改善城市生态。

4.必须坚持强化管理。积极平衡稳增长和促转型的关系,科学统筹建设和管

理工作,加强城市治理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推动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科学化规

范化精细化,提升绿色环保建设理念,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目标

今后五年,城市建设和市政交通工作要按照本区经济社会发展总要求,以区域

发展战略为指针,以转型发展、创新管理为动力,聚焦重点、集聚资源,确保持续

稳步推进。发展目标是:对标国际先进城区,城市管理水平跃上新台阶,成为中心

城区新标杆;紧扣城区发展短板,基本完成成片二级以下旧里的改造,显著改善部

分交通拥堵区域,明显提升全区公共配套水平,彻底消除黑臭河道,确保一批重要

市政基础设施项目投入使用,成为上海发展新亮点。

重要规划指标:

1.旧区改造。完成成片二级以下旧里改造面积32.64万平方米,规划完成所

有成片二级旧里以下地块改造,受益居民1.8万户。

2.重大项目。新增商业商务楼宇建筑面积450万平方米,公共服务设施约82

万平方米,工业产业调整项目约41万平方米。

3.市政建设。新改扩建道路长度25甲方单位 .4公里。规划新改扩建南北通道、曲阜西

路、场中路、康宁路等区内市政道路(段)5条,天潼路-曲阜路、恒通路、江场

西路、平利路桥、广灵四路桥等区区对接市政道路(段)5条,规划实施江场三

路、平陆路等道路贯通工程2个,新改扩建七浦路、山西北路等住宅配套道路8

条,配合建设北横通道、中兴路下匝道、昌平路桥、安远路桥、普济路桥、延安路

中运量公交、轨道交通14号线等市重点项目7个,安排在建、启动新建电站项目

8座。着力研究柳营路、广延路、句容路、平型关路北延伸、平型关路南延伸等预

备项目,争取在2020年前启动,力争新改扩建长度达到26.43公里。

4.河道治理。区内列入住建部56条黑臭水体名录和市城乡中小河道综合整治

471条河道名录的5条河道基本消除黑臭现象,11条区内河道水质争取达到V类水

标准。

5.静态交通。完成全区停车场收费系统改造,完成公共充电桩建设1900个,

新增公共停车场泊位4300个,在重点区域内基本杜绝非机动车乱停放行为,建成

大宁、上海站等地区停车诱导系统项目。

三、主要任务

(一)增进民生福祉,实现共享发展

1.坚定不移推动旧区改造

按照“态度积极、突出重点、稳妥推进、长期准备”的总要求,根据“每年安

排一定成片地块,适当安排一些零星地块”的工作原则,落实资金、房源,全力以

赴加快推进,力争“十三五”期间基本完成成片二级以下旧里的改造。继续实施旧

里地块改造。计划改造27个项目,涉及居民近22500户,居民建筑总面积69.64

万平方米,其中,成片二级以下旧里旧改项目17个,涉及居民1.8万户,建筑面

32.64万平方米,包括华兴新城、宝丰苑、北站新城、中兴城(三期)等;一级

旧里和非成片二级旧里项目也逐步推进。启动张园地区保护性征收工作,兼顾旧区

改造和风貌保护,探索城市更新新模式。全面加快结转基地收尾。“十二五”期间

启动的安康苑、晋元地块、青-12(二期)、6766597273街坊等在拆基地

于“十三五”前期全部完成收尾。大力筹措旧改安置房源。继续挖掘土地资源,推

进旧区改造安置房源建设。大力筹措市属安置房源,积极争取市属适配和就近安置

房源,有效保障旧区改造顺利推进。

2.大力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推进文化、体育、教育载体建设项目。确保区文化馆改建、新体育中心、上海

棋院等投入使用;大力推进大宁国际第二小学、余姚路幼儿园分部等基础教育载体

建设,满足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推进医疗服务设施建设,促进全区三级医疗服务

体系形成。完成华东医院新建干保大楼、江宁卫生服务中心、北站医院改建等项

目。加大为老服务设施建设,满足机构养老需求。建成万航渡路76743号、南

京西路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黄山路养老院、楔形绿地养老院等养老机构,全力

推进老年健康中心项目建设。同时,力争实现黄山路地块保障性住宅一期等一系列

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投入使用。

(二)保障载体建设,服务经济发展

1.持续推进商务楼宇载体建设

深化南京西路高端商务商业聚集带建设,依托大中里、国泰君安办公楼(49

号地块)、地铁12号线南京西路站地块开发项目(丰盛里)等项目的投入使用,

加快区域功能的整体提升。加快苏河两岸人文休闲集聚带建设,完成60号地块、

世纪盛荟广场、苏河洲际中心、42街坊华侨城等项目,加快启动苏河湾246

7街坊和676659街坊等项目的建设。推动中环两翼产城融合发展集聚带建

设,完成312街坊久光项目、大宁中心广场三至五期等项目建设,推动市北壹中

心、彭越浦楔形绿地商办南块、北块等商业项目。提高商务楼宇智能化水平和商品

住宅品质,为总部企业提供优质载体,为高端人才提供舒适居住环境,推进静安花

园、中粮二期南块住宅等中高档商品住宅项目全面建成。

2.全面推进产业载体项目建设

聚焦中环北翼产业载体建设,推动334街坊87丘厂房、市北高新园区2-4

块等10个产业载体建设项目投入使用,逐步实现产城融合“新气象”。

(三)完善城市功能,保证健康发展

1.努力构建便捷畅达的交通网络

加大重点区域市政道路建设。紧紧围绕“一轴三带”发展战略,着力打通南北

交通、衔接苏河两岸。继续推进南北通道一期工程(场中路-中山北路),加快启动

南北通道二期工程(中山北路-中兴路)。推进东西通道建设,促进两岸融合,完

成天潼路-曲阜路(河南北路-西藏北路)、曲阜西路(西藏北路-共和新路)、

恒通路(华盛路-恒丰路)、昌平路(恒丰路-江宁路)等辟通改扩建。推动山西北

路、七浦路拓宽改建,提升苏河湾地区道路通行能力。辟通区区对接道路,完善路

网结构,完成江场西路(沪太支路-守仁桥路)、场中路(共和新路-阳泉路)、平

利路桥、广灵四路桥等道路新改建工程。打通断头道路,服务园区开发,新建平陆

路(云飞路-汶水路-永和路)、江场三路(广中西路-灵石路)、康宁路(走马塘-

汶水路)、交城路(原平路-彭越浦)。完成曹家渡长宁路地下通道建设。

主动服务市重大项目建设。积极配合八上生物知识点总结 推进北横通道(静安段)新建工程,协调

落实北横通道市属配套项目南北高架中兴路下匝道新建工程。推动昌平路桥、安远

路桥、普济路桥等跨苏州河桥梁工程新建改建。继续大力配合区内轨道交通项目建

设和延安路中运量客运系统。

2.进一步补强市政设施配套

积极协调电力部门进行部分电站扩容改造,实施马戏城电站、镇宁路电站等8

110KV电站建设,力争完成地梨港、平型关路变电站等4座电站建设。配合消防

部门确保完成恒丰消防站、中兴消防站等消防建设项目,推进万荣绿地综合配套设

施建设投入使用。配合苏州河深隧综合设施站点选址和建设。加大积水点改造力

度,逐年安排一些小包围项目,逐步消除积水隐患。结合截污纳管工程,实施部分

小区排水管网改造,增强城区防汛能力。加大道路大中修、养护力度,确保道路质

量,对未达到规划红线的既有道路,逐步安排小改小革,以最大限度的发挥道路功

能。加大无障碍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对接并做好燃气管理

下放工作。

(四)强化城市治理,推进协调发展

1.多措并举治理静态交通

以适度增加公益性停车供应为主,加强停车需求管理为辅。重点缓解居住求、

学校、医院等停车难,适度控制通勤停车供应规模,逐步完善停车收费机制、稳步

推进公共充电桩建设及停车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停车配建。继续大力推进公共停

车场(库)的规划建设,着力解决日益增长的停车配建缺口,重点建成上海宾馆立

体停车库和325绿地地下公共停车场(库)。发展政府主导的公共停车,做好机动

车、非机动车停放管理工作,如利用嘉里不夜城三期新增公共停车位以缓解周边停

车压力。响应新能源技术推广应用,优先在全区范围内配建充电桩,提倡绿色出

行。结合城市更新,抓住机遇、深挖潜力,在配建基础上增设停车位。大力创新停

车管理模式。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发展智慧交通。逐步完善停车信息化工作,重点

完成《停车诱导系统规划》编制。完善停车诱导屏布局,提高公共停车场(库)信

息采集覆盖率,探索建立对接移动互联网新技术的智能诱导系统,建成大宁、上海

站等地区停车诱导系统项目。在停车信息化工作基础上,开拓思路、科学统筹,盘

活一切停车资源,缓解区域停车难题。进一步提升非机动车停放管理水平。通过开

展非机动车乱停放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在重点区域内基本杜绝非机动车乱停放行

为,进一步优化非机动车停放点设置、积极营造和谐有序的交通和市容环境,全区

非机动车停放秩序有明显改善。

2.强化建筑市场安全监管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清理现有行政审批项目,细化实施细则,加强业

务培训,统一操作标准,优化审批流程。深入转变工作作风,主动跨前服务企业做

好提供指导,提高企业的感受度和感知度。继续加强平台的制度建设,使平台实体

化、常态化,保障复杂项目和重大项目。不断加强后续监管,做好上下衔接,确保

审改成果落实到位。全面提升安全监管信息化水平。加快完善区域建筑建材业信息

系统,以施工现场管理体系和监督执法体系为重点,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整合信

息资源,综合运用远程监控、安全预警和手持终端设备等技术手段,提高建设工程

监督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集成化和智能化。大力推广BIM等新技术在勘察设

计、施工和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改进传统的生产与管理模式,推进设计施工一

体化,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完善诚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静安区

建筑市场信用信息使用管理办法》,初步建立我区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同时拓宽诚

信管理抓手,加强与市、区级各部门的沟通,尽快试点招标代理机构诚信记录管

理,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

3.着力促进生态城区建设

全面实施中小河道综合整治消除黑臭水体。水环境是最重要的发展基础之一、

是检验城市管理水平的关键之一,根据全市中小河道综合整治要求,净化水质,提

升水环境,回应群众期盼,建设美丽家园。区内列入住建部56条黑臭水体名录和

市城乡中小河道综合整治471条河道名录的5条河道在2017年底前实现基本消除

黑臭,所有11条河道在2020年基本消除丧失使用功能(劣于Ⅴ类)的水体。完善

组织架构,建立“区—街镇”两级河长体系,强化属地管理,形成相关部门分工合

作的联席会议制度,加大资金支持,加快审批程序,加强执法监督,实施长效管

理。贯彻“水岸联动、截污治污、沟通水系、调活水体、改善水质、修复生态”的

思路:持续推进“五违四必”,实施河道两岸各1公里范围内生态环境综合整治,

加强日常巡查和水体水质监测,提高养护水平,引入公众舆论监督,编制《静安区

水系及滨水景观规划》;排摸雨污管网,完善排水方案,推进雨污分离;推进水利

配套项目,制定“一泵站一方案”,改造区管泵站和排涝泵站,加强水系沟通和水

体流动;发挥科技引领作用,通过采用人工增氧、人工湿地、生态辅导和配置水生

植物等科技含量较高的工程和生物措施,改善水质,逐步修复水生态系统,提升沿

岸绿化景观。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继续贯彻《上海市绿色建筑发展三

年行动计划(2014-2016)》,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提高绿色运营能

力,有效转变建设模式和建筑业发展方式,提高资源能源使用效率。计划“十三

五”内严格贯彻相关标准,结合土地招拍挂条件设置,强化落实力度。重点推进海

绵城市建设。在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在老城

区结合棚户区、危房改造和老旧小区有机更新,妥善解决城市防洪安全、雨水收集

利用、黑臭水体治理等问题。加强海绵型建筑与小区、海绵型道路与广场、海绵型

公园与绿地、绿色蓄排与净化利用设施等建设。加强自然水系保护与生态修复,切

实保护良好水体和饮用水源。

四、发展保障

“十三五”期间,本区城市建设和市政交通工作面临任务繁重、资源紧缺的复

杂局面,需要更加扎实有效、科学细化的推进对策和保障措施。

(一)践行群众路线,全面推进党建工作

始终以群众路线为指引,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目的,切实加强领导班子

和干部队伍建设,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水平。不断健全党委

主体责任,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监督责任、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大力推进党

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完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积极构建决策科学、执行

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拓展党建联建的工作

范围,探索区域化党建和行业党建的新内涵,积极发挥党建联建在建立城市管理长

效机制中的作用。不断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建立健全诉求调解平台和重大项目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旧区改造矛盾化解要做到政策无缝对接、第三方公信人士

参与矛盾化解,深化基地联系走访制度,项目维稳要理顺相关单位的疏导、配合、

化解的层级分布,构建人员、机制、体制相结合的维稳综合网络体系。

(二)加快改革步伐,努力提升行政效能

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开拓创新,提升行政效能。继续

深化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深入挖掘设计文件审查、竣工验收备案等重点领域的行政

审批制度改革潜力,通过整合审批环节,优化审查流程,规范审批标准,努力营造

公开透明、依法合规和高效便民的区域建筑市场。探索作业市场机制。加快政府职

能转变,继续深入推进管作分离、管养分开,探索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入

市场化、社会化机制,切实发挥行业管理职责,优化城区管理资源配置。完善旧区

改造信息化应用系统。要体现整体、动态和量化的科学管理,切实为市民群众提供

更多的政策、房源等旧区改造信息。加强覆盖全区的旧区改造信息化管控系统建

设,实现全区联网,数据、信息实时监控。提升重大项目管理信息化水平。要建立

信息技术应用推广协调组织和机制,进一步优化“静安区重大工程管理信息系

统”,完善重大项目信息大数据的采集与管理,搭建重大项目数据库平台。

(三)坚持依法行政,着力提升管理水平

依法行政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制度后盾,思想

上需要切实做好“三个转变”——由盲目突破的惯性思维向法制框架内改革的创新

思维转变,由一元化管理向多元化治理转变,由管制管理型行政向服务便利型行政

转变。通过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法制意识,强调规范程序的工作制度、规范行为的

管理制度、廉洁自律的监督制度,形成有章可循、照章办事、违章必究的社会法治

秩序,真正实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法治管理大格局。进一步

建立日常督查制度,根据“找差距、找问题、找隐患,定措施、定责任、定期限”

的工作要求,城市管理要进一步推进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聚焦区内市政道路、建

筑工地等全方位全覆盖巡查,做到及时发现、迅速整改。

(四)加强规划协调,有效发挥整体合力

加强项目审批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区域总体规划及其他重要规划的衔

接,加强与各专项规划之间的协调和平衡。进一步优化整合管理资源,加强建交系

统各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建设系统的整体合力,确保市、区重大工程、

民生工程有效推进。进一步健全有关部门在重大项目等问题上的沟通协调机制,建

立健全规划推进和评估制度,协调推进保障措施,细化落实工作任务,提高城区规

划和建设水平。

(五)注重跨前服务,努力拓展融资渠道

全方位优化服务工作,积极抓好各类优质资源的导入,有效吸引各类社会资金

参与静安建设和发展,形成多元化的资源导入渠道。拓展旧区改造房源筹措渠道。

充分利用资源,加强房源多方筹措,增强房源使用的灵活性,通过要求开发商自行

筹措、通过市场购买部分商品房源、区属企业参与市属保障房建设等多种方式,争

取更多的旧改房源,减轻筹集房源的巨大压力,满足我区需求。强化重大市政项目

资金监管。加强同市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政策支持和资金补贴。强化政府

资金监管,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监督;妥善用好社会资金,有效推进滚动开发。拓

展土地储备资金筹措渠道。在现有银行贷款、企业借款、财政拨款的基础上,利用

房地产信托基金、提高社会资金的参与度,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努力满足土地储

备、土地开发利用的资金需要。注重引进大集团、大公司,提升楼宇建设品位。


本文发布于:2023-04-28 08:22: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51904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大中里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