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曹冲称象
1.认识本课“曹、称”等14个生字,会写“称、柱”等10个生字,会写“一
同、柱子”等11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学习第四自然段,借助课后习题的排序,
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通过对比,体会“才、到底”等词语表达的意思。
3.讨论交流“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曹冲
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大胆表达的品质。
重点
借助课后习题的排序,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难点
讨论交流“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
1.识写生字
本课共有14个会认字,学习生字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用看图识字的方法
识记,借助“秤杆、秤钩、秤砣、称重”的图片,来认识“称、杆、秤”这三个
字;可利用形声字的特点,用“加一加、换一换、减一减”的方法来识记,如“岁
=山+夕”;可用字串法识记,如“柱”,拓展识记“木字旁”的其他生字。对汉
字的书写进行归类,指导好左右结构的字该如何写,如“称、柱、杆、秤、做、
站、船”等。
2.阅读理解
注意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语气,读好长句子,读出停顿;运用对比的方法体
会“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感受人物形象。
3.表达运用
尝试运用“先、再、然后”等词语,说清楚曹冲称象的步骤。
4.实验操作
课堂上动手操作,现场演示曹冲称象的办法。利用装好水的盆、小木船、玩
具象、小石块、秤等,根据曹冲称象的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在现场演示中,学
生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形象直观地体会曹冲称象方法的巧妙。
1.预习提纲
(1)搜集与大象有关的资料;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
(2)初读课文,认读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给自然
段标上序号。(3)再读课文,借助课文插图,猜想:课文写了谁的故事?
2.多媒体课件、曹冲称象方法示意图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14个生字,会写“称、秤、柱、杆”这4个生字,能正确认读
“称秤、一杆秤、重量、果然”等词语,会写“称象、柱子、秤杆、一同”等词
语。培养识字写字的能力。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比,体会“才、到底”等词语表达的意思,
初步了解“曹冲称象”这个故事。
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1.谈话:同学们,你知道大象有多重吗?人们是怎样称出大象的重量的呢?
2.讨论: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信息。
3.引出课题:
同学们,你们从课前收集的资料知道了一头大象的重量,交流出了这么多称
大象体重的方法,看来,同学们都是善于学习的孩子。你们刚才提到的方法都用
到了先进的仪器,有的方法甚至提到了飞机,可是,古时候的人们没有飞机、吊
车,该怎样称出大象的体重呢?三国时魏国的丞相曹操,又是怎么做的呢?让我
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故事吧。(板乘风破浪结局 书:曹冲称象)
4.读课题,认识生字“曹、称”,理解词语“称象、重量”。
围绕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预设:为什么要称象?用什么方法称象?……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贯穿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
课题“曹冲称象”包含了要求会认的字,也包括要求会写的字,扣题导入,引导
学生通过交流有关大象的资料,帮助他们了解有关大象的知识,让学生认识到古
时候“称象”的不易,为他们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曹冲善于观察、乐于动
脑、大胆表达的品质做铺垫。
二、初读感知,总体把握。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1)看图识字。
课件出示
一杆秤
(2)指名读。强调重点字的读音:如“一杆秤”中“杆”的读音是第三声。
(3)齐读词语。
(4)指导书写“称”“秤”。观察这两个字的结构: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左窄右宽,都是“禾”字旁。教师范写,学生书写;同桌互评,教师点评。
(5)组词,区分“做”的形近字。
做( ) 作( ) 故( )
(6)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学习生字,掌握读音。
3.交流汇报预习所得,读好长句子。
(1)小组合作交流识字的方法,并全班汇报。
(2)开火车检查学生认读生字词情况。
(3)读好长句子,先读好停顿,再指导读好反问的语气。
课件出示:
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
教师范读,指名读,读好停顿和反问的语气,语调上扬。
4.指名读课文,评价读书情况。
(1)指名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2)指出读的不足之处。
设计意图:
本篇课文生字词较多,只有把生字词掌握住,才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为理解课文内容打好基础。这一环节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
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努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通过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练读,既落实了字音教学,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避
免了枯燥。
三、再读课文,弄清故事的起因。
1.自由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曹冲为什么要去称象呢?他称的大
象是什么样的?
2.画出描写大象样子的语句,体会“又高又大”的意思。
课件出示: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
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1)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想象大象“又高又大”的样子。
(2)指导朗读,抓住“又高又大”“像四根柱子”等词语,读出“又高又
大”的感觉。
(3)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你见过哪些“又高又大”的事物?
3.官员们见到“又高又大”的大象时的表现是什么样的呢?
课件出示:
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1)指名读官员们说的话。
(2)思考:官员们见到大象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一边……一边……”“到底”体会官员们内心的想法。
(3)学生交流:联系上下文理解“议论”的意思。
(4)模仿“一边看一边议论”的样子,学生一边做动作一边读,从中感受
官员们想知道大象体重的迫切心情。
(5)小结:看着大象,大家纷纷惊叹,都想知道大象的体重,这才有了“曹
冲称象”这个故事。
设计意图:
初读重在整体感知,通过“曹冲为什么要去称象呢?”这个问题的设置,引
导学生关注文本内容,了解故事的主要人物和情节。以读为主,以读为本,读中
想象,无须教师过多的分析和赘述。着重紧扣第1、2自然段中具体描写大象的数学优质课
样子和官员议论纷纷的语言文字,引领学生读中想象,读中品味,同时,随文认
字、写字,落实第一课时的目标,始终遵循语文的实践之道。
四、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1.学习“柱、杆”这两个生字,认清生字的形,相互提醒易错的部件。
2.描红、临写生字,教师个别指导。
3.全班展评,修改。
4.课外熟读课文。
设计意图:
教学中教师应多渠道、多方式地引导学生识字、写字、学词,使识字、写字
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有趣,进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通过描
红、临写生字,帮助学生把字写规范,写美观,提高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养松鱼
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本课14个生字,会写“做、然”等6个生字,会写“到底、然后”
等词语。培养识字、写字的能力。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课后习题,给内容排序,借助提示说说“曹
冲称象”的过程。
3.讨论交流“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曹冲
善于观察、勤于动脑、大胆表达的品质。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听写“称象、柱子、秤杆、一同”等词语。
2.导入:上节课,我们和曹冲一起看到了又高又大的大象,大家都想知道大
象到底有多重。他们想怎样称大象呢?
二、对比阅读,体会“曹冲称象”之妙。
1.自由地朗读第3~5自然段,想一想:官员们提议用什么方法称象?
2.默读课文,画出官员们提议称象的方法,他们的办法能称出大象的重量吗?
全班交流归纳。
课件出示:
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
(1)交流讨论:这种方法可行吗?指导读对话。(课外拓展:官员们提议
的第二种办法)
课件出示:
官员们提议的第二种办法: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地再称。
(2)学生交流讨论:曹操同意这两种方法吗?
课件出示:
曹操听了直摇头。
(3)通过“换词”的方法理解“直”的意思。(直:不住地,不停地)“直
摇头”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边说边做动作,读出曹操的不满。
(4)分角色朗读曹操和官员们的对话,读出曹操的不满意,读出他们无计
可施的无奈。
设计意图:
“议论”“直摇头”都是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来理解的,但方法有所
不同,各有妙处。“议论”出现在第2自然段,却是借用第3自然段里官员们怎
么说、怎么议的事例来帮助学生理解的;“直”是通过换词法来理解的;“直摇
头”则是通过动作演示来领会的。这样的教学设计就把学习语言、理解内容、体
会感情紧密联系起来了。
3.再读,思考:官员们的办法并不可行,那么曹冲是用什么方法称出大象的
体重的呢?
课件出示:
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
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1)指名读描写曹冲称象的语句,想一想他是怎样做的。(课件演示曹冲
称象的步骤)
(2)师生合作读,了解曹冲称象的具体办法。梁实秋散文 读后讨论交流:曹冲的办法
能称出大象的体重吗?
(3)教师现场模拟演示曹冲称象的步骤。
设计意图:
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动口、动手、动眼、动脑,既可检验学生是否
读懂了课文,又可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还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请学生完成课后第二题,给内容排序,借助“先、再、然后”等词语,
指导学生把曹冲称象的步骤说得清楚、有条理。
课件出示:
读第4自然段,给下面的内容排序,再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 )赶象上船
( )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
( )在船舷上做记号
( )称石头的重量
4.细读、思考、讨论:曹冲称象的方法好在哪里?
(1)分小组讨论:曹冲称象的方法和官员们的方法相比,好在哪里?
(2)归纳展示:
课件出示:
官员曹冲
用大树做秤来称重用船来称
(借水的浮力来称大象)
(3)你觉得曹冲是个怎样的孩子?
课件出示:
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
让学生比较着读一读,体会“才”字的表达效果,读出惊讶、赞叹的语气。
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曹冲善于观察、乐于动脑、大胆表达的品质。
课件出示:
善于观察 乐于动脑 大胆表达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细读、思考、讨论,读思结合,读悟结合,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内
容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抓住“先、再、然后”进行说话训练,指导他们有条理地
说清楚,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曹冲称象的具体步骤,而且学习了方法——有
序表达,锻炼了他们语言表达的能力。通过讨论交流“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
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课堂上自由地朗读,
模拟演示,在落实课后练习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曹冲善
于观察、乐于动脑、大胆表达的品质。
三、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1.出示“底、做、岁”等6个生字,观察生字的特业务发展规划 点。
2.教师范写,强调“半包围结构的字”和“四点底的字”的书写规律。
3.学生书写,展示评价。
4.拓展:你还有什么好办法能称出大象的重量吗?课后,把“曹冲称象”的
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本文发布于:2023-04-28 05:31: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5188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