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及对策

更新时间:2023-04-28 05:07:58 阅读: 评论:0


2023年4月28日发(作者:徐作军)

XX学校XX学院

考查类课程答题本

考生姓名 考生学号 系、年级 任课教师 考试

科目 考试日期

题目 得分 题目 得分

总分: 评卷人:

、无评卷人签名试卷无效

1

2

、必须用钢笔或圆珠笔阅卷,使用红色。用铅笔阅卷无效。

4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摘要: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 之当询

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 否顺利就业,

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 政策原因,也有大学

生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 利益,更关系到枕会的和谐稳

定,需要政府、髙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原因;对策

. 当询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

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越 来越难的

趋势。这个方面和国际经济形式近年来连遭打击,一方面和中国经济 结构体制和教育改

3

革落后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据统计,从

20 0 96002 0 106 3 0

年大学生人数突破万以来,每年仍在增加,年的毕业人数是

万,年是万,而去年则是达到了 万,预计今年的大学生毕业

2 0116606 8 0

人数将超过万•大学生人数逐年剧增,加上往年沉淀下来的毕业生,大学生

70 0

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虽然这儿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基本持平,但山于 毕业人数

逐年剧增,所以绝对数在增加。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大学生 就业压力不会减

弱。

. 当询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成因分析

1.

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所带来的就业难。首先是大学生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

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大学生作为公认的精英阶

层,传统的儒家思想所编制起来的"精英悄结”深深的束缚了他们的观念。

其次,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差,难以符合用人单

位的要求。一些大学生在学校里只满足所学课程,缺乏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之语言表达能力不左手中指有痣 足,在应聘场合紧张、胆怯,不能

充分展示自己,从而错过了许多工作机会。

2.

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社会

需求的矛盾,实质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所处的转型

阶段不配置的矛盾。首先,中国处于人口高峰期,存在大量的新增劳动力需要

就业。其次,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短短儿年内,高等教育进入

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必然,但一些问题也山此而带来,

教育大众化要求中国普通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而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

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第三,社会发展的区域存在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

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较好回报发展的前景,成为人才输入省。

在这些地区人才竞争激烈,很多学生未能有效就业,即使处于失业状态也不

愿去西部地区就业•在西部地区,却存在大量借景抒情的片段 的岗位找不到毕业生。

3. U

用人单位盲设置的各种条件带来的就业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经验障碍,

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要求求职者二至三年的工作经验,许多应届毕业生

往往因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落实工作。另外,有些用人单位盲提高选

U

才标准,追求高学历。相当多的用人单位存在着重学历而轻视实践的倾向。

4,

社会壁垒、就业市场分割的现实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近年来,毕业生

自主择业己成主流,然而户籍、档案等一些因素仍然是大学生就业的绊脚石。

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都有“非本市户口免谈”的痛苦经历,山于没有用人

单位所在地户口,使大学生与许多好的工作机会失之交臂。

. 针对当前大学生严峻就业形势的对策

1.

大学生自身作出调整和努力

其一,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冰箱清洁 就业观•大学生要将就业理想与就业现实 相结合•

大学生应该面对现实科学定位找准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积极参与竞 争,勇敢面对挑

9

战。同时要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

其二,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个人的 素质、

能力、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优胜劣汰是市场 西藏的湖 竞争体制下的规

律,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 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其三,自主创业,依鼎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找 准商机,

发挥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 新的就业渠道,缓

解了就业压力。

2.

高校所应采取的措施

其一,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大学生 也是一种

特殊的产品•与其它产品一样,高校培养大学生也存在着“产销”是否 对路、供求是否平

衡的问题。高校在设置专业时不能被就业市场牵着鼻子走,要 认真研究、善于把握就业市

场波动的规律,学会比市场变化快一拍,只有增设一 些新兴的、询瞻性的专业,才能充分

掌握就业市场的主动权。同时政府也应尽快 建立完善预警机制,向高校随时发布社会对各

类人才需求的变化情况。对于可能 出现的专业设置供求不平衡给高校以警吿。

其二,高校应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提高抗险能力•我们要重视培养 学生的专

业技能,增强其综合能力•而且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刨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的髙级专

业人力'•其中,对专业技能的培养尤为重要,这是大学生的立

身之本,所以高校应搞好专业技能教育。当然,除了具备专业能力之外,非专业 能力也会

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当今社会,除了专业能力之外,

I 7 4

用人单位提出了明确的非专业能力要求,包括大学生的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 组织管

理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应变能力等。所以对鲁迅的名人名言 荨麻疹吃什么药好 大学生非 专业能力的培养

也尤为重要。

其三,高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帮助毕业生择业就业。作为沟通毕业生和用人 单位之间

的桥梁和纽带,筒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部门不仅要承担起面向毕业 生的就业指导、服

务和管理职能,而且要承担起向用人单位“推销"毕业生的职 能。当询毕业生就业指导部

门应继续坚持将“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针, 巫点放在“请进来办好校园招聘会。

7

同时还要建立和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 信息服务系统”网站,利用互联网拓宽用人单位和

毕业生之间的沟通渠道。

3.

政府应加大就业政策扶持力度

其一,政府应发挥政策效应,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儿年前,国务院 办公厅下

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与此同时,各地 千方白计帮助大学

生就业,一些地方还通过“政府购岗m促进大学生到基层就业。

据教育部介绍,为吸纳高校毕业生到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工作,辽宇省开发了

1

万个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优先安置困难家庭毕业生和就业困难毕业 生,山省财

政提供工资补贴•同时,各地方扩大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大 学生志愿服务辽西

北讣划〃和“三支一扶计划”、“县以下农村中小学一校一名师 范类本科生计划”等项

U

规模,鼓励高校毕业生在项结束后留在当地就业。

U

其二,政府应大力推进毕业生自主创业。政府要加大支持创业丁作力度,实现 高校毕

业生自主创业人数增加,要加大对毕业生自主创业经费、政策、项的支 ;为高校毕业

U

生提供创业孵化基地,组织创业实践•对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 开展有针对性的项

U

导、技能培训、专家指导等帮助和服务。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激烈的竞争,希望在校大学生能结合自身实际在各 方面提

高自身的就业能力,做到“未雨绸缪根据自身的兴趣和专业规划好大学 生涯,在能力和

7

心理上做好择业、就业和创业的准备。


本文发布于:2023-04-28 05:07: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51877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