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1、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科学称为生态学。
2、生物都必须依赖环境而生存, 受环境的制约; 同时生物的生命活动又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3、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等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阳光、
空气、温度、水分、土壤等)和生物因素(影响该生物生存的其他生物。种内关系: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种间
关系:捕食、竞争、共生、寄生等)但不包括生1723年 存地点。
4、没有水就没有生物:水是任何生物体不可缺少和组成成分,生物体含水约为60%~80%。在一定地区,年降
水总量决定生物分布:干旱荒漠地区,只有少数耐干旱的动植物能够生存(耐干旱的动物:骆驼、非洲肺鱼、锦
箱龟;耐干旱的带刺多浆植物:仙人掌、仙人球、沙那菜瓜及沙蒿和骆驼刺);在雨量充沛的热带雨林地区,森
林茂密,动植物种类繁多。
5、太阳光是生命的能量源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同时把太阳能转化
为化学能,其他生物依赖这有机物为生并从中获得能量。光对植物的分布起着决定性的懊丧的反义词 作用。阴生植物:人参、
三七等; 阳生植物:松、小麦、玉米等。日照时间长短能够影响生物繁殖。长日照植物:迎春花、牡丹、会计职责 油菜
等;短日照植物菊花、牵牛花、大豆等。
6、温度限制着生物的分布。所有生物都 生存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寒冷地带针叶林较多,温暖地带阔叶林较多。
苹果、梨等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香蕉,凤梨等不宜在寒冷地区栽种。
7、温度和降水总量两个生态因素的共同作用决定着生物群落在地球表面分布的总格局。我国东南地区温度高、
降水量大分布热带雨林;西北部温度低,降水量小分布着草原和荒漠。
8、生态系统: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游泳的英语怎么说 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共同构成生态系统。一个池塘、一块农田、一条河
流也是一个生态系统。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所有在地球上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环境。
环境:是指生物生存的地点和存在于生物周围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例如:水稻生活在稻田里,从含义上来
说,稻田是水稻生存地点,但是还有对水稻生存影响更大的各种因素,如水、肥、阳光、温度、杂草、害虫等。
因此,环境包括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不同的生物,对环境的要求不一样。
9、生态系统的类型:水域:海洋、淡水、湿地;陆地:森林、草原、荒漠、农田、城市等。
10、生态系统的组成:一个生态系统由生物(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消费者——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利用有机物及能量,促进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分解者——细菌、真菌:分解动植物的遗体并利用其中的有机物和能量(腐生性微生物)
非生物部分:水分、温度、阳光、空气、土壤(它们是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
( 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11、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通过吃与被吃形成了食物关系,这种不同
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链条式联系,叫做食物链。如:草→蝗虫→食虫鸟→蛇→鹰。-一条完整的食物
链起始点为生产者(绿色植物),终止位置为无天敌的肉食动物。
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复杂,个体数量越庞大,其中食物链就越多,彼此间的联系也越复杂。
12、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有许多条食物链。各条食物链并不是孤立的,多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复杂的网状
联系,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构成的网状联系,称为食物网。
13、生态系统的营养关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越稳定。
14、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15、太阳能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依次流动的。一般说,一个环节
只能把获能量的约10%—20%传递给中国内地女演员 下一个环节,能量在沿食物链各个环节的传递过程中逐级递减。
⑴起点: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⑵流向:沿着食物链传递(生产者流向分解者和消费者,消费者流向分解者)
⑶散失:呼吸作用、遗体和遗物等;
⑷: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不循环,传递效率10%—2生姜简笔画 0%,越向食物链的后端,生物体数形容星空 目
越少,储存的能量越少,有毒的物质积累得越多。形成能量金字塔。
16、物质循环:组成生物体的物质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往返循环就是生态系态的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碳循环:⑴CO通过光合作用转变成为含碳有机物;⑵含碳有机物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中
2
传递;⑶含碳有机物通过呼吸作用或燃烧转变成为CO⑷特点:物质循环,反复出现,循环流动,不会消失,反
2
复利用。
17、通过食物链与食物网,生态系统进行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态的重要功能。
18、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经过长期的发展过程,逐步形成了生物与非生物物质、能量之间、生物与生物
之间相对稳定平衡的状态,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
(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新闻价值要素 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
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19、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在生态系统发生一定的变化或受到外来因素干扰时,它可以通过生态系
统内部的自我调节,克服系统内部的变化和外来干扰因素的影响,维持相对稳定和平衡的状态。
20、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当外来干扰因素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失去自动调节能力,
导致稳定状态被破坏。
21、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有两类:一类是自然因素,如火山爆发、地震、泥石流、洪水泛滥、台风海啸、
另一类因素是人为因素,主要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对生态系统稳定状
态造成的破坏。此外,引种不合理也会导致生态系统失去原有的稳定性。
2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一旦干扰因素超过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会失去它的稳定性。人类作为生
态系统中的一个成员,必须尊重生态系统的自身规律,在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中发挥重要作用。
23、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调节能力的关系:
⑴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调节能力越强。
⑵生物种类越少,食物链和食物网越简单,调节能力越弱。
二氧化碳
呼
年夜菜 吸 分
光 呼 作 解
合 吸 用 作
作 作 用
消费者
用 用
提 有
供 机 有
食 物 能 机
物 能 量 物
量 有机物、能量
生产者 分解者
无机物(水和无机盐)
本文发布于:2023-04-28 04:18: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5187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