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文学试卷
2022学年第1学期
汉语言文学专业《新时期文学专题》课程试卷(A)
题号得分统分人得分评卷教师
一二三四复核人总分得分评卷教师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新时期文学
2、知青文学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新时期小说是以文学为开端的,后
来相继又出现了文学、文学。
2、新时期文学的开山之作是,它最早通过艺术形象来揭露
“文化大革命”给我国人民带来的累累伤痕,尤其是给青年一代的心
灵所造成的毒害。它标志着主义精神在文学创作中的回归。3、女性主义
文学3、“反思文学”出现的标志是1979年《人民文学》第二期刊登耳鸣怎么消除 的
的短篇小说,这是作家的作品。
4、韩少功在中,第一次明确地阐述了“寻根文学”的立场,
4.新写实小说认为文学的根应该深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里。
5、开“改革文学”先河的作家是,其代表作品是
6、《人到中年》中的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个具有开拓意义
7、、、、、五5、回归诗人:篇小说被称为“陈奂生系列”,它们
是的作品。
8、路遥1988年写成百万字的长篇巨著,这部小说以其恢宏的气势和
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
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因此荣获
第1页(共4页)
得分评卷教师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结合作品,揣
摩汪曾祺《受戒》的人性颓的意思 内涵(内容)。2、请结合作品,对陈奂生形象
进行分析。得分评卷教师四、论述题(任选一题,20分)1.谈谈你对
《致橡树》精神内涵的体验。2.试论《红高粱》的思想内容及审美技巧。
第2页(共4页)题答要不请线封密
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课程名称:新时期文学课程代码:课程承担院系:文学院
考核院系:文学院(汉语言文学系)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伤痕、反思、改革2、刘心武的《班主任》、现实3、《剪辑错了
的故事》、茹志鹃4、《文学的“根”》5、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6、
陆文婷、谌容7、《“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陈奂生转业》、
《陈奂生包产》、《陈奂生出国》、高晓声8、《平凡的世界》、茅盾文
学奖
二、名词解释题(每题8分,共40分)
3、女外汇计算 性主义文学:性主义文学以自觉的女性意识和女性的眼光观察
世界,关心女性个人生命体验和生存状态的文学。它站在女性立场上,以
一种无所顾忌、我行我素的极端姿态挑战男权文化,反抗“被书写”的命
运,试图书写自身。它也是90年代中国文坛最引人注目的文学景观之一。
代表作家有林白、陈染、海男、徐小斌、徐坤等。4、“新写实”小说出
现于80年代中后期,是在寻根小说和先锋小说的背景下出现的“回归写
实”的一股创作潮流。其创作方法上创业者的故事 仍护士长个人总结 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
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具有了一种新的开放
性和包容性,善于吸收、借鉴现代主义各种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更多地
表现出世俗化的价值取向,即追求物欲而淡化理想、趋于平庸而消解崇高
的取向。代表作有:刘震云《一地鸡毛》、刘恒《伏羲伏羲》、池莉《烦
恼人生》等。5、指一批在五十年代就成名的诗人,由于历史原因,在文
革期间被迫中断创作,在拨乱反正后又重新开始创作,我们把这一批诗人
称作回归诗人。这一批诗人的代表人物有艾青、公刘、流沙河以及曾卓、
绿原等原七月派诗人。代表作品有:艾青《鱼化石高清壁纸二次元 》和曾卓《悬崖边的
树》、牛汉《我是一颗早熟的枣子》。
的神韵。
2、①他是一个处于软弱地位的没有自主权的小生产者的形象。作为
小生产者性格心理的两个侧面并存交错:善良与软弱、纯朴与无知、憨直
与愚昧、诚实与轻信、追求生活的韧性和容易满足的浅薄、讲求实际和狭
隘自私等等。他身上有阿Q的影子。
②陈奂生的形象是一幅处于沐浴露广告 软弱地位的没有自主权的小生产者的画像,
包容着丰富的内容,具有现实感和历史感,是历史传统和现实变革相交融
的社会现象的文学典型。
四、论述题(共20分)
1、谈谈你对《致橡树》精神内涵的体验。
《致橡树》写于1977年。这是一首爱情诗,更是一首女性解放的宣
言,强烈体现着女性的独立精神写人格价值。表达根叶纠结,“终身相依”
的意义。①第一层内涵:(前六行)对依附型的爱情给予彻底的否定,以
“绝不”的口气坚定表达封建时代宣扬夫贵妻子荣,新时代却要求爱英雄
模范,实质上有相通的爱情观:女性对男性的依附、攀附意识。
②第二层内涵,对奉献型的爱情给了有保留的否定。
因为奉献型与依附型比较,就精神境界而言,是有高下之分的,献出
的一方因行为高尚而为人敬仰;接受的一方因对方无私的给予而深感幸福。
在以往的爱情是诗中,对奉献型爱情的礼赞,是最夺目的,可是舒婷却给
予批评。两个“也不”表示她不赞赏并且认为这不是理想的爱情。因为这
表现了爱情双方人格的不独立,地位上的不平等。③三层,对理想爱情的
礼赞
通过木棉与橡树两组意象交错的描绘,暗示出清新壁纸 理想的爱情的标志是:
(一)独立的人格、平等的地位;
(二)深切理解,高度默契,精神上的相通。因此,在诗的意境上,
迥异于前人,实现了审美意识的突破。
2、试论《红高粱》的思想内容及审美技巧。《红高粱》的思想内容:
⑴莫言以一种全新的审美形态,借助丰富的感觉和想象,恣情尽意地
再现了高密东北乡那“最美丽最丑陋、最超脱最世俗、最圣洁最龌龊、最
英雄好汉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的独特文化形态。
⑵在小说中,爱情故事与抗日故事这两条线索平行发展,莫言用一种
精神把二者交织在一起,这种精神三七粉怎样服用 就是余占鳌与戴凤莲身上所体现出来的
“不自由毋宁死”,无论是两个人激情迷荡的爱情,还是他们奋起抗日,
都是这种精神的凝聚。
《红高粱》的审美技巧:
①悲剧与反讽的复合。即,它写的是一出悲剧,但又不同于传统的悲
剧美学原则。它不是在最悲恸之处引起人们的“悲悯”、“同情”和“崇
高”的美感,从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⑴对健康人性的呼唤,对自由自在、不受任何羁绊的人生的抒写。
在小说中
人的一切生活方式都顺乎人的自然本性,自由自在,原始纯朴,不受
任何清规戒律的束缚。
⑵对洋溢着生之快乐的“桃花源”式生活理想的向往。《受戒》表面
上的主人公是聪明、善良、纯朴的小和尚明海和天真、美丽、多情的小英
子,实际主人公却是“桃花源”式的自然纯朴的生活理想。
(3)审美上追求一种民间传统艺术趣味,大红大绿地俗,却又自有一
种和谐
第3页(共4页)
而达到教化之目的。而是采用“反讽”的技巧,给人以一种新鲜的美
学感受。②现代派表现技巧的运用:象征、暗示、隐喻等。增强了作品的
表现力,造成小说创作的新格局,这是莫言《红高粱》艺术上的又一成功
之处。③魔幻现实主义的运用。充满着浪漫色彩和诗的意境。
第4页(共4页)
本文发布于:2023-04-28 02:17: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51851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