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全诗情感奔放,
处处渗透着“喜”字,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
因此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闻官军收河南
河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译文
剑外忽然传来收蓟北的消息,刚刚听到时涕泪满衣裳。
回头看妻子和孩子哪还有一点的忧伤,胡乱地卷起诗书欣喜若狂。
日头照耀放声高歌痛饮美酒,趁着明媚春光与妻儿一同返回家乡。
就从巴峡再穿过巫峡,经过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
注释
闻:听说。官军:指唐朝军队。
剑外:剑门关以南,这里指四川。蓟北:泛指唐代幽州、蓟州一
带,今河北北部地区,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
涕:眼泪。
却看:回头看。妻子:妻子和孩子。愁何在:哪还有一驻村帮扶工作计划 点的忧伤?
愁已无影无踪。
漫卷(jun)诗书喜欲狂:胡乱地卷起。是说杜甫已经迫不及待
地去整理行装准备回家乡去了。喜欲狂: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放歌:放声高歌。须:应当。纵酒:开怀痛饮。
青春:指明丽的春天的景色。作伴:与妻儿一同。
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因穿过巫山得小学六年级数学题 名。
便:就的意思。襄阳:今属湖北。洛阳:今属河南,古代城池。
创作背景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公元763年(广德元年)春天,那时
杜甫52岁。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
了一个大胜仗,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作者听到这个消
息后欣喜若狂,写下此诗。
赏析
本诗的主题是抒写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默认的英文 。
“剑外忽传收蓟北”,起势迅猛,恰切地表现了捷报的突然。诗
人多年飘泊“剑外”,备尝艰苦,想回故乡而不可能,就是由于“蓟
北”未收,安史之乱未平。如今“忽传收蓟北”,惊喜的洪流,一下
子冲开了郁积已久的情感闸门,令诗人心中涛翻浪涌。“初闻涕泪满
衣裳”,“初闻”紧承“忽传”,“忽传”表现捷报来得太突然,
“涕泪满衣裳”则以形传神,表现突然传来的捷报在“初闻”的一刹
那所激发的感情波涛,这是喜极而悲、悲喜交集的真实表现。“蓟北”
已收,战乱将息,乾坤疮痍、黎民疾苦,都将得到疗救,诗人颠沛流
离、感时恨别的苦日子,总算熬过来了。然而痛定思痛,诗人回想八
年来熬过的重重苦难,又不禁悲从中来,无法压抑。可是,这一场浩
劫,终于像噩梦一般过去了,诗人可以返回故乡了,人们将开始新的
生活,于是又转悲为喜,喜不自胜。这“初闻”捷报之时的心理变化、
复杂感情,如果用散文的写法,必需很多笔墨,而诗人只用“涕泪满
衣裳”五个字作形象的描绘,就足以概括这一切。
第二联以转作承,落脚于“喜欲狂”,这是惊喜的更高峰。“却
看妻子”、“漫卷诗书”,这是两个连续性的动作,带有一定的因果
关系。当诗人悲喜交集,“涕泪满衣裳”之时,自然想到多年来同受
苦难的妻子儿女。“却看”就是“回头看”。“回头看”这个动作极
富意蕴,诗人似乎想向家人说些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其实,无
需说什么了,多年笼罩全家的愁云不知跑到哪儿去了,这一句是用妻
儿的欢欣来衬托诗人的欣喜之情。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紧承上联从生活细节上细
致的刻画了诗人的狂喜。“白日”,指晴朗的日子,点出人已到了老
年。老年人难得“放歌”,也不宜“纵酒”;如今既要“放歌”,还
须“纵酒”,正是“喜欲狂”的具体表现。这句写“狂”态,下句则
写“狂”想。“青春”指春天的景物,春天已经来临,在鸟语花香中
与妻子儿女们“作伴”,正好“还乡”。诗人想到这里,自然就会都德
“喜欲狂”了。
“青春作伴好还乡”是诗人的联想,身在梓州,顷刻间就已回到
家乡。诗人的惊喜达到高潮,全诗也至此结束。这一联,包涵四个地
名。“巴峡”与“巫峡”,“襄阳”与“洛阳”,既各自对偶(句内
对),又前后对偶,形成工整的地名对;而用“即从”、“便下”绾
合,两句紧连,一气贯注,又是活泼流走的流水对。再加上“穿”、
“向”的动态与两“峡”两“阳”的重复,文势、音调,迅急有如闪
电,准确地表现了诗人想象的飞驰。“巴峡”、“巫峡”、“襄阳”、
“洛阳”,这四个地方之间都有很漫长的距离,而一用“即从”、
“穿”、“便下”、“向”贯串起来,就出现了“即标准球 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的疾速飞驰的画面,一个接一个地从读者眼前一闪
而过。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诗人既展示想象,又描绘实境。从“巴峡”
到“巫峡”,峡险而窄,舟行如梭,所以用“穿”;出“巫峡”到
“襄阳”,顺流急驶,所以用“下”;从“襄阳”到“洛阳”,已换
陆路,所以用“向”,用字高度准确。
本诗主要叙写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十分的喜悦,
收拾行装立即还乡的事。抒发诗人无法抑制的胜利喜悦与还乡快意,
表现了诗人真挚的爱国情怀,表达了诗人博大的爱国胸怀和高尚的精
神境界。
拓展阅读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
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
籍湖北襄阳。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
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
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
官场不得志,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天宝十四载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乾元二
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
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
“三吏”、“三别”等名作。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
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
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
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大历五年(770年)冬,病逝,享年五十九岁。杜甫在中国古典
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
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名人故事
杜甫虽然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是个官二代,但无奈家道中落,
一生仕途不顺,屡受打击。如长安十年,杜甫为谋官历尽艰辛,受尽
屈辱。大到受骗上当被权相耍弄,小右边的英文 到残杯冷炙,蔬食不饱。杜甫36
岁那年,参加了玄宗的特科考试。但这次考试被权相李林甫操纵,竟
一个不取,反倒上表祝贺玄宗,称“野无遗贤”,似乎天下的能人都
已被朝廷延揽,剩下的都是些扶不起教不出的草莽之辈。杜甫兴冲冲
而来,心悬悬而去,受到了无情的愚弄。
杜甫原本雄心勃勃、理想远大,但造化弄人,年过而立却仍无立
身之处,经常为了吃饱肚子而四处奔波。754年诗人家居长安城南的
少陵,由于长安发生特大的雨灾,米价飞涨,诗人在长安无法生活,
只好把妻儿迁到长安城北的奉先县去谋生。而更为可悲的是759年诗
人一年就迁移了四次。从洛阳到华州、秦州、同谷,直到四川的成都。
杜甫在同谷县出发时在诗中写道:“奈何迫物累,一岁四行役!”可见
诗人奔波之苦。这种奔波,除避安史之乱外,主要就是为生活所迫。
杜甫当初决定去同谷时,就是因为得到同谷县令的信,说此地盛
产一种薯类,吃饭问题好解决。可杜甫去后情况并不那么乐观,他在
《同谷七歌》中写道:“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岁拾橡
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皴皮肉死。”
手脚冻僵的杜甫苦苦寻找的“橡栗”,是一种不好吃的苦栗子,在庄
子“齐物论”里养猴子的“狙公”就拿这个给猴子选择要“朝三”还
是“暮四”。可见诗人的生活是饥寒交迫、狼狈不堪的。所以杜甫住
了一个多月就只好离开,继续“流动”了。
李白与杜甫都经历过漂泊迁移的生活,但杜甫的情况更加困难。
李白漂泊时,常常是一条光棍汉,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有多少,花多
少,穷点富点,日子都好对付,何况自己账户上还有“五花马,千金
裘”,手里有钱,心里不慌。而杜甫在安史之乱以后,到了哪里都是
老婆孩子一大帮。经常瓮中无米,灶头无烟。连饿死孩子的惨剧都发
生过。
轶事典故
愤斥皇亲
唐玄宗当政时期的唐王朝,在当时的世界上是一个大国。但就在
这表面上看起来仍然强大的大国里,因上下其手等诸多原因,业已孳
生着崩溃的征兆。终于唐王朝迅速走向倾覆的转折点——“安史之乱”
的发生。杜甫获悉这种情况后,觉得当权者不顾民生只顾自己享乐的
做法,定然会导致国家的败亡;于是他便大为愤慨地挥笔写下后来被
选进著名选本《唐诗三百首》的诗作,亦即题为《丽人行》的七言长
篇古诗。该诗由于把杨家那炙手可热的奢侈生活作了大胆的讽刺和深
刻的揭露,成为一首名副其实的“史诗”;而人们还从中概括出一个
成语“炙手可热”,用来表明气焰很盛,权势很大的那一号货色。
思想核心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
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
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
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揭露和批评。他同情人民,甚至情愿为解救人民的
苦难做出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
书法成就
杜甫在书法的创作观上是非常成熟而有深度的。从记载来看,他
的书体以楷隶行草兼工,整体以意行之,赞赏古而雄壮,注体育计划 意书写中
的速度、节奏、笔势、墨法等等内容,在唐代也是很有深度的书家了。
同时,他对于唐代隶书家的赞扬、对于曹霸、张旭的评价都足以使他
在书法史上留下声名,而他的“书贵瘦硬”说更是奠定了杜甫在书法
理。
诗歌风格
沉郁顿挫 杜甫的诗歌在语言上,普遍认为具有“沉郁”的特点,
“沉郁”一词最早见于南朝,“体沉郁之幽思,文丽日月”,后来杜
甫写更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作品的语言,“至于沉
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徒,庶可跂及也”。对杜诗进一
步的研究发现,其诗歌风格的形成,与其恪守的儒家思想有着密切联
系。
后世影响
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
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
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
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
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
手法。
文学成就
文学作品 杜甫诗“有集六十卷”,早佚。北宋宝元二年(1039年)
王洙辑有1405篇,编为18卷,题为《杜工部集》。钱谦益编有《笺
注杜工部集》。杨伦说:“自六朝以来,乐府题率多模拟剽窃,陈陈
相因,最为可厌。子美出而独就当时所感触,上悯国难,下痛民穷,
随意立题,尽脱去前人窠臼”。
出身背景
杜甫出身于京兆杜氏,一个北方的大士族。其远祖为汉武帝有名
的酷吏杜周。他与唐代另一大诗人即“小李杜”的杜牧同为晋代大学
者、名将杜预之后。不过两支派甚远,杜甫出自杜预次子杜耽,而杜
牧出自杜预少子杜尹。杜甫的祖为唐初诗人杜审言。杜审言很有才华,
但恃才傲世。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合称“文章四友”。
年谱
玄宗时期(公元712——公元755年)玄宗先天元年,壬子(公
元712年)。杜甫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祖籍湖北襄阳。玄宗开
元五年,丁巳(公元717年),六岁。尝至郾城,观公孙大娘舞「剑
器」「浑脱」。开元六年,戊午(公元718年),七岁。始作诗文。
玄宗开元八年,庚申(公元720年),杜甫九岁。
纪念建筑
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有二处,分别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和甘肃省成县,
前者较著名。 杜甫墓,在河南巩义康店邙岭。 少陵台,位于山东省兖
州市。 杜工祠,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少陵原畔。 杜公祠堂凡有数
处,自成都﹑耒阳、夔州外,又存四祠。"四祠指江原﹑鄜州﹑同谷﹑
剑门诸祠。
死因之谜
多少年来,杜甫给后人留下的最大疑惑是他的死因。文学、史学
界针对杜甫的死因提出了五种死因:一、病死说 翻阅莫砺锋、童强著
《杜甫传》,关于杜甫的死,书中是这样写的:“冬天到了,诗人病
倒了。病倒在行往衡阳的舟中。……一颗巨星就在这无限的孤独、寂寞
中陨落了。”
本文发布于:2023-04-27 18:37: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51781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