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中国红极一时的摇滚女王,崔健在她面前只能顶礼膜
拜
1985年前后,中国流行乐坛被“三张”——张蔷、张行、
张蝶统领。张蔷出身音乐家庭,母亲是中国电影乐团交响乐
队的小提琴手;卡卡西真容 张行是上海群益无线电厂工人;张蝶生于文
艺家庭,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是典型的学院派。他们分别
来自80年代“三大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是80年代城
市流行文化现象级的偶像。
从时间上来说,张行在先,张蝶火了大半年之后,张蔷横空
出世。张蔷出了16盘专辑,销量超过2000万盒,但她其实
只唱了两年,19岁时就退嗤之以鼻造句 出了歌坛;张行只出了《成功的路
不只一条》一盒专辑就遭遇牢狱之灾;反而是“三张”中看似
实力最弱、名气最差的张蝶,一直唱了五六年,走了无数穴。
(张行与张蔷)现在回过头再听三个人专辑,张蔷劲爆热情,
首首动听,但风格单一;张行嗓音清澈,以翻唱刘文正、陈
彼得为主,他个人的音乐本身并无亮点;张蝶的所有专辑,
代表了80年代中期最尖端、最有创造力的流行音乐,令人
叹服。张蝶生于1962年10月1日国庆节,父母给她取名张
国庆。父母都在越剧团,张蝶12岁学琵琶,母亲要求她冬
练三九夏练三伏,在漫天大雪中围着一床棉被坐院子里弹琵
琶,冻得手指僵硬。后来她考入天津音乐学院专门学琵琶,
她觉得“张国庆”这个名字过于男性化,和妈妈商量改名字。
她拿了本字典,妈妈让她理解的名言 说一组数字,她在家排行老三,就
说333页第三个字,翻开字典是个“蝶”字,妈妈说:太好了,
电影皇后就叫胡蝶,你叫张蝶,就是一只张开翅膀飞翔的蝴
蝶。大学毕业后,张蝶分配到天津广播电视艺术团民乐团当
琵琶演员。1984年,天津广播电视艺术团试行“阶段性承包
演出”机制,到全国各地走穴演出。一般演出不需要器乐节目,
不可能每场都有琵琶独奏,当时最受欢迎的是流行歌曲,爱
唱歌的张蝶转行当了歌星。(张蝶作品)张蝶的首张专辑《冰
与火》发行于1985年,主打歌《成吉思汗》迅速走红。这
是一支德国乐队的原曲,林子祥翻唱成粤语版,正是从这首
歌开始,节奏铿锵的迪斯科音乐横扫全国。后来网友评论其
风格为“80年代复古电子舞曲混搭近未来8-bit风格的死亡民
谣”“杀马特舞曲的起源”。《成吉思汗》最火的时候,张蝶去
和平路,从街头走到街尾听到的全是自己的歌;坐火车去外
地走穴,还能碰到年轻人扛着录音机播她的歌。她被称为“迪
斯科皇后”“北国红歌星”,在走穴演出的海报单上可以看出,
张蝶是天津广播电视艺术团的领衔主演、攒底大腕。如果说
《成吉思汗》是中国大陆最早的神曲,那么张蝶之后的大量
作品,只能用摇滚乐来定义了——她的作品融合了东方旋律
的柔和与西方摇滚的硬朗,将抒情和摇滚融为一体,她的声
音张力十足,标新立异,青春不羁,奔放洒脱。只不过当时
摇滚只代表音乐风格,而非后来盛行的行为与造型艺术。(张
蝶演出海报)从1985年到1989年,张蝶出版过12盒专辑
磁带,总发行量400万盒。她的作品标题标新立异:《冰与
火》《天与地》《美与丑》《爱与恨》《她与她》《血与火》《山
与海》……这种取名方式,不同于以一首歌命名一张专辑的
惯例,已经朦朦胧胧触及了概念专辑的特质。专辑封面也可
圈可点,夸张的造型一定是当时创作者思维能驰骋到的最遥
远的疆域,表达出与大众接受能力最大的背离。张蝶早期专
辑有一个强大的制作团队,作曲、编曲(当时叫配器)之一
是80年代最红的音乐人郭峰;另一位编曲安志刚后来制作
了最畅销的联唱合辑《大冲击》系列;吉他手张勇是当时最
出名的乐手,娶了毛阿敏;贝斯手王笑然是零点乐队王笑东
的哥哥,中录总社原社长(后来出事了)。张蝶以翻唱港台
歌曲为主,但她和别人最大的差别,是她有一系列作品并非
翻唱,而是典型的原创音乐。荒诞在于,这些原创音乐在当
时也被误认为是翻唱,或者可以这样说,当时的翻唱,在大
众眼中并非翻唱,而是原创。她专辑内的歌曲顺丰菜鸟 良莠不齐,但
实验感十足俄语英文 。徐小凤的粤语名曲《叉烧包》被她改成了《天
津包》;《摩登与先生》这首歌居然加入了“不是德行,是惯性”
这类相声包袱旁白;甚至连《在雨中》也被改了一部分歌词。
张蝶和他的制作人提供了一种原创音乐模式,其实黄小茂早
期有过类似作品,他填词的《不觉流水年长》和《无言》都
成为中国流行音乐的经典。如果80年代的翻唱按照这个路
子走下去,必然会留下更多经典作品。张蝶风格百变,她唱
《情爱火花》《热情的沙漠》,比同时期的欧阳菲菲、崔苔菁、
叶瑷菱更劲爆更豪放,她唱《西游记》给人的感觉,特么这
才是齐天大圣。她也唱甜歌,比如《期待着》(孤单来到昔
日的海岸,景色依然也没改变),当然也是迪斯科节奏。她
也用通俗唱法唱民歌,《山清水秀太阳高》(《知道不知道》)
唱得柔美多情,但民乐出身的她,好像从根本上就是要跟民
歌手较劲,全曲吉他伴奏和间奏SOLO把这首歌改成了超级
摇滚版,秒杀本世纪初流行的一切民歌翻唱。听听崔健在80
年代软绵绵的《浪子归》《在远方》,可以想象那时的崔健对
张蝶只能顶礼膜拜。当然,张蝶的作品只是一种自然意识的
流露,她和她的制作团队并未想过太多意义,是时间的洗礼,
赋予了他们更重要的意义——80年代,安静、沉厚、华美;
嘈杂、浮躁、贫瘠。爆炸头、蛤蟆镜、蝙蝠衫、健美裤、四
喇叭三洋收录机、交谊舞、迪斯科构成了时代的摇滚,张蝶
野性、粗犷、激越的唱腔,以及整体上的实验与创新,代表
了时代的最强音,为听者找到了宣泄激情的突破口。1989
年4月,文化部牵头在广州主办全国流行歌曲优秀歌手建议 选拔
赛,选出优秀歌手10名:广州歌舞团的张咪、深圳的陈汝
佳、上海轻音乐团的沈小岑、中央民族歌舞团的腾格尔、天
津天海艺术团的贾燕、空政歌舞团的杭天棋、新疆歌舞团的
伊再提、东方歌舞团的张强、沈阳歌舞团的周皓、天津广播
艺术团的张蝶。这是当时中国的十大歌星。90年代初,张蝶
退出歌坛移民澳大利亚,曾在当地中餐馆驻唱,后来又随丈
夫定居荷兰。在荷兰,她重拾琵琶,成立“张蝶琵琶艺术班”,
曾在阿姆斯特丹一个广场举办了30人的琵琶多声部大合奏。
张蔷与张行后来频频亮相《同一首歌》等节目,张蝶却在国
内销声匿迹,当年的“三张”,被演绎为“南北二张”直隶总督 。80年代
中期,流行音乐京津沪格局,由“三张”——张蔷、张行、张
蝶梦见窗户 开始形成。到90年代初,广州流行音乐崛起超过上海,
与北京各立山头,成为中国第二个音乐中心。天津这一代歌
手,随着谢津、鞠鹏过早离世,张蝶出国,胡寅寅坐牢,李
德林、许丽丽、王晓清、马常宝、张宏生等人淡出;曾异军
突起发行郭峰、田震早期专辑,推出王合、董清清等早期摇
滚歌手的天津音像公司举步维艰,天津的流行音乐进入漫长
的空窗期。90年代,天津更成了摇滚荒漠,呕吐、毒草、弥
留三支乐队,简直没有任何同城前辈的摇滚意识可以继承,
完全靠自己开疆辟土,被唐朝、黑豹、魔岩三杰远远抛在身
后。我想说的是,从京津沪到北上广,城市格局,亦如此。
(文:何玉新)(张蝶近照)
本文发布于:2023-04-27 17:24: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5177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