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制实验用高压混合气的方法
余传波;邓建梅
【摘 要】在多组分气体反应实验或者吸附实验中经常需要自行配制混合气源.配制
低压气体的方法很多,但是配制高压混合气的介绍非常少.针对一些条件有限的实验
室需要混合气用量较大或压力较高的情况,本文分别介绍了配制高压混合气的两种
实用方法的流程,操作,原理、步骤和算法,条件有限的实验室可以借鉴.
【期刊名称】《广州化工》
【年(卷),期】2013(041)017
【总页数】2页(P226-227)
【关键词】配气;高压;算法
【作 者】余传波;邓建梅
【作者单位】攀枝花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四川 攀枝花617000;攀枝花学院生
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四川 攀枝花61700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TQ023+.3;TP312
进行多组分气体反应实验[1]或者吸附实验[2],首先要有混合气源。配制混
合气主要有容积法、渗透法和称量法。容积法配制混合气压力低 (2个标准大气压);
渗透法配制的混合气压力低、浓度低;称量法虽然精确,但需要高精度天平;购买标
气的方式虽然简便,但是不经济[2]。在一些条件有限的实验室 (无增压泵和无
高精度天平)如何配项羽的父亲 制高压气体?本文针对实验室常见的两种配气情况予以讨论。
1 原料气瓶供气前后压差较大
实验室一种常见情况是原料气瓶供气前后压差较大,比如“小瓶”充向“大
瓶”(前者2 L,后者40 L)以及“大瓶”充向“大瓶”。我们经过实践后,认为这
类情况,控制原料气瓶的压力变化来控制气体充入量,容易实现和操作。
1.1 配气原理
本方法以容积法为基础,测量纯原料气瓶供气前后的气瓶压力,分别用状态方程计
算对应的摩尔数 (物质的量),由两次摩尔数之差算出供气的摩尔数。按照原料气瓶
压力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供气,在配气瓶中混合后便配得一定比例的混合气。
1.2 配气实例
配气示意见图1。A瓶为供气瓶,B瓶为配气瓶,容积均为40 L。
假设B气瓶里存有6 MPa的氢气,现在欲充入一部分氮气,配成N2∶H2=1∶3。
现A气瓶有14 MPa的氮气,经过计算后,当压力降至12.0文员的基本电脑知识 8 MPa时,关闭配气
阀。这时B瓶里氮氢比就为1∶3左右。最终的气瓶压力为8.01 MPa,120 mol,
折合STP体积2700 L,可以满足较长时间,或较大用气量,或较高压强的需要。
图1 配气示意图Fig.1 Sketch of preparation mixture gas
1.3 算法流程
算法流程见图2,步骤如下:
(1)通过配气要求或者配气瓶规格来估算各原料气的摩尔数,首先保证配气后的压
力不能超过配气瓶的最大承压。
(2)并根据原料气瓶的压力确定充气顺序。原则是高压充向低压 (这里氮气充向氢气;
如果氢气压力比氮气高,则氢气充向氮气)。
(3)确定配气瓶B内的氢气摩尔数。由T=20℃、p1=6 MPa计算 Tr与 pr,再确
定 Z[3],通过 pV=ZnRT,计算出n1=91.17 mol。
(4)按照配气比N2∶H2=1∶3,则需要n4=30.38 mol。
(5)确定原料气瓶A供气后的压力。由T=20℃、p2=14 MPa计算Tr与pr,再确
定Z,通过pV=ZnRT,计算出n2=228.56 mol。因为需供气n4=30.38 mol,
则供气后剩余n3=198.18 mol,试差算出压力p3=12.8 MPa。
(6)校核配气推动力。因为氮气配完后,剩余压力仍比混合气压力高 (12.08>8.01),
充气可香菜凉拌 以自发进行,也就是存在配气推动力。
(7)配好后的混合气,通过气相色谱标定各组分的实际含量。
图2 控制原料气瓶压力变化的算法流程图Fig.2 Algorithm flow of controlling
pressure of feed cylinder
2 配气瓶配气前后城市社区建设 压差较大
2.1 配气实大器晚成 成语大全四字成语 例
实验室另一种常见情况是配气瓶配气前后压差较大,而原料气瓶压差小,比如“大
瓶”充向“小瓶”。文献[2]设想通过控制配气瓶的压力来实现配气,是一个较
好的思路。但具体实现采用了混合压缩因子的算法,而没考虑难压缩气体对易压缩
气体的影响。以该文献例子配气终态为例,CO2压缩因子为0.915,CH4为
0.863,差别较大,因此有必要对该算法进行修正。
2.2 算法流程
我们修正了文献[2]的算法并优化了计算流程,见图3,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确定配气总摩尔数和配气最终的压力。
一般来说,配气瓶最高耐受压力与体积就限定了配气的最大配气量。因此确定最大
总摩尔数是首要问题。
设总摩尔数初值为nIII,三组分摩尔数分别为n1、n2、n3,各自分压为 p1、p2、
p3。计算 Tr与 pr,再确定 Z[3],通过 pV=ZnRT,算出分压新值。如果分压
新值之和小于配气瓶最高压力pmax,则增大nIII继续迭代;如果相等 (一定误差限
内),则停止迭代,这时对应的nIII就是最大总摩尔数 (显然n1、n2、n3均被确
定)。当然在迭代过程中,nIII与实验需要的总摩尔数相等时,可终止迭代,这时
对应的压力就是第三组分充入终了时的压力pIII。
(2)确定第一组分的充入终了压力pI。
设第一组分的充入终了压力为pI。计算Tr与pr,再确定,通过pV=Z1n1RT,算
出分压新值。如果分压新值小于设定值,则增大pI继续迭代;如果相等 (一定误差
限内),则停止迭代,这时对应的压力就是第一组分配气终了时的压力pI。
(3)确定第二组分的充入终了压力pII。
设第二组分的充入终了压力为pII。此时各自分压为p1、p2,计算Tr与pr,再确
定 Z[3],通过 pV=ZnRT,算出分压新值。如果分压新值之和小于设定值,则
增大pII继续迭代;如果相等 (一定误差限内),则停止迭代,这时对应的压力就是第
二组分配气终了时的压力pII。
(4)配气时,先充入第一组分到pI,然后再充入第二组分到pII,最后冲入第三组分
到pIII。配好后的混合气,通过气相色谱标定各组分的实际含量。为加快迭代效率,
减小初值范围,可以当成理想气体计算初值,参见文献[2]。
图3 控制配气瓶压力变化的算法流程图Fig.3 Algorithm flow of controlling
pressure of mixture cylinder
3 结语
上述两种方法适合配制常温不液化,大配气比,或需要压力较高,或用量较大的混
合气体。对于一些条件有限的实验室(无增压泵和无高精度天平),配制反应用气或
者高压吸附用气有一定借鉴意义。如果有增压泵,可以避免配气顺序的限制(比如
要将3 MPa气体充入8 MPa的气瓶,可以先增压到9 MPa再充),同时还可以对
配气增压,装置流程可参考[2,4]。对一些容易液化气体的注意事项可参考
[4]。
参考文献
[1]王存文,余传波,陈文,等.超临界氨合成体系的组分偏摩尔体积的计算
[J].化工学报,2006(07):1503-1507.
[2]崔永君,马建民.配制等温吸附实验用高压混合气的方法:21世纪中国煤层气
产业发展与展望[A].21世纪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与展望研讨会[C].昆明,
2002.
[3]余传波,邓建梅.基于MATLAB三次样条插值的压缩因子求解[J].攀枝花
学院学报,2010(06):5-7.
[4]刘祖龙.标准气体赶庙会作文 配制装置[J].低温与特气,2005(0关于红色革命的诗 1):34-36.
本文发布于:2023-04-27 17:22: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51775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