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劳动的经典古诗词赏析一
《观刈麦》
唐朝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赏析
这首诗叙事明白,结构自然,层次清楚,顺理成章。诗一开头,先交代背景,
标明是五月麦收的农忙季节。接着写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里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
年送饭送水。随后就描写青壮年农民在南冈麦田低着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
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还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
写到此处,这一家农民辛苦劳碌的情景已经有力地展现出来。接下来又描写了另
一种令人心酸的情景:一个贫妇人怀里抱着孩子,手里提着破篮子,在割麦者旁
边拾麦。她要来拾麦的原因是她家的田地已经“输税尽”──为缴纳官税而卖光
了,如今无田可种,无麦可收,只好靠拾麦充饥。这两种情景交织在一起,有差
异又有关联:前者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后者揭示了赋税的繁重。繁重的赋税既然
已经使贫妇人失掉田地,那就也会使这一家正在割麦的农民失掉田地。今日的拾
麦者,乃是昨日的割麦者;而今日的割麦者,也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者。强烈的
讽谕意味,自在不言之中。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
惭愧,内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这段抒情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它是作者触景生
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白居易写讽谕诗,目的是“唯歌
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在这首诗中,他以自己切身的感受,把农民和作为朝廷
官员的自己作鲜明对比,就是希望“天子”有所感悟,手法巧妙而委婉,可谓用
心良苦。
白居易是一位最擅长写叙事诗的艺术巨匠。他的叙事诗能曲尽人情物态,把
其中所叙的事件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而且,他的叙事诗里总是有着心灵的
揭示,因而总是蕴含着感情的。在《观刈麦》里,他虽然着墨不多,但是却把割
麦者与拾麦者在夏收时那种辛勤劳碌而又痛苦的生活情景,描写得生动真切,历
历如画。不仅写了事,而且写了心,包括作者本人的心和劳动人民的心。诗人的
心弦显然是被耳闻目睹的悲惨景象振动了,颤栗了,所以才提起笔来直歌其事,
所以在字里行间都充满对劳动者的同情和怜悯。像“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这样的诗句,里面包含着作者无限的同情之感与怜
悯之意。因而这首《观刈麦》在叙事当中是有着作者情的渗透、心的跳动的,作
者的心同他所叙的事是融为一体的。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在真实地写劳动人民之
事的同时,还能够真实地写出劳动人民之心,尤其是刻画出劳动人民在某种特定
情况下的变态心理,深刻地揭示诗的主题。《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
忧炭贱愿天寒”,写的是卖炭老人为衣食所迫而产生的变态心理。《观刈麦》中
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同样也是一种变态心理。这类描写把劳动人民
之心刻画入微,深入底蕴。诗中写事与写心的完美统一,较之一般的叙事与抒情
的统一,更能震撼人心。白居易又是运用对比手法的能手。他在诗歌创作中,不
仅把劳动人民的贫困、善良与地主阶级的奢侈、暴虐作了对比,而且还把自己的
舒适与劳动人民的穷苦作了对比。这首诗在写了农民在酷热的夏天的劳碌与痛苦
之后,诗人同样也联想到自己,感到自己没有“功德”,又“不事农桑”,可是
却拿“三百石”俸禄,到年终还“有余粮”,因而“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诗人在那个时代能够主动去和农民对比,十分难得。这样一种对比,真是新颖精
警,难能可贵,发人深省,因而更显出这首诗的思想高度。
关于劳动的经典古诗词赏析二
《悯农二首》
唐朝李绅
悯农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悯农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赏析
第一首诗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
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
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
景象。“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
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
痛。“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省考公务员考试时间 。
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诗
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这一问题。
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要把这两方综合起来,那就正
如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奇迹),然而,劳动替劳动者
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劳动生产了美,但是
给劳动者生产了畸形。”
第二首诗,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
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
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
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
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
空洞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呻吟;它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仅以打字英文 它的说服力
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这两首小诗在百花竞丽的唐代诗苑,同那些名篇相比算不上精品,但它却流
传极广,妇孺皆知,不断地被人们所吟诵、品味,其中不是没有原因的。
首先,这两首诗所抒写的内容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最熟悉的事情。但是,最
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许多熟视无睹的情况,如果一旦有人加以点拨,
或道明实质,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种道理,就会觉得很醒目,很清楚,从而加深了
认识。这两首小诗所以有生命力,就有这一方面的道理。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个春种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习见,众人
皆知的,然而往往难于像诗人那样去联系社会、阶级而思考一些问题。诗人却想
到了,他从“四海七字结婚对联精选 无闲田”的大丰收景象里看到“农夫犹饿死”的残酷现实。这
一点拨就异常惊人醒目,自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盘中餐”,这原是人
们天天接触,顿顿必食的,然而并没有谁想到把这粒粒粮食和农民在烈日之下的
汗水联系在一起。诗人敏锐地观察到了,并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这就
给人们以启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从而使那睡觉头朝西好吗 些不知珍惜粮食的人受到深刻
的教育。
其次,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
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像
第一首的前三句,从总体意义来说都是采用了鲜明的形象概括了农民在广大田野
里春种秋收等繁重劳动的辛苦。这些辛苦并换来了大量的粮食,该说是可以生活
下去的,但最后一句却凌空一转,来了个“农夫犹饿死”的事实。这样,前后的
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发读者从对比中去思考问题,得出结论,如此就比作者
直接把观点告诉读者要深刻有力得多。再如第二首,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
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
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
实。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
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最后,诗的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朗朗上口,容易背诵,也是这
两首小诗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原因。
关于劳动的经典古诗词赏析三
《清平乐村居》
词牌名:清平乐|朝代:宋朝|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金融简历 织鸡笼。最喜小儿亡(音同"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赏析
辛弃疾词中有不少作品是描写农村生活的佳作,其中,有风景画,也有农村
的风俗画。这首《清平乐村居》,就是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
刘熙载说,“词要清新”,“澹语要有味简爱感悟 ”(《艺概词曲概》)。作者的
此作正具有“澹语清新”、诗情画意的特点。它表现在描写手法、结构和构思三
个方面。
在描写手法上,这首词,没有一句使用浓笔艳墨,只是用纯粹的白描手法,
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作者能够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
情态,描写得维妙维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如若不是大手笔,是
难能达到此等艺术意境的。
上阕头两句,写这个五口之家,有一所矮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房屋有一条
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在这里,作者只用了淡淡
的两笔,就把由茅屋、小溪、青草组成的清新秀丽的环境勾画出来了。不难看出,
这两句在全首词中,还兼有点明环境和地点的使命。
三四两句,描写了一对满头白发的翁媪,亲热地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
聊天的优闲自得的画面,这几句尽管写得很平淡,但是,它却把一对白发翁媪,
乘着酒意,彼此“媚好”,亲密无间,那种和协、温暖、惬意的老年夫妻的幸福
生活,形象地再现出来了。
这就是无奇之中的奇妙之笔。当然,这里并不仅仅是限于这对翁媪的生活,
它概括了农村普遍的老年夫妻生活乐趣,是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吴音”,指吴
地的地方话。作者写这首词时,是在江西上饶,此地,春秋时代属于吴国。“媪”,
是对老年妇女的代称。
下阕四句,采用白描手法,直书其事,和盘托出三个儿子的不同形象。大儿
子是家中的主要劳力,担负着溪东豆地里锄草的重担。二儿子年纪尚小,只能做
占铺助劳动,所以在家里编织鸡笼。三儿子不懂世事,只知任意地调皮玩耍,看
他躺卧在溪边剥莲蓬吃的神态,即可知晓。这几句虽然极为通俗易懂,但却刻画
出鲜明的人物形象,描绘出耐人寻味的意境。尤其是小儿无拘无束地剥莲蓬吃的
那种天真活泼的神情状貌,饶有情趣,栩栩如生,可谓是神来之笔,古今一绝!
“无赖”,谓顽皮,是爱称,并无贬意。“卧”字的用得极妙它把小儿天真、活
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所谓一字千金,即是说使用一字,恰到
好处,比坐、躺、趴等用的更妙,就更能给全句或全词增辉。这里的“卧”字正
是如此。
在创意美术儿童画 艺术结构上,全词紧紧围绕着小溪,布置画面,展开人物的活动。从词的
意境来看,茅檐是靠近小溪的。另外,“溪上青青草、”“大儿锄豆溪东”,“最
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四句,连用了三个“溪”字,使得画面的布局紧凑。
所以,溪”字的使用,在全词结构上起着关键作用。
在写景方面,茅檐、小溪、青草,这本来是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东西,然而作
者把它们组合在一个画面里,却显得格外清新优美。在写人方面,翁媪饮酒聊天,
大儿锄草,中儿编鸡笼,小儿卧剥莲蓬。通过这样简单的情节安排,就把一片生
机勃勃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真实地反映出来了。给人一种诗情画意,
清新悦目的感觉,这样的构思巧妙、新颖,色彩协和、鲜明,给人留下了难忘的
印象。
从作者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雅静的环境描写,对翁媪及其三子形象的刻画,
表现出词人喜爱农村和平宁静的生活。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遭受议和派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归隐上饶地区闲居
农村时写的,词作描写农村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生活,并不能说是作者对现实
的粉饰。从作者一生始终关心宋朝恢复大业来看,他向往这样的农村生活,因而
会更加激起他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爱国热忱。就当时的情况来说,
在远离抗金前线的村庄,这种和平宁静的生活,也是存在的,此作并非是作者主
观想象的产物,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关于劳动的经典古诗词赏析四
《农家望晴》
唐朝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农村用英语怎么说 开。
赏析
诗中描写的场景是,正当农民打麦晒场的时候,忽然变了风云。一时风声紧,
雨意浓。秦地(今陕西一带)西风则雨,大约出自当时的农谚。这样的农谚与天
气变化有关。“尝闻”二字,写人们对天气变化的关切。这样,开篇一反绝句平
直叙起的常法,入手就造成紧迫感,有烘托气氛的作用。
在这个节骨眼上,天气好坏关系到一年收成。一场大雨,将会使很多人家的
希望化作泡影。所以诗人恳切地默祷苍天不要下雨。这层意思在诗中没有直说,
而用了形象化的语言,赋西风以人格,盼其早早回去,仿佛它操有予夺的权柄似
的。“为问西风早晚回?”早晚回,即何时回,这怯生生的一问,表现的心情是
焦灼的。
后二句是从生活中直接选取一个动人的形象来描绘:“白发老农如鹤立,麦
场高处望云开。”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首先,这样的人物最能集中体现古代农民
的性格:他们默默地为社会创造财富,饱经磨难与打击,经常挣扎在生死线上,
却顽强地生活着,永不绝望。其次,“如鹤立”三字描绘老人“望云开”的姿态
极富表现力。“如鹤”的比喻,与白发有关,“鹤立”的姿态给人一种持久、执
着的感觉。这一形体姿态,能恰当表现出人物的内心活动。最后是“麦场高处”
这一背景细节处理对突出人物形象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麦场”,对于季节和
“农家望晴”的原因是极形象的说明。而“高处”,对于老人“望云开”的迫切
心情则更是具体微妙的一个暗示。通过用近似于绘画的语言来表述,较之直接的
叙写,更为含蓄,有力透纸背之感。
这首诗选取收割时节西风已至大雨将来时的一个农家生活片断,集中刻画一
个老农望云的情节,通过这一“望”,可以使读者联想到农家一年半载的辛勤,
如同白居易《观刈麦》所描写过的那种劳动情景;也可以使读者想到嗷嗷待哺的
农家儿孙和等着收割者的无情的“收租院”等等,诗的潜在含义是很深的。由于
七言绝句体裁较小,意象必须集中,必须使读者窥斑见豹。此诗不同于《观刈麦》
的铺陈抒写手法,雷锋心得体会 只集中写一“望”字,也是“体实施之”的缘故。
这首诗对农民有同情,但没有同情的话;对农民有歌颂,但也没有歌颂的话。
诗人由衷的同情与歌颂尽在不言之中了。
关于劳动的经典古诗词赏析五
《田家昼出耘田夜织麻》
宋朝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赏析
上半首写"村庄儿女"昼耕夜绩的劳动生活,赞扬他们年纪虽轻,却早已"当
家",挑起了生活的重担,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泥土气息。后半首通过细节描
绘,把从小热爱劳动而又天真烂漫的农村儿童形象刻划了出来,既生动又富有生
活情趣,给全诗增添了活泼轻松的气氛。
上半首写"村庄儿女"昼耕夜绩的劳动生活,赞扬他们年纪虽轻,却早已"当
家",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后半首通过细节描绘,把从小热爱劳动而又天真烂漫
的农村儿童形象刻划了出来,既生动又富有生活情趣。
关于劳动的经典古诗词赏析六
《秋浦歌炉火照天地》
唐朝李白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赏析
这是一首正面描写和歌颂冶炼工人的诗歌,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中较
为罕见,因而极为可贵。“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诗一开头,便呈现出一
幅色调明亮、气氛热烈的冶炼场景:炉火熊熊燃烧,红星四溅,紫烟蒸腾,广袤
的天地被红彤彤的炉火照得通明。诗人用了“照”、“乱”两个看似平常的字眼,
但一经炼入诗句,便使冶炼的场面卓然生辉。透过这生动景象,不难感受到诗人
那种新奇、兴奋、惊叹之情。接着两句“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转入对冶
炼工人形象的描绘。诗人以粗犷的线条,略加勾勒,冶炼工人雄伟健壮的形象便
跃然纸上。“赧郎”二字用词新颖,颇耐寻味。从“赧郎”二字,可以联想到他
们健美强壮的体魄和勤劳、朴实、热情、豪爽、乐观的性格。结句“歌曲动寒川”,
关合了上句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冶炼工人一边劳动,一边歌唱,那嘹亮的歌声使
寒冷的河水都荡漾起来了。他们唱的什么歌,诗人未加明点,读者可以作出各式
各样的补充和联想。歌声把寒川激荡了,当然不会,这只是诗人的独特感受,是
夸张之笔,却极为传神。如果说,“赧郎”句只是描绘了明月、炉火交映下冶炼
工人的面部肖像,那么,这一句则揭示出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丰富的情感和优
美的情操,字里行间饱含着诗人的赞美歌颂之情。
这是一幅瑰玮壮观的秋夜冶炼图。在诗人神奇的画笔下,光、热、声、色交
织辉映,明与暗、冷与热、动与静烘托映衬,鲜明、生动地表现了火热的劳动场
景,酣畅淋漓地塑造了古代冶炼工人的形象,确是古代诗歌宝库中放射异彩的艺
术珍品。
本文发布于:2023-04-27 12:14: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51731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