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水经济概况

更新时间:2023-04-27 06:07:22 阅读: 评论:0


2023年4月27日发(作者:杨殿生)

丽水市水经济概况

1、水经济发展现状

近些年来,丽水市牢牢扭住“生态是最大优势、发展是最重任务”

的基本市情,抓住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实施高质量绿色发展战略,

依托优质的水、生态环境资源禀赋,积极培育水产业,水经济发展取

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水经济产业主要涉及为矿泉水、医用针剂生产、

酒类和软饮料生产提供优质原料,为云计算和大数据服务为代表的新

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提供低温冷却水、生态农业、涉水旅游以及水力发

电行业等。

2、水经济发展存在问题

1)水产业链结构不完整

水产业间关联度不高,产业链条短,缺乏配套协作,对资源的综

合利用率偏低,产业链缺乏立体化延伸,导致产业综合竞争实力较弱。

特别是农产品,多以初级开发为主,深加工方面明显不足,有规模、

有特色的生产基地匮乏,农产品很少就地加工转化成高附加值产品,

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丽水市大鲵养殖,目前仍以直接售卖活鱼为主,

市场需求量小,在保健、医学等领域的开发潜力尚未得到有效挖掘。

2)产业配套政策的扶持力度不足

没有专门的水经济产业规划,尚未制定针对水经济产业发展的产

业政策,对特色产业、主导产业和战略性产业的引导和扶持力度不足,

水利、交通等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保障力度不够,对产业融合发

展的推动力不足,水产业难以实现重点突破和跨越发展。招商引资激

励机制不健全,招商渠道偏窄,对资金使用监管不足,招商引资考核

评价有待完善,不利于形成招商引资的良性格局。

3)水产业品牌宣传推广力度不够

品牌宣传推广渠道相对单一,仍以传统的网站、展会等方式为主,

对新媒体、对外交流和经贸合作平台等的利用程度偏低。宣传广度不

够,受众范围偏小,难以深入不同消费群体,不利于打造品牌知名度。

宣传深度不够,以产品宣传为主,对品牌形象、品牌文化等缺乏集中

而深入的展示,消费者难以清晰全面了解品牌状况,不利于树立品牌

形象和品牌亲和力。

3、规划任务

1)发展绿色水电产业

加快创建国际绿色小水电示范区。在全面摸清丽水境内各流域水

电站分布、运营管理等情况的基础上,严格小水电安全生产标准化管

理,按照“一站一策”方案要求,实施生态化改造,持续推进省级生

态水电示范区创建;坚持点线结合、以点带面,对瓯江等主要流域中

的梯级电站、骨干电站全面开展国家绿色水电认证,探索创建国际小

水电中心绿色水电丽水示范区。

探索水电集约化发展道路。有效盘活资产。通过水电资产的产权

界定、注册登记、资产评估、股权确认和发证,促进水电资产证券化。

推进两权分离。以发电公司为载体,采取运行费用承包、全年经营承

包、按年发电量收入提成承包或老电站技改托管经营等方式,促进电

站的活珊瑚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鼓励水电企业走向联合。在全市范围内组

建规模经营、集约管理的水电集团公司(母公司),各县(市、区)

为子公司,各发电厂(站)为子公司下的发电车间。

2)升级发展饮用水和酒产业

发展高品质饮用水产业。强化“披云”商标作为“中国驰名商标”

的品牌效应,加快发展面向中高端市场的饮用水,特别是市场需求量

大的高品质包装饮用水,重点开发生产富含硒和氢氧离子怎么自学英语 等元素的饮

用天然矿泉水、饮用天然泉水和饮用天然水等;统筹区域良好的农林

生物资源,深入推进面向美容和医疗等特殊领域、母婴等特殊群体消

费用水的研发生产;结合丽水丰富的柑橘、桃、杨梅、梨和茶叶等资

源,开发具有水生态资源优势的特色饮品,逐步改变以天然饮用水为

主的单一水产品局面。

统筹谋划新老酒产业发展。适应社会对健康生活方式、人文关怀

和绿色低碳等需求,结合云和雪梨酒、富硒紫番薯酒、富硒米酒等农

产品加工业发展以及松阳、缙云酒产业发展,重点开发“养生酒”。

适应啤酒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从“拼量”向“拼质”观念转变的要求,

促进传统啤酒从低端向中高端转变。谋划建设富有特色的酿酒厂、

酒活动场所和酒文化博物馆等,深入挖掘和孕育出丽水健康的酒文化,

促进酒产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联姻。

3)培育发展低温水产业

培育发展冷水鱼产业园。适应老百姓对高食用价值和保健价值鱼

类养殖需求,对已形成一定规模和品牌效用的娃娃鱼养殖业,做强做

优娃娃鱼苗种生产和养殖基地。适应市场多元化需求,进一步探索培

育适合低温水养殖的鲑鳟鱼类产业,打造精品绿色渔业。做好低温水

产业园项目谋划与布局,促进生产要素集聚和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

发展,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区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做大做强低

温水产业。

发展休闲垂钓产业。依托丽水良好的水生态资源和冷水鱼等水生

态产品,利用丽水作为“中国休息垂钓之都”的品牌优势,加快打造

具有一定规模的垂钓综合基地,建设完善的垂钓基础设施,实现由零

散的垂钓到规模化经营的转变。探索发展水库的综合价值,强化部门

之间的协调合作,结合全域旅游,推动发展集休闲渔业、休闲赛艇、

垂钓旅游等于一体的垂钓运动,形成互通的产业链发展机制。

打造清凉小镇。立足滩坑、紧水滩和湖南镇等水库的位置布局,

因地制宜地开展清凉小镇建设。建议选择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北山

镇作为“清凉小镇”建设的典型示范点,逐步向滩坑引水工程沿线推

广,并设计布局北山、祯埠和空港园区等“清凉小镇”,将这些示范

点的不同发展模式的“清凉小镇”打造为样板,以点带面,逐步向紧

滩水库和湖南镇水库进行适应性推广。

4)着力发展健康产业

发展现代中药产业。推进中药材深度开发,按照中药男朋友礼物 材规范化种

GAP要求,加大药理作用大、附加值高中药材规模化种植,重点

推进厚朴、茯苓、灵芝、白术、元胡等道地中药材基地建设;创新发

展中药饮片产品,重点开发精制饮片、免煎饮片、超微饮片、颗粒饮

片、直接口服饮片等新型中药饮片,加快推进中药配方颗粒及提取物

研发生产。依托康恩贝、维康药业、方格药业等企业,加大对传统中

成药、民族药(畲药)产品二次开发创新,重点发展更高药效、更低

副反应的复方鱼腥草合剂、灰树花胶囊、益母草软胶囊等系列中成药

产品。

发展生物技术药物产业。引进和培育生物医药骨干企业,仿创结

合、逐步提高创新能力。努力开发创新药物、新型疫苗和新型制剂等

生物医药产品,特别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特药品。在优化现

有产品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用于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术药物和诊断

试剂、新型化学药物等新产品,开发生产缓释、控释、靶向、透皮等

各类新型制剂,力争形成优势产品。

发展健康日化产业。充分发挥纳爱斯的品牌效应、龙头效应,推

行清洁生产、绿色生产、智能生产,不断提升日化用品的产品层次、

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重点发展高档护理、绿色洗涤用品系列、抗菌消

毒功能等健康日化产品,加大拓展国外新市场,提升龙头企业的行业

国际影响力。

5)深入发展生态精品农业

发展现代化农业种养区支气管炎忌口 。按照“绿色精品、特色养生、生态高效、

优质优价”的要求,围绕食用菌、水干果、茶叶、蔬菜、畜禽、笋竹、

油茶、中药材、渔业等九大主导产业,立足各县(区、市)特点和市

场需求,加快培育创建一批环境友好、生产规范、质量认证、效益明

显的生态、养生精品种植基地、生产基地、养殖基地等,努力打造全

国领先的生态精品农业基地。

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区。立足丽水农产品种类资源丰富、加工业

滞后的后发优势,着力发展食用菌加工、果蔬加工、茶饮加工、竹木

加工、中药材加工等产业,通过兼并、重组、参股和联合等多种方式,

培育发展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的加工型、营销型龙头企业,大幅提升

农产品附加值,把丽水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生态农产品生产、

加工和贸易基地。

发展农业休闲旅游区。以“水”为媒介,重点发展以“突出乡野

风景、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主题的观光农业,以“展示与推广现

代农业高新技术、先进农业设备设施”为主题的园区农业,以“适时

适季开展乡村寻宝之旅、品尝之旅、采摘之旅”为主题的特色常用数学公式 体验农

业,以及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享农家乐”为主题的农家乐等多

种形态的休闲养生农业。

发展农业生态功能保障区。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

推动乡down的音标 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的要求,依托丽水市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绿

色山脉,以饮用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保护区和河湖湿地等

重要保护区域为基础,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整合各类资源,引导产

业集聚发展,避免过度开发,充分发挥自然生态环境保障与绿色安全

种养环境保护功能。

6)做大做强水旅产业

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契机,加快形成“一心、一轴、四

区、四级”的旅游空间发展格局。

打造城市旅游综合服务中心。以构建居、游、业共融的城市空间

为发展目标,将丽水主城区建设为全域旅游第一门户和一站式旅游综

合服务区。

打造瓯江生态旅游轴。依托“一主”(瓯江辫子的辫 干流)“四支”(松

阴溪-南溪、好溪、小溪、竹口溪-松源溪)主要水系,将散布的滨河

自然保护地、文化遗产、休闲空间串接整合形成一个“山水人文相融、

产景城乡共兴”的国家公园系统。

打造四大旅游功能区。1)缙云-青田依托区位优势,以及拥有

丽水首个5A景区的品牌优势,创建环太鹤湖4A景区,推进县城旅游

风情小镇培育,深耕精品旅游景区和高端旅游度假区建设,形成丽水

全域旅游的品质观光和度假休闲旅游区。2)遂昌-松阳依托两地地

貌、产业和景区等优势,打造周公源流域国家水利景区、黄南水库国

家级水利景区,创建“仙侠湖”省级美丽河湖,引导山地观光到山地

度假、山地运动、山地养生、山地农业休闲等多元化发展,打造山乡

田园牧歌旅游区。3)龙泉-庆元依托两地的山地避暑特色,加快创

建三江源水利风景区,打造松源溪流域国家水利景区;整合青瓷、宝

剑、茶叶等特色文化资源和香菇、披云山泉水等农业、工业资源,形

成丽水独特的文化养生度假旅游片区。4)云和-景宁应加快实施沙

湾仙姑生态水湾项目、景南云上天池项目、云和湖综合治理工程,依

托两地的生态资源、高山梯田农业、民族文化和特色产业优势等,主

打梯田观光、乡村休闲、畲乡度假、童玩体验等,形成独特的乡村生

态和文化旅游区。

打造四级旅游系统。1打造中小型山水旅游城市。莲都以“艺

术莲都”为特色,龙泉以“剑瓷文化”为特色,青田以“欧陆风情”

为特色,云和以“山水童话”为特色,庆元以“寻梦菇大碗花菜 乡”为特色,

缙云以“黄帝仙都”为特色,遂昌以“汤公文化”为特色,松阳以

“古县田园”为特色,景宁以“畲乡风情”为特色。(2)打造高等

级旅游景区。对照国家和世界标准,既提升打造传统 4A 级以上旅游

景区,又依托优良山水和文化资源加快创建滩坑水库国家级旅游度假

区和升级打造品牌旅游度假区。3打造乡村景区。抢抓国家“乡村

振兴”战略、住建部主导的“中国传统村落”建设和浙江省“建设景

区村”的机遇,近中期从全市域遴选200个乡村,以3A级景区村发

展目标作为重点开发,力争在全省范围内打造景区村开发模板,并在

远期完成全域乡村A级以上景区村推广。(4)打造风景廊道。依托

丽水河湖、高速公路、绿道以及古道等通道,优化河湖沿岸和道路两

侧景观风貌打造,促进自然风景和历史传统特色深度融合。

7)探索推进水权交易

在交易模式上。依托青田滩坑千峡湖、缙云潜明水库等的水资源,

争取先期与丽水周边的温州、金华等缺水地区对接开展区域水权交易。

在此基础上,盘活紧水滩等其他32座大中型水库水资源,寻求可能

的区域水权交易。探索发展工业企业取用水权交易。无偿取得的取水

权中通过节水措施节约的水资源可以参与交易,有偿取得的取水权可

自由交易。工业企业取用水权交易原则上应限定在同一行政区域内,

使用公共供水的同一供水系统内的工业企业。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的山塘、水库的水权交易,盘活山塘水库水资源资产。

在交易程序上。研究起草“丽水市闲置取用水指标处置管理办法”

从政策层面解决水量转让依据不充分或者指标不足问题。其中,丽水

与浙江省内市(区)之间的水权交易由涉及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联合提

出,报浙江省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批准水权交易的水行政主管部门

组织双方签订水权转让正式协议,明确转让水量、水价以及水费支付

方式。转让期限原则上不超过5年,转让期满后,受让方仍需继续取

水的,应重新办理水权转让手续。跨省之间的水权交易由浙江省水行

政主管部门提出转让申请和实施方案,报水利部批准。

4、对策建议

针对水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围绕水利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支持山区县跨越式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加大对水资源工程建设的扶持力度

丽水是华东水资源重要战略储备地和“浙江水网”优质水资源基

地,加大对水资源工程建设的扶持力度,建设一批重点水源工程建设、

重大引调水工程,能进一步提高区域水资源调控能力、城市群的水资

源调蓄能力和供水保障能力,对于水经济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

作用。

2)加大对“美丽瓯江”的建设支持

支持丽水打造全域幸福河湖示范区建设,打造“生态、自然、品

质、亲水、和谐”的美丽瓯江,全面提升丽水河湖生态环境,传承和

保护水文化,为水经济产业的水旅和康养提供良好的环境,助力水经

济产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3)加强对水利人才队伍建设的支持

加强地方和省厅的干部交流培养,每年接收一批政治素养好、

展潜力大的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到厅机关交流锻炼,定期选派业务技

术骨干到地方进行挂职交流,直接参与当地水利建设;定期选派专家

技术咨询工作组到地方开展业务咨询和技术指导,推动当地各项水利

工作的顺利开展。


本文发布于:2023-04-27 06:07: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51677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