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知识点总结

更新时间:2023-04-25 22:08:42 阅读: 评论:0


2023年4月25日发(作者:迟到保证书)

生理知识点总结

1.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和生殖。 新陈我家乡的美景 代谢最基础。

2. 阈值(阈强度):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阈值与兴奋性呈反变关系。

3. 兴奋组织:由于神经、肌肉和腺体的兴奋性较高,收到刺激后其反应迅速而明显,故将

这些组织称为兴奋组织。

4. 血浆约占细胞外液的1/4(约占体重5%)

5. 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是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和机体正

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6. 三种调节机制及特点:1.神经调节: 作用迅速,准确而短暂。2.体液调节:作用缓慢,广

泛而持久。3.自身调节: 作用准确、稳定调节幅度小且灵敏度低。

7. 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集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适应性和规律性的应答反应。 心灵捕手观后感

反射弧任何一部分的损坏,都将使该反射弧的反射活动不能正常进行。

8. 反射弧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9. 非条件反射:先天遗传的,例子:1.食物进入口腔引起的唾液分泌的分泌反射。2.光照眼

睛引起瞳孔缩小的瞳孔对光反射3.婴儿吮吸。4.异物触及眼睫毛而引起眨眼动作的角膜反射。

5.膝跳反射6.排尿反射

10. 条件反射:后天获得的。反射弧和反射活动灵活可变,数量无限,可扩大机体适应环境

变化的能力。

11. 负反馈意义:使集体某项生理功能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12. 小分子物质跨莫转运的方式及陈斌强 特点:

被动运输 单纯扩散(脂溶性小分子物质)氧气、二氧化碳

(高到低不耗能)

载体转运(载体蛋白)(小分子物质、葡萄糖)

易化扩散 通道蛋白(通道蛋白)(离子物质Na离子、K离子)

主动运输:低到高,耗能(小分子物质或离子)

13. 正常离子分布:内K离小屁孩日记读后感 子外Na离子

14. 入胞:例子:白细胞吞噬细菌 有关酒的诗词 出胞:例子:激素释放

15. 极化:膜电位处于“外正内负”的电荷分布状态。称为极化状态

16. 超极化:膜内电位值增大

17. 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K离子外流

18. 动作电位是细胞兴奋的标志

19. 动作电位的分期及机制:上升支(去极化)Na离子内流 下降支(复极化)K离子外

流。 后电位:Na离子------K离子泵

20. 阈电位:引起大量Na离子通道开放,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关于离别的古诗 值。

21. 膜电位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是产生动作电位的必要条件。

22. 局部电位特点:1.等级性 2.电紧张性传播(衰减性传导)3.可以总和

多个阈下刺激产生的局部去极化总和达到阈电位,便产生一次动作电位、

23. 肌肉收缩过程:骨骼肌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骨骼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

骨骼肌细胞的肌丝滑行。

24. Ca离子结合的是细肌丝的肌钙蛋白

25. 兴奋----收缩耦联:将肌细胞兴奋和肌细胞收缩联系起来的中介过程。 结构基础:三

联体 关键的耦联因子是Ca离子

26. 等长收缩:肌肉收缩时张力增加而无明显长度变化,称为等长收缩

27. 负血时血细胞比容降低

28. 血液的PH7.35~7.45 存在缓冲对:碳酸氢钠/碳酸

29. 血清:在不加抗凝剂的情况下经介绍中秋节 血液凝固后所析出的淡黄色液体

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血清中不含纤维蛋白原和被消耗的一些其他凝血因子

30. 血浆蛋白组成:清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

31. 血浆渗透压组成以及生理意义:

血浆晶体渗透压: NaCL 调节细胞内、外水平衡和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

血浆胶体渗透压: 白蛋白 调节血管内、外水分相对平衡。

32.如何写日记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33. 红细胞的生理特性:1.通透性 2.可塑变形性 3。悬浮稳定性 4.渗透脆性

34. 渗透脆性:红细胞对低渗容易所表现的抵抗力大小 抵抗力和渗透脆性呈反变关系

35. 红细胞生成:成年人只有胸骨、肋骨、颅骨、髂骨长扁骨以及椎骨和长骨的骨骺处,终

生造血。

36. 造血原料:蛋白质和二价Fe离子 慢性失血导致机体内缺铁,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

引起临床上常见的缺铁性贫血

37. 红细胞成不破楼兰终不还 熟因子:维生素B12和叶酸、内因子

38. 促红细胞生成素主要在肾脏合成

39. 白细胞种类: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三大类

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

无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40. 血小板的生理特性:1.粘附2.聚集3.释放反应4.吸附5.收缩性6.修复

41. 凝血因子特点:1.除因子工资计算公式 IVCa离子)外,其他全部属于蛋白质 2III .存在于组织中,

其余在血浆中


本文发布于:2023-04-25 22:08: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5144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生理知识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