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痰法操作相关知识
吸痰法是一项重要的急救护理技术,是指利用负压吸引原
理,连接导管,吸痰装置经口、鼻腔、人工气道将呼吸道的分
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
息等并发症的一种方法。临床上主要用于年老体弱、危重、昏
迷、麻醉未清醒前等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能有效咳嗽者。
第一节呼吸系统的解剖
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即吸入氧疲劳的英语 ,排出二
氧化碳。呼吸系统根据其结构和功能分为呼吸道和肺两大部分
以及呼吸的辅助装置-胸膜和胸膜腔。呼吸道包括鼻、咽、喉、
气管及左、右主支气管。临床上通常把鼻、咽、喉称为上呼吸
道,气管以下称为下呼吸道。肺包括支气管及其各分支和大量
的肺泡,是气体交的场所。
一、鼻的解剖
鼻包括外鼻、鼻腔及鼻旁窦。鼻不仅是气体出入的腔道,
也是嗅觉感受器。
1.外鼻为颜面部中央隆起的器官,分为鼻背、鼻梁、鼻根、鼻
尖、鼻孔及鼻翼,在平静呼吸时,鼻翼无显着活动,当呼吸
困难时可出现鼻翼扇动。
2、鼻腔由骨和软骨作支架,外面盖
以皮肤和肌肉,内面被覆皮肤和黏
膜,被鼻中隔分隔成左右两肉炒莲藕 个鼻腔。
鼻腔可分为鼻前庭和固有鼻腔两部
分。固有鼻腔为鼻腔的主要部分,根
据其结构和功能特点,分为呼吸区和
嗅区。呼吸区为上鼻甲以下的部分,
是空气出入的通道,而中及下鼻甲、
鼻旁窦口周围、鼻中隔后缘者黏膜与
骨膜连接紧密,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及
多数粘液腺,对空气有增加温度和湿
度以及净化其中的灰尘和异物的作用。嗅区为上鼻甲平面以上
包括鼻中隔相应的部分。
二、咽的解剖
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道。前通鼻腔、口腔和喉腔,
后壁与椎前筋
膜相邻,下端在环状软骨下缘处与食管相连接。分为鼻咽、口
咽、喉咽。
三、喉的解剖
喉既是呼吸道的一部分,又是发音器官,位于颈前正中,舌
骨下方。喉腔
是由喉壁围成的管形腔,喉壁由喉软骨、韧带和纤维膜、喉肌
及喉黏膜等构成。
四、气管及主支气管的解剖
1.气管由软骨、平滑肌纤维和结缔组
织构成。气管内面覆以黏膜,向上与
喉黏膜相续。气管的长度为10-12cm,
通常分为颈、胸两端。
2.主支气管是位于气管杈与肺门之间
的管道,左右各一,分为左右主支气
管,分叉处称气管杈,主支气管壁的
构造与气管类似,由主支气管环、平
滑肌纤维和结缔组织构成。
五、肺的解剖
肺是呼吸系统中最重要的器官,位于胸腔内,纵隔两侧,
分为左肺和右肺。左肺轻于右肺,健康成年男性两肺的最大容
量可容纳空气约5000-6500ml,女性则小于男性。
第二节吸痰法操作并发症
吸痰装置有中心负压装置、电动吸引器两种,吸痰法是一
种侵入性操作,由于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吸痰装置及病人自身
等原因,常可引起一些并发症,如:低氧血症、呼吸道粘膜损
伤、感染、心律失常、肺不张等。
一、低氧血症
(一)发生原因
1.吸痰过程中供氧中断,导致缺带有的成语 氧或低氧血症。
2. 吸痰时负压抽吸将肺内富氧气体吸出,从吸氧管周围卷
入的气体是氧浓度较低的空气,导致吸入氧浓度降低。
3. 吸痰时卷入气体量不足以及气道内注水易引起小气道阻
塞和肺不张,导致低氧血症。
4. 吸痰操作过程反复,刺激咽喉部引起咳嗽。使呼吸频率
下降引起缺氧。
5. 患者原有缺氧性疾病,吸痰前未将吸氧浓度提高。吸痰
时可带走氧气,致使吸痰后患者缺氧。
6. 吸痰时负压过高、时间过长、吸痰管外径过粗、置管过
深等均可造成低氧血症。
7. 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在吸痰过程中脱离呼吸机的时间过
长。
(二)临床表现
根据缺氧程度的不同,其临床表现也有差别。初期表
现为呼吸加深加快,脉搏加强,脉率加快,血压升高,肢
体协调动作差等;缺氧进一步加重时,表现为疲劳,精细
动作失调,注意力减退,反应迟钝,思维紊乱似醉酒者;
严重时,出现头痛、紫绀、眼花、恶心、呕吐、耳鸣、全
身发热、不能自主运动和说话,很快出现意识丧失、心跳
减弱、血压下降、抽搐、张口呼吸、甚至呼吸停止,继而
心跳停止,临床死亡。
(三)预防及处理
1.吸痰管口径选择要适当,使其既能够将痰液吸出,又不
会阻塞气道。
2. 吸痰过程中患者若有咳嗽,可暂停操作,让患者将深部
痰液咳出后再继续吸痰。
3. 吸痰不宜深入至支气管处,否则易堵塞呼吸道。
4. 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在吸痰过程中不宜使患者脱离呼吸
机的时间过长,一般应少于15秒。吸痰前后给予100%
纯氧5分钟,以提高血氧浓度。
5. 尽量避免护士工作繁忙而未及时给患者吸痰导致的严重
后果。
6. 吸痰时密切观察病人心律、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7. 已经发生低氧血症者,立即加大吸氧流量或给予面罩加
压吸氧,酌情适时静注阿托品、地塞米松等药物,必要
时进行机械通气。
二、呼吸道粘膜损伤
(一)发生原因
1.吸痰管质量差,质地僵硬、粗糙、管径过大,容易损伤
气道粘膜。
2. 操作不当、缺乏技巧,例如动作粗暴、插管次数过多、
插管过深、用力过猛、吸引时间过长、负压过大等,均
可致使粘膜损伤。
3. 固有鼻腔粘膜柔嫩,血管丰富,如有炎症时充血肿胀,
鼻腔更加狭窄,加上长时间吸入氧气,使鼻腔粘膜干燥,
经鼻腔吸痰时易造成损伤。
4. 烦躁不安、不合作病人,由于头部难固定,在插吸痰管
过程中,吸痰管的头部容易刮伤气管粘膜,造成粘膜损
伤。
5. 呼吸道粘膜有炎症水肿及炎性渗出,粘膜相对脆弱,易
受损。
(二)临床表现
气道粘膜受损可吸出血性痰,纤支镜检查可见受损处
粘膜糜烂、充血肿胀、渗血甚至出血,口唇粘膜受损可见
有表皮的破溃,甚至出血。
(三)预防及处理
1.使用优质、前端钝圆有多个侧孔、后端有负压调节孔的
吸痰管,吸引前先试吸生理盐水使其润滑。
2. 选择型号适当的吸痰管,成人一般选用12—14号吸痰
管,婴幼儿多选用10号,新生儿常选用6-8号,如从鼻
腔吸引尽量选用6号。有气管插管者,可选用外径小于
1/2气管插管内径的吸痰管。
3. 吸痰管的插入长度;插入的长度为患者有咳嗽或恶心反
应即可,气管插管者则超过气管插管1-2CM,插入时动
作轻柔,特别是从鼻腔插入时,不要用力过猛;禁止带
负压插管;抽吸时,吸痰管必须旋转向外拉,严禁提插。
4. 每次吸痰的时间不宜超过15秒。若痰液一次未吸净,可
暂停3-5分钟再次抽吸。吸痰间隔时间,应视痰液粘稠
程度与痰量而定。
5. 每次吸痰前先将吸痰管放于无菌盐水中试吸,以测试导
管是否通畅和吸引力是否适宜,以调节合适的吸引负压。
一般成人0.04-0.053MPa,儿童〈0.04MPa,婴幼儿0.013
—0.026MPa,新生儿〈0.013MPa。在吸引口腔分泌物时,
通过手控制负压孔,打开、关闭反复进行,直至吸引干
净。
6. 对于不合作的患儿,可告知家属吸痰的必要性,取得家
长的合作,固定好患儿的头部,避免头部摇摆,酌情使用
口咽通气管协助吸痰。对于烦躁不安和极度不合作者,
也可酌情使用口咽通气管协助吸痰或吸痰前酌情予以镇
静。
7. 为关于亲情的作文 患者行口腔护理时,仔细观察口腔黏膜有无损伤,牙
齿有无松脱,如发现口腔粘膜糜烂、渗血等,可用口泰
(或多贝尔氏液)、双氧水、碳酸氢钠洗口以预防感染。
松动的牙齿及时提醒医生处置,以防脱落引起误吸。
8. 鼻腔黏膜损伤者,可外涂四环素软膏。
9. 发生气管黏膜损伤时,可用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或丁胺
卡那霉素等抗生素进行超声雾化吸入。
三、感染
(一)发生原因
1. 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唐宋8大家 作:①没有戴无菌手套。②使
用的吸痰管消毒不严格或一次性吸痰管外包装破裂致使
吸痰管被污染。③吸痰管和冲洗液更换不及时。④用于
吸口鼻咽与吸气管内分泌的吸痰管混用等。
2. 经口腔吸痰:①失去了鼻腔对空气的加温作用,未加温
的空气直接进入下呼吸道,致使黏膜血管收缩,血供减
少,局部抵抗力下降导致感染;②失去了鼻腔对空气的
清洁作用,致使空气中的细菌进入到肺内;③失去了鼻
腔对空气的加湿作用,致使下呼吸道分泌物粘稠,使纤
毛运动障碍,分泌物不易咳出、结痂,可致下呼吸道炎
症改变。
3. 前述各种导致呼吸道黏膜损伤的原因,严重时均可引起
感染。
(二)临床表现
口鼻粘膜感染时,出现局部粘膜充血、肿胀、疼痛,
有时有脓性分泌物;肺部感染时出现高热、寒颤、痰多、
黏液痰或脓痰,听诊肺部有湿罗音,X线检查可发现散在
或片状阴影,痰液培养可找到致病菌。
(三)预防与处理
1. 吸痰时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采用无菌吸痰管,
使用前认真检查外包装有无破损。吸痰用物固定专人使
用,放置有序。吸痰时洗手,戴无菌手套,吸痰管一次
性使用,冲洗吸痰管液用生理盐水,注明口鼻、气道。
冲洗液24小时更换一次。吸引瓶内吸出液应及时更换,
不超过其高度的70%—80%。
2. 痰液粘稠十字纹 者,应用生理盐水40ml加庆大霉素8万U加糜
蛋白酶4000U行雾化吸入,每日三次,必要时根据病人
的症状给予地塞米松或氨茶碱,以便稀释痰液,易于排
痰或吸痰。 打卤
3. 加强口腔护理,一般常规使用生理盐水和1:2000洗必
泰溶液。当培养出致病菌时,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
择适当的抗生素局部应用。
4. 吸痰所致的感染几乎都发生在呼吸道粘膜损伤的基础
上,所有防止呼吸道粘膜损伤的措施均适合于感染。
5. 发生局部感染者,予以对症处理。出现全身感染时,行
血培养,做药物敏感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
素静脉用药。
四、心律失常
(一)发生原因
1. 在吸痰过程中,吸痰管在气管导管内反复吸引时间过长,
造成患者短暂性呼吸道不完全阻塞以及肺不张引起缺氧
和二氧化碳蓄积。
2. 吸引分泌物时吸痰管插入较深,吸引管反复刺激气管隆
突引起迷走神经反射,严重时致呼吸心跳骤停。
3. 吸痰的刺激使儿茶酚胺释放增多或导管插入气管刺激其
感受器所致。
4. 前述各种导致低氧血症的原因,严重时均可引起心律失
常甚至心跳骤停。
(二)临床表现
在吸痰过程中患者出现各种快速型或缓慢型心律失
常。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可致头晕、乏力等症状。原有心
脏病者可诱发或加重心绞痛或心力衰竭。听诊心律不规
则,严重者可致心跳骤停,确诊有赖于心电图检查。
(三)预防及处理
1. 因吸痰所致的心律失常几乎都发生在低氧血症的基础
上,所有防止低氧血症的措施均适合于防止心律失常。
2. 如发生心律失常,立即停止吸引,退出吸痰管,并给予
吸氧或加大吸氧浓度。
3. 一旦发生心跳骤停,立即施行准确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
并开放静脉通道,同时准备行静脉或心内注射肾上腺素
等复苏药物。心电持续检测,准备好电除颤器,心脏起
搏器,心搏恢复后以予降温措施行脑复苏。留置导尿管,
采取保护肾功能措施,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和水电解质紊
乱。
五、阻塞性肺不张
(一)发生原因
1. 吸痰管外经过大,吸引时氧气被吸出的同时,进入肺内
的空气过少。
2. 吸痰时间过长、压力过高。
3. 痰痂形成阻塞吸痰管。造成无效吸痰。
(二)临床表现
肺不张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急性大面积的肺不张。
可出现咳嗽、喘鸣、咳血、脓痰、畏寒和发热,或因缺氧
出现唇、甲紫绀。X线胸片呈按肺叶、段分布的致密影。
(三)预防及处理
1. 根据患者的年龄、痰液的性质选折型号合适的吸痰管。
有气管插管者,选用外径小于气管1/2的吸痰管,吸引
前测量吸引管的长度,将吸引管插至超出气管插管末端
1-2cm的位置进行浅吸引。
2. 采用间歇吸引的方法:将拇指交替按压和放松吸引导管
的控制口,可以减少对气道的刺激。
3. 每次吸痰持续不超过15秒,同时查看负压压力,避免压
力过高。吸引管拔出应边旋转边退出,使分泌物脱离气
管壁,可以减少肺不张和气道痉挛。
4. 插入吸痰管前检测吸痰管是否通畅,吸痰过程中必须注
意观察吸引管是否通畅,防止无效吸引。
5. 加强肺部体疗,每1-2小时协助患者翻身一次,翻身的
同时给予自下而上,自边缘而中央的叩背体疗,使痰液
排出。翻身时可以仰卧-左侧卧-仰卧-右侧卧来交替翻
身,使痰液易于通过体位引流进入大气道,防止痰痂形
成。还会展布置 可利用超声雾化吸入法湿化气道,稀释痰液。
6. 吸痰前后听诊肺部呼吸音的情况,并密切观察病人的呼
吸频率、呼吸深度、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劲爆的歌曲 结果及心率
的变化。
7.肺不张一经明确,根据引起的原因采取必要的措施,如
及时行气管切开,以保证进行充分的气道湿化和吸痰,
有时需借助纤支镜对肺不张的部位进行充分吸引、冲
洗,以排除气道阻塞,并嘱病人深呼吸以促进复张。
8. 阻塞性肺不张常合并感染,需酌情应用抗生素。
六、气道痉挛
(一)发生原因
有哮喘病史长期发作的患者,因插管刺激使气管痉
挛加重缺氧。
(二)临床表现
气道痉挛常表现为呼吸困难、喘鸣和咳嗽。
(三)预防及处理
为防止气道痉挛,对气道高度敏感的病人,可于吸
引前用1%利多卡因少量滴入,也可给予组胺拮抗剂如扑
尔敏口服,每日3次。气道痉挛发作时,应暂停气道吸
引,遵医嘱给予受体兴奋剂如特布他林吸入。
2
附吸痰法操作规程
1、用物
中心吸引器或电动吸引器、干燥试管、治疗盘有盖罐2只、弯
盘、消毒纱布、无菌手套、治疗巾、无菌盐水、吸痰管、听诊
器、别针、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舌钳、剪刀,气管切开
或插管病人准备气管内滴药1瓶。
2、步骤
(1)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至床旁,核对,对清醒病人做好
解释,取得合作。
(2)接通电源,打开吸引器开关,检查证实性能良好,各处连
接紧密,调节负压,一般成人0.04-0.053Mpa(300-400mmHg),
儿童<0.04Mpa(<300mmHg)。
(3)开启生理盐水,注明开瓶时间与吸痰部位(如口、鼻,气
管等字样)。
(4)检查病人口、鼻腔,取下活动义齿。
(5)根据病人情况采取舒适卧位或坐位,将病人头部转向一侧,
面向操作者,铺治疗巾于颌下。若口腔吸痰有困难,可鼻腔吸
引。昏迷病人可用压舌板或开口器帮助张口,必要时用舌钳拉
出舌头,张口困难或极不配合者可用口咽通气管协助吸痰。
(6)连接吸痰管,试吸少量生理盐水,检查吸痰管是否通畅,
同时润滑导管前端。
(7)一手返折吸痰导管末端,一手戴无菌手套拿吸痰管插入口
咽部,先吸口咽部分泌物,其顺序是由口腔前庭→峡部→咽部,
再吸气管内分泌物。口腔吸痰有困难时,可从鼻腔插入(颅底
骨折患者禁用),其顺序由鼻腔前庭→下鼻道→鼻后孔→咽部
→气管(约20---25cm),将分泌物吸出。若气管切开吸痰,注
意无菌操作,由套管内插入,先吸气管切开处,再吸口(鼻)
部,将痰液吸出。
(8)手法:左右旋转向上提出。气管内吸痰,待病人吸气时,
快速将导管插入,自下而上边退边左右旋转导管,消除气道分
泌物,并注意观察病人的呼吸。在吸引过程中如病人咳嗽厉害,
应稍等片刻后再行吸出。
(9)吸痰管退出时,用生理盐水抽吸冲洗。
(10)痰液粘稠,可配合叩击,雾化吸入。
(11)吸痰完毕,关闭吸引器,取下吸痰管丢弃。
(12)擦净病人脸部分泌物,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整理用物。
(13)记录时间及吸出物性状、颜色、数量,签名。
注意事项
1.吸痰应严格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每吸痰一次,更换一次
吸痰管,以免引起感染。
2.严格掌握吸痰时间,每次吸痰时间〈15s,连续吸引的总时间
不得超过3min,以免造成病人缺氧。若痰液一次未吸净,
可暂停3-5分钟再次吸痰,吸痰间隔时间,应视痰液粘稠程
度与痰量而定。
3.压力成人0.04-0.053Mpa,儿童小于0.04Mpa,插管时不可有
负压,以免引起呼吸道黏膜损伤。吸痰时,防止固定在一处
或吸引力过大而损伤黏膜。
4.每次吸痰前后予以加大吸氧浓度。吸痰过程中,注意观察气
道是否通畅;病人的反应如面色、呼吸、心率、血压等;吸
出液的色、质、量。如发现有血性分泌物,病人呼吸异常或
呛咳等现象,应及时与医生联系,同时检查气管套管位置有
无不当等情况。
5.吸痰用物根据吸痰操作性质每班更换或每日更换1-2次。
6.贮液瓶内吸出液(〈2/3)应及时倾倒,以免损坏机器,贮液
瓶内应放少量0.1%含氯消毒液,使痰液不粘附于瓶底,便
于清洗、消毒。每个病人用后的导管,贮液瓶应消毒后备用。
7.颅底骨折的病人禁用鼻腔吸痰。
8.吸痰时需留取痰标本送检做细菌培养时,可用新生儿吸痰管
抽吸痰液。
本文发布于:2023-04-25 16:43: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5141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