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发展历程

更新时间:2023-04-25 16:31:36 阅读: 评论:0


2023年4月25日发(作者:议付)

中国科技发展历程

古代中国——科学技术成就辉煌

中华民族的科技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曾经为人类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

献,并且在16世纪中期以前一直处于世界科技舞台的中心。早在距今3300

年以前的甲骨文中就有有关日食的记载。距今2500年以前的战国时期问世的

《考工记》准确地记载了六种不同成份的铜锡合金及其不同用途。公元1世纪

初期的西汉时期,中国人发明了造纸术,公元105年左右中国科学家蔡伦又改

进和提高了造纸技术,从而使造纸技术在中国迅速推广开来。公元3世纪左

右,中国人发明了瓷器,这一技术在11世纪传到波斯,由那里经阿拉伯于1470

年左右传到意大利以及整个欧洲。到唐朝,中国科学家发明了火药,并在公元9

世纪首次将其用于战争之中。在11世纪中期的宋朝,中国科学家发明的指南针

和活字印刷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5世纪中期,中国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

《本草纲目》成为中国古代医学发展的集大成者。到此时为止,中国古代科学

的发展达到了顶峰时期,四大发明已经先后登上了历史舞台。著名英国科学家

李约瑟博士认为,中国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

学知识水平,现代西方世界所应用的许多发明都来自中国,中国是一个发明的

国度。

由于从明代14世纪60年代末始以来,中国对外长期实行闭关锁国

策,影响了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并使之处于相对停滞状态。

与此同时,欧洲成为现代科学的发源地,生产力突飞猛进,科学技术获得

迅速进展。

中国逐渐拉大了与世界先进国家的距离。

近现代中国——科技发展历经曲折

在近代历史上,积贫积弱的中国不仅在科技发展上乏善可陈,而且自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还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一个有着光辉灿烂历史的

文明古国就这样退出了世界科技舞台。

1 / 8

19世纪中叶,一批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中国先行者,倡导科学救国、教

育救国,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

于是中国开始有了出国求学者。1847年,来自广东香山南屏镇的容闳来到

美国,3年后,他考入耶鲁大学。1854年,他又以优异的成绩从这所大学毕

业,成为历史上毕业于美国大学的第一位中国人。1872年至1875年,清朝政府

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青少年到美居住证办理条件 国留学。1905年,中国废除了科举制度,清

政府举行了第一次归国留学生考试。

这些归国人员为引进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19111010日,在武昌爆发了辛亥革命。在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领

导下,终于推翻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帝制,中国走向共和。

孙中山是近代中国主张科学救国的先驱。但是,20世纪前叶的中国,动荡

不安,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物质条件极差,所以发展依然很缓慢。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反对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列强强加给中国的

不平等条约,

1954日,中国爆发了毛泽东论文 伟大的爱国救亡运动,即五四运动五四运

提倡民主与科学,为中国近代科学的诞生扫清了道路。当时的留美学生赵元

任、任鸿隽、杨铨、胡适等在美国发起组织了中国科学社,其宗旨是联络同

志,研究学术,共图中国科学之发达,并创办了《科学杂志》。这是中国第一

个科学家团体。192869日,国民政府成立了当时中国的最高学术研究机

——国立中央研究院,著名教育家及科学家蔡元培先生为首任院长。

19299月又组建了国立北平研究院。

1935年,全国各类专门的科研机构已超过了70个。国民政府在此后的

十几年里,把各国发展科学技术的经验移植到了中国,形成了以轻工业为主

体、通才教育和政府较少干预的欧美式科学技术发展模式。

中国北京猿人(俗称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是这个时期的重要科

研成果。1929122日下午4点多钟,刚从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不久的裴文

中和其他4名工人,在北平(即今北京市)附近的周口店龙骨山洞穴堆积层

2 / 8

中,发现了一个半露在地面的猿人头盖骨。这就是后来名扬中外的北京猿人的

第一个完整头盖骨。

这时的中国科技界已不再与国际科技界隔绝,科技交流逐渐增加。一批有

成就归国科学家,成为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领物。其中包括地质学家

李四光,地理及气象学家竺可桢,林学家梁希,物理学家叶企逊、周培源、吴

有训,空间物理学家赵九章,化工学家侯德榜,土木科学家茅以升等。叶企

逊、吴有训、周培源、王淦昌、谈家桢等一批中国的杰出人才出国深造宜昌是几线城市 。近代

力学奠基人、航空动力学大师冯卡门,控制论之父维纳,量子力学创始人之一

尼尔斯玻尔等先后到过中国。

抗日战争(19371945)爆发后,中央研究院及各研究所先后内迁至四

川、广西和云南,在艰苦的环境下坚持科学研究。一批日后颇有成就的科学

家,如李政道、杨振宁、黄昆、吴文俊、朱光亚和林家翘等,都是这个时期培

养出来的佼佼者。美籍华人李政道和杨振宁,一起获得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

奖。

新中国成立——科技事业新的起点194910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当时的中国国内仅有30多个专门研究机构,全国的科学技术人员不超过5

万人。中国的科学技术需要在一片废墟上重建。194911月,在原中央研究

院和北平研究院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科学院,作为新中国的主要政府研究机

构,并在随后的几年里陆续成立了中国科协、中国气象局、国家地质部等科学

技术协调与研究机构。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新中国的

建立,激发了大批海外学子的殷殷报国心。正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任教的著名

数学家华罗庚,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后异常兴奋,毫不犹豫地放弃

了在国外的终身教授职务和优厚的生活待遇,毅然回国。

1955年,航空动力学家冯卡门的学生、时任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教授

的钱学森,历经险阻,回国效力。后来番薯丸的做法 的几十年间,他为发展中国的国防科技

作出了特殊贡献。

1957年,归国的海外学人已经有3000多人,约占新中国成立前在海外

留学生和学者的一半以上。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纷纷回到祖国,大多数人成为

3 / 8

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奠基人或开拓者。在中国科学院选定的第一批233名学

部委员(后改称院士)中,近2/3是这批归国的海外学人。

同时,中国政府大力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建立科研机构。在短短的时期

里,中国初步形成了由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国务院各部门研究单位、各地

方科研单位、国防科研单位五路科研大军组成的科技体系。

1956年是中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年1月,中国

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科学技术事业开始进入了一个有计划的蓬勃发展

的新阶段。

这一年,中国政府成立了国家科学规划委员会,组织全国600多位科学家

和技术专家cooked ,制定出中国第一个发展科学技术的长远规划,即《1956年至1967

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拟定了57项重大任务。此规划提出的主要任务于

1962年提前完成,从而奠定了中国的原子能、电子学、半导体、自动化、计算

技术、航空和火箭技术等新兴科学技术基础,并促进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

诞生和发展。在提前完成《1956年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的基础

上,中国又制定了《1963年至1972年科学技术规划纲要》(简称《十年规

划》)。中国政府在1958年对科技管理机构进行调整合并,成立了国家科学技

术委员会、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陆续成立

了各级科委,形成了中国的科学技术管理体系。中国科学技术事业进入了国家

计划下的现代发展时期。

1964年,周恩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上首次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国防

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简称四个现代化

在此期间,科技事业得到迅速发展。1959年,地质学家李四光等人提出了

陆相生油理论,打破了西方学者的中国贫油说;1960年,物理学家王淦昌

等人发现反西格玛负超子;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成功;1965

年,生物学家们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在此过程中,中国形成了一

批学科较齐全、设备较好的研究所,培养了一支水平较高、力量较强的科研队

伍。到1965年,全国科学研究机构已达到1700多个,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达

12万人。这是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继续发展的基础。

4 / 8

文化大革命”——科技事业遭受重创

不幸的是,从1966年开始,中国经历了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这场

政治运动对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其间,科技管理陷入

瘫痪,研究机构被肢解,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被迫停止科研工作,下放到农村

或厂矿劳动。中国的科学技术几乎停滞不前。

尽管如此,中国科学技术工作者还是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取得了一系列的

重要成就。1966年,中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67

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成功;李雷和韩梅梅歌曲 1970年,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

功;70年代初期,数学家陈景润完成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向着解决哥德

巴赫猜想迈进了一大步。1976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进入了新的历

史发展阶段。改革开放——迎来科学的春天197831831日,时任副总理

的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作了极为重要的讲话。他提出,要实现农

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并强调科

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的讲话极大地鼓舞了中国的知识分子。

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先生,在大会上发表了著名讲话《科学的春

天》。他用澎湃奔放、抒情洋溢的语言,表达了文革结束后中国知识分子的

喜悦心情和踌躇满志。

这次大会预示着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将由乱到治、由衰到兴。

不久以后,

197812月,召开了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

全会。从此,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也真正迎来了科学的春天。

1985年初,中国科技体制改革进入到有领导、有组织的全面实施阶段。在

这个过程中,中国政府对其科技发展目标进行了影响深远的重大调整。

1988年,中国政府先后批准建立了53个国家高新技术致十年后的我 产业开发区。此后,

又先后制定了星火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攀登计划、重大项目攻

关计划、重点成果推广计划等一系列重要计划,并建立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制,

形成了新时期中国科技工作的大格局。

5 / 8

在此期间,中国也取得了巨大的科技成就:

建成了正负电子对撞机等重大科学工程,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成功,银河

系列巨型计算机相继研制成功,长征系列火箭在技术性能和可靠性方面达到国

际先进水平。

科教兴国面向未来19955月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时任中共中央

总书记的江泽民正式提出科教兴国战略。这是继1956年号召向科学进军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之后,中国科技事业发展进程中第三个重要里程碑。

1997年,中国政府批准了中国科学院关于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方案,投资

实施知识创新工程。

19986月,中国成立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表明中国从更高的层次上

加强对科技工作的宏观指导和整体协调。

19998月,中国政府召开全国技术创新大会,提出要努力在科技进步与

创新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到目前为止,中国科学家完成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1%基因绘制图,在世界

上首次构建成功水稻基因组物理全图;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许多指标都突破了世界水利工程的记录;中国在国际上首次

定位和克隆了神经性高频耳聋基因、乳光牙本质型、汉孔角化症等遗传病的

致病基因;量子信息领域避错码被国际公认为量子信息领域最令人激动的成

;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并顺利返回。

以政府为主导的中央计划体制正在转变,一种以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

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为原则,政府科技机构、产业研究部门以

及高等院校之间分工明确、良性互动的新型科技体制逐步形成。民营科技企业

迅速发展。

目前,中国正着手制定新世纪第一个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2006-

20),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科技支撑。

开放的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视野展开新世纪的科技事业。中国古代3570k

主要科技成就一览表

6 / 8

发明名称

十进位制

冶铁

铜锡合金记录

针炙

水力鼓风设备发明者

源于甲骨文

佚名

源于《考工记》

源于《内经》

杜诗发明时间

公元前13世纪

公元前513

公元前4世纪左右

公元前3世纪左右

公元31

造纸术蔡伦公元105年左右

瓷器佚名公元3世纪左右

浑天仪张衡公元2世纪初

《九章算术》刘衡公元260年左右

圆周率计算祖冲之公元56世纪

7 / 8

农学著作《齐民要术》贾思勰公元533544

火药源于沈括《梦溪笔谈》公元7世纪

指南针源于沈括《梦溪笔谈》公元11世纪初

公元10411048年活字印刷毕升间医学巨著《本草纲目》李时珍公元

1578

8 / 8


本文发布于:2023-04-25 16:31: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5140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