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中的报告写范文
请示
一. 请示的含义
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的公文。(上行文)
二. 请示的分类(适用情况)
(一)求示性指示(政策性指示)——寻求指示
1.新问题、新情况,无章可循;
2.对上级的政策、方针、规定、指示有疑问或把握不准;
3.与其他机关单位就某个问题有分歧,需要上级裁决。
总之,在不知如何是好的情况下使用。
(二)求批性指示(事务性请示)——请求批准
1. 请求批准有关规定、方案、规划等;
2. 请求审批有些项目,指标等;
3. 请求、批转有关办法,措施。
总之,已有计划安排,但需要经过上级的批准才可实行。
三. 请示的特点
1.期复性(双向性)
发出请示意味着将得到一份批复,与批复对应。
2.单一性
一事一文,多事多问
3.时效性
应在问题发生或处理前行文,不合先斩后奏。
4.可行性节日歌曲
请示中提出的准予批准的要求,应是切实可行的。 5.针对性(适
用范围)
四. 请示的写法
(一)标题
1.发文机关+事由+文种
例1《市区人民政府关于路上禁止重
型卡车和大型货车行驶的请示》
2,事由+文中
例2《关于建立中国工程院有关问题的请示》
(二)主送机关
▲只能有一个
(三)正文
1.请示原因
2.请示事项
3.结语
(四)落款
正文
1. 请示原因(开头)
即:“为什么提出请示?”
十孔口琴
要充分、具体、恰当,以便上级充分了解情况,做出决策。
一般是请示的详写部分。
如何写好请示理由?
例如:一家单位申请资金购买电梯
其中,有一个理由——电梯由于使用多年,已不能运行了。于是
领导派人去调查情况,一看这些电梯哈没有到报销年限,仍能正常运
行。结果领导大为恼火。资金问题当然也就得不到解决了。
理由要合理、充分
例如:一家单位申请资金盖办公楼。
“我单位常年没有合适的办公地点,这些年一直租用其他春风十里不如你结局 单位的
房子办公,光每年的租金就五万元,已远远超出了我们的财政支出,
如果建一座办公楼,根据测算,只需要资金50万元,约等于10年的
租金,这样10年后每年将节约5万元经费。”
例如:一家单位申请资金疏通排水沟。
不但着重写了挖排水沟的几个理由:淤泥新学期演讲稿 厚,雨季来临,
影响排涝;夏天蚊虫滋生气味难闻,影响居民乘凉等。而且还引
申下去,写了挖好排水沟后会美化周围环境而且对居民生活也有很大
好处,两岸种上树木后将来会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
例如:申请扩建校舍的请示
“学生较多,校舍紧张”
“近几年来,我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校学生总数由xx年的
人上升到年xx年的人,而目前校舍设计容纳学生数为
人。我校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成为制
约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为此……”
理由中可恰当渗入感情
例如:一单位请求解决学校房屋建设资金问题。
“这些年学校连年失修,只是孩子们常年在一所破旧的房屋里上
课,冬天,窗户没有玻璃,四处透风,孩子们手脚都冻裂了,简直无
法写字,夏天,雨水较多,房顶漏雨,房梁遭到虫蚀,非常危险,一
旦垮塌,后果不堪设想。看着这些可怜的孩子们,我们心里十分难受,
为此,经乡里同意,我们决定重新盖一座教学楼,目前我们已经筹集
了万元的资金,还缺万元,能否适当给以解决?”
站在谁的角度来写理由?
“蠢人用他的方法说服我,指着用我的方法来说服我” ——亚里
士多德
理由要站在领导的角度来写
请示是写给领导阅批的,只有得到领导的认可才能得到满意的批
复。因此,写作要站在领导的角度,以领导的角度来写才更有说服力。
例如:一家单位申请搬迁,在写搬迁方案是就具体提供了几个方
案,详细写出每种方案所需经费。这样,几个方案放在一起,让领导
很容易就做出了选择。
思考:我院后勤公司申请继续租用集体宿舍,理由怎么写?(继
续租用;另在东塘租用)
2.注意事项(主体)
必须明确、具体
通常请示事项之说一句话,如一份请求拨给会议经费的请示:“为
此,请拨给会议经费3000元
过度
“先将有关事项报告如下(篇幅较长):、”“因此”、“为此,
(篇”幅较长)。
自然过渡,一般另起一段。
请示的写法
3.结语
妥否(当否),请批示(指示)。
以上意见妥否(当否),请批示(指示)。
以上请示请以审批(批准)。
浅谈公文中“请示”“报告”的写法
根据《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中所定义的,用于向上级
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用“请示”;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
情况、提出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用“报告”。
这就是说,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或业务主管部门请求对某
一工作给予指示,或对某个问题作出答复的一种公文,是陈请性的上
行公文。
一、请示,起源于宋元之间的上行文书“呈状”。明代凡应天府
及太常寺等各部,都用呈状。可见那时呈就是一些高级机关向皇帝奏
请时用的文书。到了清朝,只称“呈”,应用范围也扩大了,成为红色经典作品 县
级以上机关作为报告呈请时用上行文书。民国成立后,仍始用称“呈”。
根据 __政府一九二八年的《公文程式》规定:“呈——五院对于国
民政府,或各院所组织之机关对于各该院,及其他下级机关对于直辖
上级机关,或人民对于公署有所陈请时用之。”这种“呈”,实际上
包括了报告和请示两个文种。抗日战争时期,我党领导的晋察冀边区
政府,在一九三八年颁发的《改革公文程式的理论与实际》中,第一
次出现了“请示”的名
称,规定“请示上级答复问题时用之”,但常同报告混用。 __
年,华北人民政府所颁发的《公文处理暂行办法(草案)》中,仍把
报告和请示归入“呈”一文里,规定为:“下级对上级有所请示或报
告事项时,用呈。”致使现在还有些常把请示和报告混用。从这
儿我们也许可以找到请示同报告混用的历史原因了。直至一九五七年,
__秘书厅颁发的《关于公文名称和体式问题的几点意见(稿)》中,
才将“报告”和“请示”分开。
请示的用途
在日常工作中,请示运用得比较广泛。在贯彻执行上级机关的各
项政策过程中,凡有不太明确的问题,或者工作进程中遇到新的情况
等,都可以用请示。当然,也并非大小事务都要请示,上级机关文件
中已经明确规定了的,下级机关即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自己的职权
范围内自行处理,不必请示。但有些问题就必须请示。例如:对 __
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令中难以理解的问题;工作中所发生的
并且难以处理的重大问题;本地区,本单位由于情况特殊而难以执行
统一规定、亟需变通解决的问题等等。这就需要上级机关统观全局,
作出指示和回答。
还有,如工作中遇到非属本单位职权范围之内但又亟
需处理的问题,以及属于上级管理干部的调配、任免等事项,必
须请示上级机关的批准。
请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政策性请示,这是对上级机关文件规
定中的某些政策界限把握不准,需要上级机关答复时用的;另一类是
工作请示,这是实际工作部门遇到各种难于处理或不能作决定的问题,
需要上级请示或批准时用的。
请示的写作要求:
(一)情况确凿,意见明确。
(二)要一本一文,不多头请示。
(三)联合请示,搞好会签。
二、“报告”,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报告工作,反映情况和问
题时所用的陈述性公文。在向上级机关报送文件、物件和答复上级询
问时,也可以用报告行文。报告是一种上行文书。
“报告”,作为上行文书中的一个文种,在 __政府及以前的历代
封建社会里都没有出现过,不过,我们可以从祖国悠久的公文史海岸线最长的国家 中找
到“报告” __。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上书”(简称“书”)。
根据现有的资料,最早最完整的“书”,可推秦朝李斯的《谏逐客书》,
这是一份向秦始皇开陈利害的报告。后秦始皇改“书”为“奏”,
成为臣子上书于君主的专用文书,沿用至清代。还有,秦以后如两汉
的“疏”、“状”,魏晋的“启”,六朝的“牒”,宋朝的“申状”,
明清直至 __政府的“呈”(“呈状”、“呈文”),等等,都属报
告一类的文书。不过以前的报告类文书,多数还有请示的内容。
“报告”是在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权的行文关系中产生发展起来
的,是人民政权的产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土地革命)时期,
一九三一年十一月中央工农民主政府颁布的《苏维埃地方政府的暂行
组织条例》中,有一种称之为“报告书”的公文。当时的“报告书”,
包含了“报告”和“请示”两个文种。到抗日战争初期,在晋察冀边
区行政委员会编写的《改革公文程式的理论与实际》中,把“报告”
正式规定为上级文书的名称,并且规定“报告——工作报告、工作经
验、工作反映检讨……,均包在内。报告内容要分条写,要具体”。
同时,将“报告”、“请示”分列开来,但后来又时分时合。到一九
五七年, __秘书厅发布《关于公文名称和体式问题的几点意见(稿)》
中,又把“报告”和“请示”分开,并规定其不同的用法,从此“请
示”也就列为行政公文的一个文种,至今沿用。
人民政权把“报告”列入公文程式,体现了新公文的“人民性”
和“ __”。因为“报告”这个词,无论下级对上级,还是上级对下
级,或者是平级之间都可用。如对上级常说“打个报告”,对下级常
称“作个报告”,对平级用作互通情报,可说“向你报告一件事”。
而封建社会的“上书”、“奏”、“疏”、“启”、“蝶”、“呈文”
等,都表现了上下尊卑、等级森严的封建秩序。
报告的种类
报告的种类很多,用途极广。组织可以用,个人也可以用;公务
可以用,私事也可以用,属于行政公文的报告,按其用途,可以分下
列几种。
(一)综合报告
反腐论文
这是一种向上级机关汇报某一时期全局工作情况的报告。它主要
将各项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总结的经验,或存在的问题、应吸取的
教训,以及对下一步工作的打算等,向上级如实汇报,以及使上级机
关及时了解下经典茶诗 面各方面工作情况,从而掌握全局,指导工作中考试题 。
综合报告的难度就在“综合”二字上,综合即要综合好各方面的
情况,并要将其容于有限的篇幅之中。因此要写的综合报告必须注意
下列三点:一是突出重点。二是作
份号(如:000001)
密级★年(如:机密★1年)
紧急程度(如:特急、加急)
(单位名称)〔201〕号 签发人:
(单位名称)
关于的报告
:
- 1 -
专此报告。
附件:
(单位落款)
201年月日
(联系人:, __:)
抄送:,。
(单位名称 )20说说大全 1年月日印发 - 2 -
内容仅供参考
本文发布于:2023-04-25 11:06: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51377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