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足迹的发展

更新时间:2023-04-25 06:45:47 阅读:53 评论:0


2023年4月25日发(作者:调查单位)

Wackernagel等人的开创性研究

Willian Rees的博士生Wackernagel等曾对世界上52个国家和地区1997年的生态足迹进

行了实

证计算研究表明,全球平均人均生态足迹为2.8hm2,而可利用生物生产面积仅为2hm2,全

球人均生态赤字0.8hm2。在计算的52个国家和地区中35个国家和地区存在生态赤字,只

12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均生态足迹低于全球人均生态承载力。中国1997年的人均生态足迹

1.2 hm2,而其人均生态承载力仅为0.8 hm2,人均生态赤字为0.4 hm2。因此,从全球

范围而言,人类的生态足迹已超过了全球生态承载力的35%,人类现今的消费量已超出自然

系统的再生产能力,即人类正在耗尽全球的自然资产存量。

世界自然基金会的《2004地球生态报告》

为了让各个国家在占用了多少自然资源上“有账可查”,2004年,世界自然基金会(WWF)

2004地球生态报告》使用了“生态足迹”这一指标,并列出了一份“大脚黑名单”。这

份由WWF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完成的报告于20041021日在瑞士格兰德正式发布。

十几位来自WWF总部、挪威管理学院、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和全球足迹网络的专家参与了研究,

报告的数据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能源机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以及联合选择商品 国环

境项目世界保护监测中心。

在这份“大脚黑名单”上,阿联酋以其高水平的物质生活和近乎疯狂的石油开采“荣登榜

首”———人均生态足迹达9.9公顷,是全球平均水平(2.2公顷)4.5倍;美国、科威特

紧随其后,以人均生态足迹9.5公顷位居第二。贫困的阿富汗则以人均0.3公顷生态足迹位

居最后。中国排名第75位,人均生态足迹为1.5公顷,低于2.2公顷的全球平均水平。“但

中国人口数目庞大,其人均生态承载能力(即大自然能够给予的消耗量)仅为0.8公顷,生态

赤字高达0.7公顷,而全球的平均生态赤字为0.4公顷。”专家们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的

人均自然消耗量还将迅速增加,中国的整体生态形势更加不容乐观。报告显示,美国、日本、

德国、英国、意大利、法国、韩国、西班牙、印度均是生态赤字很大的国家。“很简单,如

果生态足迹超过了生态承载能力,就是不可持续的。为实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每个人都有

义务和责任来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费,减小自身的生态足迹。”《报告》的主要作者、生态学

家骆乔森(Jonathan Loh)说。报告说,巴西、加拿大、印度尼西亚、阿根廷、刚果、秘鲁、

安哥拉、巴布亚新几内亚、俄罗斯、新西兰等国家由于国土面积辽阔、人口相对稀少或者位

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在“生态盈余(总生态足迹小于总生态承载容量)榜”上位居前列。“就

在这些生态盈余国家的居民为全球生态环境作出贡献时,西方人正在以难以持续的极端水平

消耗自然资源———北美人均资源消耗水平不仅是欧洲人的两倍,甚至是亚洲或非洲人的七

倍。”专家们批评说,“如果全球的居民都达到美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人类将需要5个地

球。”报告的作者们称,他们试图从另一角度寻找“谁应该对目前的全球生态危机负有更大

责任”这一争论不休话题的答案。

“那些生态赤字较大国家的资源消耗量已经超过了本国的资源再生能力,其结果就是加剧了

环境恶化,或者将这种生态危机通过原材料进口等国际贸易方式转移到了其他国家或地

区。”郝克明还担心,大大小小的环保组织如何说服人们为了追求高水平生活而不去高破坏

地消耗地球资源。“在目前,使政府、工业界和公众转向可再生能源,推广节能的技术、建

筑和交通系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马丁说。

《亚太区2005生态足迹与自然财富报告》

2006419日公布的《亚太区2005生态足迹与自然财富报告》显示,亚太区人民耗损

资源的速度接近该地区自然资源复原速度的两倍,而居住在该地区的人类所需的地球资源比

该地区生态系统可提供的资源量高出1.7倍。1961年到2001年,中国人均生态足迹的增

长几乎超出了原来的一倍。亚洲是目前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人口最多的区域,其整体生态

足迹对全球影响深远,但欧洲人和北美洲人的平均足迹仍比亚洲人高3倍到7倍。在过去的

8年里,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比较稳定。

《中国生态足迹报告》

国际环境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与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China Council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共同发布了《中国生态足

迹报告》

中国生态足迹报告会议

。生态足迹通过农田、木材、水、煤炭以及垃圾处理用地等一系列自然资源的使用量,来衡

量人类对大自然的需求状况。报告发现,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仍在世界上居于较低水平;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消耗的生态资源增加了近一倍。

报告警告称,如果中国的人均资源消耗达到美国的水平,“那么中国将需要全球的可用生物

承载力。”

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表声明称,报告主要使用了2003年的数据,这是目前可用的最新的全面人力资源经理

数据。但报告作者表示,研究结果反映了目前仍在持续的趋势。

报告称,中国2003年的人均资源消耗量居世界第69位,略低于叙利亚。美国在这项指标中

排名世界第二,阿联酋高居第一,日本则位列第27位。

根据报告的定义,一个国家的生态足迹指的是满足该国人口需求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土地

与水域的面积。

研究发现,中国人均生态足迹仅为1.6公顷,远低于2.2公顷的世界平均水平。但中国所能

提供的自然资源经计算仅为人均0.8公顷,这意味着中国消耗了相当于其自身生态系统供给

能力两倍的资源。

为了弥补其中部分缺口,中国从加拿大、印度及美国等国家进口原材料。但研究发现,其中

部分原材料随后又通过制成品的形式再出口到西方国家,这使得中国成为自然资源的净出口

国。

报告建议,中国可以采取简单易行的短期措施,例如推广使用节能灯泡,同时着眼于长期规

划。中国拥有“全球生物承载力”(提供有用生物材料与吸纳废物的能力)的15%,美国则

消耗了大约20%

报告表示,未来一、二十年内,中国的消耗水平可能仍将对其自身的生态系统构成威胁,并

对全球生物承载力施加更大的压力。

5优点

生态足迹分析方法首先通过引入生态生产性土地概念实现了对各种自然资源的统一描述,

次通过引入等价因子和生产力系数进一步实现了各国各地区各类生态生产性土地的可加性

和可比性。这使得生态足迹分析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既可以计算个人、家庭、城市、地区、

国家乃至整个世界这些不同对象的生态足迹,对它们的足迹进独一无二英语 行纵向的、横向的比较分析。

总之,生态足迹分析指标为度量可持续性程度提供了一杆“公平秆”,它能够对时间、空间

二维的可持续性程度做出客观量度和比较,使人们能明确知晓现实距离可持续性目标尚有多

远,从而有助于监测可持续方案实施的效果。另外,生态足迹计算具有很强的可复制性。这

使得将生态足迹计算过程制作成一个软件包成为可能,从而可以推动该指标及方法的普及

化。

6批评

早期的关于人口过剩overpopulation的很多理论和计算预测都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

要原因之一就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一些以前不能利用或利用率低的资源变得可以和更经

济有效的利用

生态牡丹花的作文 足迹

关于生态足迹的理论和计算也存在类似问题,因为它的统计和计算涉及到大量的资源利用

和消费问题。

一些专家认为,生态足迹的计算结果只能反映经济决策对环境的影响,也就是只注意了经济

产品和社会服务能的耗费,而未注意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能的耗费,而且在考虑资源的消费

时,只注意了资源的直接消费而未考虑间接消费,同时也忽略了资源开发利用中其它的重要

影响因素,如工业城市化的推进挤占耕地,由于污染、侵蚀等造成的土地退化情况。生态足

迹方法并没有设计成一个预测模型,是一种基于现状静态数据的分析方法,其计算结果不能

反映未来的发展趋势,其所得结论具有瞬时性。因此方法的计算结果不能反映个人履职情况 人类活动的方

式、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等因素的未来影响。同时在将生产能力差异很大的耕地、

化石能源土地、牧草地、林地等转化为可比较的生物生产型面积时,采用乘转化因子(均衡

因子和产量因子)转化因子的确定显然假定了不同的生物生产面积类型之间固定的替代弹

性,事实上,它们之间的环境影响是不可相互替代的。而且该转化因子的确定主要是考虑生

物物理方面的因素,并未考虑长期的技术潜力和社会方面的权重(如市场价格的影响)。计

算能源净消费所需的生物生产面积是通过计算吸收燃烧化石燃料所产生的CO2所需的生物

生产面积,显然忽略了另外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甲烷。

当前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及其指标还是一个在不断改进的新生事物。“加拿大生态研究小组”

等很多科研机构和学者正在研究如何将环境污染的生态影响纳入生态足迹的计算表格中。

态足迹分析法将逐渐完善,并有效地促进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探索。

在世界地球日网站(见词条参考资料)上可以检测世界各国某人对地球资源的影响,用生态

足迹测验需要多少生产力的土地与水资源才能容纳你的所用所弃,并与其他人的生态足迹及

地球所能供应的资源做比较。

“生态足迹法(ecological footprint)”这一概念是生态经济学家Ress教授及其学生

Wackernagel教授和Wada博士提出并加以发展的。生态足迹就是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

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biologically productive areas),其含义就是

要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或者全球的生存所需要的或者能够只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的、

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生态足迹估计要承载一定生活质量的人口,需要多大的可供人类

使

appropriated carrying capacity生态足迹将每个人消耗的资源折合成为全球统一的、

具有生产力的地域面积,通过计算区域生态足迹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差值——生态赤字或

生态盈余,准确地反映了不同区域对于全球生态环境现状的贡献。生态足迹既能够反映出个

人或地区的资源消耗强度,又能够反映出区域的资源供给能力和资源消耗总量,也揭示了人

类生存持续生存的生态阈值。它通过相同的单位比较人类的需求和自然界的供给,使可持续

发展的衡量真正具有区域可比性,评估的结果清楚地表明在所分析的每一个时空尺度上,

类对生物圈所施加的加压及其量级,因为生态足迹取决于人口规模、物质生活水平、技术条

件和生态生产力。

7新观点

新西兰作家RobertBrenda Vale的新书《是时候吃掉狗狗了:环保生存奥义指南》深入

分析了猫猫狗狗这些常见宠物对环境的影响。两位作者从“生态足迹”的角度出发,研究了

宠物们的碳排放量,包括饲育所需的食物和土地空间。其研究结果看上去并不乐观:牧羊犬

几乎可以与越野车相提并论了。

有些数据值有关友谊的名言 得关注:按照推荐份额,中型犬每日消耗300克压缩狗粮,其中包含90克肉类

156克谷物。他们由此计算出“Fido”每年要将164千克肉类和95千克谷类囫囵入腹。

而养殖一公斤鸡肉每年将需要43.3平方米的土地,如果是牛肉和羊肉则还将远高于此。生

产一公斤谷物需要13.4平方米土地。因而总共需要占用0.84公顷。对于德国牧羊犬这样的

大型犬,这个数字将是1.1公顷。

一辆年里程6000英里的丰田陆地巡洋舰越野车将消耗55.1千焦能量,这个数字既包含了车

辆制造也包括行驶燃料。1公顷土地每年大致可产出135千焦的能量,所以陆地巡洋舰的

生态足迹是0.41公顷——这比一条中型犬占用的半数还少。

德国牧羊犬:1.1公顷,相比之下大型国足vs韩国 越野车的耗费是0.41公顷,

猫咪:0.15公顷 (比一辆大众高尔夫型车略低)

哈姆太郎仓鼠:0.014公顷 (两只能抵得上一台中等尺寸的等离子电视机)

金鱼:0.00034公顷 (相当于两支手机)

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

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

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

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

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

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

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

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

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

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

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本文发布于:2023-04-25 06:45: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5134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生态足迹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