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颅CT、MRI环行强化的鉴别诊断
一、恶性胶质瘤
二、转移瘤
三、其他肿瘤中心坏死、囊变
四、脑脓肿
五、脑结核
六、脑真菌感染
七、脑肺吸虫病
八、脑囊虫病
九、脑出血吸收期
十、慢性扩展性脑内血肿
十一、其他
恶性胶质瘤:
恶性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是最常见的脑内原
发肿瘤,肿瘤内常见坏死、囊变,CT和MRI 增强时表现为环
形强化或类环形强化,典型者环形强化的环壁常不规则或不完
整,壁厚薄不均,无张力,环内或环周常同时有结节状或不规
则强化存在。出现上述典型环状强化时,一般容易诊断。
少数恶性星形细胞瘤也可出现环壁较规则的环形强化;另
外,大脑半球发生的偏良性的星形细胞瘤偶也可完全囊变,囊
变周围呈环形强化;这两种情况均需要与脑脓肿和囊性转移瘤
相鉴别。
DWI对于胶质瘤环形强化和脑脓肿环形强化的鉴别很有价
值。胶质瘤中心坏死、去水分子弥散通常不受限,在DWI呈低
信号,ADC值高于脑实质,通常在1.2010mm/s以上,在
-
32
ADC图上呈高信号;而脑脓肿内主要含有大量黏液,其内含德育报 有
细菌、炎性细胞、黏蛋白、细胞碎屑等,较高的黏度和炎性细
胞限制了水分子的扩散,因此,在DWI上呈高信号,其ADC
值低于脑实质。
环壁较规战狼影评 则的胶质瘤与环形强化的转移瘤鉴别比较困难,鉴
别诊断时应考虑以下两方面:转移瘤周围水肿常较胶质瘤显著;
MR氢质子波谱缺乏naa波和Cr提示为转移瘤,肿瘤周围区域
Cho波增高提示胶质瘤。
转移瘤:(与间变性星形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鉴别)
转移瘤灶中心常发生坏死、囊变,CT和MRI增强扫描时呈
环形强化。因坏死程度不同,环形强化的表现也不一样。
中心坏死较少时,环形强化的比较厚,且厚薄不均匀。病灶
为多发时,转移瘤诊断容易确定;若单发时,则需要与原发恶
性胶质瘤区别。两者比较,转移瘤增强的环较圆且规则,尤其
是环壁的外缘相对比较光滑,周围水肿也常较显著,结合临床
病史多数能够正确诊断。鉴别困难时可行MR氢质子波谱检查,
缺乏NAA AND Cr为转移瘤,肿瘤周围区域Cho波增高提示为
胶质瘤。
转移瘤病灶内坏死明显者,增强扫描时可呈薄壁样环形强
化,可有张力维多利亚女王 ,呈很圆滑的环形强化,无论是单发或多发,都
需要与脑脓肿区别。此种环形强化的转移瘤,其一侧壁或部分
壁常较厚,若增厚的环壁位于顶壁或底壁时,需要在冠状位或
矢状位增强扫描中才能显示,故MR增强扫描显示优于CT增
强扫描。DWI对转移瘤坏死和脑脓肿的鉴别或有用处:脓肿内
主要含有大量黏液,其内有细菌、炎性细胞、黏蛋白、细胞碎
屑等,较高的黏稠度和炎性细胞限制了水分子的扩散,因此在
DWI上呈高信号,其ADC值低于脑实质,通常在0.6510
—
32
mm/s以下;转移瘤内为肿瘤坏死、囊变,为较清亮的液体,
细胞成分很少,黏稠度低,因此水分子的弥散运动受限少,在
DWI呈低信号,ADC值高于脑实质,通常在1.0010mm/s
—
32
以上,在ADC图上呈高信号。另外结合临床有无感染症状或
癌病史,尤其是有无肺癌和乳腺癌存在,常有助于诊断的确定。
脑脓肿:(与肺癌囊性脑转移鉴别)
脑内脓肿包膜形成后,CT和MR增强扫描时均呈环形强化。
典型者环形强化的特点为环壁薄且均匀一致,环内外壁均较光
整且有张力。脑脓肿单发或多发,主要应与囊性脑转移和慢性
扩展性脑内血肿相鉴别,囊性脑转移增强的环壁也可很薄,较
光整,但环壁的一部分常较厚,或有结节。DWI对两者的鉴别
很有用:脓肿内主要含有大量黏液,其内含有细菌、炎性细胞、
黏蛋白、细胞碎屑等,较高的黏稠度和炎性细胞限制了水分子
的扩散,因此,在DWI上呈高信号,其ADC值低于脑实质,
通常在0.6510mm/s以下;而囊性转移瘤的中心坏死区水
—
32
分子弥散不受限,在DWI上呈低信号,ADC值高于脑实质,
通常在1.0010mm/s以上,在ADC图上呈高信号。慢性扩
—
32
展性脑内血肿的环形强化可能与脑脓肿完全类似,但MR-T1
加权图上环内液党校学习 体kitty图片 呈高信号,而脑脓肿为低信号。
不典型脑脓肿的环形强化,环壁也可厚薄不均、不规则,或
伴有结节状强化,需要与原发恶性星形细胞瘤及胶质母细胞瘤
等中心有坏死的肿瘤鉴别,DWI 仍然是鉴别最有效的办法:脓
肿在DWI上呈高信号,而肿瘤坏死的中心坏死区在DWI呈低
信号。
母子脓肿形成时,增强扫描可表现为大小环状强化相互连
接。
脓肿治疗后,脓腔逐渐缩小,强化的环壁增厚。
脑结核:
脑内结核瘤中心出现干酪性坏死时,CT、AND、MRI增强
扫描亦表现为环形强化。与脑脓肿一样,环壁通常厚薄均匀,
边缘光滑,两者有时难以区别。但结核瘤的环状强化,其中心
区密度常较脑脓肿高,呈脑组织密度,环内容物有时出现点状
钙化或强化,清风造句 即靶样征,是结核瘤的特征性表现。
脑真菌感染:
脑内隐球菌感染、念珠菌感染、烟曲霉菌感染、放线菌感染
均可在脑内形成脓肿,CT和MR增强扫描时呈环形强化。此
种环形强化与脑脓肿表现相似常难以区别。不过念珠菌性脓肿,
CT增强扫描时脓肿内密度较高,常等于或稍低于周围脑实质,
有助于与细菌性脑脓肿区别。烟曲霉菌性脓肿环形强化之环壁
常较厚且不规则。
脑肺吸虫病:
脑肺吸虫病也可在脑内形成脓肿,增强扫描呈环形强化。环
壁厚薄与脓肿大小有关,脓肿大者环壁薄,脓肿小者环壁较厚,
典型者常表现为聚集在一处的多环样强化。
脑囊虫病:
部分囊泡型及脑炎型脑囊虫病在增强扫描时可呈环形强化。
脑炎型脑囊虫病通常为单发环形强化,环一般位于脑皮质
内,通常为小环样强化 ,环壁可厚而光整,但也可厚薄不均匀,
环周围常有明显的水肿,这种环形强化病灶与小脓肿环形强化
很难区别,诊断还需要结合平扫片和临床表现。
有时环形强化内可见囊虫头节,表现为环形强化内有点状高
密度或高信号影好看的英语 ,这是囊虫环形强化的特征性表现,但尚需要
与脑结核环形强化区别,
小囊泡型囊虫病常呈多发环形强化,根据平扫片表现优字组词 ,通常
容易诊断。
总结:
颅内病变可形成CT、MRI环形强化的并不少见,常需要鉴
别诊断,在这之中,环形强化病变常见的发病位置及其本身强
化的形态还是有分别的:
一、部位:
1、位于皮髓质交界区的环形强化病灶,常见的有:
脑脓肿、转移瘤、星形细胞瘤
2、位于皮质区的环形强化病灶,常见的有:
结核、神经梅毒树胶肿、淋巴瘤、脑囊虫
3、位于脑深部中线附近的环形强化病灶,常见的有:
淋巴瘤
4、颅腔内、脑外的环形强化病灶,常见的有:
脑膜瘤:多有明显的脑外征象,如脑膜尾征,灰质挤压征
等。
二、形态
1高中语文人物素材积累 、脑脓肿:脑脓肿环形壁的内外侧通常(即使是多个环的时候)
都是非常光滑的,壁的厚度也较均匀,有壁结节时诊断脑脓肿
就要小心了。
2、转移瘤环形强化形态多为类圆形,环壁通常完整,壁的厚薄
不均匀。
3、星形细胞瘤强化的壁通常有不为什么容易脸红 连续处,形态不规则,有侵袭
性表现。
4、脑囊虫强化的环通常较小,可见头节。
5、淋巴瘤实性的、全瘤强化的多见,环形强化时形态也较规则。
本文发布于:2023-04-25 02:47: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5132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