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拉公式
e^ix=cosx+isinx,e是自然对数的底,i是虚数单位。它将三角函数的定
义域扩大到复数,建立了三角函数和指数函数的关系,它在复变函数论里
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e^ix=cosx+isinx的证明:
因为e^x=1+x/1!+x^2/2!+x^3/3!+x^4/4!+„„
cos x=1-x^2/2!+x^4/4!-x^6/6!„„
sin x=x-x^3/孙楠个人资料 3!+x^5/5!-x^7/7!„„
在e^x的展开式中把x换成ix.
(i)^2=-1, (i)^3=∓i, (i)^4=1 „„抗美援朝时间
e^ix=1ix/1!-x^2/2!∓ix^3/3!+x^4/4!„„
=(1-x^2/2!+„„)i(x-x^3/3!„„)
所以e^ix=cosxisinx
将公式里的x换成-x,得到:
e^-ix=cosx-isinx,然后采用两式相加减的方法得到:
sinx=(e^ix-e^-ix)/(2i),cosx=(e^ix+e^-ix)/2.这两个也叫做欧拉公式。
将e^ix=cosx+isinx中的x取作就得到:
e^i+1=0.这个恒等式也叫做欧拉公式,它comex黄金 是数学里最令人着迷的一个公
式,它将数学里最重要的几个数字联系到了一起:两个超越数:自然对数
的底e,圆周率,两个单位:虚数单位i和自然数的单位1,以及被称为
人类伟大发现之一的0。数学家们评价它是“上帝创造的公式”
那么这个公式的证明就很简单了,利用上面的e^ix=cosxisinx。 那么
这里的就是x,那么
e^i=cos+isin
=-1
那么e^i+1=0
这个公式实际上是前面公式的一个应用
[1]
欧拉公式
欧拉公式有4条
(1)分式:
a^r/(a-b)(a-c)+b^r/(b-c)(b-a)+c^r/(c-a)(c-b)
当r=0,1时式子的值为0
当r=2时值为1 糖的英文
当r=3时值为a+b+c
(2)复数
由e^i=cos+isin,得到:
sin=(e^i-e^-i)/2i
cos=(e^i+e^-i)/2
此函数将两种截然不同的函数---酱缸文化 指数函数与三角函数联系起来,被誉为数
学中的“天桥”。
当=时,成为e^i+1=0 它把数学中最重要的e、i、、1、0联系起
来了。
(3)三角形
设R为三角形外接圆半径,r为内切圆半径,d为外心到内心的距离,则:
d^2=R^2-2Rr
(4)多面体
设v为顶点数,e为棱数,f是面数,则
v-e+f=2-2p
p为亏格,2-2p为欧拉示性数,例如
p=0 的多面体叫第零类多面体
p=1 的多面体叫第一类多面体
等等
编辑本段
三角形
设R为三角形外接圆半径,r为内切圆半径,d为外心到内心的距离,则:
d^2=R^2-2Rr
编辑本段
拓扑学
事实上,欧拉公式有平面与空间两个部分:
空间中的欧拉公式
V+F-E=X(P),V是多面体P的顶点个数,F是多面体P的面数,E是多面体
P的棱的条数,X(P)是多面体P的欧拉示性数。
如果P可以同胚于一个球面(可以通俗地理解为能吹胀而绷在一个球面上),
那么X(P)=2,如果P同胚于一个接有h个环柄的球面,那么X(P)=2-2h。
X(P)叫做P的欧拉示性数,是拓扑不变量,就是无论再怎么经过拓扑变形
也不会改变的量,是拓扑学研究的范围。
在多面体中的运用:
简单多面体的顶点数V、面数F及棱数E间有关系
V+F-E=2
这个公式叫欧拉公式。公式描述了简单多面体顶点数、面数、棱数特有的
规律。
平面上的欧拉公式
V+F-E=X(P),V
其中是图形P的定点个数,F是图形P内的区域数,E是图
形的边数。
在非简单多面体中,欧位公式的形式为:
V-E+F-H=2(C-G)
其中H指的是平面上不完整的个数,而C指的是独立的多面体的个数,G指
的是多面体被贯穿的个数。
证明
(1) 把多面体(图中①)看成表面是薄橡皮的中空立体。
(2) 去掉多面体的一个面,就可以完全拉开铺在平面上而得到一个平面
中的直线形,像图中②的样子。假设F′,E′和V′分别表示这个平面图
形的(简单)多边形、边和顶点的个数,我们只须证明F′-E′+V′=1。
(3) 对于这个平面图形,进行三角形分割,也就是说,对于还不是三角
形的多边形陆续引进对角线,一直到成为一些三角形为止,像图中③的样
子。每引进一条对角线,F′和E′各增加1,而V′却不变,所以F′-E′+V′
不变。因此当完全分割成三角形的时候,F′-E′+V′的值仍然没有变。有
些三角形有一边或两边在平面图形的边界上。
(4) 如果某一个三角形有一边在边界上,例如图④中的△ABC,去掉这个
三角形的不属于其他三角形的边,即AC,这样也就去掉了△ABC。这样F′
和E′各减去1而V′不变,所以F′-E′+V′也没有变。
(5) 如果某一个三角形有二边在边界上,例如图⑤中的△DEF,去掉这个
三角形的不属于其他三角形的边,即DF和EF,这样就去掉△DEF。这样F′
减去1,E′减去2,V′减去1,因此F′-E′+V′仍没有变。
(6) 这样继续进行,直到只剩下一个三角形为止,像图中⑥的样子。这
时F′=1,E′=3,V′=3,因此F′-E′+V′=1-3+3=好看的壁纸男生 1。
(7) 因为原来图形是连在一起的,中间引进的各种变化也不破坏这事实,
因此最后图形还是连在一起的,所以最后不会是分散在向外的几个三角形,
像图中⑦那样。
(8) 如果最后是像图中⑧的样子,我们可以去掉其中的一个三角形,也
就是去掉1个三角形,3个边和2个顶点。因此F′-E′+V′仍然没有变。
即F′-E′+V′=1
成立,于是欧拉公式:
F-E+V=2
得证。
初等数论与欧拉公式
欧拉函数:(n)是所有小于n的正整数里,和n互素的整数的个数。n
是一个正整数。
欧拉公式
欧拉证明了下面这个式子:
如果n的标准素因子分解式是p1^a1*p2^a2*„„*pm^am,其中众
pj(j=1,2,„„,m)都是素数,而且两两不等。则有
(n)=n(1-1/p1)(1-1/p2)„„(1-1/pm)
利用容斥原理可以证明它。
编辑本段
物理学
众所周知,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摩擦力,欧拉测算出了摩擦力与绳索缠绕在
桩上圈数之间的关系。现将欧拉这个颇有价值的公式列在这里:
F=fe^ka
其中,f表示我们施加的力,F表示与其对抗的力,e为自然对数的底,k
表示绳与桩之间的摩擦系数,a表示缠绕转角,即绳索缠绕形成的弧长与弧
半径之比。
此外还有很多着名定理都以欧拉的名字命名。
本文发布于:2023-04-24 18:15: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51265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