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货作业基本流程

更新时间:2023-04-24 09:23:25 阅读: 评论:0


2023年4月24日发(作者:排列组合例题)

拣货作业基本流程【1

拣货作业在配送中心整个作业环节中不仅工作量大,工艺过程复杂,而且作业

要求时间短,准确度高,因此,加强对拣货作业的管理非常重要。制定科学合

理的分拣作业流程,对于提高配送中心运作效率及提高服务商品具有重要的意

义。图2-5为配送中心拣货作业基本流程图。

发货计划

确定拣货方式

输出拣货清单

确定拣货路线

分派拣货人员

拣取商品

商品集中

2-5 拣货作业流程图

1.发货计划

发货计划是根据顾客的订单编制而成。订单是指顾客根据其用货需要向配

送中心发出的订货信息。配送中心接到订货信息后需要对订单的资料进行确认、

存货查询和单据处理,根据顾客的送货要求制定发货日程,最后编制发货计划。

2.确定拣货方式

拣货通常有订单别拣取、批量拣取及复合拣取三种方式。订单别拣取是按

每份订单来拣货;批量拣取是多张订单累计成一批,汇总数量后形成拣货单,

然后根据拣货单的指示一次拣取商品,再进行分类;复合拣取是充分利用以上

两种方式的特点,并综合运用于拣货作业中。

①订单别拣取

订单别拣取是针对每一份订单,分拣人员按照订单所列商品及数量,将商

品从储存区域或分拣区域拣取出来,然后集中在一起的拣货方式。

订单别拣取作业方法简单,接到订单可立即拣货,作业前置时间短,作业

人员责任明确。但对于商品品项较多时,拣货行走路径加长,拣取效率较低。

订单别拣取适合订单大小差异较大,订单数量变化频繁,商品差异较大的情况,

如:化妆品、家具、电器、百货、高级服饰等。

②批量拣取

批量拣取是将多张订单集合成一批,按照商品品种类别加总后再进行拣货,

然后依据不同客户或不同订单分类集中的拣货方式。批量拣取可以缩小学数学计算题 短拣取商

品时的行走时间,增加单位时间的拣货量。同时,由于需要订单累计到一定数

量时,才做一次性的处理,因此,会有停滞时间产生。批量拣取适合订单变化

较小,订单数量稳定的配送中心和外型较规则、固定的商品出货,如、箱装、

2022323日;第1页共3

扁袋装的商品。其次需进行流通加工的商品也适合批量拣取,再批量进行加工,

然后分类配送,有利于提高拣货及加工效率。

③复合拣取

为克服订单别拣取和批量拣取方式的缺点,配送中心也可以采取将订单别

拣取和批量拣取组合起来的复合拣取方式。复合拣取即根据订单的品种、数量

及出库频率,确定哪些订单适应于潇洒图片 订单别拣取,哪些适应于批量拣取,分别采

取不同的拣货方式。

3.输出拣货清单

拣货清单是配送中心将客户订单资料进行计算机处理,生成并打印出拣货

单。拣货单上标明储位,并按储位顺序来排列货物编号,作业人员倨此拣货幼儿绘画 可

以缩短了拣货路径,提高拣货作业效率。“拣货单”格式参考表2-1

2-1 拣货单

拣货时间: 拣货单号码:

拣货人员: 顾客名称:

审核人员:

出货日期:

包装单位

商品名商品编

序号 位号码 拣取数量 备注

整托盘 单件

c开头的英语单词

安迪英文

4.确定拣货路线及分派拣货人员

配送中心根据拣货单所指示的商品编码、储位编号等信息,能够明确商品

所处的位置,确定合理的拣货路线,安排拣货人员进行拣货作业。

5.拣取土木工程简历 商品

拣取的过程可以由人工或自动化设备完成。通常小体积、少批量、搬运重

量在人力范围内切出货频率不是特别最新奇 高的,可以采取手工方式拣取;对于体积

2022323日;第2页共3

大、重量大的货物可以利用升降叉车等搬运机械辅助作业;对于出货频率很高

的可以采取自动拣货系统。

6.分类集中

经过拣取的商品根据不同的客户或送货路线分类集中,有些需要进行流通

加工的商品还需根据加工方历史年代 法进行分类,加工完毕再按一定方式分类出货。多

品种分货的工艺过程较复杂,难度也大容易发生错误必须在统筹安排形成规模

效应的基础上,提高作业的精确性。在物品体积小、重量轻的情况下,可以采

取人力分拣,也可以采取机械辅助作业,或利用自动分拣机自动将拣取出来的

货物进行分类与集中。

2022323日;第3页共3


本文发布于:2023-04-24 09:23: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5122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作业流程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