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名词解释

更新时间:2023-04-24 00:20:39 阅读: 评论:0


2023年4月24日发(作者:忆儿时阅读答案)

1. 联结(association)是两种刺激在大脑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用联结可以解释人的社会心理现象和行

2. 强化(reinforcement):这是强化理论最核心的概念,其含义是,人们之所以学会某种行为,是因为

这种行为能产生令人愉快的后果,或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人们之所以避免某种行为,是因为这种

行为会给人带来不愉快的后果。

3. 模仿(imitation):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主动仿效他人言行的社会心理现象。米勒和多拉德(Miller &

4. 自我价值:自我价值(lf-worth)即个人选择一定的价值标准对自身进行价值评判获得的关于自身总

5. 自我价值定位:自我价值定位(lf-worth positioning)指选择什么样的价值标准来评价自身的价值。

6. 自我价值感:自我价值感(feeling of lf-worth)指个人对自身价值评判结果的体验。

7. 自我价值支持:个人的以自我价值感形式表现出来的自我价值状况,是由两个根本性因素决定的,

8. 自我价值保护:自我价值保护(lf-worth defen)则是指人为了保持自我价值的确立,心理活动的

9. 关系解释研究:又称相关研究(correlational rearch),是考察两个或更多变量(即现象)的相互关系,

Dollard)认为,可以通过延伸刺激—反应关系与强化的概念来理解模仿的心理机制。

体价值的概念。

不同的个人的自我价值定位可能是高度不同的。

一是自我价值支持,一是自我价值定位。前者是客观的自我价值依托,后者是自我价值的诠释体系。

各个方面都有一种防止自我价值遭到否定的自我支持优势心理倾向。

揭示一个变量是否受其它变量影响,影响程度和性质如何,进而用一个变量预测另一个变量的研究

方法

10. 档案法:档案分析法(archival analysis)的简称。它是根据一定的目的,搜集各种现存的发表和虽未

发表但是通过系统方法记载(如论文、地方志)的知识载体,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

认识的方法,借以揭示特定社会行为与心理现象与某些社会条件之间依存关系的一种方法。

11. 现场研究(field rearch)是研究者亲临被研究情境——现场,对被试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

统观察的方自我成长报告 法。现场研究时常运用各种调查方法获得更多背景资料。

12. 现场实验(field experiment):指在真实生活情境中进行的有控制的实验,所以又称自然试验(natural

experiment)。有些社会心理学家将现场研究与现场实验两种方法统称为现场研究,并强调这是社会

心理学研究首要的方法。这说明现场研究与现场实验方法在社会心理学中具有特殊地位。

13. 实验法(experimental method):是通过系统操作一个或多个变量(自变量),以确定其变化是否对其他

一个或多个变量(因变量)造成影响的研究方法。

14. 实验室实验(laboratory experiment):是直接以实验室环境作为实验情境进行实验研究的方法。

15. 客观性原则(objective principle):要求社会心理学研究以事实为根据进行假设、推论和获得结论。

16. 伦理性原则:也是社会心理学研究需要尤其强调的原则。由于社会心理学直接以人为研究对象,并

且在研究时经常需要隐藏真实研究目的,因此社会心理学研究如何避免给被试带去伤害,就成了不

可回避的问题

17. 社会化socialization):通常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学习社会知识,掌握社会技能,建立社会

经验,并通过自身不断的选择和建构,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痞子兵王 成为社会成员的过

18. 角色:一定社会身份所要求的一般行为方式及其内的理解事物的态度和价值观。

19. 社会比较social camparison):将自身状态与他人 进行对比以获明确的自我评价的过程:1、社

会比较是获得社会性自我评价的唯一途径。2、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社会特征共同的人进行比较。3

情境越缺乏客观标准,比较倾向越强。4、自信心状态影响比较的性质。5、扩展范围,深化内容,

超出自身所属群体,重视个人内在的历时性比较

20. 直接强化:人们根据所受到的强化或惩罚才建立起相应的行为规范概念和行为方式。

21. 替代强化:人们不直接参与某一活动,也不需亲自体验直接的强化,而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受到

奖励或惩罚,使自己在以后类似情况下也作出这种行为或抑制这种行为。

22. 自我强化:使用自己设定的标准来评价、衡量自己

23. 亚社会:相对于宏观大社会的直接社会环境;较大社会背景的较小社会背景

24. 文化:是在某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包括价值

观、信仰、艺术、法律、风俗习惯、风尚、生活态度及行为准则,以及相应的物质表现形式。

25. 皮格马利翁效应 (Pygmalion effect):又称教师期望效应,即如果教师对学生抱有良好期望,一段时

间后,这种期望会成为现实,学生真的如期望的那样获得了良性发展。这种被称为“期望自动实现”

26. 成人社会化的概念:基本社会化基础上,适应文化环境的变化及其所要求的角色重构,在担负正式

社会责任后进行的延伸性的社会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学习过程。

27. 角色获得:站在别人的立场,体验别人的角色,了解别人在特定交往情境中的期望和情感。

28. 成人社会化的文化反哺机制在急剧的文化变迁时代所发生的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

吸收的过程

29. 角色改变:从具体的角色上来看,成年人不只承担相对单纯的角色,众多的角色要求他们面对不同

对象和情境及时、经常转换角色。

30. 再社会化:个体从一种思想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或工作方式向另一种方式迅速转变与适应的

过程,称为再社会化问题。

31. 态度的定义:态度是个人指向一定对象,有一定观念基础的评价性持久反应倾向。

32. 内隐态度指影响对个人当前认知、情感和行为反应产生影响的过去经验和态度形成的无意识痕迹。

33. 社会知觉:人对各种社会性的人或事物形成的直接的整体性印象,主要是指对人的知觉(人,人与

人之间的关系,群体)。

34. 印水果苤蓝 象:人在最初遇到新的社会情境时,主观上按照自己以旧有经验为基础的理解,将情境中的人或

事物进行归类所形成起来的对有关人或事物的概念,是社会知觉过程的结果。

35. 印象形成:对别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明确其对于我们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

36. 首因效应: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

37. 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在总的印象形成上,最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

象。(没有首因效应普遍、明显)

38. 晕轮效应Halo Effect):对一个人形成了某种印象后,这种印象会影响对其他特质的判断,人们

会习惯以与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评估其所有的特点。

39. 预言自我实现效应Selffulfilling Prophecy):对一种情境的最初错误解释,会引起某种预料的

行为,使错误的观念成为现实。

40. 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

形成的印象符合自己的期望。

41. 印象形成:信息的输入,形成有关别人的印象。

42. 印象管理:信息的输出,对别人的印象形成过程发挥影响。

43. 自我表现:简转繁 自觉的印象管理过程称作。自我表现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一个基本方面。在现实生

活中,人们经常有意识地按照一个模式表现自己,以便给别人留下期望造成的印象,借此达到预定

目的。

44. 内隐社会认知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社会认知过程中的一些个体不能回忆的经验,这些经验

对个体的行为和判断具有潜在影响作用,是更深层的、复杂的社会认知活动。

45. 刻板印象/类属性思维Stereotype):人们通过整合有关信息和个人经验形成的一种针对特定对象

的既定的认知模式。

46. 图式(schema):过去经验中关于个人、群体、角色或事件等的一套有组织的认知系统或架构,它可

以是语言材料的图式,也可以是视觉材料的图式,还可以是其它材料的图式。

47. 图式加工(schematic processing):人在接触外界事物时,在记忆中检索那些与输入信息最符合的图

式与之对照,加以理解和解释。

48. 归因(attribution)是指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判断人的内在状态,或依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

原因的过程,也称归因过程。 守望先锋死神

49. 刻板印象/类属性思维Stereotype):人们通过整合有关信息和个人经验形成的一种针对特定对象

的既定的认知模式。

50. 自我服务偏差:个体一般都对良好的行为采取居功的态度,而对于不好的、sonata 欠妥的行为则会否认自

己的责任。

51. 自我图式:是指自我概念的组成要素,指个体有关自己某些具体的能力与特征的认知。一个图式就

是一个具体的成分概念。

52. 自我效能:指一个人感到自己能胜任和有效的感觉

53. 习得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指人或动物面对反复出现的不好的事件,感到难以控制,从而学会

了放弃和感到无望的现象。

54. 同理心:是指站在对方的角度和位置上,客观地理解对方的真实看法和内心感受,并且基于这种理

解来进行沟通,同时将自己的同理心传达给对方的一种沟通交流方式。

55. 爱情三角理论erg, 1986所有的爱情都应含有三要素:亲密intimacy激情passion

承诺(commitment)。这三要素分别代表了爱情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角形的面积越大,代表爱情

的程度越深。若三角形的形状越不像正三角,则表示三要素中的其中一个要素被特别凸显,这种爱

情越不均衡

56. 助人行为helping behavior)特指以特定的个人或群体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根据助人行为的动机

性质,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无个人动机,不期望任何回报的助人行为,即利他行为(Altruism)

57. 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

的行为。它主要包括分享行为、捐献行为、合作行为、助人行为、安慰行为和同情行为等。

58. 侵犯行为aggressive behavior:简称侵犯,是一种有意违背社会规范的伤害行动。这种伤害行为

可以是实际造成伤害的行动或语言,也可以是旨在伤害而未能实现的行为。

59. 去个性化:个人在群体中自我同一性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控制水平降低的现象。

60. 媒体暴力media violence):是指大众媒体(包括电影、电视、报刊、网络等)传达的暴力内容对

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负性影响的现象。

61. 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直接或隐含的引导或压力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

象。从众行为的本质,是个体受到某种社会影响力作用之后,所产生的一种适应性行为反应。

62. 依从compliance):指人因为他人的期望压力而接受他人请求,行为符合别人期望的现象。

63. 服从obedience):是指个体或群体在权威命令之下,迫于直接的或规范的压力而做出命令指定行

为的现象。

64. 依从诱导策略(一)“登门槛”效应与技术:脚在门栏内,从小请求到大请求。(二)低球技术:

先让对方看到答应后的好处,等到答应后再放出后面的附夏季作文 加代价。(三)“留面子效应”:先提出

很大的要求,被拒绝后再减低要求。(四)过度理由效应:更有吸引力的外在理由会取代内在的理

由。(五) 最低要求启动策略:用最低要求的方式来请求别人做出捐助行为,是一种有效的启动

别人善意捐助行动的策略。“哪怕是一分钱也有帮助”“做好人”是人们最稳定的追求之一,为保

持自己的利他主义形象,难以拒绝一点小小的奉献。数目小到每个人实际上都可以负担时,拒绝就

代表你缺乏最起码的利他主义奉献精神,没有人愿意承受如此巨大的自我否定而拒绝做一个小小的

奉献。而一旦人们实际进行捐助时,又会拿出有利于自身形象确立的社会可接受数目。

65. 过度理由效应附加的外部理由取代了人们行为原有的内在理由而成为行为支持力量,从而行为由

内部控制转向外部控制的现象。

66. 社会助长:也称社会促进或社会助长作用,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与别人一起活动

或是在电子监控存在的情况下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67. 社会惰化:也称社会惰化作用或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

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68. 群体极化的概念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

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本文发布于:2023-04-24 00:20: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51162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社会惰化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