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名胡同历史典故

更新时间:2023-04-23 23:18:38 阅读: 评论:0


2023年4月23日发(作者:公寓品牌)

北京地名典故

1--辟才胡同的传说

听老人说,辟才胡同西口路北有一个大红门,大门东边是一所中学。

过去国民统治的时候,有个当大官的在那儿住过。

听说这个大门里的房子很阔气,里面有三层院,都空着没人敢住。

对门有个卖馄饨的,叫张二,他一边卖馄沌,一边带看着这院儿。这

时,有一个要饭的叫李二,带着老婆孩子蹲在门口儿。张二问他:“你

在这儿干嘛?”李二说:“想寻个宿。”张二说:“这院子挺阔,就

是没人敢住,你要住,钥匙在我这儿。”李二说:“我一个要饭的,

什么也不怕。”就这样,李二住在一进门的南房里。

晚上,李二起来想看看到底闹什么鬼,他来到第一层院子,推开

月亮门一看也没有什么动静;他到了第二层院子,也没听到什么,他

又进第三层院子,看到门口有站岗的,正房北屋里灯火通明。他走进

去,站岗的给他打立正,他继续往里走,正座上坐着一个白胡子老头

儿,见他进来了就说:“主人来啦!接主人。“这位老人来到院里一

摆手,灯全着了,整个院子灯火通明。老人把李二让到正座上说:“公

子,你可来啦!你的这些财产,我们给你看了二十八年啦!就是找不

到你。”李二说:“我整天在外要饭,你们上哪儿找我呀?”老人说:

“你有个朋友叫张大,原来你父亲和他的父亲在同朝做官,你知道他

在哪儿吗?你们 的父亲被奸臣所害,这些财产是他们留下的,叫我

们给看着。”李二说:“听说张大在朝阳门外鱼市口。败家以后,媳

妇上吊死了,剩下他一个人。他有手艺,摆个钉鞋摊。”老人说:“你

要用钱叫张大写个纸条,写多少给多少。”李二一听,心想,见鬼了

吧!

第二天早上,李二不去要饭了,直奔朝阳门外,到鱼市口一打听,

真有个钉鞋的张大。张大问:“什么事儿呀?”李二说:“别在街面

上说。”俩人来到张大家里,李二说:“我住的院子相当阔,他们叫

我主人,把我让到正座上,说那些金银是咱们俩的,他们给咱们看了

二十八年啦!要用钱的话,你开个条儿,你写多少,他们给多少!”

张大说:“这可不行,我修鞋糊口得啦!”李二再三央告,张大就顺

手撕了块破窗户纸,写了白银二百两。李二小心地收藏起来。到了晚

上,李二又去了,一进月亮门,里面立刻张灯结彩迎接主人,把他让

到上座上。他把张大的纸条拿出来,马上得到了二百两白银。第二天

早上起来,他又到朝阳门外鱼市口,把钱送到张大家,两家都有钱花

啦!张大又写个条,五百两。又取了五百两,俩人分了花。过了些日

子,又写了一千两,一家五百,这两家的日子可就好起来了。有一天数学手抄报三年级 ,

老人对李二说:“你把张大请来,我们把帐给你们算清。”一天晚上,

李二、张大一同来了。一进月亮门,里面的人张灯结彩,跪下迎接他

们,老人把家产一一做了交待。东屋多少,西屋多少,哪缸动了,哪

缸没动,一共二十四缸白银。老人说:“你们父亲死的时候有话,叫

我们把这些东西看到你们长大交给你们。”后来,李二、张大就把这

些财产分了。从此,这个胡同取名辟才胡同。

现今政协礼堂南面有一条东西走向的胡同叫劈才胡同。为什

么叫劈才胡同呢?

传说这条胡同的西口,过去曾有座不那么起眼的小庙。这座小庙拘留所

坐南朝北。紧接着小庙的东面住着一户姓霍的人家,这家人很有钱,

多少年以来长盛不衰。而霍家附近的邻居有不少是一天连三顿饭都吃

下上的穷人。过了若干年,霍家也不知什么原因慢慢地变穷了,一大

家人有的甚至到了要饭的地步。霍家自己也很纳闷儿。

有一天,一个收破烂的老头来到霍家,问:“ 你们怎么也卖破

烂呀?真穷到这份上了?”霍家对收破烂的老头说:“我们也很奇

怪。过去那么有钱,这钱都到哪去了呢?”老头哈哈一笑,便说,“这

个我知道,原来你们为什么那么有钱呢?是因为你蓝光碟 们家对面开了一家

劈材厂,这样霍家风水就好。人们买劈材烧火,火越烧越旺,所以你

们霍家就越来越有钱。为什么后来变穷了呢?因为邻居们在你家对

面,也就是劈材厂的旁边挖了两口水井。这一来,把你们霍家的风水

给破了。你想啊,井里的水打出来必然会浇灭你们家的火。更何况这

两口井都是苦水井,‘火”被苦水浇着,烧不起来,你家怎能旺盛呢?

日子怎么不变‘苦’呢?”霍家一听,这才恍然大悟,心想,原来是

这些穷邻居挖水井把我们家挖得败落了,得想办法.

一天深夜,霍家老少五口人,手拿锹镐,乘人不备,要把两口井

填了。就在他们偷偷往井里填土的时候,突然一阵狂风大作,把五口

人都刮到井里淹死了。

从此,这家劈材厂生意越做越大,劈才胡同也就由此得.

2东四、西四

全称应该是东四牌楼,西四牌楼,四”字即指在其十字街头的四周路

口,各建有一座牌楼,合起来是因四座牌楼而故名的。但这些宏大的

牌楼群,也因交通问题而拆除了,所以只剩下这些地名的简称。,东

单、西单全称是东单牌楼,西单牌楼,“单”是指单独的一个牌楼而

言。

3大北窑

出东便门,东北方向离城3里,地势广阔,土质细腻,向来烧得好砖。

多年以来,砖窑密集。其中最大的是在北边的一座大窑,烟囱高耸,

远远就能看到。所以远近居民到此都以大窑为标记物。久而久之,此

地就叫“大北窑”。

4亮马河

东直门外有条小河,远来客商的马车队来到这里,经常在河里给风尘

仆仆的马匹洗涮,洗完的马匹就在河岸上晾干身体,故名“晾马河”,

时间长了,就叫成“亮马河”了。

5呼家楼

大北窑向北二、三里,有地名“呼家楼”,此处有一呼姓财主,盖了

楼(也就2层),高高地俯视低矮的民居,久之成为附近的地标。被

过往行人将此地称为“呼家楼”

6黄庄

位于中关村南一站地。原为“皇庄”,意为皇家的庄田。明代土地分

为官田和民田。皇室的皇庄、官庄、太监庄遍于京郊,尽占丰硕之地。

北京的皇庄源于明太祖洪武23年(神秘王爷独宠妃 1390,始于永乐初年,武宗即位

仅一月,就增设皇庄7处,就包括此处。嘉靖初年,皇庄废除,但性

质相尽的官庄保留到明末。

7保福寺

位于中关村东一站地。退了休的太监在此集资修建此寺,取福寿之意。

8五棵松

原为清提督劭英之墓。墓内有五棵古松树,周边荒凉,当地人便以此

松树为地标,称该地方为“五棵松”。1966年修建一线地铁,原松

树死掉。现在,在五棵松地铁站西北出口处仍种有五棵松树,以符其

名。

北京市文化概况

()传统文化

1.四合院概况

北京的四合院,始于12世纪,它符合封建社会宗法制度的

要求,是北京城百年来的传统住宅形式。

四合,是指东南西北的房子都有,布局严整,院落敞亮,使

人有雅静舒服的感觉,而且长幼有序,各居其室,作息方便。

从前,北京人住房讲究很多,俗话说:有钱不住东南房,冬

不暖,夏不凉。都乐意住路北的房子,四角整齐的院子,不喜欢倒下

台阶,说那是进门跳坑。北京人有四句话:宁住庙前,不住庙后,宁

住庙左,不住庙右。

北京的四合院分大、中、小三种规格。

大四合院:正房是前廊后厦,后边有罩房。东西厢房南边的

花墙子中间有一座垂花门,门内是四扇木屏风,东西厢房都有抄手游

廊,与垂花门相通。有的花墙子在垂花门两旁,镶上两三个漏窗。

正房与厢房之间,有圆月亮门,可以从过道到后院去,有的

有过厅,可以穿行。

外院,东西各有一道花墙,中间是月亮门,四扇绿油漆的木

屏风,红斗方字,东边的是“动壁图书”,西边的是“西园翰墨”。可

以从这个门到跨院去。

南房有穿山游廊,是以山墙开门,接起来的走廊。如此布局,

形成了东西南北互相连通的几个院落。北京最典型的大四合院是清朝

时的那王府(在金鱼胡同)和恭王府(什刹海西街)等几个,壮观气派,

还带花园。

中四合院一般是正房五间或七间,屋里有木隔断或落地罩,

有的正房和厢房带廊子。

五间的是三间正房两间耳房,耳房是单开门,所谓“三正两

耳”

七间的,在正房和耳房之间,有两个与正房相通的(在山墙

开门)套间儿。东西厢房各三间,厢房和耳房之间,有个过道儿,可

以通后院。

东西厢房的南边,有一道院墙,把院子隔成里外院,都是砖

地,雨过天晴的院子,不存水。院墙的正中间有一个月亮门儿,为了

不让外院儿的人一眼就看见里院,就在月亮门儿的后边,立一个砖砌

的或木制的影壁。有的在院里摆几盆花,摆个大鱼缸,夏天支搭天棚,

在院里乘凉。

老北京人说:天棚、鱼缸、石榴树。这是四合院夏天的情景。

外院,东西各有鹿顶一间或两间。鹿顶的房子比厢房稍小一

些,用做厨房或是仆人们住。

南房七间的格局,尽东头儿的一间是大门洞儿,大门西边的

一间是门房儿,房门开在大门洞的西山墙。

尽西头儿的一间做车房或是做旁门。

全套房子,讲究的是磨砖对缝,黄松木架,风火双檐,屋里

是方砖地,窗明几净。除鹿顶、耳房、车房外,都是上支下摘的窗户。

所谓“上支、下摘”就是上边的是两扇糊着高丽纸的窗户,外边的一

扇,可以用两根细铁棍儿支起来。夏天,里面的那扇窗户,换上冷布

用以通风。到了冬天,外边的那一扇就不支了,挡风避寒。下边的一

扇窗户,是整扇儿的大玻璃。外边另有一扇护窗板,晚上把它挂上,

早晨再摘下来。

这种四合院解放后就分给几户人家住用,刚解放时北京大部

分居民都住这种房子,现在北京人口逐年递增,大伙儿都兴高采烈的

住楼房去了,这种房子是越来越少了„„

小四合院,这种四合院布局简单,一般是北房(也叫正房)

三间,屋里有隔断,分成一明两暗或是两暗一明。东西厢房各两间,

南房(也叫倒座)三间,都是卧砖到顶、起脊的瓦房。也有的小四合院

是棋盘心的,或是仰瓦灰梗儿的。

一家子两三辈人,住小四合院,欧美是图 独门独院,非常合适。家长

住正房(上房、上屋),晚辈住厢房,南房作客厅后书房。院子里有砖

铺的十字甬路,通到东西南北房屋门,屋门前都有台阶。

街门都是在东南方,很少在正南方开门,因为庙门都是立在

南方的正中,全是清水脊的门楼,两扇对着关的街门,各有一个小铁

环,用它敲门使。

这种明清时代的主要建筑在今天林立的高楼大厦中越来越

少了,不过有一批已经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它们是:西城区西交民巷87号、北新华街112号、西城区西四北大

街六条23号、西城区西四北三条11号、西城区西四北三条19号、

西城区前公用胡同15号、东城区东四六条6365号、东城区礼士胡

129号、东城区内务部街11号、东城区圆恩寺后街7号、东城区

国祥胡同2号、东城区方家胡同15号、东城区府学胡同36(包括

交道口南大街小136)、崇文区新开路20号。

2.名人与胡同

丞相胡同与严嵩

宣武门外有一条叫丞相胡同的横街,即因严嵩曾在此居住而

得名。此外,在旁适合创业的项目 边的南半截胡同还有着王公贵族所不及的称作“七

间楼”的巨大宅邸。

豆腐池胡同与杨昌济、毛泽东

杨昌济的故居在钟楼紧后面的豆腐池胡同。这是一条被大槐

树所遮盖的古老的住宅区。附近有座以铸钟传说而出名的铸钟娘娘

庙。在胡同的中段有一棵很显眼的大槐树。槐树下有一个小四合院,

那里就是杨昌济故居,他与女儿杨开慧就住在这里。毛泽东曾在一进

门左手的那一间寄居过。如今,房屋结构完全是过去的老样子。

宋庆龄的故居

在德胜门附近的后海那里,有一片被高高的院墙围起来的房

子,这就是宋庆龄的故居。文学家郭沫若的故居也在附近。宋庆龄自

1963年开始,直至1981529日逝世时止,一直住在这里。现

在是宋庆龄纪念馆,对外开放。一进入大红门,便可透过郁郁葱葱的

树木看到中西合璧的豪华建筑。这里曾是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溥仪的

父亲醇亲王载沣的王府,也是溥仪的出生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政府为了适于宋庆龄居住,曾经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据说,在气候

非常干燥的北京,讲究靠近水边居住,所以在什刹海、后海、中南海、

北海等湖畔建造了许多高级宅邸。

小羊圈胡同与老舍

老舍生于1899年,是北京贫穷的满族旗人,排行老二。两

岁时,在紫禁城当警卫兵的父亲死于义和团之乱,在一贫如洗的家庭

中,由母亲一手将他抚养成人。老舍住在胡同的后巷,在这里他体验

到人生的许多滋味,在他诸多不朽的作品中,都有胡同的影子。

后圆恩寺胡同与茅盾

茅盾最初的家——东城区东四头条胡同。过去在北京数得上

的一条繁华大街隆福寺街,往东去就是东四的十字路口,在深巷里有

茅盾的家。遗憾的是,1980年左右此处已经改建。197411月茅盾

搬到了东城区后圆恩寺胡同13号。

3.北京胡同纵览

老北京人说:“有名胡同三百六,无名胡同似牛毛。

胡同中的太老爷是一条叫“三庙街”的,据说它已经有900

年的历史了。历时百年,看过数朝天子数朝臣,历经兴衰荣辱,盛极

而衰,败极而兴。百年的风霜,百年的沧桑,如今也只是一条毫不起

眼的小街罢了。

最窄的胡同叫钱市胡同,最窄处仅40厘米,位于前门外大

栅栏地区。而弯道最多的就是九道湾了,曲里拐弯,整整20多个弯。

北京的胡同就像密密麻麻的血管遍布在城市的每个角落。

近的统计显示,北京的街、巷胡同(即广义上的胡同)超过6000条,

直接称为胡同的超过1300条。把这些大大小小的胡同连起来,又是

一条万里长城。

从宣武门向西,穿过喧闹的国华商场,有一条毫不起眼的胡

同——三庙街。三庙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900多年前的辽代,当时的

名字叫“檀州街”。北京城址几经变迁,街巷易位也是数度沧海,而

它却始终是一条胡同,历经荣衰,渐趋平淡。

元杂剧《沙门岛张生煮海》戏中的梅香说:“我家住砖塔儿

胡同。”这砖塔胡同已叫了700多年,今天还在西四南大街。胡同得

名的那座青砖塔,依然站在路口,成了熙攘街头的一景。

胡同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是老北京人生活历史的象征。今天

占据着市中心的主要面积,居住着市区内的三分之一的人口,胡同内

的居民们仍保留着许多旧有的生活方式。

今天,北京已在传统民居保存完好,民风民情古朴丰富的什

刹海地区开辟了胡同游览专线,旅游者可以坐着旧式三轮车游览胡

同,并且到普通百姓家做客。


本文发布于:2023-04-23 23:18: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51155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小羊圈胡同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