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后滚翻》说课稿(水平二,三年级)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所说的是体育新课程标准水平二(三年级)的一节实践课,教学内容是:
技巧---后滚翻和游戏“滚滚向前”。下面就这节课的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的制订、重点
难点的确立、课前准备、教法和学法的运用、教学过程设计等六个方面向大家作一个简
单讲述。
一、教材简析
后滚翻是小学技巧运动中难度较大的项目,学生在学习中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本
课是该教材教学单元中的第一次课,教学任务定位在学生能独立在斜坡上完成后滚翻动
作。
后滚翻的动作要点是团身紧、后倒快、翻掌推手要及时有力。要让学生有效掌握后
滚翻动作要领,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分解,分步教学,使很难掌握的后滚翻动作化难为
易 。
搭配教材游戏“滚滚向前”是一个团队合作项目,通过多名学生俯卧成一排进行向同
一方向滚动,把身上的一名同学从一端运送到另一端,这个项目的特点是多名学生的协
同配合,齐心协力。
二、学习目标
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学生能知道后滚翻的动作方法。
2、70%以上的学生能利用斜坡做出后滚翻动作。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相互保护帮助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柔韧性、协调性和空间平衡
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团身紧、后倒快。
难点是:翻掌贴肩、推手及时有力。
四、课前准备
为了更好的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前教师制作韵律
热田润生 身操音乐,制作动作要点展示题板两块(正反),课前准备48张小折垫按体操队形摆
放、另外准备教师用体操垫1张,MP3播放器1台,教学扩音器1台和无线话筒1只。
五、教法,学法
基于我对本课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的理解,并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选
择如下教学法。
教法:讲解法、示范法、图视法、提示引导法、游戏法、竞赛法
学法:观察法、讨论法、自主学练法、练习法
六、课的设计
本课以学生为中心,分为四个基本部分:
1.开始部分
在课的开始,教师宣布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并进行基本队列训练,完成四列横队
与二列横队的互换教学。
2.准备部分
本部分的教学以小游戏“找垫子”开始,通过小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
课堂气氛,同时有效自然地连接下一个教学环节。每个学生找到垫子完成定位后教师指
令学生坐于垫子前端,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垫上韵律热身操“小叮当”,垫上热身操针
对后滚翻运动的特点设计,简单易学,韵律节奏感强,能充分活动肌体,也能有效地调
动课堂学习气氛。
3.基本部分
教师由提问引出滚翻的动作要点在于团身要象个球,然后出示题板,介绍团身顺口
溜:三靠一低头,滚起来像个球,然后分别介绍:一靠是两腿靠拢,二靠是小腿靠大腿,
三靠是大腿靠胸,一低头是额头碰膝盖,并及时组织学生诵读,以便加深印象。紧接着
教师示范动作,学生分三步学练朋友结婚 团身滚动练习:
A、在做到团身紧的前提下,自主练习前后滚动,让学干蹦蹦 生有一个团身滚动的整体感
知。
B、在自主教学后教师强调后倒速度(后倒快)和幅度(后脑碰垫子)后继续学工作生活 练,
这一环节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快速顺利滚动的方法。
C、从蹲撑开始学练前后滚动练习,这一环节的教学能帮助学生学会蹲撑到滚动的
连接,同时解决“后倒快冬天的形容词 ”这一动作要点。 中外童话故事
在顺利掌握团身滚动动作的基础上引出本堂课的教学难点:即翻掌贴肩、推手及时
有力。口诀是:一翻、二贴、三提、四推。
之后分三步实施翻掌贴肩,推手动作的学练。
A、集体徒手练习翻掌贴肩推手动作,强调要点:一翻、二贴、三提、四推,通过
练习形成动作定势。
B、蹲撑---滚动--幼儿园听课评语 ---帖肩撑垫练习,这是翻掌推手的实践尝试练习,练习时不要求
学生推手翻滚过去,重点要求学生在滚动中做出正确的翻掌推手的前三步动作。
C、讲解示范保护与帮助方法后,在斜坡上练习后滚翻动作。
保护与帮助方法是:单膝跪在学生体侧,后倒时,一手扶腿另一手托背稍上提,帮
助练习者完成动作。
学会保护与帮助后教师指令左右两名学生为一组,自行搭好斜坡,开展相互保护与
帮助练习,教师不间断进行巡回指导,通过练习改进再练习,逐步使学生能独立完成斜
坡后滚翻动作。
搭配教材考虑合理运用垫子,设计游戏“滚滚向前”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
协同配合的能力。
游戏方法:若干学生俯卧在垫子上,依次排列。选一名学生为被运送者,被选学生
平躺在排头几个学生的背上,通过俯卧学生的侧滚,把上面的学生从队伍一头运送到另
一头。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调整每组参与人数,人数越多,难梦见自己扫地 度晨会主题 越大,合
作,协同的要求越高,趣味性也越浓。
4.结束部分
激烈的比赛使学生的情绪高涨,心情愉快,此时教师在简单小结后用一首优美的
放松音乐音乐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舞蹈来表达内心的愉悦之情。在歌声和舞蹈中结束本
次课的教学,让学生意犹未尽。音乐结束,每名同学将自己的垫子搬运到排头,从而将
场地器材整理完毕。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一些理解,如有不当之处,请评委老师批评指
正。谢谢大家。
本文发布于:2023-04-23 16:11: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51107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