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注射液与其他药品的配伍禁忌

更新时间:2023-04-23 10:20:28 阅读: 评论:0


2023年4月23日发(作者:奇米四)

常用药物的理化配伍禁忌

静脉滴注给药是临床上常用的抢救治疗病人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也是风险性较大的一种给药

方式。准确的诊断、正确的药物配伍及合理的选用媒介液,可以起到积极正确的治疗作用。但是,如果

药物配伍不当,媒介液选择不当,则会造成不良反应发生。

药物配伍是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共处于同一个剂型中的相容性,其结果是可以配伍,有时也可出

现不可配伍,即配伍禁忌。

药物配伍禁忌可分为药理学配伍禁忌、化学配伍禁忌和物理学配伍禁忌。

两种或多种药物配伍可发生理化变化,有时可以是有益的,但多数情况下,由于发生了性状变

化、外形破坏、成份失效或产生毒素等,是有害的,若处理不当不仅使药品质量降低,甚至发生事

故。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临床常见的一些理化配伍禁忌。

1、溶剂性质变化引起不溶

某些药物因难溶于水,制剂中含有有机溶剂,配液时必须特别注意,否则药物因溶解度改变析

出沉淀。

例如:尼莫地平难溶于水,其注射液中加有25%的乙醇和17%的聚乙二醇,因此应缓慢加入充

足的输液中,且室温不能太低,与乙醇不相溶的药物不能配伍,配好后应仔细检查有无沉淀析出。

氢化可的松在水中溶解度小,其注射液的溶剂为乙醇-水等容混合液,也必须在稀释时加以注意。

氯霉素注射剂为乙醇-甘油溶液,稀释需用足量溶剂(每支用100ml以上),并充分混匀,防止氯霉素

析出。

2、溶剂选择不当而引起不溶 小学生笑话

例如红霉素乳糖酸盐,可溶于水,0.9%氯化钠溶液中相当稳定,但在0.9%氯化钠液中溶解不

良,如果用0.9%氯化钠直接溶解药物,则可生成胶状物而不溶。如果将粉针溶于注射用水中,再加

入至氯化钠液中,则可顺利溶解。同样阿奇霉素的配制要求为:将本药用适量注射用水充分溶解后,

配制成10减量法 0mg/ml的溶液,再加入250ml500ml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最终配

制成1~2mg/ml的静脉滴注液。

有的注射用粉针都在配制配时需要用特殊的溶剂溶解,例如凯西来配制时应用所附的专用溶剂

溶解(5%的碳酸氢钠)后再加入到输液中。立止血也需要用配备的溶剂溶解,溶解后进一步稀释。

因此对这些药物中配备的专用溶剂不要随变丢弃,或擅自用其他溶剂替代。

3、盐析

例如氟罗沙星、培氯沙星、依诺沙星为第三氟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种大分子化合物,遇强电解

质如氯化钠、氯化钾会发生同离子效应析出沉淀,因而禁与含氯离子的溶液配伍。

甘露醇注射液为过饱和溶液,应单独滴注,如加入电解质如氯化钾、地塞米松,甘露醇被除数

盐析,产生结晶。

4、酸碱度改变而引起药物破坏、沉淀或变色

每种输液都有规定的PH值范围,对所加入的药物的稳定性都有一定影响。常用的溶媒有5%

10%0.9%,PH

3.2~5.5,3.5~5.5,4.5~7.0

例如:葡萄糖注射液在生产中为提高澄明度合格率和热压灭菌时的稳定性都加入了一定的盐酸,

葡萄糖注射液的PH3.2~5.5青霉素水溶液稳定的P少先队员怎么画 H值为6.0~6.5用葡萄糖注射液配伍青霉素可加

速青霉素的B-内酰胺环开环水解而使效价降低。青霉素类及其酶抑制剂中除苯唑西林等异噁唑青霉

有耐酸性质,在葡萄糖液中稳定外,其余药物不耐酸,在葡糖注射液中可有一定程度的分解。氨苄西林、

阿莫西林在葡萄糖注射液中不仅被葡萄糖催化水解,还能产生聚合物,增加过敏反应。因此此类药物

宜选用0.9%氯化钠等中性注射液做溶媒。头孢类的B-内酰胺环较青霉素类稳定,可与葡萄糖配伍,

但实验也证明头孢类与0.9%的氯化钠>5%GS>10%GS.

再如奥美拉唑为弱碱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下不稳定,易分解变色,仅能与的0.9%氯化钠或5%

的葡萄糖注射液液配伍,且在0.9%的氯化钠溶液中较5%葡萄糖稳定。配制应注意0.9%氯化钠及

5%的葡萄糖的量应为100ml,用500ml250ml配制易发生变色,其原因不明确,有可能为奥美拉

唑对光不稳定。

例如三磷酸腺苷二钠注射回忆的作文 液在PH=8~11时稳定,遇酸性物质则会产生沉淀,维生素B6为水

溶性盐酸吡多辛,其PH值为3~4,两药混合后可能会因酸碱反应产生沉淀,影响滴注。

5、药物之间氧化还原反应,

有些药物本身是氧化剂,能和另外一些具有还原性的药物一起作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药物

化学结构改变。

维生素K类为一种弱氧化剂,若与还原剂维生素C配伍,则结构可被还原,从而失去止血作用。

6、钙离子的沉淀反应

钙离与可与磷酸盐、碳酸酸生成钙沉淀,钙离子除常用钙盐外,还存在于林格溶液、乳酸钠林

格液、肝素钙等药物中。磷酸盐存在于地塞米松、克林霉素磷酸酯、三磷酸腺苷、二磷酸果糖及磷

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作为药液中的缓冲成分)等药物中,碳酸盐存于部分药物的辅料中。

例如头孢他啶、头孢孟多注射剂中含有碳酸钠,与氯化钙、葡萄糖酸钙不能配伍,否则会生成

沉淀。

再如头孢哌酮、舒巴坦与林格液配伍时,必须先用灭菌注射用水溶解后再缓缓加入至林格液中,

否则会产生乳白色沉淀。头孢哌酮钠母核头孢烯4位上有羧酸钠,遇钙离子而产生头孢烯4-羧酸钙

析出白色沉淀,与林格注射液、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等含钙注射液配伍虽可采用二步稀释法,但稍

有不慎即可生成沉淀,建议不用。

头孢曲松不稳定与钙离子生成头孢曲松钙沉淀,因而不易与葡萄糖酸钙栎木 、林格液、乳酸林格等

含钙溶液配伍。头孢曲松与多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易单独使用。

木糖醇注射液是近年国内生产的一种新型输液制剂,能补充热量,改善糖代谢,产热量与葡萄糖相

仿,适用糖尿患者。资料表明木糖怎样炖羊排 醇注射液pH范围较广,可与青霉素、苯唑西林、哌拉西林、头孢拉

啶、头孢咪诺、头孢他啶、阿米卡星、阿奇霉素、硝酸甘油、硝普钠、三磷酸胞苷二钠、利血平、

肝素钠、雷尼替丁、氨溴索、法莫替丁、环磷腺苷、阿魏酸钠、葛根素、丁咯地尔、川芎嗪、生脉、

鱼腥草等多种药物配伍使用,但与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氧氟沙星、脑蛋白水解物配伍时有颜色改

变,木糖酸注射液作为是一种安全、物理化学性质稳定的输液制剂,可作为多种注射液的输液载体应

用于临床。

果糖注射液属于新一代不依赖胰岛素的高能量营养输液,非常适用于糖尿病人。资料表明果糖注

射液与哌拉西林钠、哌拉西林钠、头孢氨苄+舒巴坦、头孢唑林钠、头孢哌酮钠、硫酸庆大霉素、硫

酸阿米卡星、磷霉素钠、盐酸林可霉素、盐酸克林霉素、硫酸奈替米星、阿昔洛韦、加替沙星、盐

酸左氧氟沙星、洛贝林、苯巴比妥钠、盐酸氯丙嗪、盐酸利多卡因、维生素C、维生素B6、三磷腺

苷二钠、辅酶A、西咪替丁、盐酸法莫替丁、肝利欣、硝酸甘油、单硝酸异山梨醇酯、硝普钠、肝

素钠、氯化钾、葡萄糖酸钙、碳酸氢钠等多种药物配伍,推测其配伍禁忌类似于葡萄糖注射液。

中药注射剂配伍问题

临床上中西药配伍治疗的情况日益增多,但中西药配伍仍无章可循,配伍不当时有发生。中药注射

剂成分复杂,容易受pH等因素影响,而使溶解度下降或产生聚合物出现沉淀,甚至可能与其它成分发

生化学反应,使药效降低。

例如双黄连注射剂与丁胺卡那、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妥布霉素配伍会有沉淀生成,

与复方葡萄糖配伍会使含量降低,与维生素C配伍会发生化学变化,与青霉素配伍会增加青霉素过

敏危险。

丹参注射液与维生素C注射液配伍后颜色加深、药效降低、增多输液反应,与维生素B6、洛美

沙星、会生成沉淀,与川芎嗪配伍会出配白色浑浊。与培氟沙星、氧氟沙星会生成淡黄色沉淀。与

低分子右旋糖苷配伍会引起过敏反应

川芎嗪与青霉素配会生成沉淀,与右旋糖苷配伍会有絮状物生成。

茵栀黄注射液与盐水配伍后pH发生变化,颜色加深,药效下降,微粒增加。

杏丁注射液与乳酸钠林格注射液配伍会有微量絮状物出现。

葛根素与碳酸钠配伍颜色变黄

冠心宁注射液、倍丙酯注射液、丹红注射液、由于缺乏相关的配伍资料,配制时更应警惕配伍

禁忌的发生。

中药注射剂中成分复杂,与其他药物配伍,可能发生的反应难以预测,合并用药愈多发生不良

反应的机率也愈高。中药注射液配伍时除了注意混合液外观芹菜叶的功效与作用 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外,有时也会出现

虽然外观无变化,但用仪器实测配伍后不溶性微粒增加。因此在静滴中药时应按说明书规定的剂量,

采用规定的输液载体,在输液配伍时由于没有足够的研究文献支持,法治宣传教育 宜单独使用。用前须对光检查,

现药液混浊或变色时不能再用,滴应缓慢静滴,注意观察有无头晕、心慌、发热、皮疹等过敏反应。

输液管的的配伍禁忌

对于药物配伍禁忌,我们往往只注意到输液瓶中的配化禁忌,而忽略了换药时输液管中的配伍

禁忌,一旦反生此种不良反应会造成严重后果。

例如在静滴头孢哌酮舒巴坦时,通过莫菲管加入氨溴索,输液管中的药物全部变为乳白色。氨

溴索头不仅与头孢哌酮舒巴坦存在配伍禁忌还与头孢曲松、头孢哌酮钠、头孢唑林钠、清开灵存在

配伍禁忌,建议沐舒坦注射液应单独使用,若由莫菲管加入,则加入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洗输液管。

再例如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续用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氧氟沙星注射液时,两者会在输

液管中发生反应生成沉淀。在续贯输入头孢哌酮、环丙沙星时两者也会在输液管中生成沉淀。因此

对此类组与组之间有配伍禁忌的输液,应合理安排输液顺序,或在换瓶时应生理盐水冲洗输液管。

4 建议

1、在新药使用前,应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全面了解新药的特性,避免盲目配伍。

2、在不了解其他药液对某药的影响时,可将该药单独使用。

3、两种浓度不同的药物配伍时,应先加浓度高的药物至输液瓶中后加浓度低的药物,以减少发

生反应的速度。两种药物混合时,一次只加一种药物到输液瓶,待混合均匀后液体外观无异常变化

再加另一种药物。

4、有色药液应最后加入输液瓶中, 以避免瓶中有细小沉淀不易被发现。

5、严格执行注射器单用制度,以避免注射器内残留药液与所配制药物之间产生配伍反应

6、根据药物性质选择溶媒,避免发生理化反应。

7、要根据药物的药理性质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对存在配伍禁忌的两组药液,在使用时应间隔给

药,如需序贯给药,则在两组药液之间,应以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冲洗输液管过渡。

8、在更换补液时如发现输液管内出现配伍反应时,应立即夹管,重新更换输液器,再次检查输

液瓶及输液管内有无异常,安全在我心中手抄报 在输入液体时勤加巡视,观察病人的反应,有无不适表现。

由于临床上新药应用增多,不少药物在配伍禁忌表上无法查到,此外还有不少药物缺乏相关的

配伍资料,因些我们药学部希望与各位医生、护士共同做好药物配伍方面的工作,减少药物配伍禁

忌的发生。


本文发布于:2023-04-23 10:20: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51068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