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穿刺术的适应症禁忌症及
1目的
①明确腹腔积液的性质,找出病原,协助诊断。
②适量的抽出腹水,以减轻病人腹腔内的压力,缓解腹胀、胸闷、
气急,呼吸困难等症状,减少静脉回流阻力,改善血液循环。
③向腹膜腔内注入药物。
④注入广定量的空气(人工气扳)以增加腹压,使膈肌上升,间接压
迫两肺,减小肺活动帽废,促进肺空洞的愈合,在肺结核空洞大出血
时,人工气腹可作为一项止血措施。
⑤施行腹水浓缩回输术。
⑥诊断性(如腹部创伤时)或治心火旺吃什么 疗性(如重症急性胰腺炎时)腹
腔灌洗。
2适应证
1.腹水原因不明,或疑有内出血者。
2.大量腹水引起难以忍受的呼吸困难及腹胀者。
3.需腹腔内注药或腹水浓缩再输入者。
3禁忌症
1、广泛腹膜粘连者。
2、有肝性脑病先兆、包虫病及巨大卵巢囊肿者。
3、大量腹水伴有严重电解质紊乱者禁忌大量放腹水。
4、精神异常或不能配合者。
5、妊娠。
4方法
(一)术前指导
1、穿刺前排空小便,以免穿刺时损伤膀胱。腹穿一般无特殊不良
反应。
2、穿刺时根据病人情况采取适当体位,如坐位、半坐卧位、平卧
位、侧卧位,根据体位选择适宜穿刺点。
3、向病人解释一次放液量过多可导致水盐代谢紊乱及诱发肝昏迷,
因此要慎重。大量放液后需束以多头腹带,以防腹压骤降,内脏血管
扩张而引起休克。放液前后遵医嘱测体重、量腹围,以便观察病情变
化。
4、在操作过程中若感头晕、恶心、心悸、呼吸困难,应及时告知
医护人员,以便及时
处理。
(二)术前准备
1、操作室消毒
2、核对病人姓名,查阅病历、腹部平片及相关辅助检查资料
3、清洁双手(双手喷涂消毒液或洗手)
4、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向患者说明穿刺的目的和大致过程,消
除病人顾虑,争取充
分合作。
5、测血压、脉搏、量腹围、检查腹部体征
6、术前嘱病人排尿,以防刺伤膀胱
7、准备好腹腔穿刺包、无菌手套、口罩、帽子、2%利多卡因、
5ml注射器、20ml注射器、50ml芒筒 注射器、消毒用品、胶布、盛器、
量杯、弯盘、500ml生理盐水、腹腔内注射
所需药品、无菌试管数只(留取常规、生化、细菌、病理标本)、
多头腹带、靠背椅等。
8、戴好帽子、口罩。
9、引导病人进入操作室。
(三)操作步骤
1、部位选择
(1)脐与耻骨联合上缘间连线的中点上方lcm、偏左或右1~
2cm,此处无重要器官,
穿刺较安全。此处无重要脏器且容易愈合
(2)左下腹部穿刺点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的中1/3与外1/3交界
处,此处可避免损伤
腹壁下动脉,肠管较游离不易损伤。放腹水时通常选用左侧穿刺
点,此处不易损伤腹壁
动脉
(3)侧卧位穿刺点脐平面与腋前线或腋中线交点处。此处穿刺多
适于腹膜腔内少量积
液的诊断性穿刺。
2、体位参考
根据病情和需要可取坐位、半卧位、平卧位,并尽量使病人舒服,
以便能够耐受较长的
操作时间。对疑为腹腔内出血或腹水量少者行实验性穿刺,取侧
卧位为宜。
3、穿刺层次
(1)下腹部正中旁穿刺点层次皮肤、浅筋膜、腹白线或腹直肌内缘
(如旁开2cm,也有可能涉及到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腹横筋膜、
腹膜外脂肪、壁腹膜,进入腹膜腔。
(2)左下腹部穿刺点层次皮肤、浅筋膜、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
横肌、腹横筋膜、腹
膜外脂肪、壁腹膜,进入腹膜腔。
(3)侧卧位穿刺点层次同左下腹部穿刺点层次。
4、穿刺术
A 消毒、铺巾a用碘伏在穿刺部位.自内向外进行皮肤消毒,消
毒范围直径约15cm,
待碘伏晾干后,再重复消毒一次。b解开腹穿包包扎带,戴无菌
手套,打开腹穿包(助
手),铺无菌孔巾,并用无菌敷料覆盖孔巾有孔部位。c术前检查
腹腔穿刺包物品是否齐全:8或9号带有乳胶管的腹腔穿刺针、小镊
子、止血钳、输液夹子、纱布、孔巾。
B 局部麻醉a术者核对麻药名称及药物浓度,助手撕开一次性使用
注射器包装,术者
取出无菌注射器,助手掰开麻药安瓿,术者以5ml注射器抽取麻
药2ml,自皮肤至腹膜
壁层以2%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麻醉皮肤局部应有皮丘,注药前
应回抽,观察无血液、腹水后,方可推注麻醉药。
C穿刺术者左手固定穿刺部皮肤,右手持针经麻醉处垂直刺入腹
壁,待针锋抵抗感突
然消失时,示针尖已穿过腹膜壁层,助手戴手套后,用消毒血管
钳协助固定针头,术者
抽取腹水,并留样送检。诊断性穿刺,可直接用20ml或50ml注
射器及适当针头进行。大量放液时,可用8号或9号针头,并于外国广告 针座
接一橡皮管,以输液夹子调整速度,将腹
水引入容器中记量并送化验检查。
D术后处理a抽液完毕,拔出穿刺针,穿刺点用碘伏消毒后,覆
盖无菌纱布,稍用力
压迫穿刺部位数分钟,用胶牢记初心 布固定,测量腹围、脉搏、血压、捡
查腹部体征。如无异常
情况,送病人回病房.嘱患者卧床休息。观察术后反应。b书写
穿刺记录。
E 进针技术与失误防范a对诊断性穿刺及腹膜腔内药物注射,选好
穿刺点后,穿刺针垂直刺入即可。但对腹水量多者的放液,穿刺针自
穿刺点斜行方向刺入皮下,然后再使
穿刺针与腹壁呈垂直方向刺入腹膜腔,以防腹水自穿刺点滑出。
b 一定做要准确,
左下腹穿刺点不可偏内,避开腹壁下血管,但又不可过于偏外,
以免伤及旋髂深血管。
c 进针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刺破漂浮在腹水中的乙状结肠、空肠和
回肠,术前嘱病人排尿,以防损伤膀胱。进针深度视病人具体情况而
定清蒸鱼的家常做法 。
d 放腹水速度不宜过快,量不
宜过大。初次放腹水者,一般不要超过3000m1(但有腹水浓缩回
输设备者不限此量),并在2小时以上的时间内缓慢放出,放液中逐渐
紧缩已置于腹部的多头腹带。e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呼吸、脉搏及血
压变化,必要时停止放液并及时处理。f术后卧床休息24小时,以免
引起穿刺伤口腹水外渗。
5注意事项
1、术中密切观察患者,如有头晕、心悸、恶心、气短、脉搏增快
及面色苍白等,应立
即停止操作,并进行适当处理。
2、放液不宜过快、过多,肝硬化患者一次放液一般不超过
3000ml,过多放液可诱发肝
性脑病和电解质紊乱。放液过程中要注意腹水的性本善 颜色变化。
3、放腹水时若流出不畅,可将穿刺针稍作移动或稍变换体位。
4、术后嘱患者平卧,并使穿刺孔位于上方以免腹水继续漏出;对
腹水量较多者,为防
止漏出,在穿刺时即应注意勿使自皮肤到腹膜壁层的针眼位于一
条直线上,方法是当针
尖通过皮肤到达皮下后,即在另一手协助下,稍向周围移动一下
穿刺针头,尔后再向腹
腔刺入。如遇穿刺孔继续有腹水渗漏时,可用蝶形胶布或火棉胶
粘贴。大量放液后,需
束以多头腹带,以防腹压骤降;内脏血管扩张引起血压下降或休
克。
5、注意无菌操作,以防止腹腔感染。
6、放液前后均应测量腹围、脉搏、血压、检查腹部体征,以视察
病情变化。
7、腹水为肚子胀气放屁 血性者于取得标本后,应停止抽吸或放液。
本文发布于:2023-04-22 05:49: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5087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